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草木為了感激春的到來而吐露新芽;鮮花為了感激夏的到來競相開放;碩果為了感激秋的到來掛滿枝頭;雪花為了感激冬的到來把大地母親銀裝素裹。自然界尚且如此感恩,人更應該具有感恩之心。——《感恩》
在29年前,報紙上出現了一條以《我要讀書》為題的新聞,上面有一個大眼睛女孩趴在課桌上,手中拿著鉛筆,抬頭看著鏡頭,從眼神中可以看出她對於知識的渴望。
令人遺憾的是,她的家庭並沒有能力支撐她完成學業,就連家庭的基本生活有時候都難以維持。
在這條消息發出以後,大眼睛女孩也因「照片」走紅網絡,如今29年過去了,她的生活如何?
艱苦的生活條件
這個大眼睛女孩叫做蘇明娟,她出生在安徽省金寨縣,這張照片被發布的時候她只有7歲,正是求學的最佳年紀。
可是在上世紀90年代,我國發展水平與現在有很大的差距,更何況金寨縣屬於山區,這裡的人主要靠種水稻、養蠶和捕魚為生。
蘇明娟家中4口人,每年糧食的收成只能維持家中4口人3個月的生活,所以在其他的時間,他的父親就扛起了家庭的大梁,每天起早貪黑,進行著養蠶和捕魚工作,這才得以維持家庭的溫飽問題。
當蘇明娟長大以後,必須進入學校接受教育,因為在當時,只有教育才可以改變一個家庭的命運,蘇明娟就承擔起了家庭的使命,朝著自己的理想奮鬥。
但是每個月100元的學費就成了家中最大的負擔,本來不會多出的一筆資金輸出,突然壓在這個家庭上,讓這個家庭更是加重了負擔,並使家庭有了債款。
可是上天對於命運的安排,永遠都無法預料,在1991年,一位名叫解海龍的攝影師來到金寨縣進行記錄,他拍下了年僅7歲的卻對知識充滿渴望的蘇明娟照片,她那清澈而明亮的雙眼感動了無數個有愛心的人。
社會各界給予幫助
在蘇明娟的照片火了以後,便引起了社會各界人士的關注,很多人看到這張照片,心都化了,趕忙了解情況幫助這位可愛的小女孩。
蘇明娟懷揣著一顆有理想、有抱負的心進行學習,她最終考上了安徽大學的金融專業,在這個實現夢想的旅途上,有多位好心人給予了她幫助。
在進入大學之前,給予她幫助的人中有一對退休的老人夫妻,開始的時候她也接受了一筆資助,但是她的家人和她自己並不知道是一對老人用退休金來幫助,等了解情況以後,她的父母便拒絕了這份資助,並且叮囑蘇明娟,一定要記住這對老人,在你進入工作了以後,一定要懂得回報他們,懂得感恩,回報社會,成為一個有用之才。
這對老人也只是其中的一部分,還有一個被蘇明娟喚做「萬叔叔」的好心人,在他上學的整個過程中,從來沒有終止對她的幫助,都會在固定的時間將錢寄給她的父母,來幫助蘇明娟完成學業。
這位「萬叔叔」給予蘇明娟的並不僅僅是錢,更多的是心靈上的鼓勵,他經常給蘇明娟寫信告訴她不要有什麼後顧之憂,現在唯一的目標就是好好學習,這讓蘇明娟心中有了大大的溫暖,因此更加努力的學習。
她的事跡不僅是感動了這些人,還深深地打動了一大批大學生,由於他們也沒有過多的生活費,所以都是以團體的名義對她進行資助,幾個人寬裕的時候就湊100元給蘇明娟的家人郵寄過去。
蘇明娟的學習人生一直都是在好心人的鋪墊下完成的,她的父母從小也就教育他,無論到了什麼時刻,都不要忘記社會,心中要永遠懷揣著一顆回報社會的信念。
進入大學,開始回報社會
蘇明娟進去安徽大學以後,一直保持著勤奮學習的習慣,每天在完成學習任務以後,在閒暇時間都會關注社會上的新聞,了解那些需要幫助的地方。
她後來得知自己的家鄉附近的一個縣城也是一個貧困縣,很多孩子上不起學,於是她每年就把通過自己努力學習換來的900元獎學金捐贈給這些孩子,幫助他們求學,她的行為也打動了她的同學,她們共同去支教。
每當行走在這個貧困的地區,就會激起蘇明娟兒時的記憶,讓她更加堅定自己回報社會的信念。
結語
大學時光轉瞬即逝,蘇明娟畢業以後來到合肥市的工商銀行工作,這裡經濟發達,交通便利,信息資源豐富,她也沒有放過這個機會,如今已經成為一個白領。
在蘇明娟步入工作以後,她每個月都會將錢分成三部分,一部分郵寄給那些需要幫助的孩子們上學,另一部分郵寄給自己的父母,還有一小部分留給自己,為以後的發展做準備,這樣無私奉獻的精神又有幾個人能做到,從小就耳濡目染的蘇明娟,將其展現的淋漓盡致。
蘇明娟現在處於一個事業逐漸上升的階段,她的經歷告訴我們所有美好的事情不僅僅是努力就可以實現的,還有很大一部分來自於能否遇見幸運,在遇見幸運的時候如何把握機會。
在自己真正成為一個幸運的人以後,還要將這份「幸運」傳遞下去,讓更多需要幫助的人得到幫助,「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
參考文獻:
《感恩》
《增廣賢文·朱子家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