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就新藍圖,開啟新徵程。日前召開的市委十一屆十二次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濟南市委關於制定濟南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對「十四五」時期濟南發展作出了系統謀劃和統籌安排。高水平建設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讓工業「壓艙石」成為實體經濟「硬核」;基本實現幼有善育、學有優教、勞有厚得、病有良醫、老有頤養、住有宜居、弱有眾扶;做強東部加快建設科創智造之城、振興西部加速建設活力康養之城、做美南部持續建設綠色生態之城、崛起北部全力建設未來希望之城、做優中部精心建設魅力品質之城……在規劃《建議》中,和城市發展、市民生活息息相關的新提法和熱詞頻頻湧現。這些新提法和熱詞令人備感振奮,這座城市的新未來也隨之漸繪成篇。
濟南日報 範良 攝
黃河戰略:高水平建設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高標準規劃建設黃河國家文化公園等一批特色標誌性工程
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上升為重大國家戰略,為濟南加快高質量發展帶來了千載難逢的重大機遇。展望「十四五」,濟南將如何深入落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將重大機遇切實轉化為發展動力?濟南將如何落筆書寫好「黃河大文章」?伴隨著規劃《建議》的出爐,這些問題都迎來了答案。
圍繞做好「黃河大文章」,規劃《建議》中提出的一系列新提法和熱詞令人印象深刻。「高水平建設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以最先進的理念、最高的標準、最好的質量,將起步區打造成為改革先行區、自主創新區、開放示範區、綠色產業聚集區」;「全面提升百裡黃河風景區建設標準,實施重點河段和重要節點適度自然化、景觀化改造,增強黃河堤防生態旅遊、觀光休閒和城市交通功能」;「高標準規劃建設黃河國家文化公園、濼口古鎮等一批特色標誌性工程,全面展現毛主席視察黃河紀念地、百年鐵路橋、鵲華秋色等自然人文風貌和黃河治理成就」……
濟南日報 崔健 攝
做好「黃河大文章」,是加快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一步,讀懂了這些新提法和熱詞,就能深刻理解濟南深入落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在服從服務全面融入中實現強省會加快崛起的路線圖和方法論。
無論是「黃河大文章」的濟南落筆,還是加快高質量發展的濟南行動,都指向同樣的目標——建設新時代現代化強省會。
回望「十三五」,濟南的綜合實力、發展質效、城市建設、功能品質、改革開放、民生保障均邁上了新臺階。展望「十四五」,踏上新時代現代化強省會建設新徵程的濟南,將奮力實現綜合實力、發展質量、改革創新、對外開放、城市品質、治理效能、民生保障「七個新跨越」,在科技創新、高端智造、文化旅遊、生態文明建設、醫療康養、基礎設施建設、數字賦能、民營經濟、縣域經濟、鄉村振興方面取得「十個新突破」,奮力書寫好新濟南高質量發展新篇章。「展望二〇三五年,一座宜業宜居、宜樂宜遊、充滿活力、令人嚮往的新時代現代化強省會將崛起於黃河流域、祖國大地上。」規劃《建議》中的這句話,生動地描繪出了濟南的嶄新未來。
城市發展:著力讓工業「壓艙石」成為實體經濟「硬核」,創造濟南工業新輝煌
發展是第一要務。奮力開啟新時代現代化強省會建設新徵程的濟南,將如何多措並舉加快高質量發展?深入實施工業強市戰略無疑是重要一步。「深入實施工業強市戰略」「強化工業主導地位,加強創新驅動、項目帶動、政策促動,著力提升先進位造業、數字經濟、綠色發展能級」「著力讓工業『壓艙石』成為實體經濟『硬核』,創造濟南工業新輝煌」……通過規劃《建議》中的這些新提法和熱詞,濟南著力提振工業的雄心清晰呈現。
民營經濟是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讓民營經濟發展得更好更快,是加快高質量發展徵程中的應有之舉。「支持民營經濟發展壯大,堅決破除制約民營企業發展的各種壁壘,加強對民營企業全生命周期服務」;「像尊重科學家一樣尊重企業家」……這些新提法和熱詞,折射出濟南大力推動民營經濟實現更好更快發展的決心。
在經濟社會發展進程中,消費有活力,發展就有了更大推動力。因此,大力促進消費升級,是濟南加快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一步。當前,縣鄉消費潛力巨大。為此,規劃《建議》中明確提出,將「認真落實有序取消一些行政性限制消費購買的規定,充分挖掘縣鄉消費潛力」。
在濟南,「東強、西興、南美、北起、中優」的城市發展新格局正在加快形成。規劃《建議》中提出的「做強東部加快建設科創智造之城」「振興西部加速建設活力康養之城」「做美南部持續建設綠色生態之城」「崛起北部全力建設未來希望之城」「做優中部精心建設魅力品質之城」這一系列新提法,令人進一步讀懂了未來新濟南的新格局。
民生利好:兒童友好型城市、青年友好型城市、老年友好型城市等新提法中遍布民生利好,令人備感期待
濟南日報 呂傳泉 攝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發展的目的就是為了改善和保障民生。站在這個維度,也就不難理解為何規劃《建議》中對民生著墨頗多。
「建設兒童友好型城市,打造安全、有趣、益智的生活空間」「建設青年友好型城市,建立健全針對青年人才的普惠性政策,支持高校畢業生在濟落戶就業創業,讓更多優秀青年人才選擇濟南、紮根濟南、書寫夢想、成就事業」「打造老年友好型城市,大力營造尊老敬老養老愛老的社會氛圍」「基本實現幼有善育、學有優教、勞有厚得、病有良醫、老有頤養、住有宜居、弱有眾扶」「始終把人民利益放在最高位置,加強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建設」「讓市民群眾看得見一城山色、聽得到泉水叮咚」「創建一批特色小鎮,讓人民群眾生活得更有質感、更有價值、更有溫度、更加幸福美好」「打造更多群眾家門口的『文化客廳』『健康驛站』」「健全工資合理增長機制,穩步提升最低工資標準,著力提高低收入群體收入,擴大中等收入群體」「實現更高質量的充分就業」……規劃《建議》提出的這些新提法和熱詞中,遍布民生利好,更令人備感期待。
希望文化體育領域盛會越來越多的在濟南舉辦,是市民的普遍期待。規劃《建議》提出,將「積極申辦承辦中國百花電影節、中國歌劇節、中國『荷花獎』舞蹈大賽、國際音樂節、國際戲劇節、國際合唱節、國際電競節、國際時裝展等國內外知名藝術節賽」。而且,還將「辦好世俱杯、國際冬泳公開賽、短池遊泳世界盃、泉城(濟南)馬拉松、ITF濟南國際網球公開賽、國際航空體育節等,積極申辦世界沙灘排球巡迴賽(中國濟南站)、國際馬聯FEI國際馬術場地障礙賽、亞洲青年男女排球錦標賽、國際籃聯亞洲俱樂部杯賽等國際國內大型體育賽事」。隨著這些知名藝術節賽、大型體育賽事的舉辦,這座城市將變得更加時尚、更具活力,城市知名度和影響力也將不斷攀升。
經濟發展,交通先行。推動「交通升級」,不僅能為加快高質量發展提供動能,更能提高市民出行便捷度。「4F級國際機場建成投用,高速鐵路運營裡程翻一番,城市軌道交通運營裡程突破240公裡,高速公路通車裡程突破1000公裡,建設成為交通強國樣板城市」「強力推進『三隧一橋』建設」「加快濟鄭高鐵、濟萊高鐵、黃臺聯絡線建設,開工建設濟濱高鐵、濟棗高鐵、德商高鐵,規劃建設濟濟(寧)、濱淄萊臨、魯中高鐵3條新線路」「加快推進濟南至高青、濟南至濰坊、繞城高速大西環建設,儘快開工京臺、濟廣(菏)、繞城東線高速公路改擴建,規劃建設繞城高速大北環、高青至商河、濟南至微山高速公路」……規劃《建議》中的這些新提法和熱詞,令人對濟南的「交通升級」更添期待。(來源:舜網-濟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