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對湖南省省會長沙市再熟悉不過了。長沙市位於湖南省的東部中間位置,橫跨湘江。長沙市逆時針分別是湖南省嶽陽市、益陽市、婁底市、湘潭市、株洲市,以及江西省萍鄉市、宜春市接壤,面積約1.18萬平方公裡。有人覺得奇怪,湖南總共有13個地級市和1個州,為何省會要放在長沙市,放在其他城市不行嗎?這麼說吧,長沙能成為湖南省的省會,這是歷史的選擇。
戰國七雄爭霸,最終秦兼併天下,秦國變成秦朝。秦朝廢除分封制,在各地設郡。現在的湖南省區域也有一個郡,這就是長沙郡。長沙郡的轄區有多大呢?北至湖南省嶽陽市,東北包括江西省西北部,南接廣東省,西南接廣西,西至冷水江,約佔今湖南省面積的大部。由於南方開發較晚,秦朝的長沙郡,只有臨湘、耒陽、郴縣、零陵等幾個縣,郡治在臨湘,也就是現在的長沙市區。
秦朝滅亡後,經過多年苦戰,漢王劉邦戰勝西楚霸王項羽統一天下。劉邦封吳芮為長沙王,長沙國的國都就在臨湘縣。長沙國的疆域和秦朝的長沙郡差不多,但吳氏的長沙國在漢文帝末年被撤銷,漢景帝封兒子劉發為長沙王,復設長沙國。劉發有一個非常厲害的後代——復興大漢王朝、開創東漢帝國近二百年的光武帝劉秀。劉氏的長沙國面積沒那麼大了,約包括現在的長沙市、嶽陽市、益陽市、湘潭市、衡陽市、邵陽市。其他原屬秦朝長沙郡的地盤,設武陵、零陵、桂陽等郡,屬荊州。
南北朝設湘州,轄區約為不包括張家界、常德、湘西州的湖南省。在這之後,無論是唐朝的湖南觀察使,還是宋朝的荊湖南路,轄區和現在的湖南省相比只是略小一些。到了清朝設湖南省,轄區和現在的湖南省基本一致,唐、宋、清的湖南中心城市依然是長沙。
長沙為何從兩千多年前就是湖南的中心城市?這和長沙的地理位置有關,咱們以五代十國的楚國為例。木匠馬殷建立的楚國轄區包括現在的湖南省,貴州省東部,廣西北部。馬楚以北是十國之一的荊南,這意味著靠近荊南的嶽陽(時稱嶽州,下同)、常德(朗州)、益陽都不合適作國都。荊南雖然是小國,但卻依附於五代,一旦荊南放中原兵縱船從長江與湘江匯流的嶽陽南下,嶽陽、常德、益陽都是很難守住的。
馬楚的南邊是十國之一的南漢,實力較強,號稱小南強。馬楚最強盛時,將南漢死死壓制住。可即使如此,馬楚也不敢把國都放在靠近南漢的郴州(敦州)、永州(零陵)、道州(道縣),誰敢保證南漢不會偷襲?不過馬楚西南方向的重鎮桂林(桂州)倒是比較合適定都的,桂林有山有水,易於防守。但這裡還有一個問題,桂林所在地區不是馬楚經濟實力最強的地區,人口也不如湖南多。如果馬楚定都桂林,作為馬楚經濟重地的長沙(潭州)、衡陽(衡州)、邵陽(敏州),距離國都太遠,就容易產生分離的傾向。換個說法,馬楚如果丟掉以桂林為中心的廣西北部,還是楚國,只是疆域小了點。要是丟掉長沙、常德、衡陽、邵陽,那馬楚也就國之不國了。
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長沙都是最適合作為湖南中心城市的。經過數百年的開發,到了三國時,長沙已經著名的漁米之鄉。劉備南徵四郡得到荊州大郡長沙,這對劉備來說等於拿到一座大糧庫。等到吳蜀以湘江劃界後,長沙歸吳,這導致蜀漢的軍糧嚴重不足。長沙在唐朝時更以物阜民豐聞名,馬殷在老大劉建鋒被殺後統治長沙,馬殷就是靠著長沙逐漸拿下湖南其他州郡及廣西北部,成為十國中的強國。
圖-長沙橘子洲
長沙還有兩個優勢。一是長沙瀕臨湘江,北上去長江再轉至全國各地較為方便。二是長沙以東有慕阜山、連雲山、羅霄山等山脈與江西相隔,易於防守。宋元明清時天下一統,長沙不再有戰爭之危。不過從管理的角度看,長沙和湖南各府基本上都有陸地上的接壤,而且水路暢通,各府往來長沙辦事也相對方便。久而久之,長沙就成了湖南的中心城市,直到現在依然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