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看歷史電視劇,電影的時候,看到最多的刑法,就是用一個木板子打屁股。拉下去,重打多少多少大板,我們可能會覺得不就是打屁股嗎,哪有這麼嚴重啊,總比其他刑法好受得多吧。其實不然,我們口中的打屁股就是杖刑,啪啪啪打起來非常疼,能清醒地挨過二十板子的就不多,能挨夠四十板子的更是少之又少。
像電視劇裡頭主角了五十大板,還活得好好的擦點金瘡藥跟沒事人一樣。那是因為導演不能讓他死啊,一般人早就杖斃而亡不死也得養好久。舉例,明朝皇帝自朱元璋開始就特別喜歡打大臣的屁股,有位權臣喚作沈思孝,因觸犯朝廷要員被施以杖刑。沈思孝因受杖時,右腿疊放左腳上,所以他的右臀受傷重,左臀受傷較輕。回家後,大夫從其身上割掉數處爛肉,為了讓肉儘快長好,想想讓人真是不寒而慄。這也是為什麼用作打屁股的板子,現在看到的都是扁平狀的原因,其實啊就是為了給犯人保命。
杖刑始自東漢延續至清末幾乎每朝每代,政府一直都是在削減刑量改造板子。從最早的實心的長方稜形改成了最終版這種扁平狀,以不停地削弱其殺傷力。因為這玩意兒活活拍死的人太多了,打下去和死刑有什麼區別了,活活疼死。可奇怪的是,這麼殘暴地打屁股,也就是杖刑流傳時間歷史上是特別特別長,其他刑罰可比不了。那麼古代為什麼如此熱衷於杖刑呢?
最主要且最首要的原因是對人體的傷害相對較小,我說的是相對較小,比起斬首,凌遲什麼的,屁股也是人體肉最厚的部分,便能受盡皮肉之苦,控制得當啊,也能做到不傷性命。其次,帳行的自由裁量權極大,好之情在古代下至黎民百姓,上至皇親貴族,甚至是皇帝本人都受到過杖刑,在咱們中國歷史上就有這麼一位倒黴皇帝被打了板子,這便是金太宗完顏晟,金國開國之初,他哥哥太祖完顏阿骨打,曾與群臣定下誓約,國庫中的財物,只有打仗時才能動用,如果有人違反,不論是誰都要打二十大板。沒想到完顏晟登基後,他就覺得個人生活和臣子沒什麼區別,很不爽,自個兒畢竟是皇帝便偷拿國庫的錢去喝了頓小酒。第二天就被群臣把他從龍椅上脫下來,重打二十大板,挨打後他又乖乖地爬回龍椅上,處理國事,成了歷史上的一件奇葩事。
還有一位被脫光了衣服打屁股的皇室女子,這位女子便是眾所周知的珍妃,珍妃是光緒帝的嬪妃,也是光緒最寵愛的妃子。據說珍妃仗著受寵,開始後宮幹政,幫著自家親戚買官賣官被慈禧太后知道後,為了給珍妃一個教訓,便賜下的廷杖的刑法。由當時慈禧的親信李蓮英監督,被脫掉褲子打屁股,可以透過皮肉觸及靈魂,增加其羞辱感,這對於一個女性來說是極大的侮辱。
還有古人行刑,為什麼喜歡打屁股?對於官府而言,首先是要殺掉犯人的銳氣,讓其服服帖帖,讓犯人好好改造接受管理,尤其是對於窮兇極惡的犯人來說,更要好好地打幾板子讓他樂呵一下,不僅僅懲罰了犯人,又增加了官府的威懾力,震懾了宵小,提高了政府的存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