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說到這個問題也許每個人的答案都不一樣,有的人認為小孩還小不要對他過於約束,讓他自由發展。也有的人認為自律對於一個人的成長非常重要,應該從小培養。那究竟自律對於小孩來說重不重要,看完以下內容或許你就能自己找到答案了。
在談到自律對於小孩是否重要之前我們需要了解什麼是自律。
自律通俗的來說就是自己約束自己,然而這只是對它的表面理解,對它更為準確的解釋是指個人在沒有他人現場監督的情況下,自己不受外界的因素和情感的支配,根據自己的價格觀,人生觀以及行為準則來約束自己做事的能力。
通過以上的定義可以讓我們了解到,自律需要滿足幾個條件:
1.現場沒有他人監督完全靠自己,這是什麼意思呢?舉個例子學生考試的時候有監考老師在場時,他沒有偷看任何學習資料即考試作弊,這算不算自律呢?當然不算,但若這時老師突然有事離開了考場,而這位學生依然能不偷看任何學習資料去作弊,那麼此時就算自律,這樣說明想必大家都能理解了吧!
2.不受外界因素和情感的影響,這又該怎麼理解呢?同樣地我再給大家舉個例子大家就會明白了。今天小明要徒步去一個較遠的地方上課,臨出發前突然下起了大雨,一眼望去路面上濘泥不堪,他若此時依舊徒步走去上課,說明他能不受外界因素的影響,具備自律的品質,反之則說明他不夠自律。或者另外一種情況,臨出發前他因為某事被父母誤解教訓了一頓,心情非常糟糕,然而他並沒有因此而不去上課,說明他能不受自己情感的支配,而去做他自己認為該做的事,這說明他具備自律的品質,反之則說明他不夠自律。
3.要有自己的價值觀,人生觀以及行為準則,通俗地說就是要有自己的規則,因此規則的正確與否至關重要,這離不開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對小孩的教育,幫助小孩樹立良好的規則感,讓他們清楚地知道很多事情的邊界在哪兒,即什麼事情可以做,什麼事情不可以做,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
通過以上的描述,我們對自律有了一個大概的了解,那自律對孩子究竟是否重要呢?
著名企業家賈伯斯曾說過一個自信的人他必然是自律的。為什麼這樣說呢?
想必大家都有此類的經歷,某天看了一些勵志的書籍或者電視劇,於是決定自己之前碌碌無為了這麼久也是時候該奮發圖強了。於是給自己制定了一系列的計劃,然而等到真正要實行的時候你會發現自己還有其它事情要做,這個事先放一放,或者是今天沒什麼時間了,明天再做吧,可是到了後天發現自己什麼也沒做,然後慢慢的這些計劃就會被擱置,直到下次再看到一些勵志的書籍或者電視劇,自己又開始制定一些計劃,然而歷史依舊會重演。長此以往,一堆從未行動和堅持的計劃就成為了自己焦慮的根源,讓自己心中產生負罪感,對自己產生懷疑,從而導致自己缺乏自信。
想必大家都知道自信的重要性吧,一個人如果缺乏自信他將一事無成,可見自信對人一生的影響是巨大的,而自律是產生自信的必要條件,這也是為什麼賈伯斯如此說的原因。
自律還能讓人延緩滿足自己的欲望,這是什麼意思呢?舉個例子,有自律的孩子如果發現自己有些該做的事還沒做時,他會停止玩耍,靜下心來把該做的事做完,然後再去享受玩所帶來的快樂;而不自律的孩子不會這樣,他們會優先去玩,至於該做的那些事則以後再說。
因此不自律的孩子在生活中很難直面困難或者是讓他們感覺不舒服的事,當他們遇到困難時,總會選擇繞道而行,對問題和困難不去理會,而優先去享受讓他們感覺快樂的事,然後等到非解決不可的時候才去面對,久而久之他們會變得貪圖享樂不思進取,對他們今後的成長造成巨大的負面影響。
不自律還會使人懶惰、空虛,抑鬱進而產生無助感甚至是絕望。調查研究顯示大部分有自殺傾向的人本身都不具備自律的品質。
不自律會讓人遠離自己嚮往的生活,使人失去原本屬於自己的珍貴的東西。
看到這想必大家對於自律都有了一個更深層次的感悟,而對於自律對孩子是否重要,都有了自己的答案,下期我將會進一步向大家講述如何培養孩子的自律習慣,有興趣的家長朋友歡迎到時前來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