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從交通大國向交通強國邁進

2020-12-26 中國政府網

【來自國新辦新聞發布會的報導】

12月22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布了《中國交通的可持續發展》白皮書,並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和解讀白皮書的主要內容。交通運輸部副部長劉小明指出,交通運輸是國民經濟中基礎性、先導性、戰略性產業和重要的服務性行業,是推動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支撐,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交通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正在從交通大國向交通強國邁進。

劉小明表示,交通的可持續發展與全球可持續發展息息相關,在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中,全部17項可持續發展目標都與交通相關。為充分發揮交通的「先行官」作用,團結世界各國積極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我國政府編寫了《中國交通的可持續發展》白皮書。

白皮書闡釋了新時代中國交通發展的理念,描述了新時代中國交通發展的成就。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交通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進入了高質量發展的新時代。基礎設施方面,綜合交通網絡規模和質量實現躍升,有力服務和支撐了經濟社會持續快速健康發展。截至2019年年底,全國鐵路營業裡程13.9萬公裡,其中高鐵超過3.5萬公裡,位居世界第一;公路裡程501.3萬公裡,其中高速公路15萬公裡,躍居世界第一;生產性碼頭泊位2.3萬個,其中萬噸級及以上泊位數量2520個,內河航道通航裡程12.7萬公裡,同樣位居世界第一;民用航空頒證運輸機場238個;全國油氣長輸管道總裡程15.6萬公裡;郵路和快遞服務網絡總長度4085.9萬公裡,實現了鄉鄉設所、村村通郵。運輸服務方面,貨運服務保障能力不斷提升,優先發展城市公共運輸,交通運輸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加快升級,公眾高品質出行需求逐步滿足,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湧現。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加強交通扶貧規劃設計,持續加大投入力度,重點攻克深度貧困堡壘,堅決打贏交通扶貧脫貧攻堅戰。農村地區通公路、通客車、通郵政,讓6億農民「出門水泥路,抬腳上客車」。交通運輸助推廣大農民脫貧致富奔小康,為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提供了有力支撐。

立足於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這一實際,我國深入推進交通治理體系改革,大力發展綠色交通,優先發展公共運輸,不斷提升安全防控、應急保障能力和交通運輸的韌性,通過改革創新充分釋放技術和市場活力、提升治理效能,加快構築新型交通生態系統,助推交通高質量發展。

中國交通助力共建「一帶一路」,積極推動全球交通治理體系變革,加強國際交流合作,積極推進全球互聯互通,認真履行交通發展的國際責任與義務,堅持互利共贏,推動構建全球交通命運共同體、服務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作出了加快建設交通強國的決策部署,中國交通將繼續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構建安全、便捷、高效、綠色、經濟的現代化綜合交通體系,打造一流設施、一流技術、一流管理、一流服務,努力建設人民滿意、保障有力、世界前列的交通強國。

「當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交通運輸對於全球團結抗疫、恢復經濟增長、增進人類福祉和實現可持續發展十分重要。」劉小明指出,中國將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與世界各國一道,更好推進全球互聯互通、民心相通,為建設繁榮美好的世界作出更大貢獻。(記者 訾謙)

12月22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布了《中國交通的可持續發展》白皮書,並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和解讀白皮書的主要內容。交通運輸部副部長劉小明指出,交通運輸是國民經濟中基礎性、先導性、戰略性產業和重要的服務性行業,是推動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支撐,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交通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正在從交通大國向交通強國邁進。

相關焦點

  • 加快向交通強國邁進——解讀《中國交通的可持續發展》白皮書
    中國交通進入了高質量發展的新時代交通運輸是國民經濟中基礎性、先導性、戰略性產業和重要的服務性行業,是推動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支撐。白皮書說,中國正在從交通大國向交通強國邁進。何為交通大國?劉小明從三個維度對此進行了說明。一是交通基礎設施從「連線成片」到「基本成網」。
  • 中國交通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 加快向交通強國邁進
    12月22日,交通運輸部副部長劉小明在國新辦發布會上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交通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已經建成了交通大國,正加快向交通強國邁進。中國交通進入了高質量發展的新時代。劉小明指出,交通的可持續發展與全球可持續發展息息相關。在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中,全部17項可持續發展目標都與交通相關。
  • 2035年基本建成 中國從交通大國邁向交通強國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12月23日訊(記者 郭濤)昨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布《中國交通的可持續發展》白皮書,全面介紹了新時代中國交通發展成就,分享中國交通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和實踐,並指出中國正在從交通大國向交通強國邁進。
  • 從「交通大國」邁向「交通強國」 我國多項交通運輸指標「世界第一」
    央廣網北京12月22日消息(記者佟亞濤)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導,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2日發布《中國交通的可持續發展》白皮書。白皮書顯示,中國已經建成了交通大國,正加快向交通強國邁進,多項交通運輸指標位居「世界第一」。
  • 譜寫加快建設交通強國新篇章
    國務院新聞辦22日發布《中國交通的可持續發展》白皮書。這是繼2016年12月發布《中國交通運輸發展》白皮書之後,國務院新聞辦再次以政府白皮書形式,全方位展示交通運輸工作及成就。
  • 從交通大國走向交通強國,中國還需要邁過哪些坎?
    一連串數據,構築起龐大的交通大國。12月22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布《中國交通的可持續發展》白皮書,交通運輸部副部長劉小明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交通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已經建成了交通大國,正加快向交通強國邁進。
  • 李小鵬:加快建設交通強國
    增強加快建設交通強國的責任感緊迫感《建議》提出,加快建設交通強國,完善綜合運輸大通道、綜合交通樞紐和物流網絡,加快城市群和都市圈軌道交通網絡化,提高農村和邊境地區交通通達深度。這是黨中央立足國情、著眼全局、面向未來作出的重大部署,標誌著交通強國建設邁上新徵程。我們要深刻認識加快建設交通強國的重要意義,進一步增強責任感緊迫感。
  • 交通大國到交通強國!《中國交通的可持續發展》白皮書發布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2日發布《中國交通的可持續發展》白皮書。交通運輸是國民經濟中基礎性、先導性、戰略性產業和重要的服務性行業,是推動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支撐。白皮書說,中國正在從交通大國向交通強國邁進。綜合立體交通網絡初步形成,有力支撐了經濟社會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白皮書介紹,綜合運輸大通道基本貫通。著力加強綜合運輸大通道建設,進一步打通國家運輸大動脈,有力保障國土和能源安全,強化區域間政治經濟聯繫。加快建設「十縱十橫」綜合運輸大通道,依託京滬、京廣、沿海、沿江等綜合運輸大通道,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等港口群和長江沿線港口形成的經濟帶、城市群成為中國經濟最具活力、人口最為密集的區域。
  • 加快建設交通強國(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
    我們要加快建設人民滿意、保障有力、世界前列的交通強國,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當好「先行官」。增強加快建設交通強國的責任感緊迫感《建議》提出,加快建設交通強國,完善綜合運輸大通道、綜合交通樞紐和物流網絡,加快城市群和都市圈軌道交通網絡化,提高農村和邊境地區交通通達深度。
  • 歲末年初,哪些重大交通基建項目開工了?李小鵬:奮力開啟加快建設交通強國的新徵程
    1月4日,《瞭望》雜誌刊登專訪交通運輸部部長李小鵬文章《奮力開啟加快建設交通強國的新徵程》。全文如下:➤交通運輸在大的基礎上向強邁進了一大步、在有的基礎上向好邁進了一大步、在「基本適應」的基礎上向「適度超前」邁進了一大步➤隨著擴大內需戰略深入實施,助推交通固定資產投資保持高位運行,預計2021年全年完成交通固定資產投資2.4萬億元左右➤實現20個省份普及道路客運電子客票服務
  • 2035年中國基本建成交通強國 將是什麼體驗
    原標題:2035年中國基本建成「交通強國」,將是什麼體驗?中新社北京12月22日電 (記者 王慶凱)中國國務院新聞辦22日發布的《中國交通的可持續發展》白皮書指出,到2035年,中國基本建成交通強國。現代化綜合交通體系基本形成,民眾滿意度明顯提高,支撐國家現代化建設能力顯著增強。交通強國基本建成後,將是什麼體驗?
  • 瞭望|世界第二經濟體需要什麼樣的大國交通支撐——專訪交通運輸部...
    交通運輸部部長李小鵬交通運輸在大的基礎上向強邁進了一大步、在有的基礎上向好邁進了一大步、在「基本適應」的基礎上向「適度超前」邁進了一大步隨著擴大內需戰略深入實施,助推交通固定資產投資保持高位運行,預計2021年全年完成交通固定資產投資2.4萬億元左右實現20個省份普及道路客運電子客票服務,推進實現「刷臉」進站乘車文 |
  • ​奮進「交通強國」,點燃「復興之路」
    交通強國,鐵路先行。鐵路是國家戰略性、先導性、關鍵性重大基礎設施,是國民經濟大動脈、重大民生工程和綜合交通運輸體系骨幹,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至關重要。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鐵路建設取得了長足發展,中國鐵路營業裡程達14.14萬公裡。其中,中國高鐵有著3.6萬公裡運營裡程,跑著350公裡/小時商業運營時速。人暢其行、貨暢其流,充滿了蓬勃發展的活力,我國已成為名副其實的交通大國。
  • 於冬 我們應從電影大國向電影強國邁進
    促進滿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強人民精神力量相統一,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  電影業正在復甦中。近日,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對博納影業董事長、總裁於冬進行了專訪。面對整個電影行業面臨的資金壓力,於冬認為,不應該單純靠補貼,應該形成良性的內生循環。
  • 專家談 | 楊琦:肩負時代使命 汲取歷史智慧 探尋交通強國之路
    加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交通強國建設,需要從交通發展與國家強盛的辯證關係、交通強國的多重戰略使命、全球化背景交通強國的戰略經驗三個方面展開分析,精準把握交通強國的時代使命。全球化時代背景下,構建綜合便利的交通運輸發展體系,既是助推全球經濟向前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推進國家「三步走」戰略大步邁進的有力支撐;「大交通」綜合發展行業背景下,構建新的大交通運輸體系,是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嚮往的必然結果,也是推動「一帶一路」及「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的重要依託;「交通大國向交通強國邁進」戰略背景下,建設交通強國是國強民富和民族振興的必由之路,是現代化強國綜合國力的關鍵承載
  • 他們為什麼能成為「大國工匠」?大國工匠與交通學子共話「工匠精神」
    他們為什麼能成為「大國工匠」?他們身上有哪些感人故事?在加快建設交通強國徵程中,交通人需要怎樣的工匠精神?要培養更多「大國工匠」,應該向他們學習哪些精神?12月1日下午,三位交通運輸行業的「大國工匠」:許振超、孔祥瑞、竺士傑,來到賽事承辦單位浙江交通職業技術學院(簡稱浙江交院),與交通學子面對面共話工匠精神,並接受學校頒發的勞動教育導師聘書,希望年輕學生們積極主動傳承勞模精神、工匠精神,在加快建設交通強國徵程中作出更多貢獻。
  • 博納於冬:我們應該從電影大國向電影強國邁進
    原標題:看2021|博納於冬:我們應該從電影大國向電影強國邁進來源:新京報核心觀點:1、這次疫情對電影業的影響,我認為是暫時性的、階段性的。我常說一句話,有電影人在,就有好電影;有好電影,觀眾就會回來。
  • 譜寫加快建設交通強國新篇章——寫在《中國交通的可持續發展...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交通運輸工作,多次作出重要論述。這些論述聚焦問題、指明航向,明確了交通運輸的發展戰略、發展定位、發展目的、發展主線等一系列重大問題,為交通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我國交通運輸行業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走新時代交通發展之路,譜寫了加快建設交通強國的嶄新篇章。
  • 車聯網:支撐交通強國建設
    我國已是名副其實的交通大國。我國的機動車保有量、駕駛人數量、高速公路裡程、公路客貨營運量等都是全球第一,鐵路、航空、水運等基礎設施數量也均居前列。過去二十多年,我國經歷了人類歷史上主要經濟體從未有過的快速機動化進程,機動車保有量從1000萬增加到2個億,美國用了75年,我國只用了23年。
  • 白皮書:未來十年中國交通運輸迎來黃金時期 智慧交通建設掀熱潮...
    十九大提出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到本世紀中葉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宏偉目標,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加快建設交通強國」,中國的交通運輸迎來更加寶貴的「黃金時期」。這是12月22日發布的《中國交通的可持續發展》白皮書(下稱「白皮書」)對於中國交通的未來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