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中國留學生,比你想的還糟糕!」外國教授的話扎心了

2020-12-26 明月的小清風

生命的過程,無論是陽春白雪,青菜豆腐,我都得嘗嘗是什麼滋味,才不枉來走這麼一遭。——《撒哈拉的故事》

在中國浩瀚的歷史中,老師一直是受人尊重的存在,他們負責傳授知識解答困惑,讓知識的火焰照耀華夏不滅之魂。

我中國自古以來便有著尊師重道的優良傳統,學子見了老師畢恭畢敬,對老師尊敬有加,老師對待學子也是疼愛有加,知無不授,授無不知。

家長將孩子託付給學校,託付給老師,祈願學子歸來時成龍成鳳。學子對教育體制,對學校規定,對老師都言聽計從。

在這種模式下成長起的優秀學子有的選擇出國深造成為留學生,可有一位外國教授認為這樣的中國留學生太差。

為什麼這樣認為?中國的教育體製成長起來的學生又是否適合出國接受另一種截然不同的教育體制?

一、 國人為何愛留學

在科技飛速發展信息交流頻繁的當代,許多在國內學業有成的學子會再次選擇出國深造,以求更高的學術造詣。

隨著中國綜合國力的提升,人民的生活條件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從而選擇送自己的孩子出國留學。根據不完全統計,2017年我國出國留學人數突破60萬大關,同比增長11.74%且這個數據在2018、2019乃至2020依舊在增長。

出國留學有助於國與國之間的知識交流,也有助於祖國的建設,歸國而來的學子多了層「海歸」身份,於國家於學子,都是很有利很值得高興地事情。放眼國內,誰家孩子去國外上學回來,那家長說起來也是倍兒有面子。

在國內,可以去國外上學的機會並不是誰都可以擁有的,它要求學子必須有良好的學習成績,優秀的語言學習能力,還有要相應的家庭條件支撐。

出國留學後不僅可以學到相應知識,更重要的是留學歸來的學子被套上「海歸」二字鍍層金後,仿佛很多事情就容易許多,很多人仿佛會對這層光環高看一眼所以在很長一段時間以來,出國留學是很多學習成績優異家庭條件優越的人們首選之路。

他們一是用此來證明自己孩子的優秀,二也是為了孩子更好的發展。家長為孩子提供更好的學子機會,孩子也想往更高處發展這些都無可厚非。況且出去見見世面長長見識也並無不對。

中國學子若是想靠學習博得個出人頭地的機會,博得名頭,必須得寒窗苦讀十二載,經過中考與高考的洗禮,與幾十萬人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廝殺,最終優勝者才有機會踏入更高學府。

所以在許多中國人看來,這些能出國留學的孩子必定吃過別人不能吃的苦,一定是堅強聰明受人尊敬的樣子。但讓國人一直喜歡與推崇的留學備受歡迎與喜愛的優秀的留學生們,在外國教授眼裡卻是另一幅樣子。

二、 教授話語引深思

曾在一檔訪談節目中,一位從事多年對中國留學生教學的外國教授對他眼中的中國留學生做出了截然不同的評價

教授綜合自己多年教育經驗與和其他人交流所得,總結出自己對中國留學生的看法——「我眼中的中國學生,比你想的還要糟糕!」

在這位教授的眼裡,中國留學生完全不似在國內時那般優秀。在這位教授看來,這些中國留學生有著中國教育的影子,他們依賴課本過於信任老師,缺少自己獨立思考的能力,不敢反駁,缺少創新能力。這些在他看來在外國學生身上司空見慣的能力,在中國留學生的身上卻很少能見到。

首先是中國留學生過於依賴課本知識。在他們的觀念裡,課本上書寫的知識就一定是正確的,做題依賴課本公式,寫作依靠課本模板。因為在中國留學生從小接受的教育中,課本就是絕對的權威,考試範圍和內容都會從課本上勾畫。

中國優良傳統講「尊師重道」,中國學子從小便耳濡目染各種尊師重道的故事,不管是從幼兒時期還是上了小學,家長或是學校都在向他們灌輸老師的話不容置疑的道理。

教授說,有時自己在課上故意講錯知識點,如果是外國學生,可能當場就會指出並改正,但是換成中國學生,他們大部分會選擇沉默,只有少部分會小聲嘀咕,但是這種聲音基本可以忽略不計。

對教材和老師長時間的過分依賴導致他們不敢質疑老師教授的知識點,哪怕這個知識點錯的明顯,他們也不敢質疑。

教授還提出中國留學生缺少創新和獨立思考的能力,在國外的很多考試中,試卷並沒有所謂的標準答案,學生可以自由思考,自由發揮想像力,學生可以對這道題回答出帶有自己思維特點的答案,而國外的判卷機制也是言之有理便算對。

但是相對中國留學生來說,他們卻更想去與所謂的正確答案比對,更想去課本中尋找標準答案,這種做法很不利於思維的發散。

三、 學子為何會這般

在這位外國教授的眼中,中國留學生有著吃苦耐勞勤奮認真的優良品質,他們有著很好而且紮實的基礎。但是缺少很多靈活性,這和他們從小接觸的教育有很大關係。

相對於國外的素質教育,中國的教育體質偏向應試教育。中國學生若想靠學習出人頭地,便只能寒窗苦讀十二載,通過一次次考試來決定自己的命運。

在這十二載中,中國學子需要學習多門功課,數學語文英語,化學政治生物,地理物理體育,十幾門功課壓在只有十幾歲的中國學生身上,他們還要經歷大大小小每周一次每月一次半年一次的各種考試,繁重的學業壓的學子喘不過氣。

為了應付頻繁的考試他們只能選擇將更多的課本知識塞進腦袋,老師出題也多半是依照課本來出會提前劃重點,而且考完試後必定會有所謂的標準答案給學生做參考。這就導致了他們過分依靠課本知識的特點。

但十二年寒窗苦讀造就的是中國學子不服輸不放棄的毅力,他們用十二年造就了自己夯實的基礎。這種知識放在腦子裡是不會輕易放棄的。

並且中國特有的教育之道,讓中國學子擁有責任心,團結友愛,強烈的愛國之心,自覺維護民族團結,為國家建設貢獻力量。

相比之下,美國的素質教育雖然發散學生的思維,但也造就了許多不確定性。由於素質教育過分自由,許多學生沒有從小培養起整體意識,不聽從老師的話造就了他們也不聽政府的話的後果。

雖然條令一條條下,但還是有許多人拒絕佩戴口罩,甚至在疫情最泛濫的時候還走出家門到大街反抗。

據統計,近些年,美國自己國家成長起來的著名的工程師越來越少,相反,在科技研發領域出人頭地的大多是中國留學生。紮實的基礎,強烈的責任心和整體意識,都是應試教育所培養出來,應試教育所達不到的。

結語

每個國家都擁有自己獨特的教育體制,或素質教育或應試教育,他們都有利有弊,每個國家的教育體制都在探索中完善,因此不必捧一踩一。

並不像那位教授所說的中國留學生「糟糕透頂」,相反我們國家通過應試教育出來的人才不勝枚舉,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第一個把中國的教育機構在美國上市的中國人。他就是作為應試教育獲益的一個很好的例子。

近幾年國家一直在推廣將應試教育與素質教育相結合,鼓勵學生更多的自我思考,提出質疑。而作為中國學生的我們,也應該從自身開始做起,不要一直拘泥於課本,每一種可能每一種質疑都要勇於提出勇於嘗試。無論是陽春白雪還是蘿蔔青菜都要試一試。

參考文獻:《撒哈拉的故事》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我眼中的中國留學生,比你想的還糟糕!」,外國教授一席話扎心
    出國深造,貌似成為很多中國學生必備的課程,它就像高考一樣,很多學生無論是高中畢業後,或者大學畢業後都想出國深造。因為對於國內的人來說,出過國的人就是度過金的,不管你去的是哪個國家,只要是出國留學回來的,那就是非常厲害的,可是到外國留學真的就是成功的標杆嗎?
  • 「我眼中的中國留學生,比你想的還糟糕!」外國教授一席話扎心了
    但是去到外國留學真的就是「成功的標杆」嗎?之前看到過一檔訪談節目,就讓我記憶非常的深刻,原來在國外教授的眼裡,中國的留學生居然是「這副模樣」。在該節目當中,這一名外國教授直接感慨:「我眼中的中國留學生比你想的還要糟糕!」
  • 外國教授直言:「我眼中的中國留學生,可能比你想的還糟糕!」
    可是海歸留學生真的就如此優秀麼?事實可能並非如此,外國教授的一句話震驚了很多人。在國內留學生似乎是能力的標杆,可是留學生在外國人眼裡卻遠不像我們想像中的樣子,一位外國教授曾經指出:他眼中的中國留學生非常糟糕。具體是在一個訪談節目中,這位外國教授大談中國留學生。本以為是國際歧視,但仔細聽他分析過後卻又覺得句句在理。那外國教授眼中的中國留學生是什麼樣的呢?
  • 外國教授:我眼中的中國留學生,比你想像中的還要慘
    不僅如此,前段時間外國某知名教授更是直接表明:「我眼中的中國留學生,遠比你想像的要慘,要糟糕!」看完外國教授的一席話,真的是令人扎心,卻也是十分現實。 外國教授眼中的中國留學生 1、「中國學生的確很勤奮,但總是過於依賴和相信課本,缺乏批判性思維」 這位外國教授首先肯定了中國學生的勤奮
  • 「我眼中的中國留學生,比你想得還糟糕!」外國教授一席話扎心了
    曾經有個國外教授在節目訪談中,針對中國留學生群體給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認為中國的留學生學習雖然很刻苦,但實際上有很多地方都有所欠缺。在節目裡他暢談自己的觀點,總結下來有以下幾點,很多人聽完之後都覺得很扎心一、缺乏探索的精神比起國外的學生,中國留學生的基礎教育雖然很紮實,對於課本的內容掌握得比較熟悉,但是在學習的過程中卻非常依賴與老師的講解,缺乏自我探索以及創造的過程,思維不夠活躍。
  • 比想像的還要糟糕!中國留學生在外國教授眼中到底是什麼樣?
    那麼,中國出國求學人員在外國教授眼裡到底是一個什麼樣子呢?網傳有這麼一個事,說是在一個訪談節目中,一個外國大學的知名教授談了對中國留學生的看法,有的因此得出結論,中國留學生比想像的更糟糕!到底是怎麼回事,不妨分析一下。第一,基礎知識比較紮實,都很勤奮努力,但過分依賴書本知識,過分看重老師講的內容。
  • 「我眼中的中國留學生,上課都愛當啞巴」美國教授的一席話扎心了
    一位紐約大學的教授說,「不論我怎麼鼓勵我的中國學生,他們就是不說話!在我的課上,最安靜的一群人肯定是中國學生,他們就像一群啞巴。」這位教授的評價聽著是非常的扎心,但是又說的句句屬實。中國學生為什麼不善表達?首先是語言不過關。
  • 國家一級演員徐千惠、許多外國留學生都來孝昌啦,看看他們眼中的孝昌是什麼樣子的!
    今天是2017中國·孝昌鄉村文化旅遊節的開幕式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孝昌縣也迎來了一大批特殊的訪客他們中有明星大腕、知名主持人網絡大V和外國留學生、高校教授等特別想跟自己的偶像合個影!小編相信,徐老師一定會滿足你這個要求的!那麼,徐千惠老師眼中的孝昌是什麼樣子的呢?
  • 我在中國這幾年,外國留學生的「實話實說」
    中國便利的交通、亮麗的高樓大廈讓他「驚喜」,但在學校,因為語言的問題,他很難交到中國朋友,參加社團時感受到了「歧視」。Joseph的經歷並非個案,山東大學的多米尼克留學生Daniel「基本沒時間出去玩」,有過無疾而終的約會,也有中國同學一起學習中文,但效果並不顯著。近期,針對外國留學生的指控讓他覺得「可笑」。對他們來說,留學生活更像是一座孤島,外界諸多「猜測」並不真實,也刺痛了很多留學生。
  • 外國留學生在浙江:我們都用不同的方式愛中國
    童笑雨 攝中新網杭州12月12日電 題:外國留學生在浙江:我們都用不同的方式愛中國作者:童笑雨「在『浙』兒我們不再是那個所謂的老外,我們都有不同的方式,表達對中國的愛。」來自浙江師範大學的外國留學生在臺上動情地唱著歌,吐露的是臺下大部分外國留學生的心聲。
  • 外國留學生在昆明
    甘巧明告訴記者,她身邊有非常多的同學來中國留學,雲南對泰國的學生打開了大門,想要來雲南留學只需要在網上申請,途徑簡單方便,還為留學生提供了很多獎學金,解決了他們的困難。除了中國政府獎學金,記者還了解到,蘇朋獲得的雲南省政府獎學金每月獎勵他1400元,而雲南民族大學針對部分專業本科生提供專項獎學金,每人每年將獲得3.5萬元的資助。
  • 日本留學生:蔬菜管夠吃,我愛中國,更愛中國的自助餐
    隨著現代化的不斷發展,交通越來越便利了,留學生漸漸的多了起來,有中國留學生去外國學習知識的,也有外國留學生來中國學習文化的。那麼,外國留學生對中國有什麼看法呢?今天,我們就聽一聽這位日本留學生眼中的中國是什麼樣的。
  • 留學生不承認自己是中國人 到底是誰之過
    之前鄭強教授說了一句話,我覺得很有道理,中小學生出國留學,最後把根給斷了。這句話我還是很認可的,中小學生畢竟還是未成年,還沒有長成正確的世界價值觀,很容易受到外國的影響,特別是有些國家從小就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特別是美國的愛國主義教育更是貫穿整個中小學,之前有一篇文章,裡面寫的一個中國家長帶著孩子來美國上了三年小學回國之後,一聽到美國國歌的音樂響起,就條件反射一樣起立,右手按住心口,開始唱美國國歌。孩子的父親說這是在美國當地小學幾年持續培養起來的習慣。
  • 那些在英國的中國小留學生將來學成後,他們有多少中國文化基因?
    針對中國在英小留學生文化之根的話題又開始了新的一輪的爭論,正如題主所問:這些小留學生將來學成歸國後,還有多少中國文化基因?下面我來談談自己的看法。文化之根源土生養他的那片沃土,離開自己的故土便如無水之源,恐怕只剩下那張黃色的皮膚。
  • 目前繼續給予外國留學生特殊待遇已不合時宜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打開國門,放開了高校招收留學生的限制,既允許招收有獎學金支持的國外留學生,也允許高校招收自費外國留學生。二、由於中國經濟高速發展,綜合國力的增強,國際地位的提升,提高了對外國青年學生來華留學的吸引力三、我國社會各界特別是各高校越來越重視留學生工作。給予外國留學生超國民待遇,在學習生活方面給外國留學生提供了相當優越的條件。
  • 高考結束,你會去美國留學嗎?中國留學生想在美國找工作不太容易
    高考結束,你會選擇去美國留學嗎? 這個問題在往年,我相信大多數同學只要有機會出國,為了增長見識和資歷,一定會選擇去美國留學深造。但是在疫情肆虐的2020年,美國對於疫情的控制令世界人民大失所望的情況下,中國學生對於去美國留學的願景,似乎前所未有地降到了低潮和谷底。
  • 越來越多外國留學生選擇中國 這些亮點吸引人!
    資料圖:當地時間2019年4月17日,留學生在江西鷹潭龍虎山天師府前,跟著道長學太極拳,感悟道家文化。 吳志成 攝外國人出國留學愛選中國近日,中國教育部公布了2018年來華留學統計情況。據統計,2018年,共有來自196個國家和地區的492185名各類外國留學人員,在中國31個省(區、市)的1004所高等院校學習。
  • 山西高校在華留學生眼中的中國抗疫阻擊戰
    有的還對校園進行嚴格人員出入管理,為在校留學生配備測溫、消毒等工具,全力保障在華留學生安全。  「我六月份就要答辯了,現在精力都放在論文上。為了不影響我們的學業,學院上線了HSK漢語課程,還安排成績優秀的碩士留學生輔導其他同學。」王力認為這是一項很人性化的舉措。
  • 好多外國留學生直言不諱不喜歡中國人,說出原因讓你想不到!
    正是這全方面飛速發展吸引了大批外國友人來中國謀求發展。然而卻有好多外國友人直言並不喜歡中國人,甚至有聲稱討厭中國人的。為了探明真正的原因,我們找到了一些在中國留學的留學生進行談話式採訪,問他們喜不喜歡中國人,當他們聽到這個問題時很明顯楞了一下,也許在想為什麼會問這樣的問題吧,終於一個漂亮的美國女孩願意回答我們的問題。
  • 「1分鐘莫斯科」短視頻大賽:中國留學生眼中的莫斯科
    她說:「我們對於時長有一定的限制和要求,除此之外,我們對於不管是內容還是拍攝手法都沒有任何限制,不論你是用相機拍、航拍,還是手機拍。(我們)主要就是想,像我們在海報上寫的,我們想通過在這邊中國留學生的眼睛去看莫斯科的特別之處。只要你覺得和你的生活息息相關,這是你眼中的莫斯科,那麼這就是一個非常好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