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雄飛
編輯/大風
「青企專訪」由鋅財經和杭州市青年企業家協會聯合打造,本年度第一期特推出青年科學家&青年企業家系列,通過這些報導可以了解到實驗室中的學術成果是如何真正落地轉化成商業價值,及其背後的創業故事。這篇文章是此系列的第一篇,後續會持續更新。
如何將忽強忽弱的太陽電能轉化成穩定的家用電能?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一個行業隨之誕生——光伏逆變器行業。簡單說,光伏逆變器可以將太陽能(000591,股吧)電池組件產生的直流電轉化為符合電網質量要求的交流電,同時它也是智能電網,能源網際網路功能實現的關鍵部件。
由此,該裝置被業內人士稱為「光伏發電系統的大腦」。
全球變暖的現實壓力下,各國都開始向清潔能源轉型,並帶動了這個行業的發展。國內,隨著「十二五」發展時期,各地方政府紛紛出臺各種優惠政策,來推動光伏行業的發展。
在政策紅利下,杭州禾邁電力電子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禾邁)2012年在杭州成立,專注於光伏發電「大腦」——逆變器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據天眼查數據,禾邁在2017年完成了A輪融資,團隊也從最早的幾個人發展到現在的400多人。
受訪者供圖
2012年,對於杭州市青年企業家協會理事會員、浙江大學博士,國家自然科學獎獲得者、杭州禾邁電力電子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楊波來說,也是他走向社會開始創業的一年。
而現在,他的身份不僅是青年科學家,也是一位青年企業家。正因為這樣,他也時常被問到一個問題——科學家來做企業會有什麼優勢和劣勢,該怎麼揚長避短?
「科學家做企業存在長處,比如抗壓性比較強,還有懂得如何學習解決困難;劣勢也很明顯的,比如一開始創業不太有社會經驗。所以,揚長避短很難說,只能在解決問題和困難的過程中進行學習和提升,讓企業更好的發展下去。」楊波對鋅財經這樣說到。
科學家嚴謹的思維,同樣也體現在企業發展路徑的考量上。
據了解,由於服務場景的不同,光伏逆變器也分為集中式、集散式、組串式和微型逆變器四種類型。在公司成立初期,在主營項目的選擇上,楊波給的回答是儘量涉及。
禾邁微型逆變器 受訪者供圖
「當時市場上,像華為等大廠都在做集中和組串式這樣的中大型逆變器,國內逆變器行業中並沒有一個標準,不能說哪個類型就能獨佔市場,所以一開始就都有涉及了。」楊波對鋅財經說。
另外,通過調研楊波發現在國內市場上集中式,集散式和組串式逆變器是主流,大部分電站是地面光伏集中發電;而在國外,別墅式住宅居多,可以實現各家各戶依靠太陽能發電,所以微型逆變器被廣泛使用。
針對國內外市場的區別,楊波決定了一條「兩條腿走路」的發展路線:一方面在國內城市推行集中式、組串式等逆變器,另一方面在國外主推微型逆變器、打開海外市場。
其實,在這樣的發展路徑上,禾邁也更加重點發展微型逆變器。「逆變器微型化應該是這個行業的終極方向,因為相比於集中式、集散式和組串式等大中型逆變器,微型逆變器能量利用效率最高,也更小和更靈活。」楊波對鋅財經表示。
在他做出這個決定後,卻受到了很多人的反對。
「你這樣做,不符合國情。」在那時,他經常聽到這樣的評價。但他並沒有改變想法,因為他找到了微型逆變器在國內適用的場景——農村家庭光伏發電。
農村光伏發電 圖源網絡
就在2016年,楊波帶著微型逆變器準備進入農村時,一個從未想到的問題擺在了他的面前——一個合伙人強烈反對這個決定。「那個合伙人認為微型逆變器的應用核心場景應該是城市,而不是農村,在農村做就是浪費時間,而我還是覺得農村市場是有前景的。」楊波這樣表示。
這場爭論的結局並不圓滿,楊波堅持之前的想法向農村進發,而那個合伙人也離開了公司。但事實證明,走農村這個選擇是正確的。通過了解,目前禾邁的微型逆變器已在浙江省很多農村被使用,並在省外一些農村也有覆蓋。
隨著更多的農村使用禾邁的微型逆變器後,在示範效應下,目前禾邁在國內已經有20個城市、超過5000戶家庭在使用相關產品。國外市場方面,產品已覆蓋歐洲、北美40多個國家。
這一切在楊波看來,當時被人看做錯誤的決定,如今卻有這樣好的效果,真可謂是「農村包圍城市」的勝利。
在被問到公司未來的方向時,「之後禾邁除了光伏逆變器以外,還會向儲能型逆變器去發展。」楊波這樣回答。因為在他看來,隨著物聯網等新興技術的發展,國家應該會向大範圍的電力調度去發展,因為現在國外已基本實現。
「隨著能源網際網路的發展,我們也會隨之進步,或許在未來世界能源供應中可以成為關鍵的一環。」楊波在採訪結束時這樣說到。
杭州市青年企業家協會理事會員
杭州禾邁電力電子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楊波
受訪者供圖
鋅財經採訪了杭州市青年企業家協會理事會員、杭州禾邁電力電子技術有限公司的總經理楊波,以下是採訪部分問答整理:
鋅財經:這次突如其來的疫情,對公司的運轉和發展有什麼影響,怎麼應對的?
楊波:影響是有的,因為像生產製造這一塊就至少拖慢了一個月的進度,現在才慢慢緩過來。但這次疫情,首先是政府支持,讓公司第一批覆工了,同時也倒逼公司在生產體系和管控體系上做出了優化,讓進度趕了回來,這也算是「因禍得福」。
鋅財經:在公司發展的過程中,什麼時候在心裡真正有底了?
楊波:其實從創業初期,還是在公司成立之後,或者到現在,從來沒有有底過,到現在都沒有覺得公司成功了,因為困難和問題會伴隨著公司的發展,所以一直都會在一種警惕和敬畏的思維下來經營公司。
鋅財經:相比於2012年,現在的光伏逆變器行業的變化是怎樣的?
楊波:行業是一直往好的方向走的,只是是按螺旋上升的方式進行的。因為隨著光伏政策的變化,都會引起整個行業的變動,甚至停滯不前,但由於光伏產業是國家重點行業,特別在新基建政策發布後,整個行業未來會更好的發展下去。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鋅財經。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責任編輯:王治強 HF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