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故事:狐狸拜月,幻化為美麗婦人;道士跟隨,卻差點喪了性命

2021-01-13 故事雙子座

明朝天啟年間,白雲鎮上的大戶人家王財主家裡有了白事,便從白雲山上請了兩個道士來家裡做法事,來的是一位年長的道長和一個年輕的小道士,看樣子兩人是師徒關係。

做完法事,老道長要去鎮上探望老友,於是便讓小道士一個人先回去。沒了師父的束縛,小道士又蹦又跳,在集市上轉了半天才往回走。

走到半山腰時,天色已經完全暗了下來,這天是陰曆的八月十五,天上的月亮就像銀盤那樣圓。一路上荒無人煙,只有草叢中的蟲鳴聲伴隨著小道士,他的心裡難免有些忐忑。

不遠處是一片荒墳地,小道士隱隱約約聽到有輕微的響動傳出,他便躲在不遠處的一棵大樹後面觀望,他以為是遇到了盜墓賊。

不久之後,他看到一隻小獸雙腳站立,像人那樣直立行走到了一座墳頭上,在月光的照射下,小道士發現這是一隻渾身雪白的狐狸,只見它站在墳頭,向著天上的月亮拱手相拜,樣子十分虔誠。

接著,這隻狐狸從墳頭上跳到了草叢中,只聽到草叢中一陣窸窸窣窣的響聲,片刻之後,狐狸又出來了,只見它渾身纏滿了草葉子,就像人的衣服那樣,兩隻耳朵上還各自夾著一朵小紅花。

只見這隻狐狸從身後拿出一隻骷髏頭,它將骷髏頭戴在自己的頭上,走上墳頭,對著月亮跪拜起來。

漸漸地,狐狸身上冒出了陣陣霧氣,從它口中吐出一隻銀白色的仙丹,衝著月亮一吞一吐,這個動作做了大概幾十遍。突然,狐狸從墳頭上翻滾下來,等它站起來的時候已然變成了一位身材高挑、美麗香豔的婦人!

小道士見了大吃一驚,這狐狸已經成精了,它變成人的模樣到底想要幹什麼?難道是要去害別人嗎?

此時,那位婦人搖搖晃晃走了起來,剛開始的時候走得不是很穩,動作顯得非常僵硬,可是走了幾步之後,她已經完全適應了節奏,一扭一扭的和正常人沒有什麼分別。

小道士怕她為非作歹、謀害別人,於是便遠遠的跟在了她的身後,想找個機會將這隻狐妖制服。

一路上,變成婦人的狐狸走走停停,它的警覺性很高,一直向周圍看,小道士一路上躲躲藏藏,好在沒有被它發現。

不知走了多久,小道士只覺得周圍的環境越來越陌生,自己好像從來沒有走過這條路,他已經有些累了,夜已經很深了。

突然,前方隱隱約約出現一座大宅院,朱紅的大門上掛著兩個大燈籠,裡面傳來嘈雜的說話聲,像是有很多人在聚會。

婦人敲了幾下門,出來兩個看門的大漢,她在一個大漢耳邊低語了幾句,便走進了院子。

小道士一看不好,這裡有這麼多人,如果中了狐狸的計,損失可就大了。他急忙追了過去,兩個守門人見到他後顯得非常驚訝,就問道:「你是哪裡來的道士?」

小道士只能假裝說:「我是外地來的道士,對這裡的地形不熟悉,如今天黑迷了路,希望在貴府借宿一晚,不知方不方便?」

一個守門人說道:「請您稍等片刻,我去通報一下主人!」說完,便向院中走去,走到一半還回頭看了一眼小道士。

不一會兒,報信的守門人回來了,只見他喜笑顏開,對小道士說道:「主人有請!」

小道士隨著守門人進入了大堂,只見這裡金碧輝煌,歌舞昇平,主位上坐著一個穿著華麗的中年男子,兩側坐滿了飲酒作樂的人。

再一看屏風後面,坐著那個狐狸化成的婦人,她面前放著一把古箏,正在彈奏著一首美妙的曲子,引得賓客紛紛拍掌叫好。

主人見小道士進來了,急忙拉他坐下,讓下人端來了齋飯供他享用。小道士心中有事,哪裡有心思吃飯,只是不停向那彈古箏的婦人看去,時刻準備著去收服她。

一曲談完,主人很高興,賞給婦人很多錢,又問道:「姑娘這手藝真不錯,不知是從哪裡學來的?」

婦人嬌羞地說道:「我本是一農家女子,胡亂彈奏而已,先生見笑了!」

主人笑著點點頭,說道:「時間不早了,大家也該散了,都早點回去休息吧!」

婦人說道:「小女子實在怕黑,不知先生能否收留小女子一晚,等天亮後我便自行離去。」

主人道:「這有何難,我這裡空房間還有很多,這就安排人先讓你住下。」

小道士一看情況不妙,這狐狸要求留宿一定沒安好心,他暗暗從身後拿出一件法器,看那婦人轉身的時候,他大叫一聲跳了出來,拿著法器向婦人的腦袋打去。

只聽那婦人口中「哎呀」一聲,骷髏頭被打落在地,翻滾到了暗處,她也現了原形,變成一隻白色的狐狸,眨眼間逃得無影無蹤了。

眾人見了大驚,小道士這才惋惜地說道:「她是一隻狐妖,我見她頭戴骷髏幻化成婦人,便知道她要害人,於是一路尾隨她來到這裡。」

主人皺著眉頭說道:「您說的是狐狸戴上了骷髏頭,就會幻化成女人?」

小道士說道:「確實是,那可是人的骷髏啊!」說罷,便低下頭去找那顆被打落的骷髏頭。

此刻,屋內的燈光越來越暗,主人突然走近小道士,陰森地說道:「小師父別再找了,你說的骷髏頭是不是這樣的?」

說著,他便從自己頭上摘下一個東西。小道士一看大吃一驚,只見那個主人手中拿著一隻人的骷髏頭,而他的身體也漸漸變成了一隻巨大的狐狸!

小道士自知不妙,正準備跑的時候,突然被賓客們圍住了,只見這些賓客像主人那樣,從頭上取下骷髏頭,全部變成了一隻只兇狠的狐狸!

正在這危急關頭,突然從窗外飛進來一把金光閃閃的拂塵,這拂塵直接向圍著小道士的狐狸們掃去,伴隨著陣陣狐狸哀嚎的聲音,一個老道長手持桃木劍走了進來!

小道士看見師父來了,這才鬆了一口氣,自己有救了。

再說那隻大狐狸看到老道士後轉身就要跑,老道士口中念了句咒語,手中的桃木劍像是閃電一樣刺向了大狐狸的後心……

收拾完所有的狐狸,老道士才拉著小道士走出了這所大宅子,在大宅子門口不遠處,地上躺著一隻渾身雪白的狐狸,也是老道士降服的。

小道士問老道士:「師父,您不是去探訪老友了嗎?怎麼會來這裡?」

老道士說道:「老友告訴我最近山裡鬧狐妖,我又想到今天是八月十五,是月亮最圓的時候,狐妖必定會出來作亂,我怕你會遭遇不測,所以連夜趕了過來……」

小道士聽了感動不已,下定決心以後要好好跟著師父學本領,多做為民除害的好事!

相關焦點

  • 對於中國狐狸崇拜的一些考證
    狐狸幻化人形,應不早於魏晉。圖文無關郭璞《玄中記》:「狐五十歲能變化為婦人,百歲為美女,為神巫;或為丈夫與女人交接。能知千裡外事,善蠱魅,使人迷惑失智,千歲即與天通為天狐。」因此早期的狐狸幻化人形,或男或女,甚至男性形象還要更多一些,而非後來以女性形象為多。至於「狐媚」一詞,約略出自北魏《洛陽伽藍記》,裡面記載一隻狐狸,善於變化成美女形象,誘使男人靠近,然後突然截去對方頭髮。
  • 中秋、仲秋之分,八月十五為中秋節始於何時,拜月故事的經典傳說
    可是久而久之這種官方的行為逐漸的演變成了民間行為,終於成為了一種約定俗成的節日。這裡面當然少不了文人士大夫們推波助瀾的結果,卻也給我們今人留下了寶貴的文化遺產。那麼最初的這種祭祀月亮的行為是在哪一天呢?也是在農曆的八月十五嗎?答案是否定的。據漢朝大學者鄭玄在給《周禮》做注的時候寫道「天子當春分朝日,秋分夕月」,也就是天子要在秋分這一天舉行祭祀月亮的夕月儀式。
  • 狐狸曾是上古神獸,是人們崇拜的對象,後來為何成了貶義的代名詞
    按照《山海經》中的介紹,這部小說的背景陳述,還是很符合我國古代民間對於狐狸的認知。當時大禹正在為和誰成親而糾結,在河邊看到了一隻還沒有幻化成人形的九尾白狐,這隻白狐皮毛乾淨,純淨得讓人迷醉,回首看大禹的眼神又很清澈,讓大禹心曠神怡,沒有了煩惱。於是大禹就決定娶這隻九尾白狐為妻,後來大禹又功成名就,修改了禪位制,讓自己的子孫有了繼承權,成就了大禹一脈的基業。
  • 民間故事:他和狐狸結拜為兄弟,狐狸死後託夢:揭開屋頂第七片瓦
    他打馬循著聲音趕過去,大吃一驚,卻是一隻狐狸在喊他。這隻狐狸掉落在陷阱裡,被鐵夾子夾住了一隻前腿。 看見經詩文來到跟前,它又喊道:「經兄,救我!」經詩文問道:「你如何會說人話?」狐狸說:「我已經修煉到可以變幻人形的境界,故此會說人話。」經詩文笑著說:「可笑,既然你有法力,為何不能自救?」
  • 【日本民間故事】狐狸小姐
    傳說在很久很久以前,在仁和寺東邊的高陽川邊,一到日暮,狐狸就會幻化成可愛的少女跟騎馬進京的人搭訕。「どうぞ、私わたしをお連つれ下くださいませ」そう言いって馬うまに乗のせてもらうのですが、すぐに姿すがたを消けして乗のせてもらった人ひとをびっくりさせると言いうのです。「請帶上我吧。」然後等坐上馬車之後,就立馬消失,嚇唬那些搭載她的人。
  • 中秋拜月拜的是什麼
    據史書記載,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習俗。《禮記》記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這裡的夕月之夕,指的正是夜晚祭祀月亮。後來,祭月的習俗也逐漸影響到民間。而拜月,則更接近大多數平民百姓的生活。無論男女老幼,在中秋節的晚上,都可以把自己的願望對著月神訴說,希望得到月神的保佑。
  • 民間故事:父親臨終遺言,兒子並未遵從,道士:這是功德必有善報
    哈嘍大家好,歡迎來聽小於講故事,本故事名為《天佑善人》,故事素材來源於網絡,由小於品詩說文整理編寫。本文為《民間故事》第167期,如果您喜歡,不妨給個關注!很高興又到了給大家講故事的時間了,今天咱們來講一篇古時候的民間小故事,希望通過此故事,各位看官都能有所收穫。
  • 民間故事:蛇仙天雷|申道子|鎮江|道士
    這時候他見一道士正在打掃庭院,就半開玩笑地問道,今天神仙不在嗎?道士回答說,應該就快到了!嚴贊聽了他的回答很想笑,但還是忍住問他,要到什麼時候?道士看了看天回答道,應該還有一個時辰,主持已經前去迎接神仙了。
  • 聊齋故事——兒子遭橫禍,婦人求神佑
    婦人每日為他人洗衣,賺得些微薄銅子,省吃儉用,積攢下來,留給讀書的兒子,生活雖是艱苦,但一想到兒子是讀書人,以後是要做大官的,心就如沾了蜜一般,甜甜的,一切的苦都是值得的。婦人家中有隻老母雞,橘黃色,羽毛光鮮,且每日都能下一個蛋,婦人甚是愛惜,一到夜間,便將老母雞關進雞籠,放到屋內。
  • 民間故事:狐仙吸龍氣
    導讀:清朝乾隆皇帝在位時,在蘇州玄妙觀的菜園子裡,生活著一隻狐狸。這隻狐狸經過多年修煉,有了道行,經常變化成一個鶴髮童顏,衣衫整潔的老頭,和玄妙觀裡的道士談話聊天。狐狸變成的老頭(以下見簡稱老頭)從來不掩飾自己的狐狸身份,他談起話來引經據典,說話的語氣神情,和真正的人類一樣。當時恰逢乾隆皇帝第一次下江南巡視,蘇州上下無不為迎接乾隆的到來而準備與忙碌。
  • 民間故事:父母正常,兒子卻是侏儒,道士看了還說恭喜了
    這是一則離奇的民間故事,話說在南宋初年,一處村鎮上,書生宋元,已經到了成親的年紀。宋元雖說讀書了,不過卻是沒有絲毫的功名,不過因為家境不錯,倒是也弄了個教書先生的工作,養家是沒問題的。家中的父母開始張羅此事,倒是巧了,不遠處,有著一戶人家,據說原先乃是官宦人家,不過因為得罪了人,官職被貶,一家人淪落到了普通百姓的地步。
  • 中秋拜月,你知道拜的是誰嗎?
    最古早前,有貂蟬拜月。明清之時,已成風俗,到了如今,仍然是民間一項大家約定俗成的美麗民俗。但說起拜月到底拜的是什麼,拜的是誰?恐怕很多人並不能具體說清楚,一般只是統稱為「拜月亮」。實際上,中秋拜月,拜的神明,每個地方有不同的說法,收集下來,主要有這三位神仙:一、太陰星君。
  • 蔚縣民間故事:呂洞賓暖泉趕會
    在熙熙攘攘的人流中,只見一人穿著灰衣,束著道士長發,胯下騎著一把掃帚,右手提著一個無底黑色罐子行走在人流中。街邊一個擺著佔爻算卦攤的中年人看見騎掃帚的道人,收起卦攤緊隨道人其後。轉了一條街又一條街,串了一道巷又一道巷,二人一前一後轉到了寨堡街上。那道人停下扭頭問卦人為何一直跟隨,卦人說意欲求道長渡長成仙。道長說我何能渡你成仙,卦人說道長乃中八仙的呂洞賓。
  • 民間故事:紅色的泰山石敢當?知道真相的茅山道士,只能養鬼還債
    「泰山石敢當」材質為泰山石,泰山為天下浩然正氣之所在,因而從古至今的帝王將相多喜歡在泰山祭拜。而十字路口,三叉路,河邊,橋頭,這些地方很容易出現煞氣,因而立上一塊「泰山石敢當」,可以保佑主家百邪不侵。但是離不離開可由不得他們兩個,顯示男人被砸斷了腿,還沒好利索,女的又差點沒被掉進磚窯,一頭秀髮都沒了,成了個活尼姑。牆角的「泰山石敢當」愈發的通紅,就好似要滴血了一般。兩個人一商量,就決定搬家了。鎮上的百姓想要給他們幫忙,但是他們拒絕了,兩個人買了一輛大馬車,而後費勁的往馬車上裝著大箱子。
  • 故事:1981香港狐仙事件
    狐仙,通俗點兒說就是狐狸精,據說在道教衰微之後,作為「五大仙」之一被民間供奉的一種法力高強、還可以化作人形的大仙,唐宋時期,狐仙被人設廟參拜已經十分流行,甚至還有「無狐魅,不成村」的說法。歷史上,最著名的狐仙莫過於九尾狐妲己,她美豔絕倫,同時也心腸狠毒,助紂為虐,最終導致了商朝王國悲劇的發生。蒲松齡的志怪小說《聊齋志異》中的狐仙則常常幻化為美貌女子,與凡人相戀的故事。
  • 民間故事:秀才街頭遇一道士,道士指著一女嬰說:她是你未來妻子
    這天上午,李會凱閒來無事去逛集市,走著走著遇到一位老道士,這個道士坐在牆角正在替人算命,圍觀的人群不時傳來一陣叫好聲,大家都說這道士是位高人,算出來的事情非常準。李會凱便湊過去看熱鬧。等人群漸漸散盡之後,他心想:既然老道士算命算得這麼準,何不讓他為我算算姻緣?
  • 唐楚涵 | 東北民間狐仙故事結構分析及民間信仰特點——以《中國民間故事集成》所載東北狐仙故事為例
    [1]55之所以基本流傳於北方,應當與狐狸的地理分布有關。而這種信仰的由來當從兩個方面理解:其一為中國古代的精怪概念,其二為農村經濟中對靈性動物的崇拜。中國人的精怪觀念由來已久,不但廣泛流傳於民間故事中,還走入作家文學,成為中國古典文學中志怪、奇幻等傳統的重要基石。錢鍾書先生在《管錐編》中指出「『物』蓋指妖魅精怪,雖能通神,而與鬼神異類。」
  • 民間故事:鬼燈籠之與冥王第一次並不美麗的邂逅
    作品類型:民間故事類,短篇懸疑小說系列。作品名稱:《鬼燈籠》第十三章原創作者:半杯水「傳」承文化底蘊,「說」出魅力故事。前文回顧:小文迷失在鬼霧森林,期間狀況不斷,即將在崩潰邊緣時遇到了奶奶。奶奶和假媳婦不同,小文怎知她是夢魘修羅所變,而夢魘修羅的鬼門不是在額頭,於是小文信以為真,雖然有些異樣,但最終他還是選擇相信,直到心中響起鬼媳婦的聲音,這才如夢驚醒,原來這個奶奶差點就把小文帶到冥王府,定神之後,小文轉頭就跑,如今的他已經六神無主,媳婦的聲音已經成最後一根救命稻草,可是回頭再入鬼霧森林,他就真的安全了嗎?好了接下來請繼續欣賞民間故事類,懸疑小說《鬼燈籠》。
  • 民間故事:他命懸一線時被一個婦人搭救,功成名就後卻背信棄義
    就在石孝廉命懸一線又身無分文的時候,一個四十多歲的婦人前來,表示自己願意幫助他,房東很樂意讓這個婦人將其接走,石孝廉命懸一線自然沒什麼好挑剔的,就來到了婦人家裡。那婦人告訴石孝廉說,你從前就有這種病根,現在已經病入膏肓,無藥可救了。
  • 聊齋故事:男子田裡遇到狐狸打架,幾日後坐享齊人之福
    牛力如此善良卻常被村裡的婦人當成免費勞動力,請牛力幫完忙還在背地裡說牛力傻,牛力從不計較。有一次牛力來到地裡幹活,看到兩隻狐狸正在地裡打架,這兩隻狐狸很特別,一隻通身雪白,沒有一絲雜色;另一隻全身赤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