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每個月的生理變化分為三個時期:月經期、安全期和排卵期,通常想要寶寶的夫妻在排卵期內同房會增加受孕的機率,因此夫妻一般會關注排卵期更多一些,而被忽略的安全期是如何計算的呢?安全期中所謂的「前七後八」又是什麼意思呢?
01安全期是如何計算的
安全期可分為排卵前安全期和排卵後安全期,在月經結束後那天到排卵期的前一天,這段時間被稱為排卵前安全期,而從排卵期結束的第一天到月經來潮的前一天,這段時間被稱為排卵後安全期,通常情況下,排卵後安全期要比排卵前安全期相對更加安全一些。
02安全期所謂的「前七後八」是什麼意思
「前七後八」是用來計算安全期的一種方式,主要是圍繞著月經期來計算的,「前七」是指月經來潮時的前七天,「後八」是指月經來潮後的八天,在這段時間內,對於月經周期為30天的女性來說是屬於相對的安全期,這個階段夫妻同房後,受孕的機率會相對較低,但所謂的「安全期」並不是絕對安全的,因為女性每個月的排卵期可能受到自身或一些外界因素影響,所以如果沒有計劃要寶寶的夫妻,應採用其他的避孕方式,不要單純地依靠安全期規避受孕。
表妹小婕就遇到了這樣的困擾,剛剛結婚的她原本想著兩個人玩一年再要孩子,因此平時很注意避孕這件事,但只有一次兩個人覺得是在安全期,所以沒有做避孕措施,沒想到擦槍走火居然中獎了,因為懷孕並不在計劃中,也沒有好好備孕,導致表妹從懷孕到生產一直都擔心孩子的健康狀況,不過幸運的是生出來的孩子很健康。
安全期並不是百分之百「安全」,雖說女性每個月會排出一顆卵子,但影響女性排卵期的因素有很多,如月經不規律或工作、生活壓力大、心情低沉等情況,都有可能導致排卵不規律,這時的「安全期」就變得沒那麼安全了。
03為了優生優育的考慮,還有哪些避孕方式呢?
1、服用避孕藥
避孕藥大致分為三種:緊急型、短效型和長效型,可以根據個人的需求選擇不同類型的避孕藥,緊急型一般是在同房後的72小時內服用,為了安全起見12小時後再服用一次;短效型是在月經第五天開始服用,連續服用22天左右,在服藥期間可以有效抑制女性排卵,從而達到避孕的效果;長效型通常服用一次後可以避孕一個月。
雖然服用避孕藥可以有效避孕,但如長期服用對身體造成有一定的影響,避孕藥中含有激素,長期服用可能導致月經不調、閉經、動脈硬化等情況出現,因此需要慎用。
2、使用安全套
安全套避孕是一種相對安全可靠的方式,且成功率高達99%,它利用阻斷精子進入陰道的方式避孕,這樣不僅可以精子與卵子無法結合,同時還對女性身體沒有什麼影響,是一種比較好的避孕方式。
3、戴節育環
通常採取佩戴節育環避孕多數是已經生育過的女性,因為節育環的使用年限比較長,一般5-10年才需要更換一次,但由於節孕環的形狀、材質的不同,建議在佩戴節育環時選擇正規醫院,聽取醫生意見,選擇適合自己的種類。
4、結紮手術
一說到結紮手術,我們第一個想到的都是男性,其實男性和女性都可以結紮,女性的結紮手術又稱輸卵管結紮術,若做了雙側輸卵管結紮術後,再想疏通輸卵管就沒那麼容易,可能導致不能再生育;而男性結紮手術是對輸精管進行結紮,通常不會影響其生殖功能,是一個一勞永逸的避孕方式。
「安全期」並不一定真的安全,採取有效的避孕措施才是硬道理, 科學且有計劃的備孕也有助於生出更加健康、聰明的寶寶。
高級育嬰師、多平臺邀約原創作者,想要了解更多母嬰育兒知識可以在文章右上角點擊關注,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能夠幫助到更多的人,就請點讚、收藏和分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