陳毅實事求是讀馬列 反對個人迷信、盲目崇拜

2021-01-19 中國新聞網

  陳毅:實事求是讀馬列

  作者:徐文欽     

    陳毅元帥是老一代革命家中讀書最多的人之一,他喜歡讀書,卻不盲從死讀書,而是在閱讀的同時堅持自己的獨立思考,客觀地評論,勇敢地提出自己的見解,敢於懷疑權威,和權威爭論。他的讀書方法,他的勇氣,他的人格都值得我們學習。

  從青少年起,陳毅經常在書的天頭或行間註上自己的看法或意見,甚至敢於向權威、向讀本、向作者、向老師提出質疑和批判性的意見。

  在他少年時讀過一本《雅俗抄》,裡面說《紅樓夢》、《水滸傳》等書不是好書,「誨淫誨盜」。陳毅看後在這書的天頭上寫道:「餘曾讀過《紅樓夢》、《水滸傳》等書,並未學偷學盜」。

  1916年春,陳毅以前幾名的成績考取了四川省立甲種工業職業學校。一次,國文教員徐子休在課堂上感慨:「四川沒有出過皇帝,沒出過大將,只出了幾個文人,很可惜哪!」陳毅當即起身反駁:「現在是民國了,無須出皇帝。況孟子早就說過,民為貴,君為輕。現在要是多出幾個科學家就好了。」直說得徐子休瞠目結舌。

  1963年8月11日下午,陳毅受周總理委派來到故宮文華殿,興致勃勃地參觀了「曹雪芹逝世二百周年紀念展覽會」的預展。當時,有不少人憂慮:在反修鬥爭正積極開展的時候,辦《紅樓夢》的展覽會,合適嗎?陳毅支持說:「我看是可以嘛。」陳毅說,十分喜愛曹雪芹的《紅樓夢》,所以不能不來。他的見解和他的行為一樣,豪爽真誠,毫無掩飾。

  展覽方向陳毅匯報:關於要不要陳列胡適的著作曾有不同的意見,有的人不贊成陳列。語音剛落,陳毅立刻指出:「為什麼不可以陳列?正面的、反面的,都可以擺嘛。胡適在『五四』時期是有功的,將來在歷史上要記他一筆的。」

  陳毅談笑風生,常常停下來同大家交換交換意見。針對研究領域中對「自傳」說的批判,陳毅指出: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法國有個著名的小說家,叫法朗士,他說過一句名言:「一切作品都是作家的自傳」。一切作家所寫的作品,裡面總有一點反映了他的家庭背景、社會背景,反映了他的家世。曹雪芹寫《紅樓夢》,當然也不例外。

  陳毅評價《紅樓夢》說,古今中外,還沒有一部作品能夠這樣全面地反映當時的社會。所以有這樣多的人來研究它,決不是偶然的。否認歷史是不合乎馬列主義的。《紅樓夢》的藝術性很強。它創造了許多不朽的典型。林黛玉那樣的人,現在的生活裡還有;襲人那樣的人,現在的生活裡也有。甚至赫魯雪夫,你在《紅樓夢》裡也能夠見到。

  陳毅說,俞平伯的研究,也不能完全推翻。研究《紅樓夢》,要有考證,但不能完全都是考證,那就太學究氣了。可惜,到現在為止,還沒有一部研究《紅樓夢》的很深刻很全面的著作。有人說,賈寶玉和林黛玉是當時的新興階級的代表,是新人。這個說法,完全是胡說八道,我不贊成。這就跟把武則天加以現代化一樣,幾乎把武則天描寫成「民主婦聯」的領導人了。對這部書,有不同的看法,可以百家爭鳴。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誰都有可取之處。這沒有關係,藝術欣賞嘛,總歸是這樣的。

  有了陳毅的肯定和支持,展覽會終於得以按照原定計劃正式開幕。

  無論是在法國勤工儉學期間和革命戰爭年代,還是在和平建設時期,除了喜歡文學書籍,陳毅都非常重視對馬列著作的閱讀學習。陳毅特別強調要用科學的態度正確對待馬克思主義。他經常將「創造的馬克思主義」與「教條的馬克思主義」相對立,堅持理論聯繫實際。陳毅實事求是的讀書精神,充分反映在他對毛澤東的態度上。

  陳毅尊重毛澤東,但反對個人迷信、盲目崇拜。在「文化大革命」時期,他在對自己的批鬥會上,對當時極「左」的做法進行了痛斥。他說:「我們不要搞個人迷信,這個沒有必要。對個人盲目崇拜,這是一種自由主義。我不迷信史達林,不迷信赫魯雪夫,也不迷信毛主席。有幾個人沒有反對過毛主席?……反對毛主席不一定是反革命,擁護他也不一定是革命的……劉少奇是我的老師,是我的先生,水平很高。黨內過去留學蘇聯的人很多都變壞了,但劉少奇是好的。」

  提起陳毅,20世紀50年代的上海青年稱之為「我們的陳市長」,尊敬、親切之情溢於言表。

  1949年6月1日——上海解放的第四天,陳毅專門抽時間來到交通大學號召青年們要努力學習毛澤東思想,樹立為人民服務的新人生觀。

  在陳毅的多次講話中,對青年學習講得最全面、最深刻的一次,是1953年8月22日,陳毅在上海市高等學校青年團基層幹部學習會上就青年學習講的三個問題。

  關於學習政治和學習業務的關係,他舉例說,一個空軍戰鬥員,要學習政治,懂得該保衛誰和打擊誰,否則也可能會把飛機開跑了。在懂得必須懂得的基本政治道理,有了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以後,放在他面前的嚴重任務,就是要精通駕駛和空中戰鬥的技術,要能把敵人打下來,而不是被敵人打下來。如果他離開了學習航空技術,光去研究政治,卻被敵人打下來,那還有什麼政治呢?因此,陳毅說,企圖拿政治來代替技術,是違反馬列主義觀點的。

  陳毅在講學習理論和思想改造問題時,反覆強調學習理論必須與改造思想結合起來。他指出,學習理論的中心問題是改造思想、提高思想。學習的目的是為了實踐,並不是為讀幾本書,使自己的談吐增加名詞和時髦的術語。

  陳毅強調,為了做好青年工作,必須照顧和針對青年特點去進行工作。要向青年提供各項正確的知識,在課餘、業餘培養自由討論、自由研究的風氣。

相關焦點

  • 盲目造句和解釋_盲目的例句有哪些 - 小孩子點讀
    盲目參考例句:1、企業還沒有完全擺脫困境,不能盲目樂觀。2、恨是盲目的,愛亦然。3、現在還不是大家盲目樂觀的時候。4、孔子是反對盲目行動而強調「思」的。5、烏雞兼藥用也適宜發展,但不宜盲目發展。6、盲目崇拜偶像,連缺點都要模仿。7、盲目崇拜西醫或者避之莫遠皆不可取。8、我們可以失望,但不能盲目。
  • 迷信造句和解釋_迷信的例句有哪些 - 小孩子點讀
    泛指盲目的信仰崇拜。[《新華文摘》1982年第5期:「善疑,就是不迷信舊說,堅持獨立思考。」]迷信參考例句:1、無知是迷信之母。──巴爾扎克2、我們不搞封建迷信,所以百無禁忌。3、我們要堅決反對迷信,崇尚科學。4、亂世的熱鬧來自迷信,愚人的安慰只有自欺。5、傳統的堪輿之術,是長期經驗的累積,有值得採信之處,卻也不可過於迷信。
  • 誰是蘇聯反對個人崇拜第一人(馬林科夫)……被稱為阿鬥
    長期以來,我國奧論界一直把赫魯雪夫看作在蘇聯發起反對史達林個人崇拜的第一人。然而,歷史真相是,第一個反對個人崇拜的是馬林科夫而非赫魯雪夫。1953年3月10日在史達林葬禮剛一完畢召開的第一次蘇共中央主席團(即政治局)會議上,馬林科夫就提出了反對個人崇拜的問題。他在會議的總結報告中指出:「我們認為,對個人崇拜的政策必須加以制止。」為此,會議做了如下部署:責成赫魯雪夫對有關紀念史達林的文章負責審查,制止像過去那樣對史達林進行無原則的歌功頌德。
  • 【名人學佛】中科院千家駒:一生服膺馬列 皓首皈依佛門
    我是不信鬼、不信神的,但世界上的確有許多怪事難以解釋,與其根本否定,還不如存疑為好!所以我最服膺孔子的兩句話,其一「敬鬼神而遠之」,其二「祭神如神在」。 我這篇文章,在青年們看來,未免要視為宣傳封建迷信,但我自信決沒有這種意思,我不過實事求是地說說我之所聞罷了!
  • 迷信則輕信,盲目必盲從
    點 評:迷信則輕信,盲目必盲從。奧爾巴赫法則重要的不是你告訴別人什麼,而是別人聽到了什麼。提 出:法國社會心理學家瑞德 · 奧爾巴赫點 評:說不說在你,聽不聽由人。霍克定理用規章制度來代替人的判斷,必然會導致自我退化的惡性循環。
  • 達瓦裡西,歡迎加入馬列原著大家庭!
    (毛澤東)「讀馬列、學毛著,要精,要原原本本地學、仔仔細細地讀,下一番真功夫。」「在每一個重大轉折時期,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我們黨總是號召全黨同志加強學習;而每次這樣的學習熱潮,都能推動黨和人民事業實現大發展大進步。」「認真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這是我們做好一切工作的看家本領,也是領導幹部必須普遍掌握的工作制勝的看家本領。」
  • 唯心主義不能被當作迷信
    唯心主義是從人的意識的角度思考世界如果沒有人的意識比如一塊石頭客觀世界對於它並沒有意義也就是沒有主觀意識就無所謂客觀世界具體到個人:對於每一個人來說世界也是主觀的人死如燈滅一個人死後意識停止了迷信是盲目地信仰和崇拜與對認識的研究無關也與精神寄託無關甚至違背邏輯的基本嚴謹更多是指認知被幹擾這是貶義詞用來批評人的詞彙而已。
  • 「個人崇拜」英語怎麼說?
    Personality cultCult,信仰、崇拜,personality cult,個人崇拜。按照他的遺願,古巴立法機關近日通過一項法律,禁止對他進行personality cult,「個人崇拜」。這意味著,今後古巴將不會出現以菲德爾•卡斯楚命名的大街或廣場。其實自1959年領導古巴革命取得勝利以來,他一直反對personality cult,個人崇拜。至今,古巴有以切•格瓦拉命名的廣場,但看不到以菲德爾•卡斯楚命名的大街或建築。相信,這也是卡斯楚一慣性格。
  • 基督教的迷信遺蹟-由聖徒到聖物的崇拜
    聖徒在開始並不被崇拜,而是被尊重,大概到了2世紀中期,才出現聖徒崇拜,有記載的第一位被崇拜的聖徒據說是優西比烏記錄的士美拿的主教波利卡普,他被羅馬當局活活燒死,對信仰至死不渝。自聖徒出現,聖徒崇拜就愈演愈烈,二世紀的殉道者士美拿的主教波利卡普死後他的骨灰被收集,將之看成比金子還寶貴的聖物,每年紀念崇拜。自此之後,聖徒崇拜逐漸發展,愈來愈迷信,而整個中世紀人們都沉浸在聖徒崇拜中。在東西方教會分裂之後,雙方對聖徒崇拜的內容又有分別,西方教會是聖物崇拜,東方教會是聖像崇拜。
  • 「元帥詩人」陳毅_湃客_澎湃新聞-The Paper
    中共中央發布了《給蘇區中央分局的訓令》,指出「中央蘇區黨的一切組織,在中央這一總方針之下,自己各種工作所環繞的基本任務是發展廣泛的遊擊戰爭,來反對敵人與保衛蘇區,而遊擊戰爭應該並且必須成為目前戰鬥的主要方式」,拉開了南方八省三年艱苦卓絕遊擊戰爭的序幕。在第五次反「圍剿」戰鬥前線負傷的西方面軍總指揮陳毅,剛剛離開病榻不久,便投身到緊張的工作之中。
  • 陳毅病逝,毛主席穿著睡袍參加追悼會,周總理讀悼詞幾度哽咽失語
    ,陳毅的病情就一直拖到了10月。據《陳毅元帥》中記載:「陳毅的妻子張茜,曾向301醫院申請為陳毅看病,但被黃永勝一口回絕。」到了10月底,陳毅在周總理的保護下,住進了301醫院。此時陳毅元帥的身體已經虛弱不堪,甚至沒辦法檢查身體,於是就在醫院靜養了3個月。到了1月初,陳毅元帥的身體狀況稍有好轉,醫生就為他做了全身檢查。
  • 官場巫術為何盛行:升遷不透明 權力迷信
    [導讀]「文革」建構的是對領袖的個人崇拜及其迷信;而當代官場的迷信方式依舊沒有出離這種現代迷信,只是時代變遷,把這種現代迷信轉換成了對官場權力的崇拜與迷信。即便是尋求迷信安慰,這也屬正常的信仰訴求。革命時期的黨員幹部出生入死,信仰毫不動搖;和平建設年代,幹部黨員的信仰卻頻頻出軌。事出何因?其中,有些觀點以為,和平建設年代之際,幹部黨員的個人信仰是否會有一個轉變?黨員的個人利益可以服從於組織紀律,但個人的生死關懷似乎能夠容許個人的信仰選擇在其中,以解決個人生死觀念及其帶來的困惑與矛盾。
  • 郭沫若贈給陳毅的七言詩,通篇氣勢磅礴,是對陳毅一生最好的詮釋
    個人認為馬未都先生這個話,還是說得有點兒過了。對於郭沫若的詩,咱們其實應該整體來評價。不可否認,他的白話詩裡確實有一些略顯稚嫩的作品,但作為白話詩先行者,這都是他做的嘗試。
  • 從「個人崇拜」到「立太公廟」,分析唐朝太公崇拜思想與武廟建立
    一、唐朝武廟最早起源於個人對太公的崇拜,起初建立太公廟,設立「十哲」,漢代將領張良為陪祀,安史之亂爆發後,武廟祭祀作為最高層次軍功祭祀開始走進歷史舞臺。姜尚是歷史上著名的軍事家、謀略家,他在武王伐紂時出謀劃策,幫助武王滅絕商湯以及建立西周王朝,功不可沒。
  • 愛一個人需要尊重,但不能過分盲目地崇拜,那樣太多壞處
    而男人需要尊重,男人被尊重,才能覺得自己對這個女人來說很重要,在一段關係中,他可能也就更有存在感,因為他需要這種崇拜和尊重。換個角度說,只要是人都需要尊重。如果只是因為崇拜就跟對方在一起,那麼這段關係處理不好就很容易出現問題。
  • 別再盲目迷信含金量了!
    在這裡,我建議大家在選擇考職稱時要從個人需求、證書含金量、考試難度和專業方向這幾個方面來考慮。最近比較多人關注的是經濟師職稱證書,經濟師含金量高嗎?這要看你怎麼理解含金量這個詞,看你考這個證書到底是為了什麼。
  • 是對效率的崇拜還是「理性的傻瓜」?
    是對效率的崇拜還是「理性的傻瓜」?「效率」話題內容簡介數世紀以來,效率一直是公共輿論中的一個重要話題:在古希臘人眼中,它是政治和社會運轉的方式;工業革命早期,亞當·斯密將其視作提升生產力的強勁動力;時至今日,它則被奉為公共生活的首要目標,公民對其痴迷到了近乎迷信的程度。
  • 別迷信權威了!你需要批判性思維
    一、不要迷信權威(連大V都不要去迷信)不要崇拜偶像,崇拜權威,如果一定要崇拜,那就是我們自己,無條件愛自己,崇拜自己。把自己過高興過爽了,就是第一性,可以考慮有用沒用,但不需要考慮是否正確。7.做事情的時候,不要盲目的迷信,也不要盲目的不信。我們如果非常自信,非常相信自己的邏輯性思維和批判性思維,就不怕被洗腦,甚至可以去學習對方全新的理論,然後,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 粟裕戰場得意情場失意,陳毅連夜支招,可給楚青寫情書還是被撕碎
    會議還未開始,粟裕便遇上了陳毅。陳毅熱情地招待粟裕坐下,還說道:「粟裕啊,聽說你們部隊最近搞得不錯啊,葉挺還說要點名誇獎你呢!」粟裕不好意思地笑了,緊接著陳毅便說道:「你現在成績可以說是不錯了,工作上的事情要操心,但個人的問題也要提上日程了啊!」粟裕摸不著頭腦,陳毅便說道:「我說你啊,每天就知道帶兵打仗、看地圖,終身大事也不能忘了啊!」
  • 信仰何以墮落為迷信?(下)——士師記裡隱藏的福音
    續:信仰何以墮落為迷信?(上)——警惕米迦式的宗教信仰三、偶像宗教的癲狂「人因偶像而癲狂。」(耶50:38)無論是舊約聖經還是新約聖經,對任何形式的偶像崇拜進行了猛烈的抨擊和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