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聲在線12月16日訊(記者 李昆勵 通訊員 胡曉)記者今天從長沙縣獲悉,在剛剛發布的第二十屆全國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縣域經濟與縣域綜合發展前100名榜單中,長沙縣縣域經濟與縣域綜合發展位列第四位、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穩居前五位,並首次獲評縣域發展質量優等級縣市。
2019年,長沙縣位列全國縣域經濟百強第五位、縣域經濟與縣域綜合發展百強第四位。2020年,面對疫情大考及經濟下行壓力,長沙縣縣域經濟仍保持了高質量發展。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中郡研究所在2020縣域經濟與縣域發展監測評價中,首次評價出以湖南長沙縣、江蘇江陰市為代表的全國共37個縣域發展質量基本指數A+優等級縣市(簡稱縣域發展質量優等級縣市),為推動縣域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標兵和參照範例。
縣域發展質量基本指數是基於「建設創新活力型更加富裕綠色幸福縣域」的監測評價理念,由經濟增長、居民增收、民生建設和綠色發展等縣域發展最基本指標構成,用於比較縣域相對發展質量的指數。
2020年,隨著中國湖南自由貿易試驗區獲批,國家級長沙經開區、黃花綜合保稅區、長沙臨空經濟示範區等重大發展平臺的進一步壯大,近40家世界500強企業的搶灘登陸,長沙縣再次迎來了發展騰飛的嶄新機遇。
一方面,長沙縣始終堅持壯大實體經濟,工程機械產值突破千億元。三一重工、鐵建重工、山河智能躋身全球工程機械製造商50強;廣汽三菱研發中心、德國大陸集團中央電子工廠填補了湖南汽車產業鏈部分核心零部件生產空白;藍思科技、國科微電子、維勝科技等快速壯大的電子信息產業,有望成為長沙縣第三個千億級產業集群。
另一方面,長沙縣始終堅持「兩富」「兩有」的發展路徑(即有質效、有溫度的發展,建設精神富有、物質富裕的星沙),聚焦產業發展高質量、城市建設高品質、民生保障高水平。按照「一核三城」戰略規劃,以長沙經開區及星沙主城區為核心,積極推進北部現代服務城、東部臨空產業城、南部國際會展城建設,實現產城融合發展,城市承載能力不斷提升。
此外,長沙縣全面聚焦建設「五心」營商環境,「就近辦」體系進一步完善,打造了全省領先的「2430」工程服務新速度,規範涉企政策落實兌現,交房即交證、開戶即開業、拿地即開工、開工即開建「四即」改革目標已全面實現,在全縣上下形成了齊抓共管優化營商環境的濃厚氛圍。
預計到2035年,長沙縣將新增城鎮建設用地93平方公裡、新增人口96萬,為全世界的投資者、創業者提供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