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露真相:為什麼2億中國年輕人選擇單身!

2020-12-18 騰訊網

作者: 喬穎(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

這是一些「扎心」的數字:據不完全統計,目前,中國單身群體人數超過 2 億,其中 80、90 後成為其中的主力軍。2 億是多少人呢?2 億超過了俄羅斯和英國人口總和。

又到一年光棍節,加之臨近年底,飯桌上、電話裡跟父母閒聊中提起,萬萬沒想到又炒起了「懶婚」這個冷飯,「你都多大了,你咋就不知道長點心啊?!」「懶婚」大概已成為每個適齡未婚青年家庭的置頂話題,甭管有沒有關係,拐個彎兒就可以扯上來。每一次,父母都會痛徹心扉地問:你到底為啥拖著不結婚啊?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哄父母可能各有各的辦法,真實原因到底為啥,智慧的網友七七八八地從各個層面回應地差不多了——

「我從來不想獨身,卻有預感晚婚。我在等,世上唯一契合的靈魂。」

「我覺得沒毛病,生活質量第一。」

「什麼都可以自己來,另一半用來做什麼?」

「貧窮使我冷靜。」

「不是婚姻不重要,是太重要…才不想隨便對待。」

「我不覺得有什麼必須要做的事,碰見情投意合的就結婚,碰不到我跟誰結婚,結完婚互相折磨?」

……

其中最言簡意賅的不過是:「就目前來看,結婚不會讓自己更開心,所以為啥要結婚」。

所有的「苦口婆心」中最讓「懶婚」大軍低眉順眼、甚至被短暫洗腦的就是其中的「為你好」,似乎不立刻轉頭去相親就是沒心肝、不領情。但其實,沒有人會比 80、90 後的年輕人自己更知道什麼對自己來說才是真的好。

父母、長輩對婚姻的執念從何而來?為什麼他們視之蜜糖,年輕人卻不急不慌?結婚到底,有啥用?就讓我們根據最權威的定義、簡明扼要地捋一捋——

我國婚姻法規定的婚姻 6 大功能:性愛功能,生育功能,經濟功能,教育功能,幫扶功能,關係功能。

1.「性愛功能」

顯然,婚姻並不能作為是實施性行為的必要條件。2014 年《小康》曾發布「中國人性健康」報告,與 1994 年相比,2012 年國人婚前性行為的比例提高了 30%,達到了 71.4%;溫州市 4 所高校 680 名學生的調查顯示:67.83% 的大學生對婚前性行為持寬容態度;山東省 6000 名醫學生中有 81.0% 對婚前性行為現象的認同有不同程度的常態化…

不管是行為還是態度,其實不扯這些數據也完全可以直觀感受到,我們的確在越來越坦誠、自由和開放地面對欲望。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2.「經濟功能」和「幫扶功能」

工作的「鐵飯碗」早已風化,婚姻也不再是穩定的「保障」(就且當做它曾經是過)。1990 年-2016 年,全國的離婚比例從 8.41% 上升至 36.39%,即每結婚 10 對夫妻就有 3-4 對離婚。與其把婚姻的「幫扶功能」當做是生活最後的底牌,不得不說,「懶婚」大軍更願意投資自己。

3.「生育功能」和「教育功能」

這正是年輕人拒絕結婚的重要理由之一。身邊一對感情穩定、同居幾年的老友告訴我:「可不敢結婚,結婚是小事,關鍵是結了婚父母就該接著催孩子了…」至於為什麼現在的年輕人不著急要孩子,這又可以另起長篇大論了。

相對而言,受教育水平更高的年輕人對兒童教育更加了解,也會愈加認識到父母需要對子女教育的投入,在自身經濟水平和時間步調無法配合的情況下……「我覺得養個狗子挺好的!」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4.「關係功能」

其實這是「懶婚」大軍最感慨萬千的一點。在社交方式單一的過去,結婚的確會讓你擁有更多的親戚,從而可能獲得更多的人際支持。但是,在這個有一萬種社交方式的今天,我們的摯友可以以任何意外的機緣認識,再通過或長或短的時間滋養感情,這種深刻的「情感聯結」有時甚至反而可以幫助我們應對那些「隨機分配的親戚」所帶來的問題。

《哈佛大學 75 年研究成果:什麼樣的人活得最幸福》講到:充滿衝突而沒有感情的婚姻甚至可能比離婚還糟;和家人、朋友和周圍人群聯結更緊密的人更幸福;對於幸福感起決定作用是親密關係的質量而不是數量。要知道,重要的是親密關係而不是建立關係的方式和對象,「真正有用」的親密關係不一定通過婚姻來建立,甚至不一定非要是愛人。

結不結婚、啥時候結婚是表面矛盾,長輩苦口婆心的弦外之音是「結了婚你才會(更)幸福啊」,這種來源於他們生活經驗的預判和擔心才是主要矛盾。

以上對婚姻功能的所有「反駁」不是說婚姻突然就一無是處,不具有這些功能了,而是這些功能已不再是婚姻獨有的優勢,多數年輕人往往擁有更多、更好的方式滿足自己、過得開心。所以說實在的,結不結婚是一種生活的態度和選擇。

*本文內容為健康知識科普,不能作為具體的診療建議使用,亦不能替代執業醫師面診,僅供參考。

*本文版權歸騰訊醫典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媒體轉載,違規轉載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歡迎個人轉發至朋友圈。

*歡迎微信搜索並關注公眾號「騰訊醫典」,獲取更多健康科普知識。

相關焦點

  • 中國單身成年人超過2億!你為什麼選擇單身?這與房價有關嗎?
    文章詳細地介紹了大部分單身成年人的「單身」觀念,一人食、一人住、一人行、一人娛樂,甚至很多年輕人還願意為孤獨消費。據國家統計局和民政部公布的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結婚率僅為7.2%,創近10年新低,並且中國單身成年人超過2億,我國人口約14億,也就是說每7個人裡,就有1個單身。為什麼很多人選擇單身?為什麼現在的年輕人不僅單身,而且對婚姻也越來越佛系,對於結婚不結婚都無所謂了?這與房價有關嗎?
  • 郭麒麟婚姻觀:為什麼越來越多年輕人選擇單身?
    節目中,嶽雲鵬提到,郭麒麟曾經教會他一句話,「一定是兩個人生活比一個人快樂,他才選擇結婚,如果一個人選擇不結婚,只是因為他還沒碰到自己真正對的人。」這一觀點成功引起現代年輕人的共鳴。
  • 2.4億人單身,揭露婚姻的真相:為什麼不結婚?這是最好的答案!
    儘管如此,還是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不為所動,毅然決然地加入了單身俱樂部。大數據顯示,我國單身成年人口2.4億人,數量超過俄羅斯和英國人口的總和;超7700萬成年人獨居,預計到2021年這一數字會上升到9200萬人。
  • 你為什麼選擇單身?
    關於單身,已經被一代代人討論了無數次。知乎上關於單身的話題,已有36.4萬人關注,4.6萬相關問題。 從《2019年第一季度單身人群調查報告》中不難發現,中國的單身人口數量已經達到了2.4億,單身已經成為時代背景下的一個大現象,有人為單身而單身,有人為生活無奈單身。 在年輕人的壓力日益增加的當下,有人選擇用戀愛來排解工作與生活中的壓力。
  • 中國單身人口破2億,為什麼大家不願脫單?
    曾經,高傲地自詡為「單身貴族」的一代年輕人,如今只能以「空巢青年」這一新名詞來自嘲。據民政部門統計,我國適婚單身人口目前已突破2億人,在北京上海這樣的大城市,單身居住人士已經突破百萬人。
  • 張一山主演的《餘罪》,為什麼會被禁播?一個原因揭露真相!
    在娛樂圈有時候一部好的影視作品,一定離不開一群好的演員的付出,但是在生活中一些我們覺得很好的影視作品為什麼會被禁播了呢?像之前陳若軒演的《心理罪》因為畫面太過血腥,所以就被刪減了很多,還有我們今天要分享的《餘罪》這部電影:張一山主演的《餘罪》,為什麼會被禁播?一個原因揭露真相!
  • 追求個性自由的年輕人 為什麼最終選擇相親
    大家沒想到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解得了高等數學題,寫得了情詩小作文的名校畢業生,居然會為談戀愛發愁,並且選擇相親。畢竟在普遍印象中,現代的年輕人普遍追求個性追求自由,為什麼最終還是走上了相親這條老路呢?圈子小又不愛社交的年輕人,想要脫單真的「太太太難」了。根據民政部的統計數據:2018年中國單身成年人口高達2.4億,其中有7700萬人獨居,據估計,到2021年,第二個數字將上升到9200萬。當單身社會的浪潮,轟轟烈烈地襲來,相親低齡化成為一大趨勢。相親、使用脫單APP,成為年輕人的社交常態。
  • 為什麼這麼多年輕人選擇單身?很真實,看看90後的說法
    據官方數據顯示,中國單身人口已經達到2.4 億,年輕的單身群體數量龐大。單身女王,單身狗你中招了嗎?過年的時候有沒有被催婚過?現在過年回家被催婚已經是常態了,而我們自己總覺得自己太年輕,沒有結婚的意向,一直單身到現在。而我們的父母總是那麼的急不可達,這就是中國式父母的現象吧。
  • 2.4億單身人口,為何難以脫單?可能陷入了「選擇悖論」
    這幾年,結婚率持續下降,離婚率一直上升,單身的人越來越多……據民政部的數據顯示,我國單身成年人口在2018年就已經超過2.4億。2.4億是什麼概念?相當於俄羅斯和英國兩個國家的人口總和。
  • 中國成年人口2.4億單身,卻有人認為單身很好,為什麼?
    中國的成年單身人口逐漸增加,在男女比例失衡的情況下,很多男士都找不到另一半。但是卻有人覺得單身好,因為自由!真的是這樣嗎?今天看到一篇《我國單身成年人口2.4億人》的文章,文章中以民政部2018年提供的數據「我國單身成年人口2.4億人」為線索,論述是單身好還是談戀愛結婚好,其中六六發現很大的篇幅都在勸大家繼續保持單身,還找了各種理由,可是六六這裡想引用一句孟子留下來的一句古訓反駁一下,那就是孟子曰:「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我國單身成年人口2.4億人根據民政部此前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
  • 中國2.4億人單身,在武漢越來越多的90後不想結婚,只想孤獨終老
    而特別有意思的是這幾天央視財經發布了一個調查顯示,從情感關係看,幸福感比例最高是有戀人但還沒結婚的人們(45.62%),其次是已婚人士(44.16%),排名第三的是單身人士(43.96%)。總之大概就是為了說談戀愛的幸福感比單身的要高,怎麼有點官方勸大家戀愛結婚的感覺,然而現實卻是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不結婚。
  • 黃渤王珞丹《被光抓走的人》,揭露了真愛與婚姻的真相,很現實
    02中年夫婦之間的愛這部電影的設定是,世界發生了一次罕見的「光照」事件,在那次光照過後,很多人突然消失了,而且都是成對消失的,有人推理出那些消失的人都是真愛,反之得出「留下的人要不就是單身,要不就不是真愛」這樣的結論。
  • 馬雲說出「真相」?年輕人收入多少,才能達到「正常水平」?
    可是,當代不少年輕人卻「被錢所困」,他們常常感覺自己沒錢,發工資的日子才是最富有的一天。由於年輕人思想開放,更加能夠接受超前消費,樂於享受,追求高質量的生活,往往導致「囊中羞澀」。即使拿著很高的工資,可是依舊成為了「月光族」、「負翁」,就連馬雲也說出了事實真相。
  • 成年單身人數已超2.4億,為什麼90後都不結婚了?
    文/素衣姑娘根據民政部的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單身成年人口高達2.4億人,其中超過7700萬成年人是獨居狀態,預計到2021年這個數字將上升到9200萬。單身人口規模甚至比英國、德國、法國的總人口之和還要多。有網友表示:「一個人挺好的,都快忘了怎樣戀一個愛。」
  • 2.4億單身人口,現代人不需要愛情了?
    民政部近日發布了一組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單身成年人口達到了2.4億人,其中有超過三分之一的成年人處於獨居狀態,並且預計這一數據之後還會不斷上升。無疑,社會轉型與經濟發展正在重塑青年人的婚戀觀和婚戀行為。
  • 為什麼說高房價「毀掉」年輕人?三大「危害」被批評!
    高房價舉世聞名,可以說中國的房價是世界上最高的,而且房價的上漲也帶動了房地產市場的發展,但是也給老百姓特別是年輕人帶來了很多痛苦,有人甚至說,高房價正在毀掉年輕人,其實這話也不能說不對,那麼為什麼說高房價「毀掉」年輕人呢?主要有三個方面!
  • 2億中國年輕人,正大踏步走進這樣的人生
    但是,隨著社會的飛速發展,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了獨自一個人生活,不戀愛、不結婚,面對家長、親戚輪番的催婚,依然意志堅挺,大有決心一個人走完一生的勢頭。有數據顯示,目前我國有超過2億的單身成年人,其中有超過7700萬人選擇獨居,20歲到39歲的獨居年輕人數量接近2000萬。
  • 真·憑實力單身!中國單身狗已達2.4億!
    前幾天看到一條熱搜,#我國單身成年人口2.4 億人#這個龐大的數據讓佳佳震驚了一下:為什麼有2.4億人單身,卻沒有一個人跟我談戀愛?!!按這個比例來算的話,120個男生裡面,會有20個單身狗。情況十分嚴峻呀。不過這個報導數據是2018年統計的,我國人口發展日新月異,保不準到現在已經變成了140:100了呢?不過這些都不是佳佳能說準的啦。
  • 民生智庫 | 2.4億單身人口,政策服務如何跟上新變化?
    民政部近日發布了一組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單身成年人口達到了2.4億人,其中有超過三分之一的成年人處於獨居狀態,並且預計這一數據之後還會不斷上升。無疑,社會轉型與經濟發展正在重塑青年人的婚戀觀和婚戀行為。家庭是構成社會的基本單元,而婚姻是組建家庭的基礎。
  • 追求個性自由的年輕人 為什麼還是走上了相親這老路?
    追求個性自由的年輕人為什麼最終選擇相親沒有一個人逃脫「真香定律」,就算是「985高校」畢業生也不例外。這不,最近「985相親局」的話題在網絡上走紅。大家沒想到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解得了高等數學題、寫得了情詩小作文的名校畢業生,居然會為談戀愛發愁,並且選擇相親。畢竟在普遍印象中,現代的年輕人普遍追求個性追求自由,為什麼最終還是走上了相親這條老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