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聽閨蜜吐槽自己家的孩子,聽完後覺得又搞笑又心酸。現在她孩子已經3歲多快4歲了,平時晚上都是跟一家三口睡在一張床上,但孩子睡覺的姿勢,越睡越迷幻,一會翻去東邊,一會滾去西面,整晚像是打功夫一樣,搞到他們兩夫妻每晚都睡不飽。
平時睡不好就算了,誰知有天晚上,孩子一翻滾就整個人壓在她身上,閨蜜立馬痛醒,原本以為痛一下就過去,沒想到這一痛就持續了好幾天,連平時大聲說話都會疼。家裡的老公還覺得她矯情,後來她實在忍不住,就去醫院檢查。
不查不知道,醫生看完她拍的片子後跟她說,有一條肋骨裂了。難怪痛得那麼厲害。
經過這事之後,閨蜜就把孩子分床睡這個事情提上日程,不然再這麼下去,都不知道要裂多少條肋骨才行。
不過分床睡這事,也不是一天兩天能搞定,現在孩子晚上因為這事整天鬧彆扭,總之她現在分床也煩,不分就更煩。
那今天就給大家說說孩子到底什麼時候要分床睡,又該怎麼幫他鍛鍊獨自睡覺。
一、什麼時候分床睡
其實到底該幾歲分床睡,還真沒有一個統一的說法,美國兒科學會就建議,從小就讓寶寶自己睡在嬰兒床上,而不是和大人同睡,這樣可以大大降低猝死的風險。
家長不要心大,覺得這個是無稽之談,《英國醫學雜誌》報告分析了近1500例嬰兒猝死案例,報告顯示睡在父母床上的嬰兒,猝死概率達22%。
看完這個報告,很多人就覺得,那麼從一開始就養成寶寶分床睡的習慣,長大就不用操心分床睡這個問題了。不,不要想得太美好,隨著孩子逐漸長大,他就會學會從嬰兒床中爬出來要跟父母一起睡,剛開始可能父母不給,不過寶寶爬多了,你總擔心他會在深更半夜爬出來,到時掉下床,還不是更危險,因此很多家長就乾脆跟孩子一起同睡,能一定程度上保證他的安全。
其實《西爾斯健康育兒百科》認為父母和孩子同睡更安全,能讓家長享受和孩子在一起的親密時光,這種愛和關懷會伴隨他一生。
不同的權威機構都有不同的說法,導致家長都不知道該分還是不該分,該什麼時候分,怎麼分。
既然沒有一個明確的說法,就不要跟其他人對比,要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來做調整,只要孩子準備好,家長也覺得差不多,那這事其實也是水到渠成。
我記得之前馬伊琍也曾經在社交平臺上分享過自己孩子分床的經歷,她女兒是自己突然提出要分床睡,原因是她在學校聽到其他同學早就分床睡了,自己可能覺得沒面子就主動提出來。
因為是孩子主動提出,因此這個分床的事情就很順利的完成,反而是作為媽媽的她一時之間接受不了。
所以,不要被時間和年齡框死,只要家長覺得是時候,孩子也願意,那麼這就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不用過分擔心和緊張。有心理學家就說過,在孩子10歲前,和孩子完成分房睡,就不晚!
二、分床睡辦法
那麼當孩子和家長都準備好,又該怎麼開始呢?
1、提前預告
這個可以是家長跟孩子提出,也可以是孩子主動提出,只要堅定了要分床睡,就要堅持到底,不要因為孩子的哭鬧、撒嬌就中途中斷,一旦孩子知道這招有效,日後想要再分,那就難了。
家長要提前跟孩子說這事情,並告訴他從什麼時候開始,可以跟孩子達成共識後再開展,這樣就不至於讓他覺得這事很突然,甚至以為爸媽不要自己。
2、循序漸進
分床睡這事要知道肯定不是一天兩天能順利完成,家長不要急於求成,也不要過分要求孩子,畢竟孩子適應也是需要一個過程。
當孩子還是小寶寶的時候,為了孩子安全著想,還是建議讓他睡嬰兒床,嬰兒床可以貼著父母的大床,這樣也能讓孩子安心,家長也能及時照顧到孩子。
之後孩子長大,習慣了跟家長睡覺,到了一定年齡也是需要鍛鍊他分床睡的,這樣可以培養他獨立的性格。
先是可以分床不分房,如果房間足夠大,可以把嬰兒床放在大床旁,讓孩子晚上睡覺能看到爸爸媽媽,讓他知道只是分了床,爸媽並沒有離開,等孩子適應了這個階段,再進行下一步。
接下來就可以嘗試分床和分房,家長晚上可以在孩子房間一直陪孩子說睡前故事,唱晚安歌,一直陪他到睡著為止,接著就回到自己房間,讓他開始嘗試自己一個人睡一個房間。這過程適應了,那麼孩子就能真正獨立睡覺了。
3、建立安全感
在分床睡這個過程,如果孩子怕黑沒有安全感,可以讓孩子心愛的玩具陪著他,起初也可以不要關自己和他的房門,讓孩子有什麼事情都能及時找到你們。等孩子安全感建立起來,就不會太依賴爸媽了。
4、藉助外力
雖然分床睡是晚上的事情,但平時在白天,家長還是可以通過相關繪本讓孩子知道每個孩子都會經歷這個階段,如果能自己獨立睡覺,就是一個成長的標誌,勇敢的象徵。
也可以利用遊戲給孩子做拓展,利用孩子喜歡的玩偶,給孩子做演示,讓孩子知道這只是分床睡覺,不會影響爸媽對孩子的愛。
也或者平時可以買一個帳篷到戶外玩,讓孩子有一個獨立的空間進行適應和鍛鍊,等孩子有了這些過渡以後就能順利進入自己獨立睡的階段。
5、尊重和鼓勵孩子
如果孩子在生病或者考試等特殊情況時,就不適合給孩子分床,會導致他更加不安。
另外要明確尊重孩子並不代表縱容孩子,分床睡期間孩子肯定會有各種不適應,哭鬧,但家長不忍心的話,就等於前功盡棄,這個時候家長還是要狠下心來。
只要不是睡覺時間,家長可以給予更多關愛給孩子,每當孩子比前一天進步一點點,家長都給予及時鼓勵,讓孩子感受到你的支持,他才有動力繼續堅持。
6、建立睡覺儀式感
每個孩子都會有自己的小習慣,例如喜歡把自己玩偶、書本等帶上床陪著自己睡,那麼這些小要求在分床過程中家長都要儘量滿足,因為你不在旁邊,孩子需要找一個讓自己安心的寄託物。
還有孩子喜歡把自己的枕頭,被子擺放整齊或者放在固定位置才能入睡,這些小儀式都能讓他安心的話,都可以滿足孩子需求。
每天固定睡前儀式還可以是刷牙,說睡前故事,唱晚安曲等,等這一系列都做完後就可以讓孩子入睡。
記得睡前一個小時,就不要讓孩子太興奮,玩一些激烈的遊戲,睡覺的時候也不要讓他看手機,這樣反而會讓他難以入睡。
三、溫馨提示
1、性別觀念
孩子到了一定時候就會有性別意識,知道男孩、女孩,這個時候分床睡的事情就要提上日程,不要讓孩子跟家長同睡,特別是異性家長,這樣會讓孩子有一個錯誤的觀念。
2、不要讓孩子看到不該看到的事情
如果孩子跟家長同睡,難免家長在做一些害羞的事情時會被孩子看到,這樣對孩子也是影響不好,特別當孩子當眾把這些事情說出口的時候,那真的是異常尷尬,因此當孩子到了一定年齡,家長就要進行分床行為。
3、開燈睡覺
很多孩子因為怕黑不敢自己一個人睡覺,家長就會開著燈讓孩子睡,其實開燈睡覺會抑制褪黑素分泌,影響孩子的深度睡眠,如果孩子實在怕黑,那等他睡著後,家長記得把燈關上,也或者可以買一個有倒計時小夜燈,到點就會自動關閉,這樣既能讓孩子有安全感,又不會影響他睡眠質量。
總結:
分床睡這個年齡沒有標準答案,家長要懂得掌握孩子睡眠習慣還有需求,找到合適的時間點給孩子進行。這個過程家長也不要太心急,更不要作對比,不然很可能弄巧反拙,讓孩子感到反感、害怕、焦慮。
這是孩子和家長成長的一個必經階段,相信你們都能找到一個適合自己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