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18 09:3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在9月15日舉行的全區新聞戰線第七屆「好記者 講好故事」演講比賽中,內蒙古廣播電視臺主持人雷蒙,獲得了第一名。54歲的雷蒙跟年輕人同臺競技,用他自己的話說,老漢得了個第一名,大家請點讚。其實我們要點讚的不光是這次的好成績,更要為雷蒙老師的敬業精神點讚。剛走下領獎臺的雷蒙,今天一大早又要下鄉採訪了。
雷蒙是《百姓熱線》、《雷陣語》、《雷蒙公益》的製片人,很多觀眾可能都是通過《百姓熱線》欄目,認識了雷蒙。從2008年開始,《百姓熱線》從演播室搬到了室外,雷蒙承擔更多的角色,不是主持人,而是一名記者。十幾年的採訪,雷蒙幾乎走遍了內蒙古的田間地頭,城市的大街小巷,幫著大夥解決了不少問題,雷蒙說,當問題解決時,那是他最有成就感的時刻。當然這種成就感,有時也會產生挫敗感。
看著大伙兒洩氣的樣子,憑藉多年採訪經驗的雷蒙勸大夥說,當記者,可不是為了一聲謝謝。
做好輿論監督,營造更好的社會氛圍,這是記者的職責所在,這話聽的大夥,像撥雲見日一樣,內心豁然開朗。
烏勒是雷蒙的攝像記者,共事十年了,他說雷蒙真讓他佩服的服服帖帖。
和雷蒙一起採訪過的記者都知道,雷蒙採訪,是出了名的賣力,沒有雷蒙不敢上的高地,也沒有雷蒙跳不下去的深坑。年輕時這麼做,如今54的老雷,還是這麼做。
馬吉也是雷蒙團隊的一名攝像記者。馬吉說,每次出差工作強度大,即便這樣,雷蒙都能像家裡的大哥一樣,照顧同事。
工作上的擔當,生活中的暖男。雷蒙還是一個會講故事的人,劉小飛是《百姓熱線》的執行製片人,提起雷蒙講故事,真是要大大點個讚。
12年了,54歲的雷蒙,仍然活躍在採訪一線,他說,12年,除了歲月在臉上留下的皺紋之外,更應該看到的是深厚的積澱,在融媒體時代,雷蒙學會了發抖音,做起了直播,在新聞傳播的路上,雷蒙樂此不疲。
在內蒙古廣播電視臺樓下,短暫的30分鐘採訪之後,雷蒙又出發了。我們一直在佩服雷蒙敬業,業務精湛,此時,看著他兩鬢斑白的樣子,我們卻不由得心疼著這位老記者。
什麼是記者,他們是時代的參與者,更是時代的記錄者,腳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有多少真情。哪有什麼妙筆生花,不過是走的路多了,多了一些思考,多了一些歷練,多了幾分沉澱,多了幾分繼續前行的動力,才讓記者講出的故事深得人心。54歲的雷蒙,繼續堅守在採訪一線,他堅信不忘初心,放的始終,年輕的記者們,還有什麼理由不趕緊追上我們的老記者呢?讓我們一起用初心照亮遠方,讓我們永遠在路上。
來源:都市全接觸
原標題:《【好記者講好故事】雷蒙 老記者的新徵程》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