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的縣域經濟為何能「獨步」中西部?

2020-12-23 澎湃新聞

12月16日,全國縣域經濟專業研究諮詢機構和社會智庫——中郡研究所完成並發布

《第二十屆縣域經濟與縣域發展監測評價報告》

,揭曉第二十屆縣域經濟與縣域綜合發展前100名縣市等監測評價結果,

長沙3地進入20強,長沙縣、瀏陽市、寧鄉市分列第4、第9、第16位!

據了解,第二十屆全國縣域經濟與縣域綜合發展前100名的競強爭優條件包括強縣富民、綠色發展、可持續發展等,前十強依次是:[江蘇崑山市、江蘇江陰市(推動類)]、江蘇張家港市、福建晉江市、

湖南長沙縣

、浙江慈谿市、江蘇太倉市、江蘇宜興市、浙江餘姚市、

湖南瀏陽市

和浙江義烏市。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中郡研究所在2020縣域經濟與縣域發展監測評價中,首次評價出以

湖南長沙縣

、江蘇江陰市為代表的全國共37個縣域發展質量基本指數A+優等級縣市(簡稱

縣域發展質量優等級縣市

),為推動縣域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標兵和參照範例。

當天,中郡研究所還發布了《第二十屆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評價報告》。在這份「單科」榜單上,

長沙縣、瀏陽市、寧鄉市分列第5位、第11位、第21位

,均保持穩定或進位。

長沙縣

力量之都,大美星沙。

2019年,長沙縣位列全國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百強第5位、縣域經濟與縣域綜合發展百強第4位,繼續領跑中西部。

2020年,長沙縣緊緊圍繞「強園富縣、優二興三、轉型升級、融合發展」的總體要求,面對疫情大考及經濟下行壓力,縣域經濟仍保持高質量發展。在全國縣域經濟與縣域綜合發展、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百強縣排名中,分別位列第四、穩居前五。

瀏陽市

一河詩畫,滿城煙花。

瀏陽在去年成功挺進縣域綜合發展前十強後,今年高位再進位居第9位。同時,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列第11位,兩項排名均比去年再升1位,「十三五」期間強勢上揚。

作為榜單前十強唯一「經濟增長率」評價為A+,且財政收入增長率、投資增長率均為最高級別評價的縣市,2019年,瀏陽主要經濟指標均穩步增長。今年,瀏陽更為擔當實施「三高四新」戰略縣域排頭兵而奮力拼搏,1—11月,新引進項目183個,計劃投資總額470.96億元。

寧鄉市

炭河裡青銅博物館。陳建平/攝

寧鄉縣域經濟與縣域綜合發展排第

16

位,比去年前進2位。

寧鄉是全國聞名的「魚米之鄉」、「生豬之鄉」、「茶葉之鄉」,近年來,圍繞「製造業立市」,以高質量發展為目標,打造了食品加工、儲能材料、智能家居及裝配式建築、先進裝備、新材料、孕嬰童及時尚鞋服等6個新興優勢產業鏈。

在中郡版百強縣前10名中,除了來自中部地區的長沙縣和瀏陽市,8個縣(市)均來自東部地區。

長沙的縣域經濟為何能「獨步」中西部?

三一智能重卡。

工業是百強縣發展的強勁引擎。長沙以工程機械立身,是全球唯一擁有4家世界工程機械50強企業的城市,被譽為「世界工程機械之都」。

長沙正在向「智造之城」加速蛻變。

長沙的智能製造裝備產業集群獲批國家首批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全市國家級智能製造試點企業和項目達27個,位列全國省會城市第一。

自2017年明確發展22條產業鏈以來,長沙建鏈、補鏈、強鏈、延鏈,推進產業鏈橫向成群、縱向成鏈。

今年長沙以「三智一芯」產業為主攻方向,打好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攻堅戰

,築牢了長沙工業高質量發展的根基。今年前10月,全市規模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5%,增速高於全國2.7個百分點,

在全國省會城市排第8。

長沙各縣域依託各自的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藉助園區平臺,主導產業逐步形成,越來越多的現代化產業集群向縣域聚集,成為縣域經濟發展的引擎。

智能裝備、智能汽車、智能終端和功率晶片企業齊聚星沙。

長沙縣歷經28年的發展,已形成工程機械、汽車及零部件、電子信息等「兩主一特」產業格局,其中工程機械、汽車及零部件產業成為兩大千億產業集群。2019年,長沙縣實現規模工業增加值601.8億元,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增加到237家,其中產值10億元以上企業增加到18家,產值100億元以上企業增加到5家,世界500強企業增加到34家。

豪恩聲學(聲學產品智能製造項目)

瀏陽2019年鋪排重點項目227個,總投資418.5億元;2020年鋪排重點項目251個,總投資389.3億元。如今,以藍思科技等為代表的顯示功能器件產業鏈,以宇環數控、豪恩聲學、華域視覺、啟泰傳感等為代表的智能裝備產業鏈,以博大科技、長沙波特尼等為代表的汽車及零配件產業鏈,以湘典、如意廚等為代表的綠色食品產業鏈等15個工業新興及優勢產業鏈齊頭並進,迸發出推動瀏陽高質量發展的強大推動力。

楚天科技智能製造車間零部件數銑柔性加工線上的機器人。

寧鄉經開區聚力打造智能終端、新材料和綠色食品為主導的新興優勢產業,在格力電器、楚天科技等知名企業帶動下,近30家配套企業先後匯集於此;寧鄉高新區作為裝備製造和先進儲能材料的產業主導園區,已經聚集了三一重起、邦普、杉杉等業界翹楚和龍頭……時至今日,寧鄉工業形成了以六大產業鏈為主導的優勢特色產業體系,聚集了600多家規模工業製造業企業。

隨著中國(湖南)自由貿易試驗區獲批,長沙的縣域經濟又迎來了發展騰飛的嶄新機遇。

當前,縣域經濟處於轉型跨越期,正由「速度版」向「質量版」發展方式轉變。長沙將牢記省會擔當,發揮長沙的創新策源、資源配置、交通樞紐和綜合服務等功能,全力提升省會城市的樞紐、集聚、輻射、引領、服務功能,為縣域經濟發展輸送更多活力。

來源丨長沙發布綜合中郡縣域經濟網、長沙道、星辰在線

編輯丨譚嘯宇 校對丨田星

審核丨杜進

原標題:《長沙的縣域經濟為何能「獨步」中西部?》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與縣域綜合發展百強、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百強排名公布,長沙縣...
    製圖/楊賽軍星沙時報訊(記者 盛磊 通訊員 單曉豔)12月16日,第二十屆全國縣域經濟與縣域綜合發展前100名和全國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前100名縣(市)名單揭曉,長沙縣分別位居第四、第五。長沙縣從2014年成功躋身全國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十強,位列第九,到2015年第八、2016年第七、2017年第六,同時2018年、2019年、2020年連續三年穩居前五,且持續領跑中西部。長沙縣前進的步伐馬不停蹄,成為中西部縣域經濟發展的一面旗幟。
  • 2020中國縣域經濟與縣域綜合發展百強榜單出爐 長沙縣位列第四
    星辰在線12月16日訊(星辰全媒體記者 柳佳路 通訊員 胡曉 )12月16日,中郡研究所·第二十屆全國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縣域經濟與縣域綜合發展前100名榜單發布,長沙縣縣域經濟與縣域綜合發展位列第四位、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穩居前五位、首次獲評縣域發展質量優等級縣市。
  • 中西部18城房價過萬 中西部城市經濟排名如何?
    我國經濟進入到轉型升級新階段後,中心城市對經濟發展的作用日益凸顯。尤其是在中西部地區,中心增長極的作用更加突出。  記者統計整理了中西部前三季度GDP十強城市及2019年十強城市主要經濟指標後發現,2019年,中西部地區共有5個城市GDP超過萬億元大關,其中重慶、成都和武漢穩居中西部前三;此外,前10名中共有9個是省會,只有洛陽是普通地級市。  誰是中西部一哥?
  • 國內頂級縣域,誰堪來比
    GDP核算並非衡量經濟的最終準繩,還是得看經濟基本面成色與否。江陰張家港常熟吳江,遞進差距,相對在可比範疇內,人均住戶存款與產業存款均在7萬以上, 江陰市的企事業貸款最高,民營充分釋放光芒,近年來產業外遷嚴重,本土後繼新生產業培育稍顯遲暮,是需警惕。
  • 2020中國縣域經濟百強榜出爐 長沙縣位列第四
    華聲在線12月16日訊(記者 李昆勵 通訊員 胡曉)記者今天從長沙縣獲悉,在剛剛發布的第二十屆全國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縣域經濟與縣域綜合發展前100名榜單中,長沙縣縣域經濟與縣域綜合發展位列第四位、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穩居前五位,並首次獲評縣域發展質量優等級縣市。
  • 2020中國縣域經濟百強榜出爐,湖南5縣市上榜!
    湘伴導讀2020中國縣域經濟百強榜揭榜了!給百強榜打分的是全國縣域經濟專業研究諮詢機構和社會智庫——中郡研究所,其發布的《第二十屆縣域經濟與縣域發展監測評價報告》顯示,湖南5個縣市進入全國縣域經濟與縣域綜合發展前100名。
  • 中西部「最適合宜居」城市,長沙、重慶、成都和武漢,你更看好誰
    中西部「最適合宜居」城市,長沙、重慶、成都和武漢,你更看好誰,近年來,中西部地區發展十分突出,由於每個城市所處的地區不同,發展也有很大差距,其中有些城市很適合創業,有些城市很適合長期居住,甚至被稱為養老療養地,中西部最適宜居住的城市,長沙,重慶,成都和武漢,今天更喜歡誰?
  • 中西部城市排名「曝光」,重慶在「第一梯隊」,它實力「太強」
    中西部城市排名「曝光」,重慶在「第一梯隊」,它實力「太強」!當前,中西部地區發展明顯進步,地區經濟結構逐步形成。根據國家最新城鎮化規劃,中西部地區有4個國家級城市群,分別是中原城市群、長江中遊城市群、成渝城市群和關中平原城市群。這四個國家級城市群分別是:鄭州市、西安市、武漢市、成都市、重慶市。
  • 長沙經濟的小秘密,20年數據復盤
    再換句話說,如果都放開了,長沙補漲空間比武漢、成都可能還高一些。 第三,真正的問題是跨區域能割嗎?少數可以。總體而言,跨區域割韭菜的好日子過去了。用時髦的話說,目前各大城市其實都是內捲化,割自己本地剛需的韭菜。 對於更極端的看法,槓桿遊戲要回應一下,按照一些朋友的說法,好像中西部其他代表城市,現在就可以去長沙割韭菜了。
  • ...強「首店經濟」「首發經濟」!長沙已躋身全國首店最密集的十大...
    「首店經濟」「縣域內就業崗位」,十四五規劃建議這些民生新名詞你懂了嗎?記者發現,《建議》花了大筆墨著重提出擴大內需、農村發展和改善民生三大塊。其中有什麼亮點呢?記者就此採訪了湖南省經濟地理研究所副所長、宏觀經濟研究領域專家王義高。
  • 中國100強縣排名:前10被江蘇和浙江瓜分,湖南長沙縣中西部第一
    2020年12月1日,中國社科院財經研究院發布了《中國縣域經濟發展報告(2020)》。而在這個報告中,就有中國最新的百強縣榜單,百強縣榜單是通過各個縣的經濟規模、財政收入、區域競爭地位等因素綜合下來,然後再打分排名。
  • 33個縣GDP破千億,從「百強縣」看縣域經濟:東部沿海優勢明顯,西部...
    從「百強縣」看縣域經濟:東部沿海優勢明顯,西部穩中有進,撤縣設區持續擴容  近日,賽迪顧問發布2020賽迪百強縣榜單。據賽迪顧問縣域經濟研究中心統計,榜單內100個縣以不到2%的國土面積,約7%的人口,創造出的GDP規模卻能佔到全國GDP總量的10%,展現出極大的經濟體量。
  • 缺少「狼性」的德州縣域經濟
    02 德州的縣域短板有多短?縣域經濟是國民經濟的基本單元,也是區域發展的基石。可以說,縣域穩則大局穩,縣域活則全盤活,縣域強則市域強。然而,從此次百強縣榜單中,不難看出,縣域經濟是德州經濟發展的一個短板,那麼這個短板有多短呢?
  • 中西部GDP十強城市:重慶居首 成都次之
    我國經濟進入到轉型升級新階段後,中心城市對經濟發展的作用日益凸顯。尤其是在中西部地區,中心增長極的作用更加突出。第一財經記者統計整理了中西部前三季度GDP十強城市及2019年十強城市主要經濟指標後發現,2019年,中西部地區共有5個城市GDP超過萬億元大關,其中重慶、成都和武漢穩居中西部前三;此外,前10名中共有9個是省會,只有洛陽是普通地級市。
  • 福州超鄭州,長沙出局省會十強,中部地區能否繼續突圍
    去年,廣東GDP突破了10萬億,成為了我國省份經濟最熱門的話題。而另一個焦點,大家都忽略了,那就是中國經濟增速最快的10個省份,有9個位於中西部地區。唯一一個躋身增速十強的沿海省份是福建,這也是一個境內多山地丘壑的地區。
  • 中西部GDP十強城市排行榜出爐 中心部城市一哥是誰?
    我國經濟進入到轉型升級新階段後,中心城市對經濟發展的作用日益凸顯。尤其是在中西部地區,中心增長極的作用更加突出。  記者統計整理了中西部前三季度GDP十強城市及2019年十強城市主要經濟指標後發現,2019年,中西部地區共有5個城市GDP超過萬億元大關,其中重慶、成都和武漢穩居中西部前三;此外,前10名中共有9個是省會,只有洛陽是普通地級市。
  • 郭 鵬 | 美學經濟引領的縣域高質量發展新模式
    修武如果能衝開一條高質量發展新路徑,那將激勵中西部絕大多數類似縣域都可以有凌雲之志,並為河南、陝西、山西這樣的文化大省和科技小省做出一個產業逆襲的示範。修武人選擇了美學。而美學設計是修武縣的創新做法,也是縣域經濟發展的第二路徑。
  • 長沙為何能成為湖南省會?
    有人覺得奇怪,湖南總共有13個地級市和1個州,為何省會要放在長沙市,放在其他城市不行嗎?這麼說吧,長沙能成為湖南省的省會,這是歷史的選擇。戰國七雄爭霸,最終秦兼併天下,秦國變成秦朝。秦朝廢除分封制,在各地設郡。現在的湖南省區域也有一個郡,這就是長沙郡。長沙郡的轄區有多大呢?
  • 中國縣域工業經濟發展論壇在江陰召開
    縣域經濟是中國經濟社會最基本的地域單元。在改革開放的40多年中,縣域經濟對國民經濟做出了重要的貢獻。下階段,縣域經濟要適應新的國內外形勢、新格局和新產業趨勢,按照國家重大區域戰略的實施要求,充分挖掘區域產業優勢,搶佔智能製造的制高點,推動先進位造業和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積極發展高賦能、多融合的新業態。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總工程師胡堅波在致辭中表示,縣域經濟的發展成效關係到國家新型城鎮化、鄉村振興等系列重大戰略目標的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