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變得優秀,無非是做到了這三點

2020-12-16 哈叔職場微課堂

昨晚,有位讀者在後臺很失落地說,感覺自己這些年活的太失敗了,轉眼快三十歲,還是一事無成。

我沒有過多地回復他,只說了句:從現在開始改變,並不算晚。

在我看來,人生最有趣的地方在於「變」,永遠充滿著未知。

一個人可以從聰明變得愚鈍,也可以從愚鈍變得聰慧起來,可以從一事無成走向人生巔峰,也可以從風光無限變得無人問津。

而這種「變」往往意味著什麼呢?

機會和希望。

正如這位在後臺留言傾訴的讀者,今天的他雖然身陷低谷,但並不意味著他明天不可以站在高處。

在這個世界上,庸人變得優秀,落魄走向風光,這樣的故事太多了,不是什麼稀奇事。

實際上,我們真正應該關注的問題是:一個人如何才能變得越來越優秀?我們如何才能告別平庸?

我認為,主要是要做到這三點。

01

有明確的志向和目標

老話說,樹無根不長,人無志不立

樹木沒有了根,就不會再生長了,而人一旦失去了志向,那麼就很難會有一番作為。

很多人之所以平庸,最本質的原因就是他們沒有明確的志向和目標,沒有強烈的進取之心,以至於整天渾渾噩噩地混日子,得過且過。

我時常會和身邊的朋友討論這樣的問題:

人的欲望是很難填滿的,有了這個就想要那個,手裡有十萬的時候,就想有一百萬,等有了一百萬,就想要兩百萬,三百萬...

雖然欲望難以百分百滿足,但並不意味著人要清心寡欲地活下去,什麼都不追求,這樣的「佛系人生」往往不過是為自己不努力、不作為找了個冠冕堂皇的理由罷了。

實際上,很多優秀的人之所以能變得優秀,往往就贏在他們有進取心,胸有大志,想要的比較多。

當你想要掙到更多的錢,那麼你就不會允許自己偷懶;當你想要學到更多的技能,就不會在娛樂上浪費太多的時間...

一個人能有多優秀,最終能走得有多遠,其實就看他有怎樣的志向,心中有了明確的目標和方向,很多問題便不再是問題。

02

心靜,腳踏實地

有了目標和方向,只是告別平庸的第一步,是不可或缺的一個步驟,但卻並不是最重要的。

因為真正重要的是接下來怎麼做,畢竟事情是一件件做出來的,路是一步步走出來的,光有志向,不去執行和行動,那就是在瞎扯淡。

我們可以看這樣一個問題:那些平庸的人難道就沒有志向和追求嗎?

當然也是有的,就比如很多人整天喊著要掙錢,要實現財務自由,這就是志向,但能不能做到就是另一回事了。

古語有云:有志之人立常志,無志之人常立志。

這句話細細去品味,特別精闢,一針見血地指出了優秀的人和平庸的人之間存在的差距。

平庸的人喜歡立志,但往往堅持不了多久,就放棄了,這一如今天的很多職場人,習慣性立目標,但最終都是啪啪打臉。

而優秀的人相比起來則更為專一,他們的志向是屬於長期型的,一旦確立就很少再去改變。

他們會專注地去朝著既定的方向努力,而且往往都是不動聲色的,人在心無旁騖的狀態下,通常能爆發出強大的戰鬥力。

能腳踏實地的努力,不急於求成,不幻想一步登天,懂得延遲滿足感,這其實就是「心靜」。

心靜的人有三點優勢:

1. 意志力更強,不會輕言放棄;2. 思路更清晰,懂得思考;3. 成長起來更快,能耐得住寂寞,享受獨處。

而這就是一個人走向優秀的第二種品質。

03

謙遜有禮,有原則和底線

能用心把事情做好,朝著目標踏踏實實地去努力,固定是非常重要的,但一個人之所以能稱得上是優秀的,往往有兩個層面:一是事業成就,二是人品和修養。

而這兩點,其實也是相輔相成的。人品和修養在某種程度上講,決定了一個人的事業能有多大的成就。

為什麼這麼說?

客觀地講,有些人的能力雖然很強,但之所以沒能取得相匹配的成績,往往就是因為他們的人品或者修養方面有問題。

比如說小說《三國演義》裡的呂布,那麼厲害的人,正值當打之年,卻無人敢用,原因就在於他糟糕的人品,劣跡斑斑的過往。

再比如說大才子楊修,那麼聰明的一個人,本可以在曹操麾下一展其志,但卻因為愛炫耀自己的才智,結果惹惱了上司,落得個身首異處的下場。

在成長的路上,在人生前行的路上,待人謙遜有禮,懂得尊重別人,做事有原則,堅守做人的底線。

這些特質能幫助你成為一個真正優秀的人,從實際的角度出發,也能助你少去很多的麻煩和不幸。

有志、心靜、謙遜,一個人變得優秀,其實無非就是努力做到了這三點,在能力和修養上均衡地提升自己。

而這些就是你應該去努力的方向。

相關焦點

  • 老人說:一個人的輸贏成敗,無非在這三點,做到了自然心想事成!
    導語:老人說:一個人的輸贏成敗,無非在這三點,做到了自然心想事成!人生不可能一直都是順利的,有光明的大道就會有崎嶇的小路,有歡笑也有會有淚水,有成功也會有失敗,有輸就會有贏,這才是豐富多彩的人生。一位老人就曾經說過:一個人的輸贏成敗,無非在這三點,做到了自然心想事成!第一點:贏在和氣和氣致祥,乖氣致戾。和氣不是要你做老好人,而是以一顆寬大體諒之心處事待人。曾國藩治理湘軍靠的就是「誠」與「和」二字,他對待部下寬厚仁慈。在下屬面前不耍官威,不擺架子。在營中曾國藩總會和士兵一起吃飯,吃完飯後,大家圍坐在一起聊天,曾國藩喜歡講個小笑話,大家笑得東倒西歪。
  • 當一個人突然變得不主動了,原因無非這三點
    其實,這是戀愛的必經過程,沒有會一直持續下去的激情。大多數戀情會逐漸向親情和愛情的共同體發展。但是也有的戀情會從熱情到不再主動,漸漸走向分手。當一個人突然變得不主動了,原因無非這三點。假如這段戀情的最初就是在一方並不真心的基礎上,而是有著其他的目的和想法的話,那麼,當初的種種溫情和主動接近,都可能在一朝一夕就突然失去。從媒介我們常常可以看到感情騙子這類的社會新聞,有時一個男子或女子,就可以同時騙取十幾甚至幾十個人的感情。
  • 真正優秀的人,往往能夠做到這三點,你做到了嗎?
    我相信優秀的人和普通人的分布亦遵循著二八定律。現如今有很多的「規則」去界定、約束一個人是否足夠優秀。譬如你是不是在某一領域上貢獻特別突出,抑或是在為人處世上較他人圓滑,抑或是在職場上能夠做到左右逢源,快速升職加薪……這群優秀者,往往都能做到這三點。如果你做到了,證明你離優秀就不遠了。能看到別人的長處「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每件事情有利有弊,每個人也各有所長,各有所短。
  • 快速變得自律,其實只需做到這三點,你會更加優秀
    從本質上說,自律會給予一個人前進的動力,做事的推力以及失敗時的給予人快速走出墮落的抗爭力,而這三種力都是走向成功的必備要素。在《人性的弱點》一書中提到:"人性本是懶惰的,如果不費吹灰之力就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你們不會有一個人去努力。"
  • 所謂彪悍的人生,無非就是做到這五點
    其實無非就是希望能有個好身體,在變老的這條路上更有掌控權。02 可以對不喜歡的人和事說不我曾經在文章裡講過,努力很累,但我們為什麼還要努力呢?坦白講,很多事情是變得越來越糟糕,還是順利化解危機,轉危為安,與一個人遇事時的應對態度有直接關係。正所謂,一念天堂,一念地獄。很多時候,將問題複雜化,將矛盾激化的罪魁禍首就是壞情緒。
  • 一個人是否靠譜,無非是看他有沒有這6種表現
    一個人是否靠譜,無非是看他有沒有這6種表現不管是在生活還是工作中,我們時常會需要去認識陌生人。俗話說得好的,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只有相處過後,時間長了,自然雙方有了一定的了解。靠譜往往是對一個人十分不錯的評價,相信大家心裡應該清楚。那麼我們應該怎麼去判斷一個人到底是否靠譜呢?其實,在我看來無非就是看他有沒有這6種表現。第一種表現:信守承諾,說話算數信守承諾,說話算數的人不管在什麼地方,往往會比較吃香。舉個例子,對方答應的事情,一次又一次的變卦,你會不會很不爽?
  • 真正喜歡一個人,是想變得更優秀
    其實我一直堅信著如果真正喜歡一個人的話,自己會想變得更優秀的信念的。看完了這部劇之後,再一次印證了這一點。女主佐倉七瀨在一次去東京的修學旅行中,偶然遇到了男主天堂浬。自己可以說是對人家一見鍾情了,在得知人家是日浦綜合醫院的醫生後,她勵志要成為一名護士,以後再見到天堂醫生。經過不斷地努力,佐倉七瀨成為了一名護士,跟天堂浬一起工作。她也從當初的菜鳥一步一步成長起來。
  • 命好的人,無非做到了這幾點
    所謂的生活,不過是把真情成詩,把摯誼下酒,大口喝完這杯暖心酒,甭管前路漫漫,仍能相攜相惜繼續往前走。人生最大的痛苦,不是沒不到,而是弄丟了。得到與失去本是同胞兄弟,永遠在一念之間。人們往往會不在意得到的一切,不去珍惜,不去在乎,當有一天消失不見時,才會在內心耿耿於懷。
  • 一個人,即將變得有出息之前,肯定會出現這三個徵兆
    所以,一個人要想自己的人生有出息,首先就要努力讓自己變成一個優秀的人,儘量多培養那些能夠讓自己變得更有價值的行為與習慣,而這些都會體現在我們的日常生活與工作中。一個人即將變得有出息之前,肯定會出現這三個徵兆。一、不甘於現狀甘於現狀是阻擋一個人前進的最大殺手。當我們滿足於當下的時候,就會缺少更進一步的意願,也就缺乏奮鬥的動力。
  • 一個人總開心不起來,無非是兩個原因
    讓人在情緒上有所鬱結的,無非是人或物。前者主要源於人與人之間的相處,後者,大多來源於「所得非所求」。而在這兩個方面,許多人總開心不起來的原因,就是沒有清楚地認識到「內外」這兩點。她被同事看不起,她就歸咎於是自己父母不夠優秀,年輕時不夠努力。她沒辦法買自己看上了很久,卻仍掛在商場櫥窗裡的那件衣服,就忍不住責怪自己男友不求上進,不會掙錢。那時,她總是將自己遭遇的所有不好的現實,都推責於身邊那些守著愛著自己的人。可即使如此,這樣的她,在夜深人靜一個人失眠時,仍然輾轉反側,心緒難安。
  • 如何修復玻璃心,請做到這三點
    如何修復玻璃心,請做到這三點文/禮運暖天下首先什麼是玻璃心呢?字面意思是說心像玻璃一樣容易碎,內心敏感且脆弱,很容易受傷。讓自己變得忙起來這是一個最容易上手和最容易做到的,讓自己忙起來吧,更加專注工作。沒事多看書,有空多掙錢,很多時候,你專注於提升自己,一切嘈雜的聲音還有一些壞的情緒也會煙消雲散。其實沒有生來就內心特別強大的人,每個強大內心的背後都曾經脆弱過。所以讓自己忙起來吧,真正可以擺渡我們的只有我們自己。
  • 稻盛和夫告誡年輕人:經營之道其實很簡單,無非就這三點
    聽聽稻盛和夫怎麼說對於企業的經營之道,稻盛和夫本人表示,並沒有什麼傑出才智,但是忠實遵循了經營的基本原則,這就是成功的原因。他在50多年的職業生涯中悟總結出:經營成敗取決於經營者的行動。稻盛和夫總結出了企業經營的成功之道,無非就這三點1、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精益求精現在年輕人都比較浮躁,對自己的本職工作容易提不起興致來,三天打漁兩天曬網。而稻盛和夫認為「喜歡」和「投入」是硬幣的正反兩面,兩者存在因果關係。
  • 討厭一個人,不要和對方翻臉,學會做到這3點
    面對讓自己討厭的人,做到這3點,我們來細說一下。第一個:不要鬥氣,也不要告訴別人很多人看到討厭的人,都會想衝上去打一頓,或者是破口大罵。可是,仇恨只能衍生仇恨。有一句話說,生氣是拿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其實,你出口傷人,完全討不了好。
  • 50歲後的男人往往比30歲左右的男人更有魅力,原因無非這三個
    歲左右的男人更加有魅力,原因無非這三個。一個男人通過不斷的歷練,會變得更加強大,但是這個歷練的過程一定是很長久的,絕對不是說三兩天就能夠搞定的事實,而且如果只會嘴上說說而已,這並不能夠說明什麼問題,而是要通過實際生活當中的解決問題能力,才能夠看出一個人是否能夠走到更高的層次。
  • 想要成為一名優秀的英語老師,看能否做到這三點,尤其是第三個
    一名優秀老師的標準是什麼,經常會有很多人說是:家長信任,同行佩服,學生喜歡;但是家長和學校領導,考評一位英語老師優秀的標準,往往就是學生的成績,自然而然,成績就成了很多英語老師的教學目標。
  • 心理學:一個人做到三點,日後不愁沒錢!
    我們都希望自己變得有錢,有的人為了錢不擇手段,也有的人為了錢貪盡小便宜;但是到頭來發現,這些錢根本就留不住。有網友總結說:人一輩子,只要健康不出大問題,有勤勞的雙手,不愁沒錢花。可是,光有勤勞的雙手,就可以賺到想要的財富嗎?不見得哦,畢竟,「錢難賺,屎難吃」,今天我們就從心理學出發,來看看一個人到底怎麼做,才能做到不愁沒錢。
  • 想讓男人只愛你一個人,無需討好,做到這三點就夠了
    女人陷入愛情,就會想要成為男人的唯一,怎樣讓他只愛你一個人,怎樣讓他心裡只有你,這是她最想知道的答案。 其實,想讓男人只愛你一個人,無需討好,做到這三點就夠了。
  • 一個人需要自律這三點,方可成為「人上人」
    一個人需要自律這三點,方可成為「人上人」文/禮運暖天下古人云「人言者,動也;己默者,靜也。因其言,聽其辭。」別人說話,是活動,自己沉默不語,是靜止,所以我們需要去根據他人說的話來判斷他的動機和想法。想要說服一個人,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對其有足夠的了解,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不管是戰場廝殺還是言語辯駁,都需要掌握對手的思維邏輯和欲望動機。由此可見,如果我們想要讓他人聽取自己的建議時,先要自己足夠優秀,足夠自律,那麼怎樣可以成為一個這樣的人呢?自我約束何謂自我約束?
  • 苦行僧說:一個人,若想「趨吉避兇」,必須將這4件事做到!
    其原因無非就是,想要趨吉避兇,想要知道未來自己會如何。但算命也好,卜卦也罷,其實都並不能夠,讓你做到「趨吉避兇」。在佛教之中講「世間最好的算命,就是相信因果。」這是為何呢?其實就是,算命並不能改變什麼,更加不能幫助你「趨吉避兇」。而一個人若想要知道自己未來會如何,其實都必須知曉自己當下種下了什麼樣的因。而未來會如何,其實也都是跟這些因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 對一個人最好的報復,就是做到這兩點
    而是發自內心地提升自己,和對方保持距離,讓自己變得更好,再和他相處的時候若無其事,這就是對一個人最好的報復。人的一生並不長,為什麼要花力氣去恨一個不相干的人。要想報復,讓對方後悔就努力讓自己變得更好,活出自己才是最好的報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