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則天嵩山封禪大典》劇本及導演手冊 梁海潮

2021-02-06 海潮傳媒

  演繹武則天嵩山封禪大典,是登封60多萬人民和歷代志士仁人的共同願望,女皇武則天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才思敏捷,智慧超人,輔佐唐太宗唐高宗治理朝政,政通人和,風清氣正,國富民強,國泰民安,登基皇位後,更是勵精圖治,威震天下,提高女性地位,廣攬天下英才,百姓安居樂業,國家繁榮昌盛,令四夷臣服朝賀。武則天恩澤嵩山,打破歷朝皇帝封禪泰山之規,獨樹一幟,成為歷史上唯一封禪嵩山的一代女皇,使登封告成名揚千秋。吃水不忘打井人,女皇功德永傳頌。在各級領導、專家、教授和各界朋友大力支持下,此舉將首演戊戌新春,襄舉天中寶地。現將劇本及導演手冊呈奉大家,上演在即,請各位演員認真閱讀熟悉,總編導梁海潮集多年慶典經驗,將每個角色安排相對都很出彩,敬請放心。


  頭上三尺有神靈。本次大典,是在道教聖地中嶽廟隆重舉行,倍受中王大帝之神佑,望大家言必信,行必果,同心同德、盡力奉行,萬不可打誑語,存邪念。廣種福田,慈善仁愛,必大福報!


《武則天封禪大典》登封首次舉辦,功在當下,利在千秋,必將載入輝煌史冊,銘記諸君功德,望大家戮力同心,為弘揚嵩山文化、傳統文化奉獻自已的力量!


《武則天嵩山封禪大典》劇本及導演手冊


梁海潮  


(本文本發布後,得到領導專家高度評價,給予肯定支持,提出修改完善建議,不勝感激。以後還會有所改動,每次演出前,請主動與導演溝通)


時間:2018年3月1日至3日,正月十四至十六

地點:中嶽廟遙參亭前廣場(或迎仙公園廣場)

場景:遙參亭內,供桌長約三米九,寬約一米六,罩黃綢緞布,其間狄仁傑、上官婉兒、魏王(武承嗣)迎神時,將牌位擺放中間:天地君親師之神位(居中間,約80公分高),太祖妣無上孝明高皇后之神位(居左約70公分高),顯祖妣立極文穆皇后之神位(居右約70公分高)。遙參亭及臺階上鋪紅地毯,周邊三米地毯鋪方正嚴實。三米寬紅地毯從牌坊入口鋪到遙參亭前。音響擺放於遙參亭上兩側靠後位置,無線話筒四個,胸麥四個或六個。鼓、鑼分擺遙參亭兩旁。所有儀仗隊伍,從黃龍廟廣場處列隊。順序為:

  1、力壯男旗手二人,著紅色兵將服,各舉周、武大旗(4.5米高),並列走最前面,旗正舉,不能傾斜。現場位置在遙參亭臺階上邊正前方。

  2、女旗手四人,著白色宮女服,各舉朱雀、玄武、青龍、白虎旗(3米高),跟隨,旗正舉,不能傾斜。現場位置在亭前四角,代表東西南北四個方位。

  3、女旗手十六人,著花色宮女服,舉幡旗(3米高),跟隨,旗正舉,不能傾斜。現場位置在紅地毯兩側,距離勻等對面而站。

  4、個鳴鑼兵士,著黑色兵將服,邊走邊敲,一路不停,節奏為:咣——咣咣——;咣——咣咣——。現場位置在亭上,每每施禮,必敲一響。

   二個擊鼓鳴鑼將軍,與上邊人員不同。

  5、八個護衛將士,著武士服、手執戈戟,並排前行,交叉執戟。現場位置在亭上分距而站,戈戟直立,單手而持,另手叉腰,雙腳齊肩,目光炯炯,威風凜凜。

  6、四個禮部大臣個頭等齊(禮部官員服飾)施禮前行,負責接貢擺貢品,處處彬彬有禮。現場位置在亭上。

  7、二個司禮官(禮部官員服)喝禮唱禮。(須有一人輔助帶移動音響,以便隨時指揮)

  8、十二個紅色舞女(紅色宮女服)施禮前行,獻舞時表演。

  9、愛卿2人:狄仁傑(藍官服,讀祝文)與上官婉兒並排行於武則天龍椅前。現場位置在亭上一側。魏王武承嗣(藍官服)

  10、女愛卿2人:上官婉兒(紅官服),與狄仁傑並排行於武則天龍椅前。負責宣讀其中一道聖旨。現場位置在亭上一側。太平公主(紅官服)

  11、十六名男女侍臣(官服,手持笏板,笏板上寫有臺詞,其中幾位宣讀聖旨),行走武則天龍椅兩側,一側8人,分幾次出現,迎駕,宣旨、朝賀,有較多臺詞。現場位置隨時調換。

  12、一代女皇武則天(帝王服、天子帽),滿面春風,氣宇軒昂,音韻恢宏,字正腔圓,君臨天下,王者風範,其中臺詞要熟記,準確表達。

  13、抬龍椅轎8人(官轎服飾),天子腳下,鏡頭顯眼,謹慎活潑,喜地歡天。

  14、六個護轎侍女(綠色宮女服)幫扶龍椅,行走兩側,攙扶武則天上下龍椅,不離左右。武則天祭天祀地,及時攙扶。注水、沐手、進巾、呈香、斟酒、呈爵、呈寶。

  15、玉扇宮女2人(花色宮女服),交叉執玉扇於武則天身後。

  16、黃羅傘1人,宮女擎之,(紅色宮女服)

  17、挎刀侍衛8人(武士錦衣),行於龍椅後邊,並排而行。不離武則天左右。武則天祭拜時,位置在亭下兩側而站。

  18、宮女30人跟隨侍衛後邊,施禮前行(白色上衣紅裙宮女服,現場有上貢重要任務。正月十四上午,十架舞獅迎聖駕,廿面鑼鼓慶新春)

 

1、上午9:50,出發地現場,司禮官宣:

吾皇聖駕,嵩山封禪!儀仗列隊,眾臣排班!

吾皇金鑾,扶佐乘輦,鳴鑼開道,起駕嵩山!

儀仗啟動。鳴鑼開道至中嶽廟南邊長廊中間位置。

現場:20多面大鼓分列兩側,勻等而擺,十架南獅在天下第一牌坊處一字擺開恭迎聖駕。地方官十餘人在獅子前列隊迎駕。


遙參亭現場 

主持人開場詞:

(氣勢恢宏,音韻洪亮。)

封禪是中國特有的敬天思想的產物,即古代帝王往泰山祭天祀地,它是享有天命者,為國家之隆昌感謝皇天厚土而舉行的國家級盛大典禮。

公元696年,女皇武則天率領群臣從神都洛陽浩浩蕩蕩來到嵩山,登上嵩山最高峰峻極峰祭祀上天,又在少室山下舉行禪祭地祗,完成了自己封禪中嶽的願望。武則天封嵩山為神嶽;封嵩嶽神天中王為「神嶽天中皇帝」;封玉皇大帝之女天靈妃為「天中皇后」;封夏啟為「齊聖皇帝」;封啟母神為「玉京太后」;封少室阿姨為「金闕夫人」;封太子王子晉為「升仙太子」。武則天封中嶽後,在奉天宮前朝覲壇接受百官朝賀。為紀念封中嶽這一盛大典禮,紀念登嵩山封中嶽大功告成,武則天下詔改嵩陽縣為登封縣,改陽城縣為告成縣;當年年號改為「萬歲登封元年」,後又改為「萬歲通天元年」,大宴九日,並宣布免除天下百姓一年賦稅。

一代女皇武則天因嵩山而獨樹一幟,嵩山因武則天而齊泰嶽之貴。武則天書寫了中嶽嵩山的新篇章,書寫了嵩山最壯麗輝煌的一頁。登封、告成因此而來,名揚千古!

為展現一代女皇封禪盛典,謳歌中華太平盛世,弘揚民族傳統文化,打造登封年節景觀,百名文藝志願者、傳統文化愛好者、嵩山文化宣傳者,以志願者奉獻大愛精神,著盛裝而匯演於天中寶地,與大家共享華年,共度佳節!為盛世添彩,為神嶽增輝!

《武則天封禪大典》共分五個樂章

第一樂章《儀仗浩蕩恭迎聖駕》

第二樂章《奇珍異果供奉上蒼》

第三樂章《一代女皇祭天祀地》

第四樂章《道道聖旨喜宣嵩陽》

第五樂章《歌舞昇平共慶輝煌》

良辰吉時已到,第一樂章《儀仗浩蕩恭迎聖駕》現在開始!

  擂鼓助陣,舞獅表演。

 

第一樂章《儀仗浩蕩恭迎聖駕》

 

2、10:20,武則天龍椅行至牌坊前

司禮官宣:

陛下蒞臨,地方迎駕!眾臣就位,恭迎金鑾!

(地方官龍椅前依序而跪)

地方官齊呼:恭迎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武則天:眾卿平身!

地方官齊呼:謝陛下!(起身而退後)

司禮官宣:

龍騰盛世,獅舞華年,天降祥瑞,鳳鳴嵩山。舞獅迎駕——

鑼鼓齊鳴。

十駕南獅從遙參亭下向南表演而來,至武則天前,行迎駕禮,龍顏大悅,給舞獅紅包賞賜。

武則天:請愛卿上前與朕一同為舞獅點睛。

狄仁傑、上官婉兒、魏王武承嗣等八位大臣分立武則天兩側。

武則天在龍椅上為兩架獅子點睛,狄仁傑、上官婉兒等六位大臣武則天兩側一邊四人,與武則天同時為其它舞獅點睛醒目。十個宮女端硃砂盤、筆。點睛後,十架舞獅歡舞而起,簡短表演後,口中吐出條幅:

聖母臨人、永昌帝業、

錦繡中華、大好河山,

鼎盛千秋、國泰民安、

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恭賀新春、歡度佳節。


武則天、大臣照相後,舞獅表演退至遙參亭處,一側五架對面而立。紅地毯場地讓開,突出顯示武則天龍椅儀仗。

3、司禮官宣:

落轎——

宮女攙扶武則天出御輦龍椅轎

4、司禮官宣:

旌旗、儀仗紅毯兩側列隊,恭迎吾皇蒞臨封祀壇——

龍椅放於一側暫且閒置,武則天在眾臣簇擁下,走進牌坊內,

大鼓社由外移至牌坊內,紅地毯兩側等距就位。

擂鼓、舞獅原地起舞。

武則天在牌坊處向遙參亭施禮三拜。所有儀仗隊伍在後列隊。

 

第二篇章《奇珍異果供奉上蒼》

 

5、司禮官宣:

第二篇章《奇珍異果供奉上蒼》,儀仗隊入場就位。

30個宮女儀仗進場,向遙參亭施禮三拜,紅地毯兩側對面而站。

旌旗獵獵,迎風招展,儀仗浩蕩,輝映嵩山。旌旗隊入場——

旌旗進場順序:

1、周、武大旗從牌坊門口並列走,旗正舉,不能傾斜,登上遙參亭臺階上後,東西兩側站立。

2、朱雀、玄武、青龍、白虎旗,旗正舉,不能傾斜,進場位置在亭前四角,代表東西南北四個方位。

3、幡旗,旗正舉,不能傾斜。並排進入場後,現場位置在紅地毯兩側,距離勻等對面而站,與儀仗隊站齊排,後退一步而立。

司禮官宣:

護衛將軍就位,儀仗隊施禮。護衛將軍入場。至遙參亭前,施禮三拜,登遙參亭,分站八角。

禮部大臣就位,儀仗隊施禮。禮部大臣入場。至遙參亭前,施禮三拜,登遙參亭,分站遙參亭柱子前,施禮而站。

鼓官、鑼官就位,儀仗隊施禮。鼓官鑼官入場。至遙參亭前,施禮三拜,登遙參亭,就位鼓鑼前。

司禮官:擊鼓三通

鼓初嚴——鼓再嚴——鼓三嚴——

鳴鑼

鑼初鳴——鑼再鳴——鑼三鳴——

恭請吾皇宣啟——

武則天宣:中嶽封禪貢奉大儀,啟——。愛卿狄仁傑、魏王(武承嗣)、上官婉兒,迎神監禮。

司禮官宣:遵旨!

迎神——

起樂——

恭請狄大人、魏王(武承嗣)、上官大人,迎神監禮——

儀仗隊施禮,拜——

狄大人、上官大人、魏王(武承嗣)分別抱「天地君親師」、「太祖妣無上孝明高皇后」、「顯祖妣產極文穆皇后」牌位,至遙參亭前,施禮三拜,登遙參亭,禮部大臣接牌位放於供案中間,三人分站遙參亭兩側面向觀眾監禮。

司禮官宣:天神地祗貢奉大儀啟——

敬奉三牲——

樂起——

儀仗隊施禮——(四個禮部一同施禮)

(3個奉供宮女(舞蹈隊)奉三牲供品登遙參亭,施禮三拜,禮部大臣接供品擺供品。3個宮女從遙參亭北退場回原位。

敬奉五穀,儀仗隊施禮——

16個宮女,手託五穀豐登、風調雨順、祈福中華、國泰民安供品盤雙排而行,在遙參亭下,施禮三拜,登遙參亭,禮部大臣接供品擺供品。宮女從遙參亭北退場回原位。

敬奉珍果

8個舞蹈隊手託蘋果橘等供品盤雙排而行,在遙參亭下,施禮三拜,登遙參亭,禮部大臣接供品擺供品。從遙參亭北退場回原位。

(可否讓駱駝崖芝麻糖、觀星臺蜜食、登封焦蓋燒餅、蘋果、橘子等登封特產)

敬奉聖水,儀仗隊施禮——

2個宮女捧嵩潁甘露(可參考中嶽廟礦泉水公司),在遙參亭下,施禮三拜,登遙參亭,禮部大臣接供品擺供品。從遙參亭北退場回原位。

敬奉酒爵——獻武皇金尊御酒(或古綸酒,根據廠家支持意願而定)

三人一排,15個宮女手捧酒罈並排而行,在遙參亭下,施禮三拜,登遙參亭,禮部大臣接酒罈擺於供案。從遙參亭北退場回原位。

敬奉紅燭、酒爵、玉帛

8個宮女,前2人捧紅燭,後6人,三人一排,捧酒爵、元寶,在遙參亭下,施禮三拜,登遙參亭,禮部大臣接供品擺供品。從遙參亭北退場回原位。

 

第三篇章《一代女皇祭天祀地》

 

司禮官宣:貢品齊畢,恭請吾皇祭天祀地封禪中嶽——

武則天后邊儀仗依序而排

沐手上香(6個護轎侍女,2個躬身端盥洗器具上前,跪蹲於地四手託盆,1個澆水,1個進巾,2個拉裙擺。武則天盥洗,洗畢,4個侍女躬身退後,放置器具後,仍伴其後)

司禮官宣:儀仗隊施禮,恭請吾皇登壇祭拜——

眾臣高呼:

大周天子,吾皇則天!天命上君,神授君權!

萬民樂業,綿繡江山!天降祥瑞,厚土金摶!

四夷朝賀,國泰民安!千秋永固,昌隆萬年!

呼畢,擊鼓鳴鑼!禮樂起——

武則天、玉扇、華蓋行至中,6個侍女,2個鋪御團,2個攙扶,2個拉裙擺。行三拜九叩之禮,禮畢,依次撒蓮花蒲團,攙扶,後退。武則天登遙參亭上。

司禮官宣:

一祭黃天

侍女呈香。行初獻禮,

祈福大周,江山永恆,鼎盛千秋,國運昌隆!

一上香、再上香、三上香——

一拜!再拜!三拜!

再祭厚土

恭請吾皇行亞獻禮,

祈福吾朝,風調雨順,百業興盛,五穀豐登!

敬酒——

侍女斟酒,呈爵

初獻爵、(此處置入登封武凰金樽酒宣傳)

(武則天手捧酒爵,芳香四溢。武則天作深呼吸狀,驚訝陶醉表情,問狄仁傑。)

武則天:狄愛卿

狄仁傑:臣在。

武則天:朕所捧之酒是何人所貢?為何這般芳香醉人?

狄仁傑:稟皇上,此酒乃出自嵩山腳下一位百歲老人之手。他用十種優質雜糧,配以嵩山神草精釀而成。不僅醇香濃厚,且能延年益壽,美容養顏!

武則天驚喜:噢!真乃我大周珍寶也!日後祭祖孝老,當用此酒!

狄仁傑:遵旨――

(武則天虔試地將酒灑在地上)

再獻爵、三獻爵。

一拜!再拜!三拜!

三祭往聖

恭請吾皇行終獻禮。侍女向武則天呈玉帛元寶

祈福蒼生,萬民樂業,繁榮昌盛,福壽康寧!

初獻寶、再獻寶、三獻寶——

一拜!再拜!三拜!

恭請讀祝官(狄仁傑)頌讀拜文!

奉天承運,大周皇帝拜祭中嶽主神。

太極分渾,兩儀是生。辰作乾寶,嶽樹坤靈。

昭彰天地,吐納五精。唯中挺神,祥契幽經。

日月交暉,寒暑遞成。萬象合和,兆類孳盈。

尚饗——

一拜,再拜,三拜!興——

侍女攙扶武則天起身。與狄仁傑、上官婉兒、魏王武承嗣一起在壇上觀禮。

 

第四篇章《道道聖旨喜宣嵩陽》

 

司禮官宣:武皇下詔,百官聽旨:

眾官員遙參亭前俯跪聽旨。

武則天:時維我武周天冊萬歲元年甲申正月朔日,得中嶽主神佑護,我大周國運昌盛,四夷來朝,百姓安居,朕心甚悅。特攜百官,登臨嵩山,封賜中嶽,祭天祀地,功報神祗。於中嶽主神前行大赦之禮,大赦天下。

眾臣高呼:

大周天子,吾皇則天!天命上君,神授君權!

萬民樂業,綿繡江山!天降祥瑞,厚土金摶!

四夷朝賀,國泰民安!千秋永固,昌隆萬年!

呼畢,擊鼓鳴鑼!

聖旨下——

內侍官1宣旨:

1、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應天順時,受茲明命,御封嵩嶽神天中王為「神嶽天中皇帝」;欽此!

眾百官:吾皇聖明,謝主龍恩!神佑大周,萬載永春!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聖旨下——

內侍官2宣旨:

2、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應天順時,受茲明命,御封天靈妃為「天中皇后」;

眾百官:吾皇聖明,謝主龍恩!巍巍神嶽,庇佑大周!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內侍官3宣旨:

聖旨下——

3、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應天順時,受茲明命,御封開國始祖夏啟為「齊聖皇帝」;

眾百官:吾皇聖明,謝主龍恩!感念先賢,啟迪後人!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聖旨下——

內侍官4宣旨:

4、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應天順時,受茲明命,御封啟母神為「玉京太后」;

眾百官:吾皇聖明,謝主龍恩!禹王治水,啟母卓勳!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聖旨下——

內侍官5宣旨:

5、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應天順時,受茲明命,御封少室阿姨為「金闕夫人」;

眾百官:吾皇聖明,謝主龍恩!扶養夏啟,助禹乾坤!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內侍官6宣旨:

6、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應天順時,受茲明命,御封太子王子晉為「升仙太子」。

眾百官:吾皇聖明,謝主龍恩!好道修身,升仙脫塵!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內侍官7宣旨:

7、聖旨下——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應天順時,受茲明命,永志紀念五皇登嵩山封中嶽大功告成,改年號為萬歲登封,改嵩陽縣為登封縣,改陽城縣為告成縣。免除天下百姓賦稅一年。欽此!

眾百官:皇恩浩蕩!蒼生洪福!陛下聖明,謝主龍恩!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內侍官8宣旨:

聖旨下――

奉天承運,皇帝詔日,應天順時,受茲明命。御封嵩嶽「武皇金尊」為大周國宴珍釀,御封駱駝崖芝麻糖、焦蓋燒餅、芥絲韭花為大周美味佳餚,御封大唐麗粉手工繡花鞋為內宮專用鞋品,為大周厚德忠孝之人專享!欽此!

眾百官:吾皇聖明,謝主隆恩!大周珍品,忠孝做人!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武皇:眾愛卿平身——

眾百官:謝陛下!(起身後兩側站立,將中間紅地毯位置讓開)

 

第五篇章《歌舞昇平共慶輝煌》

 

司禮官:吾皇封禪大功告成!百官朝覲、四夷朝賀,歌舞昇平,盛世華年!

百官行朝賀禮

狄仁傑、上官婉兒、魏王居前排,行三拜之禮。齊呼:

聖母臨人,永昌帝業,

天命上君,神佑大周,

吾皇聖明,萬古千秋!

四夷行朝覲禮(可進奇珍異果瑞獸等貢品),行三拜朝覲禮。

舞蹈隊表演(3分鐘)

王麗仙女撒花(3分鐘)

舞獅行參拜大禮(5分鐘)

司禮吾皇登嵩山封中嶽大功告成,龍騰虎躍,鐘鼓齊鳴,萬民同樂,普天同慶!眾百官奉陪吾皇巡遊嵩山,飽攬勝景!吾皇升座乘輦,起駕——!

龍椅轎就位,如開場前順序一樣,武則天重登龍椅。

盤鼓列隊,舞獅開道。護送至牌坊外。返回原處。結束。

 


頭上三尺有神靈

2018新春新歲

《武則天封禪大典》劇組

向大家恭賀新春

祝所有關心支持參與參加的

各級領導各界人士

在中王大帝、一代女皇及諸神護佑下

一炮打響 一炮走紅

一帆風順 一舉成名

一舉兩得 一呼百應

一步登天 一鳴驚人

一本萬利 一舉大成


封禪中嶽舉世功,登封告成享美名

一代女皇功德厚,千秋萬代永傳頌

  

時間安排

  所有參演人員,正月初五下午一點集中到中嶽廟西側往北300米處九龍宮(黃龍廟)中嶽養生苑,分組、分角色、分道具、換服裝、化妝盤頭,自此處儀仗列隊步行5分鐘到中嶽廟《名山第一》牌坊門內遙參亭前廣場彩排。正月初六上午彩排並正式預演。正月十四上午,首屆中嶽新春文化廟會開幕式,《武則天封禪大典》隆重上演。

  年節期間,中嶽廟進香祈願者較多,中嶽廟祈福法會接連不斷,建業集團上萬名業主匯集中嶽廟趕會祈福觀演,全市數十道文藝社團、非物質文化遺產絕技展演,各地美食名吃、馬戲百貨等雲集於此,《武則天封禪大典》大型演出將獨領風騷,河南網絡電視臺、河南電視臺大象直播間現場網絡直播,國內外數十家媒體聚焦報導,盛況空前。由於時間緊迫,請志願者、義工、愛心化妝師、盤頭師、愛心商家、愛心企業儘快報名。

報名電話

登封市文化館副館長李豔豔:13592558505(微信同號),

海潮傳媒總經理顧國傑:13783519368(微信同號),

河南中嶽廟養生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老總張東(總指揮)13783672093(微信同)

告成志願者協會會長李小鋒:13838296281(微信同號),

登封志願者協會屈亞曉老師:15838365053(微信同號),

登封旗袍會會長梁姍:13083699037(微信同號),

了凡苑負責人景鬱蔚老師13938287882(微信同號)

祝大家新春愉快,狗年旺旺,夢想成真,前程輝煌!

【演員須知】

1、服從分配。本劇每一個角色都很重要,報名者必須服從劇組安排。編導在編劇和鏡頭設計中,無論哪個角色,鏡頭都很明顯。場次較多,主要角色只要你自信能夠勝任,臺詞熟練,表達準確,發揮充分,劇組考試研究後,可讓大家輪流扮演,相信通過這個平臺,會讓大家新春新歲,在中王大帝庇佑之下,一炮走紅,一舉成名,前程輝煌,美夢成真!

2、保證安全。因本次活動屬弘揚嵩山文化的大型公益活動,規模空前,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所有參演者自覺自愿,年節期間、中嶽廟三月廟會期間、十月廟會期間將連續重磅上演,安全責任自負。請個人妥善保管好自已衣物財產,確保出行、演出安全。

3、遵守道規。中嶽廟是我國道教聖地,國家級保護文物比比皆是,所有參演人員必須自覺遵守道規,不可隨意發表言論,文明禮貌,敬畏神明,談吐有度,舉止文雅,講究衛生,愛護文物,不能損壞一草一木,否則一切後果自負,如有信仰不同者,請提前告知劇組負責人。

4、請假制度。本劇演出成功後,有望成為我市音樂大典一樣的重磅項目和文化產業,為確保演出順利圓滿成功,劇組安排有替補角色,如個人臨時有事,請提前向相關負責人請假。

5、掃碼進群。為讓大家及時了解劇組安排,演員眾多,不再一一回復,特組建《武則天封禪》演員群,請大家掃碼進群,劇情臺詞也將發在群中。海潮傳媒攝製部全程拍攝製作,照片、視頻第一時間通過該群發給所有演員。群中不允許發與本劇無關內容。

  以上守則,望大家認真遵守。

【角色分配:旗手26人,4個鳴鑼開道兵士,2個擊鼓鳴鑼將軍,8護衛將士,4個禮部大臣,2個司禮官(一男一女,女給武則天配音),12個紅色舞女(跳禮儀之幫),愛卿2人:狄仁傑魏王武承嗣,女愛卿2人:上官婉——兒,太平公主,16名男女侍臣女皇武則天。抬龍椅轎8人,6個護轎侍女玉扇宮女2人黃羅傘1人挎刀侍衛8人宮女30人。










【花轎隊8人】

【護衛將軍8人】

【男女官員30人(含狄仁傑武承嗣上官婉兒太平公主)】

【宮女儀仗隊30人,有上供任務】

【紅衣舞女8——12人,跳《禮儀之幫》舞蹈】

【古裝舞蹈隊8人,跳《江南夢》舞蹈】

【6個侍女】

【2個禮部大臣,1個司禮官,另一個是普通話好的女司禮官,給武則天配音】

【旌旗隊,男2人,女24人】

【開道兵士4人,擊鼓將軍2人】

【挎刀侍衛8人】

吃水不忘打井人,女皇嵩山有大恩,

登封告成揚天下,千載功德聳入雲!

諸位奉獻施大愛,來日福報臨家門,

經營生意財源廣,創辦企業建奇勳,

莘莘學子成棟梁,士途通達旺官運,

子孫發達千秋盛,家興業旺萬年春,

中王大帝顯神威,有求必應佑子民,

人人網紅成明星,福壽康寧夢成真!

相關焦點

  • 秦始皇、漢武帝等皇帝都去泰山封禪,為何女帝武則天卻在嵩山封禪
    自此之後,封禪泰山成為了帝王最高規格的祭祀大典,後世的皇帝只要是對自己的功績足夠自信,一般都會前來泰山封禪,向上天報告自己的豐功偉績,也向天下人再一次宣示了皇帝「受命於天」的神聖性。所以作為人間至尊的皇帝選擇在泰山封禪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情。而武則天作為中國歷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在位期間,國家被治理的是欣欣向榮,國力得到了進一步增強,被後世稱為:政啟開元,治宏貞觀。所以封禪也說得過去,但是她卻沒有去泰山,而是選擇了在嵩山封禪,這又是為什麼呢?
  • 中國唯一的女皇帝封禪嵩山 其遺址即將開建生態文化公園
    映象網訊(記者 邱延波 劉少利 通訊員 朱朝峰 武永娜 文/圖)公元696年,大周皇帝武則天在登封「登嵩山,封中嶽,大功告成」。武則天的此次封禪活動,改變了歷代帝王封禪泰山的傳統,確認了中嶽嵩山在帝王禮制崇拜中的神聖地位、以及武則天君權神授的合法性。
  • 帝王封禪都在泰山,為何武則天對嵩山情有獨鍾?因這座山太靈驗了
    嵩山,古稱「外方」,夏商時稱「崇高」、「崇山」,西周時曾稱為 「嶽山」,以嵩山為中央左岱(泰山)右華(華山),定嵩山為中嶽,始稱「中嶽嵩山」,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源地。武則天為何如此鍾情於嵩山,或者真像史書記載的那般,她想從此獲得某種天助的力量?
  • 唐高宗與嵩山
    唐高宗首次打算封禪嵩山是儀鳳元年(676年)。據《資治通鑑·唐紀十八》「儀鳳元年」條:「(二月)天后勸上封中嶽;癸未(十五日),詔以今冬有事於嵩山(即要封禪嵩山)……丁亥(十九日),上幸汝州之溫湯……(三月)甲辰(初六),上還東都……(閏三月)己卯(十一日),詔以吐蕃犯塞,停封中嶽。」唐高宗第二次打算封禪嵩山是調露元年。
  • 嵩山,中央的誘惑
    公元696年1月(天冊萬歲元年臘月),大周女皇武則天親臨嵩山,主持「封禪」大典。此事非同尋常。更何況,這位皇帝還是一個女人。自秦始皇始,「封禪」成為國家最為重要以至神聖的禮制活動。但並不是所有的皇帝都有資格「封禪」。30年後,已經登基稱帝的武則天終於迎來了獨自「封禪」的時刻。只是「封禪」的地點從泰山轉移到了嵩山。
  • 五嶽之尊,與封禪大典的「恩怨」
    泰山位於山東省的中部泰安市境內,泰山古稱岱山,泰山的主峰玉皇頂海拔有1532.7米,東嶽泰山、同湖南的衡山、山西的恆山、陝西的華山、河南的嵩山合稱五嶽,古代以東方為萬物交替,所以泰山有五嶽之長,五嶽獨尊之美譽。
  • 古代封禪大典到底是一種怎樣的儀式,帝王通常在哪裡封
    在「封禪」一詞中,「封」是祭天的意思,「禪」是祭地意思。封禪是一種祭祀儀式,是中國古代帝王在五嶽中的中嶽嵩山和東嶽泰山舉行的祭祀天地神衹的一種活動,其中在泰山舉行的封禪儀式最多。據《史記》記載,秦朝以前有72位皇帝在泰山進行過封禪活動。
  • 被低估的嵩山——嵩山不止有少林
    「嚴嚴嵩嶽,作鎮后土,配天奉化,總統四旅」,這是北魏道長寇謙之撰寫在《中嶽嵩高靈廟碑》上的一句話,嵩山居中,五行屬土,土既地,宇宙萬物唯有地可以配天,天地之間唯居中得以統帥四方。如此去解讀,武則天當年封禪不選泰山而選嵩山的舉動就不難理解了。
  • 武則天曾在洛汭沉璧祭天
    武則天很可能是最後一個在洛汭沉璧祭天的帝王。兩《唐書》的《武后本紀》,均沒有武則天沉璧祭天的記載。可是,大才子、杜甫的外公、國子司業崔融的文章卻讓我們眼前一亮。武則天去世後,崔融代表朝廷撰寫的《則天大聖皇后哀冊文》稱頌武則天說:「沉璧大河,泥金(即封禪)中嶽。巍乎成功,翕然向風。」
  • 泰山巖巖,封禪成其尊
    西嶽華山之高聳、北嶽恆山之險要、中嶽嵩山之巍然、南嶽衡山之秀麗,五嶽各有千秋。為什麼東嶽泰山被封為「五嶽獨尊」?這要從人類信仰說起。原始崇拜源自人類對自然、對祖先的一種自發的尊崇。《尚書》記載,父系社會後期,舜為部落首領時,要祭祀「六宗」,即天宗:日、月、星;地宗:山、河、海。
  • 《武則天》11 垂簾聽政
    武則天(公元624年-公元705年),名武曌,祖籍并州文水縣(現成山西文水縣東),生於長安(今陝西省西安市),中國歷史上唯一得到普遍承認和眾人皆知的女皇帝。唐朝功臣武士彠次女,母親楊氏。十四歲入後宮為唐太宗的才人,唐太宗賜號「武媚」,唐高宗時初為昭儀,後為皇后(655年-683年),尊號為天后,與唐高宗李治並稱二聖。
  • 河南嵩山,中原歷史文化名山:武則天曾封嵩山為神嶽
    嵩山位於河南省登封市屬於鄭州管轄,靠近古都洛陽,嵩山由72峰組成壯美山川,是中原大地上的一片屋脊,嵩山不僅風光秀麗,更是一座文化名山,歷史上曾經有幾十位皇帝登臨嵩山。歷史上登臨嵩山最多的皇帝那要算武則天,武則天稱帝之後曾經前後十次登嵩山,古代歷來皇帝祭天都是泰山,然而武則天卻是例外祭天到嵩山,由此將嵩山封為神嶽,嵩山被武則天封為神嶽後,還責令將嵩陽 縣改為登封縣(登封縣古時叫嵩陽縣)將今天的告成鎮古代叫陽城縣改為告成縣。
  • 歷代帝王封禪泰山之一 秦始皇封禪
    歷代帝王為了宣揚其「受命於天」,功德卓著,相繼舉行封禪或祭祀大典。秦始皇、漢武帝、光武帝、漢章帝、漢安帝、隋文帝、唐高宗、 武則天、唐玄宗、宋真宗、清康熙帝、清乾隆帝等都曾封祀泰山(見表),留下了眾多的歷史掌故與文化遺蹟。歷代帝王封禪泰山一覽表始皇嬴政 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 封泰山、禪梁父山。
  • 衡山、恆山與嵩山
    《通鑑》載:早在公元前一千多年前,西周第二個皇帝周成王,「巡狩至北嶽,北方諸侯朝於明堂」;《史記》中載:「秦始皇二十九年復遊海上,到琅琊,過恆山」,《前漢書》中載:漢武帝天漢三年春三月,到泰山修封后,又親臨恆山進行祀祭,舉行了「埋元玉」的典禮,並將恆山第一次封為神。以後歷代帝王不斷地對恆山進行封禪。
  • 中嶽嵩山,很早就獲得歷代統治者的尊崇,尤以武則天最為甚之
    ,很早就獲得歷代統治者的尊崇,尤以武則天最為甚之。洛水獻瑞有功,中嶽嵩山與洛水相近,肯定是這二位商量好要一齊保佑女皇娘娘的。就這樣,武則天下旨,號嵩山為「神嶽」,尊嵩山神為天中王,夫人為靈妃。嵩山舊有夏啟及啟母、少室阿姨神廟,全部列入國家祀典。
  • 泰山封禪:除了展現君權天授國富民強,更重要在于震懾和團結關東
    封禪,既祭拜天地。封,就是用土築起祭壇向上天禱告,帝王稟報自己的功勞。禪,就是在山腳等地開闢祭祀的場所,向大地稟告帝王的成就。這是我國古代最高的祭祀大典,只有功勞巨大帝王才能舉行這種活動。《管子》裡就記載,早在夏商周那個遠古的三代時期,封禪大典就已經存在。雖然帝王們曾經封禪過的山,不僅是泰山。
  • 6位君主封禪泰山,為何唯獨宋真宗封禪泰山以後,就沒人願意去了
    自打宋真宗這貨去了泰山封禪以後,泰山的名聲就臭了,後世的皇帝們都不屑跟宋真宗這種貨色一樣,前往泰山封禪。為啥?因為後世皇帝去了泰山封禪,就相當於承認自己和宋真宗一樣垃圾,那誰還願意去呢?可以說宋真宗以一己之力,毀了一座山的榮耀。
  • 中嶽嵩山,到底是怎麼樣的一座山?
    從五嶽位置分布看,嵩山,中中中,但是嵩山稱「中」絕不是靠位置立足的。嵩山屬伏牛山系。嵩山的形成在經歷了25億年前的「嵩陽運動」,18億年前的「中嶽運動」,5、6億年前的「少林運動」,三次大的地殼運動之後,逐漸形成了山脈。嵩山總面積約為450平方公裡,由太室山與少室山組成,共72峰,海拔最低為350米,最高處為1512米。
  • 歷史上封禪泰山的君王,為何只有6位?他憑一己之力毀了泰山封禪
    封禪泰山的意思,就是皇帝想表達一件事:哥的皇權是上天賜給哥的,你們都得聽哥使喚才行!順便呢,再把自己的年終總結向老天爺匯報一下。不過一般皇帝可不敢封禪泰山,必須要有作為或者覺得自己有作為才會去。歷史上真正封禪泰山的皇帝,其實只有6個。不僅數量比較少,這裡面還摻了個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