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比爾波特《尋人不遇——對中國古代詩人的朝聖之旅》

2021-01-10 如果蝸牛也有愛

「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茫茫白雲,深邃杳靄,捉摸無從,令人頗起秋水伊人無處可尋的浮想。賈島當年,離了那繁華都市,輾轉至超塵絕俗的青松白雲之間去「尋隱者」,結果卻徒欽慕而不遇,滿腹悵惘。比爾波特就幸運得多。

自1989年起始,比爾·波特就開始了自己行走中國的「尋隱之旅」。他嘗試用自己的雙腳丈量和攀爬那些禪門先賢內心的高度,並且不遺餘力地將其中苦樂匯集成《空谷幽蘭》《禪的行囊》等書。

《空谷幽蘭》是一本關於中國傳統文化復興的「希望之旅」。作者通過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親身探訪隱居在終南山等地的中國現代隱士,引出了中國隱逸文化及其傳統的產生和發展的歷史,並將其與他正在採訪的現狀相對照,表達了對中國傳統文化的高度讚嘆和嚮往、懷戀,並寫岀了他所看到的中國未來發展的希望。

繼《空谷幽蘭》之後,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仰慕者和研究者,比爾波特於2006年春進行了一次穿越中國中心地帶的旅行,追溯了已經成為中國本土文化的重要支脈之一的禪宗,其各代祖師在不同歷史時期的經歷,並訴說了他多年來對禪的深深體悟---《禪的行囊》。

我們每個人都從自己生命的起點一路跋涉而來,途中難免患得患失,背上的行囊也一日重似一日,令我們無法看清前面的方向。在這場漫長的旅行之中,有些包袱一念之間便可放下,有些則或許背負經年,更有些竟至令人終其一生無法割捨。但所有這些,都不過是我們自己捏造出來的幻象罷了……

在這個喧囂的時代,這個可愛的美國老頭兒卻一次次深入高山密林,尋訪靜謐的隱士與禪心。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如此了悟以及一顆慈悲心,讓人不得不感嘆於他的那句:「就像我前一輩子是中國人一樣。」

比爾·波特,美國當代作家、翻譯家和著名漢學家。他經常在中國大陸旅行,並撰寫了大量介紹中國風土文物的書籍和遊記,翻譯過佛學經典《楞伽經》《菩提達摩禪法》,詩集《寒山詩集》《石屋山居詩集》,翻譯過王維、韋應物的詩作,曾在歐美各國掀起了一股學習中國傳統文化的熱潮。

比爾波特說他最早受到中國文化的影響,是在哥倫比亞大學攻讀人類學博士期間,他接觸了一些中國的佛道經典,深感其中的微言大義,於是開始苦讀中文。兩年後,他中斷了學業,搬到臺灣,在寺廟裡過起暮鼓晨鐘的簡單生活:並萌生了探訪傳說中的隱士的念頭。

1991年春,他又開始了一場追尋中國母親河——黃河源頭的旅行,探訪了黃河沿岸的重要歷史遺蹟和自然景觀。他寫道,「在這條河邊,中華文明從五千年前開始發軔;在這條河邊,中華帝國創造了空前絕代的輝煌;在這條河邊,中國人形成了同一個國家同一個民族的心理和情感。」沒有對中國文化的執著與熱情,可能也就沒有這一本視角獨特的行走筆記的誕生吧?

從2012年開始,比爾波特開始了全新的旅程—尋訪36位他所欽佩的中國古代詩人,他從山東曲阜出發,經過36個詩人曾經住過的地方,最後到達浙江天台山詩僧寒山隱居之地。

新書的名字叫《尋人不遇》, 「中國古詩人的詩名常叫做"尋某某人不遇"。有一首詩,講述詩人搖了一整個晚上的船去找朋友,可是到了朋友家門口,他卻不進,回家了。別人問他你為何不進去,詩人說,我去過了,尋找過了,我就滿足了。見沒見到,這並不重要。」

在濟南,比爾尋找了李清照,然後去曹植的墳墓;在開封附近,他尋找阮籍墓的遺址,然後在開封市下面的新鄭縣找到了歐陽修的墳墓。接著,他去了河南瀘州,那裡有蘇軾的墳墓。隨後,他去了洛陽,那裡有白居易和李商隱的墳墓。

有時,他會在一天之內遇到幾位詩人。在西安時,他在一天內看了王維、杜牧和韋應物的墓:「王維的墳墓,在離西安70公裡的一個山裡面,現在墳墓不見了,可能是被人平掉了。」

他也去了四川,唐代的兩位大詩人李白和杜甫都在四川留下了生命痕跡。四川江油是李白成長的地方,成都則有著名的杜甫草堂。比爾還去了四川遂寧市的射洪縣,那裡是唐代詩人陳子昂的故鄉。而在距離成都100餘公裡的安嶽縣,那裡有另一位唐代詩人賈島的墓。

四川尋訪後,比爾出三峽,到達白帝城,這是杜甫居住了兩年的地方。從白帝城到宜昌,這是歐陽修住過的地方。從宜昌再去襄陽,這是孟浩然停留過的地方。再接著,他去了黃岡,蘇軾在那裡留下了文學史上的名篇《赤壁賦》。黃岡之後,比爾又到湖南汨羅,屈原在這裡有12個高大的墓冢—離汨羅不遠,是杜甫仙逝的地方。

結束湖南的旅程後,比爾到了江西,謝靈運、王安石等著他,不遠處則是辛棄疾。江西之旅結束後,他去安徽當塗縣尋找謝朓故址和李白之墓。之後他又去南京看王安石的墳墓,去蘇州拜訪範成大故居,最後從蘇州去湖州。

拜訪每位詩人的墓地、故居或祠堂時,比爾都會用一個小杯子盛滿威士忌,將這杯70度的烈酒灑在地上,「我覺得,我和這些古人都是朋友,所以我一定要到他們生活的地方,實地了解他們的狀態,這樣,我翻譯他們的詩歌才會有生命力」 。

…………

看著比爾波特這麼一路走來,你會覺得一種無以言表的感動。長期以來,外國人眼裡的中國,同實在的中國之間,其中的差距,實在叫人瞠目。到比爾波特這裡,他對中國的文化不但了解,而且了解得如此深刻,深刻到讓人心生溫暖,如沐冬陽。

他說,「隱士是他見過最幸福、最和善的人」。他說,「中國是詩的國度,寫《尋人不遇》,正是為了使更多年輕人,了解中國的傳統文化,中國的詩人,中國的詩作。」他還說,「詩不在語言,而在心裏面。毛亨說過:『在心為志,發言為詩』,所以詩句都是從內心裏面出來的。」真是錐心之語,非不知詩者所能道也。

毋庸置疑,比爾波特是值得欽佩和稱讚的,為了他對中國文化的這份崇敬之心。

他不是一個人。

他所走的路,許多年前,中國學者餘秋雨走過,並有《文化苦旅》一書流傳風靡。中國的現代文人,走中國古代的文化之路,自然地具備了天然的血脈相承的優勢,比比爾波特的作品,別有一份從容和詩意。不知道比爾波特是否有緣一睹?

他所做的事,許多人正在做,或者說一直在做。比如我們書院的學人們。

十年的時間,不多不少,我們所引以為傲的,是我們一直在堅持,從未間斷。所以才有了一個從琴棋書畫到詩詞歌賦,從凡夫俗子至文人雅士的轉變。

我們在讀詩的路上。我們讀《詩經》,讀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隱溫庭筠蘇軾黃庭堅的詩,我們讀比爾波特讀過的,也讀他沒有讀過的。我們會一直讀下去。

相關焦點

  • 比爾波特《尋人不遇》讀後感:這本書鐫刻著一個真實有趣的靈魂
    從小,詩書古籍就離我很遠很遠,所以我很難和書中的詩人們達到共鳴。我想這場尋人不遇之旅的主角假如換作是我,那可能會是一場徒勞無益的修行吧。於我而言,小說比詩歌更能達意。原因與比爾波特在書中說的相似:「詩歌比散文更能達意。對他而言,整個世界光怪陸離,而不僅僅是灑滿月光那麼簡單。」
  • 比爾波特是誰?第一個關注到秦嶺終南山隱士的人
    限於一個外國人的身份,比爾波特先生在他那個年代,盡了全力去尋找他心中的隱士。嘉午臺、南五臺、觀音山、華山……,淨業寺、草堂寺、興善寺、興教寺、臥龍寺……,道教、佛教、儒家,終南山上下幾千年的故事和人物,信手拈來、娓娓道來,讀起來確實有點意思。作為關於中國古代文化的入門類書籍,還是不錯的。
  • 美國作家比爾波特遍訪文化遺蹟,發現蘇東坡其實是失敗了的陶淵明
    自2001年那本記錄隱士生活的《空谷幽蘭》出版至今,他已在中國出了九本書。這些書無一例外地貫穿著兩個主題,「隱士」和「古代詩人」。其中,《空谷幽蘭》最受歡迎,已售出20多萬冊,觸發了許多人湧向終南山訪幽。還有人讀了書後,真去做了隱士。對比爾的採訪被安排在一家新開業的書店裡。見到他的時候,他正弓著腰,坐在書店盡頭的桌子前,很快地寫著什麼。
  • 美國作家比爾·波特尋遍中國,邀41位古代詩人幹一杯威士忌
    比爾•波特在南宋文學家楊萬裡墓前敬酒在黃河與長江流域尋訪中國古代41位詩人故居和墳墓的路上,比爾•波特始終帶著兩瓶珍貴的威士忌和三隻酒杯。這是他最好、最烈的酒。一瓶是72度玉米釀製的波旁威士忌,一瓶是68度的大米威士忌,每瓶價值500美元,並且很難買到。
  • 聖誕系列之《朝聖之旅》(1)
    今天與弟兄姐妹分享的是《朝聖之旅》,看太2:1-12節的經文。主耶穌為人類降生,博士因見天上的星,從遙遠的東方來尋找猶太人的王。尋找聖嬰必要付上許多的代價,但博士歷盡千辛萬苦,終是得見聖嬰。 何為聖地?@對藏族人來說,拉薩的布達拉宮就是他們的聖地。@對阿拉伯人來說,他們有三大聖地:麥加、麥地那、耶路撒冷。
  • 西班牙朝聖之旅信徒爭相觸摸聖女像
    西班牙朝聖之旅信徒爭相觸摸聖女像當地時間5月25日,西班牙阿爾蒙特,人們在一年一度的朝聖之旅中抬著聖女埃爾羅西奧(Virgin of El Rocio)的聖像穿過大街小巷,當地信眾爭相觸摸。
  • 紫金山天文臺:來一場天文「朝聖」之旅—新聞—科學網
    紫金山主峰海拔448.9米,周圍約30公裡,三峰相連形如巨龍,山、水、城渾然一體,雄偉壯麗,氣勢磅礴,古有「鐘山龍蟠,石城虎踞」之稱。 古往今來,紫金山就是南京名勝古蹟薈萃之地。不久前,國家旅遊局、中國科學院共同發布了「首批中國十大科技旅遊基地」,紫金山天文臺成為首十之一。
  • 花落煎茶水,松生醒酒風:10首「尋人不遇」詩中令人嚮往的生活
    【花間簡語】尋人不遇,卻滿載而歸,這首詩寫的真是妙極。身處俗世,難免追名逐利,真正靜下來,參悟一番,並非易事。作者恰好在友人不在家的時候,「借」了這方「淨土」,來了一場心靈的「滌塵之旅」,也是意外收穫之喜了。
  • 從巫師到史官——中國古代最早的詩人
    從巫師到史官—— 中國古代最早的詩人清代大詩人趙翼說:李杜詩篇萬口傳,至今已絕不新鮮。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中國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 李白然而,隨著網絡寫作的繁榮 詩歌這種文學體裁越來越被邊緣化,曾幾何時,一提起中國,無論是我們自己還是外國友人印刻在腦海中的最鮮明的印象就是「中國是一個詩歌的國度」!而今,尋遍中國大江南北,竟然也找不到一個以詩人之名著稱於世的文學作者。
  • 詩詞行旅(5)丨為什麼說「盛世讀王維」
    中國是詩歌的國度。「不學詩,無以言」,在浩如煙海的詩詞長河裡,寫滿了中國人的精神文化價值和千古愛恨情愁。從即日起,CQDK全媒體將帶您探索詩詞美學,重溫人文之旅。王維是盛世產物。只有盛世才可能出王維,也才有王維熱。
  • 最強NBA王朝模式預熱開啟 朝聖之旅搭建NBA文化交流平臺
    日前,NBA巨星雷阿倫亮相2018UCL最強NBA總決賽,攜手最強NBA官方發布王朝版本官網預約活動,並邀請最強NBA冠軍隊員作為首批成員赴美參加朝聖活動。5月,最強NBA朝聖總冠軍之旅活動將陸續開展,在全網召集熱愛最強NBA手遊和NBA的粉絲共同赴美見證NBA總冠軍的誕生。
  • 帶著書香去朝聖
    選擇做教師,就意味著走上了一條教育朝聖的路,路的盡頭是精神明亮的那方。也許在教育朝聖的路上,我們用一輩子的氣力都無法到達遠方,但是如果能在朝聖的行囊裡帶著書香,至少可以讓自己心裡有光,這束光又能照亮身旁身後的人,繼續朝聖的路。
  • 中國古代十大著名詩人!
    中國歷代出現過眾多的傑出詩人,如古代的屈原、李白、杜甫、白居易等;近代的徐志摩、聞一多、林徽因、戴望舒等;當代的厲聲教、余光中、北島、顧城等。對於詩人的分類很多,如陸遊、丘逢甲等稱愛國詩人,高適等則稱邊塞詩人,陶淵明、厲鶚、孟浩然等稱田園詩人,李商隱等稱無題詩人,郵如斯、袁枚、趙翼、張問陶等稱性靈詩人。另外,古今詩人的雅號還很多,如詩仙、詩聖、詩佛、詩祖等。
  • 2021國家公務員考試常識積累:中國古代詩人別稱
    【導讀】華圖國家公務員考試網同步華圖教育發布:2021國家公務員考試常識積累:中國古代詩人別稱,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今天寧夏華圖給大家帶來的常識相關考點是「中國古代詩人別稱」。   中國古代出現過很多優秀的詩人,他們在自己的時代裡揮毫潑墨,暢意抒懷,留下的很多膾炙人口的篇章,他們的成就也影響的中國的文化的發展,後世人們也把這些人的作品作為典範進行學習。人們為了歌頌他們的成就同時也是對他們的尊稱,所以出現了很多別稱。
  • 宋朝詩人寫下一首奇詩,正反表達的意思不一樣,女人需要反著讀
    前言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王建大家從小就學習唐詩宋詞,因此也知道在中國歷史上有很多的著名的詩人和詞人,比如有「詩仙」李白、「詩聖」杜甫等等,他們的很多作品也在現如今廣為流傳,「詩詞」成為了中國燦爛的文化星空中最閃耀的一顆,除了大家熟知的一些詩人之外,其實在古代還有很多的詩人
  • 中國古代的女詩人⑧ | 李冶:才情橫溢的女詩人
    ,其文風各具特色、各有千秋,或溫婉、或悽楚、或纏綿、或悲慟,那一行行美麗的詩句,尤如一簇簇含香的奇花異葩,在中國文學史上留下了不可磨滅的一頁。上篇:中國古代的女詩人⑦ | 上官婉兒:掌管宮中詔命的女詩人,今天小助理為大家講述一下才情橫溢的女詩人——李冶。
  • 中國的朝聖之路在哪裡?
    圖片來自劉麗在聖地牙哥朝聖之路,多麼自信美麗我羨慕不已,為她的經歷與內心的收穫,也為她能去到遙遠的朝聖之路。同時我也思考,中國也有這樣的「朝聖之路」嗎?聖地牙哥-德孔波斯特拉朝聖之路線路圖 圖片來自網絡在今天的徒步旅行者們心目中,再一次點燃了去體驗先人們冒險的經歷和堅韌不拔的信心,人們沿著這條連接古代的教堂風景區、城鎮和教堂的聖地牙哥—德孔波斯特拉大道,穿過風景如畫的鄉間小路,去追溯並回味著祖先的足跡。
  • 汪建新:《品讀詩人毛澤東》導讀
    從此,他走出閉塞的韶山,走向外面廣闊的世界,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上下求索,不懈奮鬥,終於成為改造中國與世界的一代偉人,也成為獨領風騷的偉大詩人。歡迎你和我一起來品讀詩人毛澤東,走進毛澤東的詩詞世界,去感悟他的豐富情感、偉岸人格和光輝思想。 泱泱中華是詩歌的國度,中國人都有濃鬱的詩歌情結。
  • 朝聖之旅——西藏大昭寺
    西藏大昭寺拉薩不得不打卡的著名寺廟更是朝聖之旅的重要坐標「先有大昭寺,後有拉薩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