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拉數(e)的發展歷史——數學是上帝用來書寫宇宙的語言!

2020-12-11 老胡說科學

在數學中,有一些精心挑選的神奇常數貫穿所有的分支。這些常數在我們的歷史中不斷被發現,為我們的日常生活提供了數字基礎;就像周期表中的化學元素一樣,數學中的特殊常數是基礎性的。舉幾個例子,我們有0,圓周率π, - 1 (i)的平方根,當然還有指數國王,歐拉常數「e」(~2.718)。

這篇文章的重點是深入研究「歐拉數」,也被稱為「納皮爾數」(Napier’s number),更常見的說法是自然對數e。對於外行來說,e是指數關係的關鍵,特別是與任何不斷增長的事物相關。

就像每一個數字都可以被認為是1(基本單位)的倍數,每一個圓都可以被認為是單位圓(半徑1)的比例,每一個增長率都可以被認為是e(單位增長,完美複合)的比例。e是所有持續增長過程共享的基本增長率。當系統呈指數增長時,它就會出現:人口、放射性衰變、利息計算等等……e代表了所有持續增長的系統的一個基數。

下面,我們將探訪為這一發現做出貢獻的三個人:約翰·納皮爾、雅各布·伯努利和倫納德·歐拉。

納皮爾對數

發現e的第一步始於一個蘇格蘭博學者:約翰·納皮爾。納皮爾的貢獻並非來自純粹的數學理論,而是一種實際的需要:在將非常大的數字相乘時,一種計算捷徑。

在他那個時代,一個常見的問題是,天文學家反覆觀察潛在的新發現,但他們卻被無休止的計算所困擾,這些計算導致了不準確或徹底放棄了進展。就像乘法是加法的快捷方式,指數是乘法的快捷方式一樣,納皮爾找到了計算的下一個快捷方式:指數的快捷方式。

納皮爾對對數的最初討論出現在他1614年出版的《米裡菲西對數規範描述》一書中。與今天使用的對數不同,納皮爾的原始對數以1 / e為底且包含一個常數(10^7)。納皮爾把他的對數定義為幾何形式的兩個距離之比,而不是目前把對數定義為指數。雖然不是我們今天使用的對數,但我們將在下面討論Napier如何推導它。

納皮爾把對數的概念建立在運動學框架上。他想像兩個粒子沿著兩條平行線運動;第一條線無限長,第二條是固定長度。納皮爾設想這兩個粒子以相同的速度同時從相同的位置出發。他使第一個粒子在無限長的直線上作勻速運動,使它在相等的時間內走過相等的距離。第二個粒子在有限線段上運動,使其速度與粒子到線段固定終點的距離成正比。

納皮爾的平行線與移動的粒子-科學系列的裡程碑更具體地說,在任何時刻,在第二條(有限)線上未經過的距離是正弦值,而在第一條(無限)線上經過的距離是正弦值的對數。結果是,當正弦值減少時,納皮爾對數值增加。此外,正弦函數的幾何比例減小,而對數函數的算術比例增大。

為體現這種關係,納皮爾做了一張數字表,表格中,計算出每個角度對應的pn值:

納皮爾對數

第一列中的值對應於第三列中角度的正弦值,其對應的對數放在第二列的中間。同樣的表值可以在下面的表的前六行中看到。

為了完成他現在著名的對數表,納皮爾自己計算了近1000萬個條目,從中選擇合適的值。歷史證據表明,納皮爾至少花了20年的時間,創造了以下表格:

科學的裡程碑系列再次,值得重申的是,納皮爾最初提出的對數與後來普遍採用的對數明顯不同。最主要的是,大多數從事艱苦計算的人通常是在三角學的背景下做的。因此,在發展對數關係的同時,納皮爾把它放在三角函數的背景下,所以它會更相關——它與指數增長的聯繫,在幾十年內不會發生。

然而,事實仍然是,世界上很少有數學發明像納皮爾對數那樣出乎意料地突然出現。儘管各種不同的分支(通過加法相乘的思想,比較算術和幾何級數的思想,運動的概念的使用)在某個階段都已經浮出水面,納皮爾的工作受到的熱情表明認為這是一項新穎的發明,並且滿足了迫切的需求。將對數定義為指數的可能性並不為人所知,直到伯努利和歐拉出現。

伯努利的問題

雅各布伯努利對e地發現的貢獻,恰好以一種對金融的好奇拉開了序幕。起初,他做了一個思維實驗,思考在相同的速度下,在不同的時間段內,複合增長是如何改變主要產出的。下一系列的例子都使用了標準的年度增長公式:

伯努利的邏輯是基本的,想像一個例子銀行帳戶A,從1元開始,每年支付100%的利息。年底本金為2元。但是現在,不是將全部100%複利一次,而是以50%的利率複利兩次,那麼到年底的本金為2.25元;如果是以33%的利率複利3次,則年底的本金為2.37元;如果我們按季度計算(複利4次),一年後本金為2.44元!

正如伯努利所注意到的,增加複利周期的頻率,同時保持增長率不變,增加了我們的產出;然而,產出原則是在一個遞減的速度增加。例如,半年複利導致12.5%的增長,每四個月複利導致18.5%的增長,季度複利導致22%的增長。隨著複利周期的增加,然而,這種增加是以遞減的速度增長的。

這暗示了在足夠長的時間軸上的收斂,這讓我們知道我們在處理一個無窮級數,所以我們求助於求極限的微積分工具。正如伯努利自己思考的那樣,當我們以更快的頻率複利時,我們的原則會發生什麼變化——比如,如果我們每周複利(2.69元),甚至每天複利(2.72元)。很明顯,更頻繁地計算複利會導致銀行裡有更多的錢,所以很自然地要問,當利息每時每刻(也就是連續不斷地)以複利計算時,會發生什麼?

伯努利以n為複利區間的個數,每個區間的利率為100%,建立了一個極限函數,歐拉將在40年後得到這個極限函數:

伯努利被認為是第一次把e寫下來的人,因為他確實通過上面的計算接近了e的值(2.718281)。然而,直到歐拉,e的重要性才真正被發掘並嵌入到日常數學術語中。

歐拉的貢獻

令人震驚的是,倫納德·歐拉與e這個數字幾乎沒有任何關係,只是給它加上了一個令人難忘的名字。他的一個真正的技術貢獻來自於證明e是非理性的,通過把它重新寫成一個收斂的無窮階乘級數:

他的第二個貢獻,就是常量e以其首字母開頭的核心原因,僅僅是因為他在給同事的一封信中著名地使用了常量,並在歷史上將其聲明為e。巧合的是,「 e」是指數形式的第一個字母,但是,對於是否有意以自己的名字命名,尚無定論。事實可能更平淡無奇:歐拉在其他一些數學著作中使用字母a。

不管是什麼原因,符號e在1731年歐拉寫給哥德巴赫的信中首次出現。在接下來的幾年中,他對e有了各種各樣的發現,但直到1748年歐拉在《分析的無限》中發表了前言,他才對圍繞e的思想進行了全面的論述。

像π一樣,e是可導數,但仍保持其神秘的吸引力。花一點時間真正地理解以上內容—如果我們繪製等式y = e ^ x,我們會發現:

這條曲線在任意點處的斜率也是e^x從負無窮大到x的曲線下面積也是 e ^ xe和e ^ x的函數是所有數學中唯一一個常數,使上面的兩點都成立。這很重要,因為它再次展示了e與持續增長的關係如何緊密地交織在一起。就像在我們共同的現實世界中反覆出現的其他美麗,完美的常量一樣,這是令人難以置信的樂趣和收穫。誰知道還有多少其他特殊數字?我們的宇宙是無限的,因此我們幾乎不可能發現所有關鍵常數。也許,從現在開始的一個世紀後,π和e只會是許多神秘數字之一。

相關焦點

  • 數學是上帝用來書寫宇宙的語言——伽利略
    上面引用的伽利略的話總是讓我難以忘懷,我們周圍的所有生命似乎都是由數學這個概念聯繫在一起的,這就稍微解釋了為什麼我們可以在我們的環境中看到數學。這就好像是上帝用我們剛剛開始理解的語言給世界和我們周圍的一切編寫了程序。
  • 數學符號:宇宙的語言
    正是古希臘人把數學變成一個抽象系統,一種特別的符號語言。這使人們不僅可以描述具體的現實世界,而且可以解釋它最深層的模式和規律。數學符號簡化的記法,常常是深奧的理論的源泉,沒有數學符號就沒有今日的數學。國際數學教育委員會前主席、數學家H.弗賴登塔爾(H.Freudenthal,1908—1990)有一句名言:「沒有一種數學思想,以它被發現時的那個樣子發表出來。
  • 世界上最美的數學公式!
    圓周率 π 和 歐拉數e 都是無理數,也是最著名的超越數。虛數的平方為負1。你大概要在高中學習。虛數單位「i」 也是歐拉首創的。我們把形如a+bi(a、b均為實數)這樣的數稱為複數, 斯圖爾特認為,「...如果沒有該公式,很多現代科技,如電燈和數位相機都不可能發明。」
  • 你們要的證明來了——證明歐拉數e是無理數
    之前寫過一篇文章證明了圓周率π是無理數,有小夥伴問我能不能證明自然數e也是無理數。今天,在這篇文章中,我將描述兩個簡單的證明歐拉數e≈2.71828是無理數。第一個證明是由法國數學家和物理學家約瑟夫·傅立葉提出的。第二個證據是法國數學家查爾斯·埃爾米特提出的。
  • 《穿越平行宇宙》:宇宙中不能承受之輕|餘晨書單
    米蘭·昆德拉在其最負盛名的哲理小說《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中,以尼採的「永恆輪迴」作為開篇:曾經一次性轉瞬即逝的生活,會像影子一樣沒有分量,而不斷重演的歷史,或許才能擺脫存在的虛無而獲得沉重的意義。這部書的英文原名為《我們的數學宇宙》——Our Mathematical Universe。長久以來,科學家們一直驚嘆於為何數學能夠如此有效的描述我們的世界。伽裡略曾說:數學是上帝用來書寫自然的語言。而泰格馬克卻激進的認為:「宇宙不只是被數學所描述,宇宙本身就是數學。
  • 神奇的常數e——其超越性的證明
    歐拉數e是一個數學常數~2.718,定義如下:式1:歐拉數e的定義這個常數是由瑞士數學家雅各布·伯努利發現的。式2:唯一一個等於它自己的導數的函數。歐拉數e是使陰影區域面積等於1的唯一數字。超越數實數可以是代數的也可以是超越的。
  • 自然常數e:原來是這麼來的
    數學中有許多重要的常數,例如圓周率π和虛數單位i(等於根號負一)。但數學中還有一個同樣重要的常數,那就是自然常數e,儘管沒有圓周率那麼為人所熟知。這個常數經常出現在數學和物理學之中,但它從哪裡來?它究竟是什麼意思?
  • 一文介紹機器學習中基本的數學符號
    更多幫助資源看不懂數學符號的沮喪你在閱讀機器學習算法的相關內容時會遇到一些數學符號。舉例來說,這些符號可能會被用來:描述一個算法描述數據的預處理描述結果描述測試工具描述含義你可能在論文、教科書、博文以及其他地方看到這些描述。相關代數項常常會給出完整定義,但你還是會看到不少陌生的數學符號。我曾多次深受其苦,簡直太令人感到挫敗了!
  • 單單一個字母e,卻在自然界有多種身份
    e是什麼?e有很多種「身份」。它是英語字母表中的第5個字母,第二個元音。它來自希臘字母ε,是英語和許多歐洲語言中最常用的字母之一。e同樣跨越了多個學科,串起了科學的歷程。自然常數 數學家看到e,最先想到的或許是2.7182818284590……這串數字。自然常數e是我們最熟悉的無理數之一,它是自然對數的底數,是(1 + 1/n)n的極限,是數學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數字之一。
  • 「數學之王」歐拉有多神,一度被懷疑是穿越者,創造出「上帝公式」
    數學,研究數量及其結構,同時涵蓋變化、空間和信息等概念,是一門觸類旁通、包容廣大的學術。它的歷史悠久,自初始概念誕生以來便橫貫著人類歷史盛衰。數學晦澀難懂,卻又能被世界上的每個人利用;簡易單一,科技民生卻又離不開它。不過本文要說的卻不是數學發展史的興替演變,而是一位數學史上的璀璨星辰。
  • 外星人聯繫:外星語言的簡要歷史
    綠岸峰會是SETI歷史上的一個裡程碑事件,它將決定未來幾十年的研究方向。會議最引人注目的產品之一是著名的Drake方程,該方程可用於估計宇宙中智能生命的概率。但是在歷史性會議之後的幾個月裡,德雷克意識到,如果SETI成功並檢測到來自外層空間的信號,這將引發一個在會議上被忽略的嚴重問題:如何設計響應。因此,德雷克著手設計一種實驗性的星際電文,目的是將其發送給綠色銀行的參與者進行測試。
  • 【中英對照】上帝的八大特徵——2.上帝無定形(上帝沒有固定形態,他是能量團,可以成為任何形態,也就是說,宇宙萬物就是上帝.)
    (Translated by Transn and Edited by Kaer)三、上帝的八大特徵III. Eight Features of The Greatest Creator2.上帝無定形2.
  • 上帝存在的本體論證明_湃客_澎湃新聞-The Paper
    這是指某種能夠用來先天地進行解釋的東西,它說明為什麼某物存在著而不是不存在,為什麼某物恰恰如此存在而不是以完全另一種方式存在。」萊布尼茨的本體論證明是基於《神義論》中的兩個原則(尤其是充足理由原則),當然,如果按照休謨的懷疑論來看,它仍然需要回答一個問題,即:為何作為整體的宇宙/世界必須要有一個充足的理由呢?或者說,存在是一個經驗事實,還是超驗事實?
  • 上帝和宇宙的較量:上帝是否存在?宇宙是他創造的嗎?
    如果只存在一個宇宙,那麼發現它是如此適宜生命就會顯得非常奇怪,因為引力常數或宇宙學常數取任何其他的數值幾乎都會使宇宙變成不毛之地。但是,如果存在由眾多宇宙構成的「多重宇宙」,它們每一個都具有不同的物理常數,這個問題就解決了:我們之所以在這裡,是因為我們恰巧位於一個宜居的宇宙中。  沒有奇蹟,沒有造物主,也沒有上帝。
  • 數學有多美,看一看自然數底數e,專一無理數
    前言:大家好,我是一名業餘寫作愛好者,最近發現e是一個非常自然的數,想了解更多歡迎閱讀以下內容自然數底數e是眾多數學無理數之一,由於e^x求導積分永不變,經常運用在各種計算當中,在物理學、化學、生物學均有涉獵極大的簡化了運算過程,還與耳熟能詳的各種最美等式均與
  • 為什麼米歇爾·塞爾說,網際網路其實來自不談論上帝的萊布尼茨
    他被人認為「或許是世界上最後一位真正的思想家——他想要知曉一切,了解一切行業,學會所有語言」。萊布尼茨以百折不撓的樂觀精神,自從在 20 歲那年離開了大學,他前進的腳步開始涉足極其廣泛的領域:生物學、法律、音樂、地質學、政治學、物理、神學、歷史,甚至鐘錶業。當然,萊布尼茨尤其熱愛數學和哲學。
  • 世界上最美麗的數學公式
    引在科學的世界,人間最美的是「天書」般的方程:從數學基石1+1=2到揭示電磁現象的「麥克斯韋方程」,從開啟暗黑之門的E = mc⊃2;到神秘莫測的「薛丁格方程」,從簡潔至極的e^πi
  • 一個堪稱神奇的數學規律,普遍存在於自然界甚至是宇宙星系
    今天介紹一個神奇的數學現象,雖說是數學現象,但它卻涵蓋了包括整個大自然乃至宇宙的一個規律,甚至在我們人體上都普遍存在,它就是:黃金比、黃金矩形和對數螺線。黃金比身為達文西密友的義大利數學家帕西奧利,在1509年出版《神聖比例》(Divina Proportione)一書,專門探討如今廣為人知的一個數學觀念—「黃金比」。黃金比通常用符號Φ加以表示,可以在數學領域和大自然中以相當驚人的頻率不斷出現。
  • 《上帝擲骰子嗎》量子防忽悠!
    這本《上帝擲骰子嗎》可以算一本比較高端的科普讀物,由作者在論壇的帖子集結而成,我很同意在本書的「序一」中清華的劉兵對此書的總體評價――「努力言說不可言說之事」。是的,量子物理作為一門相對比較年輕的理論科學,其涉及到微觀世界,與人們的日常生活沒有很直接的聯繫,不像經典物理那樣,一個萬有引力用蘋果的故事就可以說清楚大概,你怎樣讓人想像人們肉眼無法看清的世界或是肉眼無法企及的宇宙呢?
  • 自然常數e到底有多少秘密?至今沒研究透徹,它到底神秘在哪兒
    在數學王國中,有五個數非常重要,它們所包含的內容和所承擔的作用,遠遠超過了數值的本身,因而比一般數字顯得更為神秘,這5個數就是0、1、π、i和e,其中e的作用更為突出。像π一樣,e也是一個無理數。它的數值是e=2.7182818459…無限而不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