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全國縣域經濟專業研究諮詢機構和社會智庫——中郡研究所完成並發布
《第二十屆縣域經濟與縣域發展監測評價報告》,揭曉第二十屆縣域經濟與縣域綜合發展前100名縣市等監測評價結果,
長沙3地進入20強,長沙縣、瀏陽市、寧鄉市分列第4、第9、第16位!據了解,第二十屆全國縣域經濟與縣域綜合發展前100名的競強爭優條件包括強縣富民、綠色發展、可持續發展等,前十強依次是:[江蘇崑山市、江蘇江陰市(推動類)]、江蘇張家港市、福建晉江市、
湖南長沙縣、浙江慈谿市、江蘇太倉市、江蘇宜興市、浙江餘姚市、
湖南瀏陽市和浙江義烏市。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中郡研究所在2020縣域經濟與縣域發展監測評價中,首次評價出以
湖南長沙縣、江蘇江陰市為代表的全國共37個縣域發展質量基本指數A+優等級縣市(簡稱
縣域發展質量優等級縣市),為推動縣域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標兵和參照範例。
當天,中郡研究所還發布了《第二十屆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評價報告》。在這份「單科」榜單上,
長沙縣、瀏陽市、寧鄉市分列第5位、第11位、第21位,均保持穩定或進位。
長沙縣力量之都,大美星沙。
2019年,長沙縣位列全國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百強第5位、縣域經濟與縣域綜合發展百強第4位,繼續領跑中西部。
2020年,長沙縣緊緊圍繞「強園富縣、優二興三、轉型升級、融合發展」的總體要求,面對疫情大考及經濟下行壓力,縣域經濟仍保持高質量發展。在全國縣域經濟與縣域綜合發展、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百強縣排名中,分別位列第四、穩居前五。
瀏陽市一河詩畫,滿城煙花。
瀏陽在去年成功挺進縣域綜合發展前十強後,今年高位再進位居第9位。同時,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列第11位,兩項排名均比去年再升1位,「十三五」期間強勢上揚。
作為榜單前十強唯一「經濟增長率」評價為A+,且財政收入增長率、投資增長率均為最高級別評價的縣市,2019年,瀏陽主要經濟指標均穩步增長。今年,瀏陽更為擔當實施「三高四新」戰略縣域排頭兵而奮力拼搏,1—11月,新引進項目183個,計劃投資總額470.96億元。
寧鄉市炭河裡青銅博物館。陳建平/攝
寧鄉縣域經濟與縣域綜合發展排第
16位,比去年前進2位。
寧鄉是全國聞名的「魚米之鄉」、「生豬之鄉」、「茶葉之鄉」,近年來,圍繞「製造業立市」,以高質量發展為目標,打造了食品加工、儲能材料、智能家居及裝配式建築、先進裝備、新材料、孕嬰童及時尚鞋服等6個新興優勢產業鏈。
在中郡版百強縣前10名中,除了來自中部地區的長沙縣和瀏陽市,8個縣(市)均來自東部地區。
長沙的縣域經濟為何能「獨步」中西部?三一智能重卡。
工業是百強縣發展的強勁引擎。長沙以工程機械立身,是全球唯一擁有4家世界工程機械50強企業的城市,被譽為「世界工程機械之都」。
長沙正在向「智造之城」加速蛻變。長沙的智能製造裝備產業集群獲批國家首批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全市國家級智能製造試點企業和項目達27個,位列全國省會城市第一。
自2017年明確發展22條產業鏈以來,長沙建鏈、補鏈、強鏈、延鏈,推進產業鏈橫向成群、縱向成鏈。
今年長沙以「三智一芯」產業為主攻方向,打好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攻堅戰,築牢了長沙工業高質量發展的根基。今年前10月,全市規模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5%,增速高於全國2.7個百分點,
在全國省會城市排第8。長沙各縣域依託各自的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藉助園區平臺,主導產業逐步形成,越來越多的現代化產業集群向縣域聚集,成為縣域經濟發展的引擎。
智能裝備、智能汽車、智能終端和功率晶片企業齊聚星沙。
長沙縣歷經28年的發展,已形成工程機械、汽車及零部件、電子信息等「兩主一特」產業格局,其中工程機械、汽車及零部件產業成為兩大千億產業集群。2019年,長沙縣實現規模工業增加值601.8億元,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增加到237家,其中產值10億元以上企業增加到18家,產值100億元以上企業增加到5家,世界500強企業增加到34家。
豪恩聲學(聲學產品智能製造項目)
瀏陽2019年鋪排重點項目227個,總投資418.5億元;2020年鋪排重點項目251個,總投資389.3億元。如今,以藍思科技等為代表的顯示功能器件產業鏈,以宇環數控、豪恩聲學、華域視覺、啟泰傳感等為代表的智能裝備產業鏈,以博大科技、長沙波特尼等為代表的汽車及零配件產業鏈,以湘典、如意廚等為代表的綠色食品產業鏈等15個工業新興及優勢產業鏈齊頭並進,迸發出推動瀏陽高質量發展的強大推動力。
楚天科技智能製造車間零部件數銑柔性加工線上的機器人。
寧鄉經開區聚力打造智能終端、新材料和綠色食品為主導的新興優勢產業,在格力電器、楚天科技等知名企業帶動下,近30家配套企業先後匯集於此;寧鄉高新區作為裝備製造和先進儲能材料的產業主導園區,已經聚集了三一重起、邦普、杉杉等業界翹楚和龍頭……時至今日,寧鄉工業形成了以六大產業鏈為主導的優勢特色產業體系,聚集了600多家規模工業製造業企業。
隨著中國(湖南)自由貿易試驗區獲批,長沙的縣域經濟又迎來了發展騰飛的嶄新機遇。當前,縣域經濟處於轉型跨越期,正由「速度版」向「質量版」發展方式轉變。長沙將牢記省會擔當,發揮長沙的創新策源、資源配置、交通樞紐和綜合服務等功能,全力提升省會城市的樞紐、集聚、輻射、引領、服務功能,為縣域經濟發展輸送更多活力。
來源丨長沙發布綜合中郡縣域經濟網、長沙道、星辰在線
編輯丨譚嘯宇 校對丨田星
審核丨杜進
原標題:《長沙的縣域經濟為何能「獨步」中西部?》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