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論壇哲思,用灼熱的觀點啟迪思想,用溫暖的文字撫慰心靈。每晚九點三十分,帶你看清世界,認識自己,慢品人生滋味。
什麼是聰明?
小時候,聰明可能是指好的記憶力、理解力、想像力等,而成年之後,聰明更多的體現在為人處世上。
正如《紅樓夢》中所言:
「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
聰明,是一種人生覺悟,一種開闊的胸懷和眼光。
真正的聰明人,都做到了這三點。
01
居高不傲氣,丟掉身份感
聰明人,必定不會用身份來欺壓弱者,而是時時刻刻充滿善意,始終保持著一份令人敬佩的謙遜。
曾國藩升為二品高官時,轎子應該換成八人抬的綠色大轎以顯示身份,但一向低調的曾國藩覺得這樣太過招搖了,依舊使用四人抬的藍色轎子。
有一天早上上朝的時候,曾國藩的轎夫在一個狹小的巷子裡遇到了一頂八抬綠色大轎。
對方的速度很快,曾國藩的轎夫們慌忙停下,將轎子放了下來。
在轎子中養精神的曾國藩正感覺奇怪時,突然從轎子外伸進來一雙大手,將他拖了出去,並在他的臉上打了一耳光。
「混帳東西,遇到我們爺也不讓道。」打他的人是對方的一個引轎人,也就是在前面開路的人。
曾國藩一驚,肯定是自己的轎子擋住了哪位王公貴族的道了,不然,還沒人敢打一個二品大員。
曾國藩只好走到對方的轎子邊,慌忙賠禮道歉。
沒想到,轎子裡卻連滾帶爬下來一個人,朝曾國藩一頭跪下,大喊:「大人饒命,大人饒命,奴才該死,奴才該死。」
曾國藩懵了半天,才從對方頭上的頂子看出,是一個三品官員。
一個下官如此猖狂,敢打上級官員,按照當時大清的法律,這可以定死罪。
曾國藩卻當什麼事情也沒發生一樣,將這位三品官員扶起,笑著說道:「是本官的轎子擋了大人的道,不怪你,不必放在心上。」
後來,此官員無論在任何情況下,都會給曾國藩說好話,說他胸懷雅量,值得信賴。
一個人修養的高低,往往不是看他獲得的財富和地位,而是源自他對待他人的態度,對待事情的誠意。
諸葛亮曾說:
「勿以身貴而賤人,勿以獨見而違心,勿持功而失信。」
自恃身份,臉上寫滿優越感的人,非但得不到別人的尊重,還會處處樹敵。
02
敬人不卑盡,莫討好他人
聰明人,能低頭也懂抬頭,不卑不亢,活得自由。
有人說:「在人之上,要把別人當人;在人之下,要把自己當人。」
甚覺有理。
很多時候我們都是居於下位者,總會不自覺地過於高看他人,這其實是對自己的一種看低。
有一年,著名主持人白巖松去廣州暨南大發表演講。
學生們看到他,都激動非常,有要籤名的,有求合影的,還有很多拍照發微博的。
演講開始後,白巖松先說了這樣一段話:
「我剛才看到有一條微博,寫著,就要見到白巖松老師了!!!!!!!!用了八個感嘆號!我非常替你可惜。當你擁有一個表達空間的時候,你卻把權利用在感嘆上,而不是提出你的問題。我想,如果今天的論壇要讓我們擁有一點什麼的話,那就從平視開始。不管別人處在怎樣高的位置,都不該去仰視。不管別人處在怎樣低的位置,都不該去俯視。」
習慣性仰視他人,習慣性放低自己,這其實是一種討好型人格的體現。
我們其實常常將尊敬與討好搞混,把敬人三分做成了卑躬屈膝,將尊重他人做成了惟命是從。
其實,敬人的同時,不必委屈和放低自己。敬人不必卑盡,卑盡則少骨。
03
歡喜不生愁,學會取悅自己
聰明人,都活出真意,活出了自己。
安史之亂平定之後,肅宗雖然是皇帝,但還有個太上皇玄宗。
王維又一路高升,直做到了尚書右丞。
但他心裡明白,肅宗不過是利用他,和貪戀權柄的父親賭氣。他只想把那些曾經不被玄宗重用的,都推上高位。
這點,王維看得透徹。也不想再做無聊的棋子。
他離開朝堂,轉身就進入山林。「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他用自己空空如也的心境,給人們開闢了一個無限空靈,無限清靜的詩意世界。
你問我做了一世的官,可有什麼心得?
我回答:你聽見了嗎,山水深處,漁歌嫋嫋真好聽。
正如楊絳所言:「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無關。」
在世人都迷亂的時代,我們在內心裡清明就好,外表上寧可作傻瓜。
但願你我,能從這一相反相成的道理中得到啟示,成為更好的自己。
本期編輯 | 張迪
資料 | 國館、讀者、國學精粹與生活藝術;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