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堪稱神奇的數學規律,普遍存在於自然界甚至是宇宙星系

2021-01-07 李論科學

今天介紹一個神奇的數學現象,雖說是數學現象,但它卻涵蓋了包括整個大自然乃至宇宙的一個規律,甚至在我們人體上都普遍存在,它就是:黃金比、黃金矩形和對數螺線。

黃金比

身為達文西密友的義大利數學家帕西奧利,在1509年出版《神聖比例》(Divina Proportione)一書,專門探討如今廣為人知的一個數學觀念—「黃金比」。黃金比通常用符號Φ加以表示,可以在數學領域和大自然中以相當驚人的頻率不斷出現。想要了解這個比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把一條線段分成兩截,使得整條線段相對於分割後較長線段的比,恰好等於分割後較長線段相對於較短線段的比,或者用以下的數學式表示之:(a+b)b=b/a=1.61803…

黃金矩形及上帝之眼

如果一個矩形兩邊的邊長比符合黃金比的話,就稱為「黃金矩形」。黃金矩形可以在分割出一個正方形後,使其餘下部分維持是一個黃金矩形,所以較小的這個黃金矩形當然可以再分割出另一個正方形及更小的黃金矩形,這樣的過程可以無窮盡持續下去,不斷產生越來越小的黃金矩形。

如果我們從原先最大黃金矩形的右上角往左下角畫條對角線,並且在第二大黃金矩形(也就是第二個黃金矩形)的右下角往左上角畫出另一條對角線的話,則這兩條對角線的交點就是所有越來越小的黃金矩形最終收斂的位置;除此之外,依照相同原則所畫出的所有對角線,彼此間也都會維持著黃金比例。我們有時會把所有黃金矩形所收斂的位置稱為「上帝之眼」。

黃金矩形是唯一一個可以在分割出正方形後,讓餘下部分和原先矩形具有相似特性的矩形。如果畫一條串連所有黃金矩形頂點的曲線,可以約略畫出一條「圍繞」上帝之眼的對數螺線。對數螺線隨處可見一海螺、動物的卷角內耳中的耳蝸所有大自然需要規律並且充分利用空間的地方,都有對數螺線的蹤跡,因為這是一種能用最少材質構成堅固結構的造型,而且當螺線外擴時,只會改變大小卻不會改變它的形狀。

神奇的對數螺線

大自然中,不論是植物界或動物界都很容易找到對數螺線的輪廓,最常見的例子當屬鵡螺或其他貝類生物、長有特角的各種哺乳類動物、多數植物(譬如向日葵或菊花)種子的排列方式,還有大小不一的松果。加德納還觀察到一種蜘蛛所結的網,會從中心點以對數螺線的方式往外盤繞。

對數螺線(又名為等角螺線或伯努利螺線)可以用極坐標方程式r=ke 表示,r表示螺線與原點之間的距離,螺線的正切線與畫至(r,θ)徑線之間的夾角恆為一常數。歷史上首次對數螺線的討論,要追溯到法國數學家暨哲學家笛卡兒在1638年一封寫給法國神學家暨數字家—梅森(MarinMersenne)的信。之後,瑞士數學家伯努利針對這個主題,進行了更廣泛的研究。

許多銀河星系巨大的螺旋堪稱最壯觀的對數螺線,一般認為必須要有長距離的引力互相牽引,才能創造出這樣龐大的秩序。在這樣的銀河星系中,其螺旋臂就是由一堆活躍的恆星所組成。

螺線模式通常自發地出現在大自然中經由對稱變換所組成的物質中,這些變換包括了大小改變(成長)與旋轉。組織結構依據功能性而決定,而螺線形式可以在拉長一段距離的情況下,維持住組織的緊緻結構。在一定長度下維持導管的緊緻、在增加表面積的同時兼具一定強度,這對軟體動物或是耳蝸都具有顯而易見的功用。生物界物種發育成熟之際,通常會讓身體各部位以近似比例放大的方式演化,這也可能是大自然為何經常展現自我相似螺線成長的原因。

有沒有覺得很神奇呢?小到生物大到星系都有對數螺線的蹤跡,而對數螺線又跟黃金比有著直接的聯繫,你說我們的宇宙這是想表達什麼?接下來神奇的事情要發生了,不信?那你摸摸自己的耳朵。雖然我們這個螺線不是很螺,但也是那麼個意思。

相關焦點

  • 冪律:自然界中的一個普遍規律
    冪律,又稱冪定律、冪法則,英文:Power law,表述兩個量之間的一種函數關係,描述其中一個量的相對變化導致另一個量相對變化的關係,而與這些量的初始大小無關:一個量隨另一個量的冪而冪律變化,例如,正方形的邊長,如果長度加倍,則面積乘以四;如計算機摩爾定律的冪數增長;又如量子計算機的能力隨量子比特數呈冪數增長。
  • 宇宙最神奇的四組數字,你知道的有幾組?
    有意義的數字其實不僅只有個人擁有一些有意義的數字,就連一個組織、一個社會、一個國家、一個星球、星系甚至整個宇宙都會存在對它們有重要意義的數字,比如國家的開國紀念日、地球誕生之日、1994年彗木相撞日等,而如果是對宇宙有意義的數字,那麼這些數字影響範圍應該是整個宇宙的,數字可以影響一個人、一個組織、一個國家。
  • 宇宙中最神奇的15個星系
    如果把廣袤的宇宙比作一個藝術空間,那麼其中最靈動,最有創意的部分,一定是星系世界。宇宙中大約有1000億個星系,我們身處的銀河系就像滄海一粟。
  • 宇宙中最小的星系蘊藏著最多暗物質
    如果你想找到暗物質的話,遵循一條很簡單的規律:跟著質量走。宇宙中那些最大的結構,大型星系、星系組、甚至是超重量級的星系團,都體現了同樣一個問題——它們的內部運動龐大到無法用我們已知物質的引力來解釋。圖片致謝:維基共享資源用戶Stefania.deluca.
  • 拉尼亞凱亞超星系團,是怎樣的存在?
    在本星系群之上,上百個星系群與星系團,又組成了室女座超星系團,也叫本超星系團,而這種直徑1.1億光年左右的宇宙結構,天文學家已經在可觀測宇宙內,發現了數百萬個,所以說本超星系團,在宇宙中只能算是「中型系統」而已。
  • 神秘星系間 「橋梁」違背物理規律?纖維結構存在磁場
    在宇宙的宏大圖景中,我們看到的是一個巨大的結構:大量聚集的星系團星羅棋布,中間由等離子體和氣體架起的橋梁,編織成一張巨大的宇宙之網。這些連接星系群落之間,編制巨大網絡的連接通道,被形象地稱作「纖維」(filaments),它們往往可以延伸上億光年的距離,其中幾乎沒有恆星,有的只是塵埃,氣體和很多以光速運動的電子。
  • 宇宙最神奇的4組數字,兩組可能隱藏宇宙真相,一組主宰著全世界
    ,太陽系、銀河系是否存在有意義的數字不知道,但是從宇宙本身來看,還真的存在幾組數字對宇宙有重要意義的數字,這幾組數字都是什麼呢?圓周率一直被人類用來計算圓面積的一組數學常數,它的常用數值為3.14,也被叫做「π」,平時我們計算圓使用兩個小數位就已經足夠了,我們計算的圓要求不高,使用的小數點位數不用很多,但是一些要求很高的領域,比如航天領域、生物領域、醫學領域就用到比較多的小數位,就拿航天領域來說,要想讓宇宙飛船正常的圍繞地球做圓周運動,至少需要100位圓周率小數位才能滿足,按照這個規律
  • 宇宙目前最大的星系是哪一個?
    宇宙中的星系,按照形狀可以大致分為橢圓形星系、漩渦星系以及不規則星系,宇宙中典型的星系,從只有數千萬顆恆星的矮星繫到擁有萬億甚至千萬億顆恆星的橢圓星系都有,大部分的星系都有數量龐大的多星系統、星團以及各種不同的星雲。在可觀測宇宙中,星系的數量可能超過1000億個以上。
  • 宇宙中最古老的星系現身,挑戰星系形成理論
    「我們發現了一個含有大量低溫氣體的星系,」該研究的第一作者,馬克斯-普朗克天文研究所的天文學家Marcel Neeleman說,「如果它是通過熱吸積過程形成的,在那個時間點,它根本不會存在。」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研究星系演化的天文學家Coral Wheeler對此表示贊同。她說,盤星系「為冷吸積模型提供了非常有力的證據。」
  • 飛蛾撲火,竟然隱藏著數學秘密
    在歐拉恆等式裡,0、1和都是生活中處處可見的數字,虛數i則存在於人們的想像之中,只有e似乎最低調,在生活中,大多數人終其一生甚至都不曾見過e的蹤影。然而弔詭的是,就是這樣一個處處隱姓埋名的無理數,卻揭示了宇宙中最深刻的秘密,並且反映了自然界諸多事物發展的底層規律。
  • 為何說暗物質若不存在,人類將無法解釋宇宙結構,甚至推翻宇宙認知
    在1970年左右,科學家們發現星系外圍的物質運動規律以及星系旋轉曲線是相悖的。這一現象令科學家們大膽猜測,或許在星際的某些區域存在著大量物質提供引力從而能夠加快其他天體的運動速度。暗物質的存在令許多難以解釋的科學現象得到合理的解釋,相對論對科學家們的研究給予了極大啟發。不少科學家猜測暗物質的存在對宇宙極為重要。它不僅可以加速星系的形成,而且銀河系、太陽系以及人類自身都離不開的重要物質。
  • 遠古星系中的塵埃,和現有宇宙理論相悖,它不該存在卻還是出現了
    據報導,近日,一個國際研究小組,在通過阿塔卡瑪毫米/亞毫米波陣列望遠鏡(ALMA),對於遙遠宇宙深處進行觀測後,一共獲取了118個遙遠宇宙的遠古星係數據,讓人意外的是,這些來自於宇宙早期的星系中,竟然存在著大量的塵埃和重元素,這並不符合現有的宇宙演化理論,它們來自哪裡?
  • 《老子》中一個神奇的數字密碼,是宇宙萬物起源的秘密所在
    這個道無異於盤古開天闢地之前的蒙昧,意味著萬物的本體、世界的初始、宇宙的起源。老子在《道德經》中解釋,「道之為物,惟恍惟惚」,可見道是一種客觀存在;「道之在天下,猶川谷之於江海」,可見道是一種普遍存在;「一陰一陽謂之道」,可見道是一種辯證統一、互補共生的存在。
  • 一個黑洞比一個星系還重!比超大質量黑洞還大的黑洞,真的存在嗎
    這種黑洞幾乎在每一個星系的中心都有存在,質量普遍在太陽的100萬倍以上,其中以TON 618為最。這樣的質量,已經超出很多人的想像了,但科學家指出:宇宙中還可能隱藏著更加驚人、更加巨大的黑洞,大得令人拍案驚奇。  黑洞的分類  我們知道,目前科學家觀測到的黑洞可以分為兩類,除了我們剛才提到的超大質量黑洞之外,還有一種是恆星級黑洞。
  • 浩瀚的宇宙中,存在比星系更大的星球嗎?看完才明白
    宇宙是非常浩瀚無比的,而且裡面有無數的行星,科學家們一直有一個問題,會不會有的行星甚至比星系還要大,如果真有那樣行的話,簡直是太過恐怖了。但是從科學的角度來說的話,每個行星都是有它們的極限的,如果說它們體積太大的話就會變成恆星,兒子就算對於恆星來說也有一個理論上的限制,如果說一個恆星的質量超過150倍,那麼就很難再吸引更多的物質,再增加它的體積,所以說就算是對於恆星來說,也是有莫名的力量限制他的體積。
  • 宇宙中的遠古超級巨獸被發現,巨型星系成為宇宙黎明的見證者!
    如果有人問宇宙中最大的天體是什麼,毫無疑問我會說是星系,而且是100多億年前的遠古超級大星系。所謂超級大星系究竟有多大呢?以銀河係為標準大過它幾十倍、甚至上百倍的都有,不過這些巨型星系大多都是來自100多億光年之外,宇宙大爆炸之後的一批古老星系。這些星系就是宇宙中最為古老的物質,甚至是見證宇宙黎明的第一批見證者。
  • 宇宙最神奇的4組數字,一組支配著世界,一組可能包含有宇宙鑰匙
    因為這幾組數字與我們的切身利益有關,人類天生對一些與自己有密切關係的數字很敏感,所以說有人問你的生日、結婚紀念日、身份號等數字,你可以一下子就說出來,其實不僅只有人擁有這些特殊的數字,就連一個團體、一個社會、一個國家、一個星球乃至整個宇宙都存在於它們有關的特殊數組,比如國家開國紀念日、星球誕生日期。
  • 也是英國的一場疫情,讓牛頓提出了萬有引力,統一了宇宙運動規律
    這種引力存在於宇宙中大小角落,大到月球、地球、太陽、星系、黑洞……小到分子、原子、原子核……也就是說,只要有質量的物體都有引力。萬有引力的表達式是:F=G×(M1·M2)/R(F是兩個物體之間引力大小,G是引力常量6.67×10牛頓×m/kg),M1是物體1的質量,M2是物體2的質量,R是兩物體的距離)。
  • 自然界中的黃金比例,都太美啦!
    但在變化莫測的大自然中,也蘊含著一些神奇的規律,黃金比例就是其中之一。小到家中養的植物蘆薈,大到梅西耶83號螺旋星系,其中蘊含的數學奧秘可能是相同的。 圖自:NASA, ESA, and the Hubble Heritage Team (STScI/AURA)/Acknowledgement: William Blair,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黃金分割數列又稱斐波那契數列,這個數列的規律是
  • 天空中的鑽石——宇宙星系
    唯美的銀河我們所看到的銀河,其實是銀河星系在天空中的投影。星系如同宇宙浩瀚海洋中的「島嶼」,在可觀測宇宙範圍內有著多達上千億個河外星系。星系千姿百態,顏色迥異,甚是壯觀。星系是什麼?一般來說,宇宙之中由兩顆或者兩顆以上星球所形成的繞轉運動組合系統就可以叫做星系。不過我們通常是指廣義上的星系,即有著數以億計乃至萬億顆恆星,以及其間的星際物質,空間尺度在幾千至幾十萬光年的天體系統。為了便於研究星系的物理特徵和演化規律,天文學家們把大量星系按照一定特徵劃分為若干個類別,以此表示不同星系之間的內在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