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金融界網站
來源:郭磊宏觀茶座
報告摘要
第一,2019年上半年財政總的四大特點是支出節奏積極、交運支出領跑、收入約束空間、存量資金盤活。
第二,6月單月財政數據邊際變化有幾個特徵:
1)支出增速已不復年初高位,但好於5月。
2)地方財政支出有所好轉。
3)政府性基金支出強於季節性。
4)稅收依舊負增但幅度沒有擴大;政府基金性收入企穩。
5)非稅收入錄得歷史較高位。
第三,當前財政數據是經濟放緩、支出節奏、減稅效應、土地市場四因素的綜合結果,整體有「收入約束支出」的特徵;6月收入端似有邊際企穩跡象,一是隨經濟反彈部分稅種增速好轉;二是非稅收入繼續高增長;三是拿地降幅收窄致政府性基金收入企穩。
第四,不過即使考慮收入端暫時企穩,名義GDP觸底前空間總歸不大;地產融資收緊又可能帶來土地市場一些不確定性。下半年財政想像空間一是前期政策落地(專項債新政)後續影響,二是繼續適度打開廣義財政;三是集中於一些特定支出領域比如舊改等。
正文
上半年財政總的四大特點是支出節奏積極、交運支出領跑、收入約束空間、存量資金盤活。1)上半年財政支出節奏前移特徵明顯,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2.9個百分點,1-5月一般公共預算支出進度為近年來最高,而地方債新增限額提前下發,拉動政府性基金支出保持較快增長(32.1%);2)交通運輸支出增速(22.3%)領跑各支出分項,基建類增速受此影響保持較高位(15.2%),基建三項合計拉高財政支出增速3.6個百分點;3)收入端受經濟增長放緩與減稅政策雙重壓力,對支出端進一步加碼的空間構成一定約束;4)各級財政已嘗試多渠道緩解減收壓力:盤活存量國有資金、統籌國有資產收入、加大穩定調節基金調入力度、提高國有資本經營預算調入一般公共預算比例、加大央企國企利潤上繳等。
6月財政數據邊際變化之一:支出增速已不復年初高位,但好於5月。6月財政支出同比增長5.6%,略低於歷史同期,已不復一季度15%的較高增速水平,但較5月低位(2.1%)有回升。從支出結構來看,6月基建類支出增速(1.8%)回落,主要下拉項為前期大幅增長的交通運輸(-16.4%),城鄉社區(2.9%)亦小幅放緩,而農林水(9.6%)於低位略有回升。
6月財政數據邊際變化之二:地方財政支出有所好轉。6月地方財政支出增長6.3%,較前期低位有所回升,帶動全國財政支出增長5.6%。與之對應的,更具地方性的農林水支出於低位回升,道路運輸投資亦有所回升。
6月財政數據邊際變化之三:政府性基金支出強於季節性。6月政府性基金支出約9300億元,在高基數背景下同比增長30%,強於歷史同期水平,主要貢獻應來自於6月專項債的密集發行[1]。
6月財政數據邊際變化之四:稅收依舊負增,但幅度沒有擴大;政府基金性收入企穩。6月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速1.4%,較5月低位略有回升;但稅收收入依然處於負增區間,錄得-6%,降幅較前期-7%僅略有收窄。從收入節奏來看,6月收入進度與歷史同期基本持平。分結構來看,受減稅影響的稅種中,6月國內增值稅增速(0.8%)較前期低位有所回升,或與6月工業數據反彈有關;企業所得稅增速(-10.2%)由正轉負,除政策原因外也有一定基數影響;個人所得稅(-30%)依然處於負增區間,降幅較一季度略有縮窄。而消費稅增速(25.3%)依然保持高位運行,同期社零增速亦顯著反彈,相關的汽車購置稅同比錄得32.9%,或與汽車零售周期逆轉帶動消費有關。6月,政府性基金收入約7000億元,同比增長錄得年內高位27.6%,或與6月拿地降幅收窄有關。
6月財政數據邊際變化之五:非稅收入錄得歷史較高位。6月非稅收入同比39.6%,僅次於上月的43.5%,為近年來較高水平。具體來看,1-6月,國有資本經營收入增長3.4倍,國有資源(資產)有償使用收入增長18.3%,兩項增收共佔非稅收入增收額的88%;中央增加特定國有金融機構和央企上繳利潤,佔全國非稅收入增收額的62%,拉高全國非稅收入增幅13.3個百分點;而非稅收入中涉及降費部分的收入增速持續下降。
當前財政數據是經濟放緩、支出節奏、減稅效應、土地市場四因素的綜合結果,整體有收入約束支出的特徵,但6月收入端似有邊際企穩跡象。經濟放緩壓力之下政策積極對衝,財政節奏靠前,財政支出和政府基金性支出明顯偏積極;這一投放節奏支撐經濟(建築產業鏈偏繁榮);但亦導致後續財政空間變小;土地市場、減稅、稅收收入增速隨經濟放緩周期性下降又進一步強化收支矛盾──整個上半年財政形勢可大致這麼概括。6月收入端似有邊際企穩跡象,一是隨經濟反彈,部分稅種增速好轉;二是非稅收入繼續高增長;三是拿地降幅收窄致政府性基金收入企穩。
如何理解下半年財政的空間?不過即使考慮到6月財政收入和基金性收入暫時企穩,名義GDP觸底前,這塊想像空間總歸不大。地產融資收緊又可能會帶來土地市場一些不確定性,收入端約束大邏輯上仍制約狹義財政擴張。下半年財政想像空間一是前期政策落地(專項債新政)的後續影響,二是繼續適度打開廣義財政的空間;三是集中於一些特定支出領域比如舊改等。我們在中期報告《穿過風雨》《砥礪前行》中對此有詳細闡述。
風險提示:
財政政策超預期;經濟下行超預期。
[1] 財政部月度公布的政府性基金預算收支中,收入端不包含專項債收入,支出端包含專項債對應安排的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