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說唱》是由愛奇藝自製的音樂選秀節目,這是中國第一個以「劇集式」敘事理念製作的真人秀節目,也是一檔華語青年說唱音樂真人秀,由吳亦凡、張震嶽、MC Hotdog、潘瑋柏、鄧紫棋擔任明星製作人。這檔節目用年輕人的語態承載主流價值觀,傳播富有青年文化特色的正能量。
《中國新說唱》已經跟隨冠軍楊和蘇落下帷幕,我們都知道它的前身是《中國有嘻哈》,在《中國有嘻哈》的舞臺上出現過不少赤手可熱的青年歌唱選手,讓許多觀眾也是對說唱有了新的認識。但是節目改成《中國新說唱》的熱度就明顯的下降了,很多觀眾也是在節目結束才知道有這個節目,那為什麼熱度不及《中國有嘻哈》時期的熱度呢?
我們都知道凡是綜藝節目都講究宣傳這兩個字,一部熱門綜藝只要宣傳到位,那就不怕沒有熱度,沒有話題,沒有熱搜,但是一旦宣傳不到位,那麼無疑是沒有關注度的,就好比一個盲人打燈一樣,自己本身世界都是漆黑的,打燈還有什麼用。
《中國新說唱》的低熱度也是同樣的道理,我們連節目都不知道,怎麼可能會有關注度,沒有了關注,自然就不會有那麼高的熱度。所以自然是宣傳不到位,並且在《中國有嘻哈》的第二季還能沿用第一季的熱度,加上節目改名,那麼熱度自然就更不比以前了,因此我覺得宣傳不到位,導致熱度降低,這是第一個原因。
第二個原因就是,《中國有嘻哈》打開了Hip-hop音樂真人秀的大門,在此之前,國內是沒有這類題材的綜藝節目,這類題材無疑是新鮮的,未知的,很多觀眾會因為這個和總題材新穎和新鮮而觀看,因為我們之前麼有過這種形式的綜藝,自然熱度高,而且話題就更不說了。
但是這熱度在《中國有嘻哈》第二季的時候就已經用完了,節目組的套路我們基本上是已經摸頭了,《中國新說唱》在節目內容上是絲毫沒有創新,還是沿用的是以往的套路,賽制還是以往的,並不是新的形式,所以我覺得題材已經不新穎是導致熱度降低的第二個原因。
依我說,節目要創新,可以在節目中讓女說唱在冠軍爭奪賽中與男說唱競爭,而且導師中不是有一個女導師麼,在當今人人平等的情況下,女說唱未必不如男說唱,假如節目組能請到一個可以與這些較強的男選手像匹配的女選手,這樣還可以增加節目看點,也能增加節目熱度,不至於沒有創新了,這是一舉兩得的方法啊!
最後一個原因是在製作團隊上也不如以往,《中國有嘻哈》在節目打造上,是更加注重對說唱音樂本質的挖掘和呈現,通過選手音樂態度和音樂作品的展現,記錄年輕一代青年的特點。《中國有嘻哈》中由中國金牌製作人陳偉等業內知名人士製作出品,節目當然有很大的新奇點。
然而到了《中國新說唱》就沒有這麼高質量的製作團隊了,這也是節目內為何沒有創新的原因了,我們縱觀這種有很多季的綜藝,就沒有是一季比一季更好的先列,這種製作手法我們已經看過了,再用重複的只會讓觀眾對最後的冠軍也能猜測的出來,畢竟賽制的套路已經別我們摸透了,節目的冠軍都能猜到,那麼有誰還會觀看節目,沒有收視率的節目熱度怎麼可能會高!
《中國新說唱》已經落下帷幕,想必大家對冠軍楊和蘇也是說法也是一致的,那就是實至名歸了,但就是因為節目的餓熱度不高,導致很多人都不認識楊和蘇,以致他得冠軍也沒有多大的影響,所以像這類節目,就應該多加創新,增加節目的觀看度以及節目的熱度。
對於節目熱度你們有何想法呢?歡迎跟小檬分享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