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押注全球經濟「金絲雀」!韓國市場明年有望繼續高歌猛進?
儘管新冠病毒感染病例不斷增多,但明年仍將是韓國資產看漲的一年。據預測,內存晶片周期的復甦將推動韓國經濟走出1998年以來的首次衰退。摩根大通預計到2021年底,韓國綜合指數將上漲16%,至3200點。彭博資訊則預計,韓元兌美元匯率屆時可能會升破1000韓元,創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的最高水平,較當前水平上漲近9%。
-
阿克曼:對明年復甦感到樂觀 但先要度過「悲慘」的年底
來源:金融界網站億萬富翁對衝基金投資者比爾-阿克曼(Bill Ackman)周四表示,他預計明年市場將會增長,但警告稱,隨著新冠疫情繼續對經濟造成巨大損失,未來幾個月市場可能會出現波動。阿克曼表示,他對2021年的復甦感到樂觀,但投資者首先需要度過「悲慘」的年底。他警告稱,隨著美國新冠死亡病例突破25萬例,未來將是黑暗的日子。儘管總體上很樂觀,但他表示,在一系列不確定因素可能導致市場波動的情況下,現在「審慎」確保自己的投資組合。
-
兩大國際機構更新預測,全球經濟復甦恐...
10月6日(周二),市場分析師 Bryce Baschuk和Eric Martin聯合撰文稱,全球經濟從疫情中復甦可能要延續到2021年以後。WTO上調今年商品貿易預測至下降9.2%,但將明年增幅下調至7.2%。IMF則表示,從中期來看,全球產出仍將遠遠低於疫情爆發前的水平。
-
朱寧:明年經濟走勢和增長相對比較樂觀
由於整個西方或者成熟經濟體裡面消費對於經濟增長的推動力還是非常非常明顯和非常強大的,如果一旦整個消費場景和消費信心得以恢復的話,那麼整個全球經濟復甦的速度也會比較得樂觀。而整個中國進一步的全球化和全球對於中國的全球產業鏈的布局的需求還在逐漸地增強,所以,全球經濟的轉暖和全球經濟的恢復一定是會對明年中國經濟進一步的恢復和增長有很大的幫助和促進的作用。
-
宏觀|機構預測:2021年全球經濟增長5%以上
從投資的角度來看,2021年將比大多數年份更有吸引力,華爾街最大的幾家機構預測,隨著疫苗推廣和更多財政刺激措施的出臺,全球經濟將逐步反彈。在線經濟,大宗商品、綠色經濟以及新興市場等不少領域將湧現出新的投資機會。
-
張善政:兩岸關係非常不樂觀,不搭大陸市場便車,臺灣經濟復甦會很辛苦
對於兩岸關係,張善政感到非常不樂觀,他預測蔡英文在五二○演講會講一些有彈性的話,但大陸不會買帳。張善政說,「兩岸關係,我們要面子,大陸更要面子,臺灣沒有本錢,像其他國家和地區在中美取一個平衡點。」張善政認為,民進黨的兩岸路線,會直接影響臺灣的經濟。現在受疫情影響,國際化倒退了幾十年,舒緩以後,大家一定先靠內需振興經濟,誰最有本錢?「中國大陸」。
-
野村東方高挺:對明年A股樂觀 經濟轉型中的結構性變化將是超額收益...
在新冠疫情對經濟造成衝擊的背景下,全球股市在2020年一季度大跌之後均陸續開啟反彈行情。但各國防疫工作、刺激政策和經濟的表現各有不同,因此加劇了全球市場表現的分化,其中A股依靠更快的基本面復甦獲得亮眼表現。在疫情影響下,上半年的成長股與下半年的周期股形成了鮮明的風格切換,同時盈利普遍反彈和流動性增量也推高了整體市場估值。
-
盤點明年新興市場十大主題
2020這個苦難之年即將進入尾聲,來年的市場能否苦盡甘來呢?儘管投資者和策略師們壓倒性地認為2021年將是持續復甦的一年,但在新興市場上,有些風險或許並不會很快消失。目前,雖說新冠病毒疫情爆發引發的動蕩,已經讓位於人們對疫苗和慷慨的中央銀行將維持復甦的樂觀心態,但是有一些主題很可能會繼續主導發展中經濟體——它們合計經濟規模30萬億美元,約佔全球總量的34%。
-
疫情擊碎美國經濟增長夢 「K型」復甦或加劇社會分化
與此同時,疫情令美國就業市場急劇惡化。4月,失業率一度攀升至14.7%,為上世紀30年代經濟大蕭條以來最高值。進入第三季度,在疫情稍有好轉、企業復工復產推動下,美國經濟實現歷史性增長,GDP按年率計算增長33.4%。但第四季度以來,隨著疫情出現反彈,近期公布的多項經濟數據並不樂觀,全年來看美國經濟或難擺脫負增長。
-
半數基金經理明年投資首選新興市場
本月,疫苗取得突破性進展,人們對全球經濟感到樂觀,重新點燃了對高風險投資的興趣。新興市場貨幣和股市成為其中的大贏家,過去兩周強勁上漲,債券也收復了失地。這輪廣泛的反彈推動MSCI新興市場股指今年進入上漲區間,較3月份低點上漲逾50%。在本月美國銀行的調查中,有一半的基金經理將新興市場視為2021年的首選。
-
經濟復甦拉動房市繁榮!明年澳洲房價有望飆漲12%!
繼周三有消息稱澳洲已經在技術層面上走出經濟衰退後,澳洲經濟學家和房產預測機構看好2021年房價增長超預期。 根據澳洲統計局(ABS)最新的GDP數據,澳洲經濟三季度增長3.3%。
-
德意志銀行看好明年全球經濟復甦,但兩大風險不容忽視!避險情緒難...
11月26日(周四),德意志銀行上調了其2021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期,但警告稱,有兩個關鍵風險仍有可能破壞疫情危機後的經濟復甦,一個是能夠控制好疫情的問題,另一個是可能出現的金融混亂。德意志銀行表示,隨著疫苗即將問世,全球GDP有可能在明年第二季度恢復到疫情爆發前的水平。 該機構預計,2020年全球GDP將收縮3.7%,其中美國經濟收縮3.6%,歐元區經濟收縮7.4%。德意志銀行還預測,2021年美國經濟將增長4%,歐元區經濟將增長5.6%。
-
外媒:中國外匯儲備增長源於持續經濟復甦
路透社:經濟持續復甦助力中國外儲增長 路透社12月7日的報導說,中國11月的外匯儲備增長超預期,達到四年多以來的最高水平,原因是中國持續的經濟復甦。 報導還注意到,11月,中國的出口實現近三年來的最高增速,認為中國正引領全球經濟從新冠肺炎大流行中復甦。 彭博社:中國外匯市場將持續穩定 彭博社網站12月7日援引中國國家外匯管理局的表態說,未來中國外匯市場將基本穩定。
-
芬蘭銀行預測未來經濟復甦緩慢
芬國家廣播電臺15日新聞,芬蘭銀行在11月發布的短期預測,芬經濟前景相當黯淡。人們對整體經濟的信心仍然很弱,也預示著未來經濟增長將減弱。由於疫苗的緣故,明年疫情將逐步好轉,而家庭消費將使芬蘭經濟增長2.2%。未來幾年,經濟增長將仍然主要取決於私人消費。到2022年,經濟增長將提高到2.5%,但同時也面臨公共財政的可持續性缺口和勞動生產率的拖累和挑戰。
-
外資機構看好中國經濟發展前景 明年中國仍將是全球經濟領頭雁
來源:上海證券報 原標題:外資機構看好中國經濟發展前景 明年中國仍將是全球經濟領頭雁出口增速遠超預期、消費快速復甦、新經濟業態蓬勃發展……2020年,中國經濟在全球經濟畫卷上留下了精彩的一筆,中國有望成為全球少數幾個實現經濟正增長的經濟體之一
-
部分公募基金對明年市場的看法
2020年已臨近尾聲,近期部分基金髮布了對2021年的市場投資展望,也有部分基金經理發表了自己對2021年市場的看法。我們收集了其中一部分,整理如下:1、 對宏觀經濟和企業盈利等方面的看法對於2021年宏觀經濟走勢,大多數基金公司或基金經理的展望相對樂觀。多數認為在疫苗助力下,全球經濟復甦對國內經濟有利。
-
全球經濟復甦樂觀預期下明年有...
11月大漲後澳元近期或回調,但2021年仍有望繼續走高澳大利亞國家銀行的最新外匯預測和研究顯示,由於澳大利亞的經濟正在復甦,澳元可能在2021年繼續走高。但考慮到11月澳元已經出現大幅上漲,未來幾周可能會出現一些回調。
-
全球經濟復甦預期樂觀 鐵礦石期貨續創歷史新高
全球經濟復甦預期樂觀 鐵礦石期貨續創歷史新高 2020-12-22 07:41:25 來源:上海證券報 作者:陳雨康
-
中國外貿復甦令人驚嘆,國際大行紛紛上調中國經濟增速!
如果國外疫情控制較好,明年春節後的海運價格大概率還是會回歸理性。2、國際大行紛紛上調中國經濟增速!亞洲開發銀行預測,2021年中國經濟將增長7.7%。12月10日,亞洲開發銀行發布《2020年亞洲發展展望》更新報告,將今年中國經濟增長預期從此前預測的1.8%上調至2.1%。報告說,中國的經濟復甦速度快於預期。
-
美國經濟會長期衰退還是逐步復甦?美聯儲內部分歧加劇,復甦可持續...
美聯儲主席鮑威爾表示,經濟復甦的進程明顯快於普遍預期,但未來經濟活動很可能會放慢,前景仍存在高度不確定性。在新的經濟預測中,美聯儲政策制定者的預期中值為今年經濟將萎縮3.7%,強於6月份預計的萎縮6.5%。這似乎是一個可喜的跡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