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星系間 「橋梁」違背物理規律?纖維結構存在磁場

2021-01-19 IT之家

在宇宙的宏大圖景中,我們看到的是一個巨大的結構:大量聚集的星系團星羅棋布,中間由等離子體和氣體架起的橋梁,編織成一張巨大的宇宙之網。這些連接星系群落之間,編制巨大網絡的連接通道,被形象地稱作「纖維」(filaments),它們往往可以延伸上億光年的距離,其中幾乎沒有恆星,有的只是塵埃,氣體和很多以光速運動的電子。

即便是以接近光速的速度運行,考慮到這些「纖維」的巨大長度,它們應該最多只能在其中運行一小部分距離,然後就會失去繼續前進的動力。但是最近,一個天文學家小組卻在兩個緩慢相互接近的星系團:「阿貝爾0399」和「阿貝爾0401」之間長長的纖維結構中觀察到不同的情況。他們在其中發現一股電子流,似乎違背了以上的假設,因為這些電子流在纖維中的運動距離超過了1000萬光年,這在物理學上可能嗎?

根據發表在《科學》雜誌上的相關論文,研究人員認為,這一似乎違反物理學規律的現象,或許與星系之間存在的磁場加速機制有關。這一微弱但確實存在的磁場為在纖維結構中運行的帶電粒子提供了加速機制,使其運動距離比理論預計的超出10倍以上。

這是人類首次觀察到星系團之間纖維結構中存在磁場的跡象,這將有助於我們重新思考粒子長距離運行的機制問題。

在於論文相配套的介紹視頻中,研究員表示:「這是一個強度很低的磁場,比地球磁場弱100萬倍以上。」但是這樣的強度仍然足以使其中的帶電粒子獲得進行超長距離運動的加速機制。

巨大星系之間的氣體橋梁

如果星系群是宇宙中的城市,那麼「纖維」就像連接城市之間的高速公路。這幅圖展示的是距離地球周圍5億光年內所有已知的星系群分布情況(注意:阿貝爾0399和阿貝爾0401不在其中)

「阿貝爾0399」和「阿貝爾0401」距離地球大約10億光年,是兩個相鄰的星系團,星系團是有數百乃至數千個星系在引力作用下聚集在一起形成的集合體。在未來的數十億年內,這兩個巨大的龐然大物將有可能發生碰撞。目前這兩者之間距離大約1000萬光年,由前文提到的一道長長的等離子體橋梁連接。

在一項先前開展的研究中,格沃尼和同事們發現這兩個星系群都擁有自己的磁場並不斷向外釋放無線電波。在這次的全新研究中,研究組希望找到線索,看看這一磁場是否向外延伸進入到兩個星系群之間的「纖維」橋梁結構中。

藉助一個被稱作「低頻陣列」(LOFAR)的射電望遠鏡陣列系統,研究組清晰地觀察到一道長長的「射電脊」結構,連接在兩個星系群之間。

在論文中,研究組寫道:「這樣的輻射需要存在相對論性(也即速度接近光速)的電子以及一個存在於連接兩個星系群之間纖維結構中的磁場。」由於在這兩個星系群之間的區域內並不存在其他明顯的射電源,研究組得出結論,認為存在於纖維中的磁場最有可能是兩個星系群的磁場的外延,正是這一磁場的存在,加速了纖維中的帶電粒子流。

在進行了數次計算機模擬之後,研究組發現即便是相對強度很弱的磁場也可以產生足以實現強大粒子加速的機制,使得纖維結構內部的電子流可以運行遠超理論預期的距離。但是研究組同時也警告稱,這一結論只是根據當前證據得到的最有可能的解釋,至於這是否就是這一神秘現象的真正本質,仍然需要進一步證實。好在,科學家們現在還有數十億年的時間可以去解開謎團。

相關焦點

  • 拉尼亞凱亞超星系團,是怎樣的存在?
    在拉尼亞凱亞超星系團之上,便是目前我們所熟知的宇宙纖維結構然而細心的人,在看到宇宙尺度上的星系纖維叢結構後,馬上就會聯想到,人類大腦內部的神經元結構,因為這兩個結構的相似度實在是太高了。大腦和宇宙的高相似度,一度讓不少人相信「宇宙就是一個大腦」。
  • 科學家發現星系未知的大環磁場結構,正在緊張觀察研究
    磁場在許多星系活動過程扮演重要角色,但科學家還未能完全理解星系如何產生並維持如此大的磁場。一個研究團隊觀察 NGC 4217 星系,發現它的磁場除了常見的 X 形外,還有其他未知結構,懷疑可能是由恆星形成所引起。
  • 一個堪稱神奇的數學規律,普遍存在於自然界甚至是宇宙星系
    今天介紹一個神奇的數學現象,雖說是數學現象,但它卻涵蓋了包括整個大自然乃至宇宙的一個規律,甚至在我們人體上都普遍存在,它就是:黃金比、黃金矩形和對數螺線。如果我們從原先最大黃金矩形的右上角往左下角畫條對角線,並且在第二大黃金矩形(也就是第二個黃金矩形)的右下角往左上角畫出另一條對角線的話,則這兩條對角線的交點就是所有越來越小的黃金矩形最終收斂的位置;除此之外,依照相同原則所畫出的所有對角線,彼此間也都會維持著黃金比例。我們有時會把所有黃金矩形所收斂的位置稱為「上帝之眼」。
  • 滄海與一粟的相遇:科學家發現人腦與宇宙存在結構相似性
    宇宙的一個引人入勝之處是,相似的形狀和圖案總是能不經意間在最不相干的地方被發現。人類耳蝸和螺旋星系具有著類似的螺旋結構;閃電轉瞬即逝的痕跡中出現了與人類靜脈類似的走向;中子星外層和人類細胞細胞膜形態接近……而在一項最近的研究中,科學家比對了人腦神經元網絡與宇宙網絡的形狀特點,並發現了二者在結構上的驚人類似。
  • 支配星系運作的神秘力量,無法感知但真實存在的「道」!
    它看似似有似無,沒有盡頭,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深遠廣大,孕育了宇宙間的一切,掌控了萬物的運作,所以道深遠遼闊廣大,看不到邊際,但是萬事萬物歸與道創造,是宇宙的原點。在宇宙大爆炸之前,道也存在,那時的狀態是一個環節。宇宙發展是爆炸、膨脹、坍塌、收縮再回到原點,這樣的一個循環運作過程,周期很長,有多少億萬年。
  • 宇宙最快星系,遠離速度達2.3倍光速,為什麼它沒有違背相對論?
    相信很多朋友都知道相對論,它是愛因斯坦提出的最偉大的物理理論,也是人類科學史上最偉大的一個基礎理論。相對論讓我們對空間,時間,宇宙有了更新的認知。相對論一個偉大的理論,對人類的影響是深遠的,而人類目前對相對論的應用和理解還只是皮毛。
  • 天空中的鑽石——宇宙星系
    星系是什麼?一般來說,宇宙之中由兩顆或者兩顆以上星球所形成的繞轉運動組合系統就可以叫做星系。不過我們通常是指廣義上的星系,即有著數以億計乃至萬億顆恆星,以及其間的星際物質,空間尺度在幾千至幾十萬光年的天體系統。為了便於研究星系的物理特徵和演化規律,天文學家們把大量星系按照一定特徵劃分為若干個類別,以此表示不同星系之間的內在聯繫。
  • 高中物理「磁場」易錯題分析集錦,吃透,磁場題穩拿滿分
    本單元內容包括磁感應強度、磁感線、磁通量、電流的磁場、安培力、洛侖茲力等基本概念,以及磁現象的電本質、安培定則、左手定則等規律。本單元涉及到的基本方法有,運用空間想像力和磁感線將磁場的空間分布形象化是解決磁場問題的關鍵。
  • 一個宇宙射電暴信號閃了千分之一秒,科學家定位到它的母星系
    無線電通常也被稱為射電,本質上是一種光波,在宇宙中廣泛存在,只是能量遠低於我們最熟悉的可見光。脈衝星就是一種著名的射電源,這種緻密星體在旋轉過程中有規律地向地球傳遞光波,一度被人視作外星文明的訊息。如今,脈衝星的謎團雖已揭開,宇宙中還有許多尚未明確源頭的射電信號。
  • 地球磁場—人類賴以生存的必須環境—第六章 地球磁層
    由於電阻消耗了平面中的電流,這些反向磁場中蘊含的能量就會隨著時間流逝而減少。地球空間暴多尺度結構相互作用的全球過程,包括一些重要的基本物理問題,如無碰撞激波,無碰撞等離子邊界層,磁層重聯,等離子體反常輸運,粒子的加速和加熱等。這些物理問題,有些是在地面的實驗室中不易研究的。對這些基本物理問題的研究和解決,不但可推動空間物理的發展,而且還可推動相關學科的發展。
  • 2019年高考物理知識點手冊,高中物理必須記住的知識點大全
    ⑵人工轉變:(發現質子的核反應)(盧瑟福)用α粒子轟擊氮核,並預言中子的存在(發現中子的核反應)(查德威克)釙產生的α射線轟擊鈹(人工製造放射性同位素)正電子的發現(約裡奧居裡和伊麗芙居裡夫婦)α粒子轟擊鋁箔⑶重核的裂變:在一定條件下(超過臨界體積),裂變反應會連續不斷地進行下去,這就是鏈式反應。
  • 太陽的大氣——結構,磁場
    黑子是發生在光球層的典型事件,後面會更詳細的介紹,使用可見光可以在光球層中觀測到的結構是米粒組織(如圖二是一張放大很多倍的太陽表面的可見光觀測圖像,中間黑色的是黑子,背景裡黃色的米粒狀的結構就是米粒組織)。
  • 橋梁設計存在的主要問題
    這些傾向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當前工程事故頻發、結構使用性能差、使用壽命短的不良後果;也與國際結構工程界日益重視耐久性、安全性、適用性的趨勢相違背;也不符合結構動態和綜合經濟性(考慮結構建設、使用、維護等整個周期的費用)的要求。
  • 大腦神經網絡與宇宙網結構驚人相似
    近日,一項天體物理學與神經學創新結合的研究便對人腦神經網和宇宙星網間的相似之處做了系統的對比。對於天文愛好者來說,這種比較可能並不鮮見,或許你已經對關於大腦神經與模擬星系網之間圖片對比的驚人相似印象深刻,但表象上的相似是否與內在機制的相似存在關聯,還是未解之謎。
  • 宇宙中最小的星系蘊藏著最多暗物質
    如果你想找到暗物質的話,遵循一條很簡單的規律:跟著質量走。宇宙中那些最大的結構,大型星系、星系組、甚至是超重量級的星系團,都體現了同樣一個問題——它們的內部運動龐大到無法用我們已知物質的引力來解釋。圖片致謝:維基共享資源用戶Stefania.deluca.
  • 地球磁場為什麼能穩定存在?
    保護地球生命的磁場屏障。|carnegiescience.edu我們的地球之所以能成為生機勃勃的存在,一個很大的原因在於它有一個可以屏蔽太陽風和宇宙射線中危險帶電粒子的磁場。說到地球磁場,大多數人頭腦中大概會想像出一塊巨大的磁鐵,它的北極大致指向地球的地理南極,南極大致指向地理北極。
  • 電工基礎:磁場的基本概念與基本物理量(十七)
    磁極在自己周圍空間裡產生的磁場,對處在它裡面的磁極均產生磁場力的作用。英國物理學家法拉第提出,在電荷、電流或磁體周圍存在著一種被他稱為「場」的物質,正是這種「場」傳遞著電或磁的作用,他還進一步把這種看不見、摸不著的「場」用「場線」給出形象化的描繪,提出電場線和磁場線的概念。
  • TED英語演講 | 他們發現了一種神秘的全新的星系 附視頻&中英翻譯
    天體物理學家和TED研究員Bur inMutlu-Pakdil在這次快速的談話中讓我們知道了她的團隊驚人地發現了一個神秘的新星系。 宇宙中有超過一萬億個星系。而我的團隊發現了極其罕見的一個,這個星系與我們見過的其他星系都不同。這個星系是如此的特別,以至於動搖了我們對於宇宙運行規律的理論和設想。 The majority of the galaxies are spiral, similar to our own Milky Way.
  • 神秘信號不斷向地球發送,5年接收到32次,它想要告訴人類什麼
    神秘信號不斷向地球發送,它究竟想要告訴人類什麼呢?除了檢測到來自FRB 121102的明亮射電波爆發以外,VLA的觀測還揭露出同一區域存在持久且更加微弱的射電波輻射。一些科學家認為,兩者之間很可能是同一個天體,或者彼此之間存在某種物理關聯。儘管證實了 FRB 121102 確實會周期性爆發,但其遵循的確切細節仍不得而知。
  • 宇宙空域中的弱磁場:與螺旋磁場中費米子的手性相關
    在星系密度遠低於標準密度的宇宙空域中,天文學家觀察到了弱磁場,這可能為進入早期宇宙提供了一個窗口。人們認為,大小為10^-17到10^-10 G的磁場具有高達兆帕的大相干長度,起源於早期的宇宙,但到目前為止,尚不清楚它們是何時或如何產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