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這一家三口都是醫生,身處抗疫一線各自為政,要說的話一個眼神...

2021-01-08 錢江晚報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 記者 何麗娜 通訊員 李清清

我們常說「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在餘杭二院醫共體有這麼一家人,他們一家三口都是醫生,疫情當前,他們攜手逆行,奮戰在抗擊疫情的第一線,舍小家,為大家。

夜幕降臨,在餘杭區第二人民醫院上了一天班的楊明濤回到家中,28歲的青春臉龐略顯疲憊。而此刻,家裡冷冷清清,空無一人,因為他的父親楊智賢、母親巴曉紅都是奮鬥在抗疫一線的醫生。

「本來今年計劃一家團聚抽空走走親戚,結果從大年初一開始,我們一家三口就都奔醫院加班去了。」楊明濤說。

父親楊智賢是餘杭二院閒林分院(閒林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醫師,母親巴曉紅是餘杭二院倉前分院(倉前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中醫師,而楊明濤自己也於2016年如願成了餘杭二院的一名急診科醫生。面對來勢洶洶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楊家三口毅然決然地奮戰在抗擊疫情的第一線。

醫院往往是抗擊疫情的第一道防線。作為基層醫生,從除夕夜開始,母親巴曉紅就在單位值守了。而父親楊智賢作為閒林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原黨支部書記,原本已退居二線,面對疫情防控,這位有著近20年黨齡的老醫師再次站了出來,申請加入一線。連日來,楊智賢醫生與同事們放棄休息,每日對來自重點疫區返杭人員進行體溫檢測與醫學觀察。

他說,「我和我愛人都是黨員,這個時候一定要充分發揮戰鬥堡壘和先鋒模範作用。不光是我,我們整個衛生服務中心的醫務人員都是這樣,基本上沒有多少休息時間,但是我們都無怨無悔。」

母親巴曉紅,其實在2019年4月已到退休年齡,然而由於她精湛的中醫藥技術和當地老百姓對她的信任,被挽留繼續為百姓健康服務。自開展疫情防控工作以來,她堅持每天坐完門診後,參加居家隔離人員測溫工作,有時,甚至要跑到天黑。

就這樣,這個春節裡,父親在閒林街道、母親在倉前街道、兒子在餘杭街道,一家三口「各自為政」,彼此見不到卻又心有靈犀。「因為我們仨都是醫生,所以我們彼此都心照不宣,『做好防護』、『注意休息』這種別人家常掛在嘴上的話,我家往往一個眼神就懂了。」楊明濤說。

最近,楊明濤開始在發熱門診輪值,為了安全起見,他特意吃住在醫院附近,難得回家一趟。除夕那天的年夜飯也成了這一家三口半個月裡唯一的一次團聚。

「自從浙江啟動一級應急響應以後,我們一家人基本上沒同時一起吃過飯、見過面。但是只要能夠把疫情控制住,作為醫生,我們的工作就值得。」楊明濤說道。

相關焦點

  • 戰「疫」中的警營故事丨一家三口的「防疫戰」
    2020年的春節,本該歡聚一堂、闔家歡樂的日子,對於程皓然一家三口來說,註定是最難忘的日子。他們一家三口因各自特殊的職業身份,三地分離,各自堅守在疫情防控一線,只能通過電話、微信的方式互相加油鼓勵,特殊的一家三口,成為了最美、最可敬的「逆行者」。程皓然的父親程豔林,也是一名老偵查員,現任津南分局打擊犯罪支隊副支隊長。
  • 「來自抗擊疫情一線的報導」一家三口人齊戰「疫」堅守疫情防控第...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我市廣大醫護人員衝鋒在前、無私奉獻,堅守在抗「疫」一線,成為了疫情防控中溫暖人心的力量。在小店區人民醫院就有這樣的一家三口,母親韓麗麗就職於患者服務部、愛人李忠恕在醫院人事科,兒子李昊卓則在放射科工作。
  • 「「疫」線傳真」戰「疫」一線一家齊上陣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疫情防控阻擊戰中,河南汝南縣有這樣一個家庭,一家三口奮戰在抗擊疫情的最前線。他們舍小家為大家,一起上「疫」線的事跡,在汝南傳為佳話。爸爸帶頭,全家齊上陣正月初一停止休假返崗後,作為公安局留置看護大隊大隊長,舒心偉第一時間到崗,開始工作。
  • 三口之家兩個志願者:同一戰「疫」 不同陣地
    疫情發生後,張軼男一家三口全家總動員,在不同的區域奉獻著自己的一份力量。 他們每天都堅守著自己的抗 " 疫 " 崗位,早出晚歸,時間交錯,幾天都很難見一面,只有偶爾通過微信留言互報平安,相互鼓勵,堅定戰勝疫情的信心。
  • 「我們的村醫」:毅然衝上抗「疫」一線,只為守衛阿克喀什鄉的萬家...
    「我們的村醫」:毅然衝上抗「疫」一線,只為守衛阿克喀什鄉的萬家燈火 2020-08-18 21:49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仁心安處是吾鄉——一對外國醫生夫妻的三輪抗疫故事
    新華社杭州5月2日電題:仁心安處是吾鄉——一對外國醫生夫妻的三輪抗疫故事新華社記者魏董華、王俊祿、顧小立「我在中國當志願者的原因很簡單,不管我是哪國人,首先我是一名醫生,病毒是人類共同的敵人。」在中國疫情最嚴峻時,醫生蘇瑪(31歲,模里西斯籍)和丈夫豪孟德(35歲,巴基斯坦籍)選擇留在中國,並肩戰「疫」。從溫州高速口參與防疫篩查,到在海外社交媒體闢謠引導,再到投身家鄉戰「疫」,這對醫生夫妻一直奮戰在抗疫一線。
  • 「爸爸告訴我,病房就是陣地,要責無旁貸去奮戰」 抗疫一線醫生女兒...
    中國日報網2月1日電(周荔華、劉坤) 「爸爸雖不是戰場上的戰士,但他卻是這場沒有硝煙戰爭中的白衣戰士。爸爸告訴我,『病房就是陣地。要責無旁貸去奮戰,才能保護更多的人』。」1月31日,奮戰在抗疫一線、已經10天沒有回家的武漢大學人民醫院乳腺甲狀腺外科孫金中副教授,在微信視頻時聽到女兒深情朗誦的《爸爸的眼神》後,瞬間熱淚盈眶。孫金中副教授的女兒名叫孫斯好雪,今年8歲,正讀小學三年級。由於新冠肺炎疫情蔓延,他所負責的病區也陸續出現感染患者。
  • 一線抗疫醫生:只祈彼此身長健 同處何曾有別離
    在武漢「抗疫」一線的費君。(安醫大二附院供圖)(抗擊新型肺炎)一線抗疫醫生:只祈彼此身長健 同處何曾有別離中新網合肥2月5日電 安徽首批支援湖北的醫療隊1月27日馳援武漢,參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病患一線救治。援鄂醫療隊員、安醫大二附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治醫師費君只祈彼此身長健,同處何曾有別離。
  • 致敬奮戰在抗疫一線的國大家屬
    有這樣一群人,她們是醫生、護士,是妻子、母親,是軍嫂、同志,她們還有一種特殊的身份——國防大學家屬!她們捨生忘死奮戰在抗疫一線,用「小」家的別離傷感,換取「大」家的安康幸福。今天,讓我們走進她們的感人故事—— 張琪:胡泊心中的白蓮
  • 全家總動員:一家五口戰一線
    為了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許多人舍小家為大家,衝鋒在防「疫」最前線。大道觀街社區黨支部書記丁新建一家六口人,五口人奮戰在防疫一線,用「小家」託舉「大家」,把親情凝聚成大愛,轉化為戰勝疫情的磅礴力量。「大家把口罩戴好,按照一米間隔線排好隊,一會兒按要求登記。」
  • 石家莊記「疫」|同心抗疫 一家三醫齊上陣
    石家莊記「疫」|同心抗疫 一家三醫齊上陣 2021-01-14 23: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中國醫生》熱播,這些片中的醫生就戰鬥在抗疫一線
    病人的住宿環境也更加舒適,睡的都是席夢思。02《中國醫生》攝製組拍了他搶救孕婦的感人故事。由於部分鏡頭沒補拍,他的面孔未能出現在已經播出的片子裡。總導演張建珍多次聯繫他希望補拍,他回覆說:「你們已經做得很好了,為醫生發聲就行,最終受益的是患者。我個人無所謂。」
  • 警嫂風採丨周美平:她把丈夫和兩個女兒都送上抗疫一線
    2017年10月9日夜間,韓寶相肚子難受,疼得一晚沒睡著,第二天一早周美平得知這一情況,趕緊喊上王漢文開車送他去了海安人民醫院。經過醫生診斷,韓寶相患上了嚴重的腸梗阻,由於情況緊急,醫院當即為他進行了手術治療。2018年6月3日18時許,韓寶相老伴突然感覺胸口疼,於是向周美平求助。
  • ...抗疫一線「夫妻戰士」 ——省三醫院醫護人員劉芳、蔡濤的故事
    發熱患者越來越多,一線醫生忙不過來,聽說院裡可能要從各科室抽人加強發熱門診力量。」1月16日深夜11:30,在湖北省第三人民醫院呼吸二病區忙碌了一整天的該院神經內科三病區護士長劉芳一回家,就對丈夫、本院肝膽胃腸外科副主任醫師蔡濤說。「那我也要出一份力!」蔡濤對妻子說。次日,蔡濤就主動向院裡報了名,要求到發熱門診參加工作。
  • 抗疫一線的戰友情、夫妻情、母女情
    抗疫「夫妻檔」與他們的孩子值得一提的是,他們中很多是抗疫「夫妻檔」,夫妻雙方都堅守在抗疫一線。此時,懂事的孩子也為他們提供了最好的後勤保障。「你現在免疫力弱,接觸的病人也多,一定要把口罩戴好、做好防護,家裡有我在,你放心。」「知道了。」這是一位丈夫與急診科妻子的對話,一家人已經十多天沒有見面了,偶爾電話視頻,但時間都很短,因為疫情當前,身在急診科一線的妻子無暇與丈夫進行太多的對話,而丈夫也要隨時為小區的350戶居民跑腿送貨。丈夫餘擁軍,江西省宜春市檢察院辦公室主任。
  • 「雲綜藝」方式聚焦抗疫一線「凡人英雄」
    從3月12日起,廣東衛視《你會怎麼做》欄目連續推出四期抗疫特別節目,將鏡頭對準了疫情期間仍在武漢堅守各自工作崗位的普通人,通過「雲採訪」「雲錄製」的方式,講述了這些「凡人英雄」不平凡的戰「疫」故事,取得了較好的社會效果。
  • 一場特殊的微直播 為你講述抗疫一線戰士背後的感人故事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3月19日12時40分訊(記者 王瑋)昨(18日)晚,在重慶共青團B站、一直播等直播平臺上,重慶團市委、市青聯舉辦了一場特殊的直播活動,這是一場將鏡頭對準抗疫一線醫務人員們最關心的家人,聽他們講述 「抗疫齊心青春同行」關愛疫情防控一線醫務人員子女的青聯微直播,為大家講述抗疫一線戰士們背後的感人故事。
  • 身處這場戰「疫」,請善待超負荷工作的醫務人員
    1月30日,廣州一名確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從廣州市第八人民醫院出院,這是廣州首例出院的感染者。近幾日,各地陸續都有肺炎病毒感染者治癒出院的消息傳出,不乏患者在出院時手捧醫生遞上的鮮花,感謝醫務工作者「衝在危險前沿」「戰鬥在一線」。
  • 小家大愛 | 張宏林家庭:抗疫一線書寫擔當
    小家大愛 | 張宏林家庭:抗疫一線書寫擔當 2020-07-02 17: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親人感染新冠去世,他毅然決然返回抗疫一線……
    當新冠病魔肆虐時,他義無反顧,冒著被感染的風險逆行出徵;當親人感染新冠去世時,他擦乾淚水,毅然加入轉運患病群眾的隊伍;當懷孕的妻子最需要照顧時,他心懷愧疚,卻依舊駐守在抗疫一線。他叫江亞光,一個「90後」民警,從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到現在,他一直戰鬥在抗疫最前沿,用實際行動踐行著一個青年民警的初心和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