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大社區 樂業又安居──東麗區冬梅軒社區黨委助力「村改居...

2021-01-08 金臺資訊

東麗區冬梅軒社區志願者在社區「垃圾分類智能回收站」向社區居民講解垃圾分類知識。 記者 劉玉祥 通訊員 王麗麗 攝

放下鋤頭,搬離村莊,進入社區,住上樓房,農民變居民,生產生活大變樣。為消滅城鄉差別,近年來,東麗區大力開展農村城市化建設,成為了全市唯一一個實施「全域城市化」的涉農區,建立了多個「村改居」大型社區,軍糧城街道冬梅軒社區就是其中一個。為讓新居民們儘快適應城市生活,5年來,社區黨委擔當作為,傾心傾情傾力,把這個由7個拆遷村組成的近萬人的大社區管理得井井有條。居民們開心地說,住在這個大社區,樂業又安居。

「紅色戰鬥堡壘」 解決百姓煩心事

一場冬雪後,氣溫驟降。

走進秋棠軒小區7號樓豐福生老人家,暖意融融,120平方米的房間,寬敞明亮。

老人滿臉笑容地說,首先要感謝黨的農村城市化好政策,讓大伙兒過上了世代盼望的城市生活;還要感謝社區黨委全心全意提供保姆式服務,就業、看病、上學全無憂,我們家祖孫三代各得其樂,我們老兩口每月領退休金,還有醫療保險;兒子在企業打工有固定收入;孫子上學快樂成長,全家生活特幸福。

在東麗區大力實施農村城市化進程中,2015年10月,軍糧城街道的7個村拆遷合併搬進現在的冬梅軒社區,下轄夏荷軒小區、秋棠軒小區、冬梅軒小區,3499戶、8776人。

人多,事就多,都需要解決,而就業是頭等大事。

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周秀紅介紹,社區裡有不少青壯年,他們有體力,由於過去都是從事農業生產,缺乏專業技能,儘管周邊企業很多,但就業率卻不高,大伙兒很著急。為破解這個大難題,社區黨委和街道對接,並得到區人力社保部門大力支持,舉辦了6期電工、叉車工培訓班,吸引近千名青壯年報名參加。經過培訓,不少人掌握了技能,很快在企業上崗,有了一份固定收入。

對一些到企業打工困難的家庭,社區黨委也積極想辦法就地解決。

家住秋棠軒小區居民楊世和,年齡大,無法到企業打工,但家裡生活困難,急需一份穩定的工資收入。社區黨委走訪發現後,及時安排他當了一名社區門衛,每月工資2000多元,全家都很滿意。與此同時,社區黨委還積極為其他困難戶安排了社區保潔員、保安等崗位,讓他們有了一份固定收入。

周秀紅說,除就業外,居民們還有很多涉及日常生活所需的剛性需求。面對這些問題,社區黨委不推不等不靠,在區、街大力支持下,堅持黨建引領,積極發揮11個黨支部的「紅色戰鬥堡壘」作用,讓164名黨員發揮模範帶頭作用,為居民們解難題。

有不少人騎電動車出行,但社區沒車棚,不得已,一些居民乾脆推車上樓,並在樓道裡充電。這非但不便,還相當不安全,急需建車棚。

社區黨委及時召開黨員會,大家獻計獻策,很快在每個小區各建了1個電動自行車棚,並安裝了充電樁,居民們拍手稱快。

過去在村裡居住時,不少人喜歡把被褥露天晾曬,搬進社區後依然這樣做,有的直接在大樹上拴繩子晾曬被褥,影響周邊環境。社區黨委沒有簡單粗暴地制止,因為這是居民實際需求,經過商議,決定統一安裝既美觀又堅固的晾衣杆。經過走訪,需裝40多套晾衣杆,才能滿足需求,但社區沒有這部分開支,建設資金從哪兒來?

周秀紅說,社區黨委決定積極聯繫共建單位,爭取支持,不讓居民掏一分錢,最後通過企業贊助獲得了資金,晾衣杆很快建好了。

家住冬梅軒小區1號樓的李大娘說,天氣好的時候每天都要曬被子,新裝的晾衣杆堅固,高低合適,特別好,晚上蓋著有太陽味道的被子,睡得格外香甜。

發揮網格員作用 幫社區老人解憂

家住冬梅軒小區13號樓的趙奶奶和老伴兒都年過八旬,腿腳不方便,下樓遛彎成了奢望 ,平時老兩口就在屋裡曬太陽,但窗前樹冠卻遮住了進屋的陽光,這可愁壞了老兩口。

網格員蔣美茹一次入戶得知了這一情況,迅速跟物業等部門取得聯繫,共同商議解決辦法,最後鋸樹冠、保樹身,讓明媚的陽光灑進了趙奶奶的房間。

家住該小區7號樓的楊寶蘭大娘,丈夫因患尿毒症去世,留下了不少需報銷的藥費單,但楊寶蘭股骨頭壞死,不能下樓,報銷藥費成了難題。網格員李玉斌發現後,立即幫楊寶蘭梳理匯總藥費單,並跟醫保部門積極對接,最後為楊寶蘭報銷了一大筆藥費。

周秀紅介紹,按照上級要求,冬梅軒社區黨委積極開展社區網格化管理,安排13名網格員入戶問民情、解難題,把黨和政府的關懷送到千家萬戶,做到了百姓難事有人管、愁事有人解。

68歲的李大爺身體有病,需到大醫院就診。按規定,他需提前用手機預約,這可難壞了老人。網格員路來華入戶知曉後,立即給老人預約掛號,還教會了老人用手機預約的具體方法,老人特開心。

還有一些老人的老年證丟失,需申請補領,但不知怎樣申請,網格員們逐一幫助老人填表,跟鎮、區民政等部門對接,在最短時間內,讓老人都順利補領了老人證。

……

周秀紅說,冬梅軒社區自去年2月正式啟動網格化工作以來,社區黨委始終把網格員隊伍作為聯繫服務群眾的重要依託,要求黨員發揮模範作用,忠於職守。網格員們嚴格按照「一日雙巡」工作要求,在巡查中發現、上報、排除隱患,做到戶戶有人管,受到讚譽。截至目前,社區11個網格共巡查發現問題線索1685條,已辦結1677條,辦結率達99.5%。

當好「大管家」 打鐵自身硬

身穿紅上衣、腳蹬旅遊鞋,一頭短髮,快言快語,這就是44歲的周秀紅給人的第一印象,她每天7點就來到社區黨群服務中心,晚上八九點才回家。

周秀紅說,「街道黨委信任我,讓我擔任社區黨委書記,我必須不辱使命;另外,我本身就是一名『村改居』的居民,家就在社區,為鄉親們辦事就等於給我自家幹事,再苦再累心也甜。」

俗話說,打鐵還需自身硬。

作為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一肩挑」,急難險重工作,周秀紅從來都是一馬當先。

農曆大年三十,周秀紅接到疫情防控緊急會議通知,她立即放棄與在外求學兒子團聚的難得機會,迅速回到崗位,成立疫情防控工作小組。相關防疫物資不夠,周秀紅第一時間跟廠家、商家聯繫,自掏腰包「搶」來了500個口罩,50桶消毒液,解了燃眉之急,確保了整個社區百姓健康安全。

周秀紅深知,要當好社區「大管家」,光有熱情還不夠,還需掌握業務技能,為此,她在工作之餘自學了裝修、供暖、園林綠化、物業管理等知識,解決問題精準快速。

一戶居民房屋裝修後,玻璃窗漏雨,戶主認為是房屋結構有問題,要求賠償。周秀紅立即趕到投訴戶家裡仔細查看,憑著自己的專業技能,她很快就發現,這根本不是房屋結構有問題,而是戶主找來的裝修工在更換玻璃後沒有把縫隙填充好(注膠不嚴),導致漏雨。周秀紅馬上電話聯繫裝修工,要求立即返工,問題得到了圓滿解決。

以前,一些居民家裡冬季取暖效果不好,室內溫度不達標。周秀紅到地庫供熱泵房巡查,很快發現散熱器有問題。找到原因後,周秀紅立即要求相關部門及時更換並增加了新的散熱器片,居民家中溫暖了,大伙兒紛紛給周秀紅點讚。

社區第二網格中心黨支部書記劉永鵬說,周秀紅家其實距離社區辦公地點並不遠,但她步行回家卻往往要走上差不多一小時,原因是很多居民在路上都會拉住她不讓走,跟她嘮家常,比如,兒子結婚了,怎樣和兒媳相處;女兒處在青春叛逆期不聽話,有何解決辦法。年歲大的老人,把周秀紅當成了知心女兒;年輕人,則把周秀紅當成了知心大姐。

垃圾分類淨社區 志願服務幫居民

12月1日起,天津實施生活垃圾分類,冬梅軒社區積極落實。

在秋棠軒小區「垃圾分類智能回收站」,每天都有不少居民向一臺智能生活垃圾分類一體櫃機裡投放廢棄塑料瓶、舊報紙、廚餘垃圾等。65歲的高振香大娘在可回收垃圾口投進一隻可樂瓶後笑著說,「生活垃圾分類後,我們小區更加潔淨美麗了。」

周秀紅說,「生活垃圾分類利國利民,我們小區積極響應,已經安裝了2臺智能回收箱,還提前對居民進行了培訓,現在大家都自覺進行生活垃圾分類投放。」

行走在冬梅軒社區,不時會看到身穿紅馬甲的居民們在道邊清掃落葉、引導停車、為居民引路等,這些人都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志願者。

周秀紅告訴記者,為引導大家弘揚互助友愛新風尚,社區黨委積極成立支援者隊伍,目前共有志願者560人,建立8支志願服務隊伍,其中包含黨員、團員、巾幗志願者、青年志願者、環保志願者、平安志願者等。為更好地發揚志願服務精神,社區建立健全了志願服務活動「付出、積累、回報」的長效機制,每次志願服務活動後進行積分累計,每月為志願者們兌換心儀的物品,激勵志願者參與更多的志願服務,不斷提升志願者的獲得感、價值感,激發社區新活力。

2021年新年將至,冬梅軒社區居民開始繳納一年一度的城鄉醫療保險費。

「城鄉醫療保險可是一項惠民好政策,如果家人住院看病,可少交不少錢呢,一定要及時繳費!」連日來,周秀紅帶著網格員深入一些特殊居民家中做工作,耐心講解加入城鄉醫療保險的好處,爭取讓每一戶都加入。

除做思想工作外,周秀紅還叮囑大伙兒,如需掃碼繳費,一定要掃社區微信群裡的二維碼,千萬不要在外面掃碼,以防上當受騙。

「作為社區『大管家』,就要時刻為居民服務好,把各項工作做實做細,這是我的職責所在!」周秀紅誠懇地說。

相關焦點

  • 青島西海岸新區首個「撤村改居」試點社區運行良好
    怎樣保持撤村改居工作做到既平穩又有成果?帶著這些問題,泊裡鎮黨委、政府組織了專門班子實施攻堅,把此項工作當做頭等大事來抓。「這期間我們進村入戶了解情況和徵求意見多達十幾次,給每家每戶《致村民的一封公開信》《幹部問答》等材料,組織鎮村幹部一對一、面對面宣講政策,幹部和群眾高度關注的資產資金、民生保障、幹部去向等一系列問題,讓村民們打消了顧慮,因此,撤村改居實現了平穩過渡。」提起那段時間,新任堯頭社區黨委書記的王召信深有感觸。
  • 天津市河北區與東麗區聯合舉辦興河園社區黨群服務中心交接掛牌儀式
    ■ 組織社區工作人員針對提升為民服務水平進行了一系列培訓,並重新籤訂聘用合同。  ■ 爭取早日解決社區適齡兒童就近入託、入學問題。  下午4點多鐘,沒有了太陽的炙烤,涼風習習,興河園社區的廣場上,孩子們在滑梯上玩耍,大人們則坐在涼亭裡享受夏日難得的清爽愜意,廣場一端的音樂噴泉和著節奏高低起伏地揚起晶瑩的水柱。
  • 尋樓村發展足跡 看小社區大變化
    以住宅社區為例,樓村社區黨委、樓村股份合作公司2014年開發建設,由深圳市抱樸物業有限公司提供服務的樓村花園項目,樓村逐漸成為村改居社會主義新農村的代表,小社區也有了大變化。克服居民難點 垃圾分類先試先行作為村改居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先行者,在深圳市垃圾分類條例還未廣泛普及時,抱樸物業樓村花園物業服務中心就率先提出推動社區居民垃圾分類,擺放四色分類垃圾桶對社區業主進行分類引導,為深圳市垃圾分類規定條例的順利實施奠定了基礎。
  • 硯臺嶺社區召開大黨委聯席會議
    12月17日上午,硯臺嶺社區黨委組織在三樓第二會議室召開大黨委聯席會議。臨沂大學、臨沂商城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警察幹部培訓基地、華樾學校(臨沂大學實驗學校)、消防訓練中心、臨沂商業學校、華沂物流、中石油第58加油站、石化倉儲以及雙報到單位蘭山區司法局、硯臺嶺小學參加。
  • 瑞光社區:小網格帶來環境大改觀
    「沒想到這樣一個老舊小區能變成這樣,讓我們居民的心裡暖暖的,現在,小區成了名副其實的『樂業』啦。」看著自家小區的變化,賽罕區烏蘭察布東路街道樂業小區居民張大媽是看在眼裡樂在心間。採訪中,記者從居民處了解到,樂業小區是一個典型的老舊小區,之前沒有物業,也沒有業委會,小區化糞池、汙水管網長期存在問題得不到解決。面對小區現狀,烏蘭察布東路街道辦事處瑞光社區工作人員迎難而上,將問題逐一解決。隨著小區精細化、網格化管理的不斷推進,樂業小區的環境變了,居民滿意度不斷提升。
  • 南寧市青秀區新竹街道新竹社區黨委
    、廣西壯族自治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示範點;2019年獲南寧市綠城科普大行動表現突出單位(集體);2020年獲南寧市民族團結進步創建「五比五爭」活動模範社區。集體簡介新竹社區成立於2000年12月,總面積為0.78平方公裡,有居民住宅樓101棟,常住戶3712戶,總人口12696人,駐有自治區黨委辦公廳、自治區黨委組織部等區直、市直機關以及企事業單位36個,也有拆遷戶、企業改制職工,是一個混合型社區。
  • 「讓社區各族同胞親如一家」——南寧市中華中路社區黨委書記...
    新華社南寧6月29日電題:「讓社區各族同胞親如一家」——南寧市中華中路社區黨委書記謝華娟架起各民族「連心橋」新華社記者黃慶剛為加強各民族居民溝通,她主動聯繫高校師生開展漢語培訓;為推動社區居民就業,她邀請職校老師開展營銷
  • 黨員先鋒進社區 中醫助力大健康
    黨員先鋒進社區 中醫助力大健康近年來,濰坊市中醫院持續深化「初心向黨、醫心為民」黨建品牌,充分發揮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推進新時代黨建與醫院各項工作深度融合。2020年,醫院聯合奎文區衛健局、濰城區衛健局、坊子區衛健局開展首批「中醫專科醫師進社區」活動,奮力推進「健康濰坊」建設,發揮中醫藥特色優勢保障群眾健康。
  • 天津一批單位、社區、校園、家庭、個人入選!
    紅橋區西沽街湘潭道社區 東麗區張貴莊街詹濱西裡社區 東麗區華明街第四社區 東麗區萬新街鐵城公寓社區 東麗區軍糧城街冬梅軒社區 東麗區豐年村街麗新裡社區 東麗區無瑕街秀霞裡社區
  • 天津一批單位、社區、校園、家庭、個人入選!
    東麗區消防救援支隊東麗區氣象局東麗區春華幼兒園東麗區第一幼兒園東麗區城市管理委員會市公安局東麗分局東麗區公路管理局東麗區衛生健康委員會中共東麗區紀律檢查委員會紅橋區丁字沽街潞河園社區紅橋區西沽街河怡花園社區紅橋區西沽街湘潭道社區東麗區張貴莊街詹濱西裡社區東麗區華明街第四社區東麗區萬新街鐵城公寓社區東麗區軍糧城街冬梅軒社區東麗區豐年村街麗新裡社區
  • 南譙探索建立社區聯合黨委輪值制度助創城
    今年以來,滁州市南譙區探索建立社區聯合黨委輪值制度,由創城包保社區成員單位一月一輪值,負責處理聯合黨委日常事務,協助社區解決文明創建和黨建工作難題。24個社區聯合黨委,市、區機關和企事業80多家單位共同譜寫創城「紅色五線譜」,合力奏出創城新樂章,不斷深化「黨建帶群建合力促創建」工作機制,動員凝聚各方力量,助力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暢通「學習線」。輪值單位結合社區實際,創新黨員管理模式,從嚴管理黨員隊伍,嚴格落實「三會一課」「主題黨日」制度,鞏固主題教育成果,深化「三個以案」警示教育。
  • 昌靈路社區「大黨委」開展「共駐共建同攜手 普法宣傳進社區 防災...
    昌靈路社區「大黨委」開展「共駐共建同攜手 普法宣傳進社區 防災減災促和諧」主題黨日活動 2020-12-05 17:4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洛陽中溝社區:壯大集體經濟 「村民」變為「股民」
    中溝社區合唱團成員司馬小羅說。  中溝社區位於老城區西北部,是由原中溝村整體改造搬遷後成立的村改居社區。社區佔地面積134畝,擁有住宅樓14棟,居民3696戶,其中黨員154名。  從動員徵遷到群眾搬入新房,僅用了43個月;從昔日村集體經濟薄弱,到如今每人年底都有分紅……這些,都源於中溝社區有一個強有力的黨組織。」老城區邙山街道黨工委書記張軍說。
  • 【基層播報】嘉善縣羅星街道黨委以「微機制」撬動社區「大治理」
    嘉善縣羅星街道黨委以「微機制」   撬動社區「大治理」   近年來,嘉善縣羅星街道黨委聚焦城市基層治理痛點難點問題,積極探索城市基層黨建工作和基層治理工作相融互促新舉措,通過實施「居民點單、社區派單、委員接單、群眾評單」「四單」工作機制,整合社區服務資源,構建形成一體化、精準化、互動式的治理體系,為全力打造長三角高質量一體化發展的創新之城提供保證。
  • 社區居民的「貼心人」——記西城街道北門社區黨委書記李怡
    社區居民的「貼心人」——記西城街道北門社區黨委書記李怡您當前的位置 :縣市頻道 > 荊州區 > 本地 正文 來源:荊州區訊 時間:2020-09-04 14:56今年3月26日,社區居民陳忠英專程來到西城街道北門社區黨群服務中心,親手送來一面鮮豔的錦旗
  • 社區軟硬體升級,在橋南街這個社區,安居讓樂業更輕鬆丨番禺人眼中...
    橋南街有著眾多高密度的居民社區,在這裡安居樂業可以說是人們嚮往的小康生活之一。「我剛好就在2002年入住橋南街的番奧社區。可以說看著番奧社區甚至是橋南街一步步發展起來,人們的生活一步步改善。」家住番奧社區的李俏梅這樣告訴記者。
  • 凝心聚力 共聯共治——省委臺辦推動落實下沉社區「大黨委」黨建...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湖北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認真落實省委工作部署以及省委組織部、省委直屬機關工委相關工作要求,省委臺辦堅持黨建引領,多次深入聯繫社區進行調研,協助社區規範黨組織設置,明確下沉黨員職責定位,主動擔負社區臨時應急任務,積極為社區辦實事,推動落實黨員幹部常態化下沉社區工作。
  • ...大學習、大討論」微視演講——塔灣街道機車社區黨委書記吳壯壯
    【瀍河微視】「走出去、請進來、大學習、大討論」微視演講——塔灣街道機車社區黨委書記吳壯壯 2020-09-11 18:3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九龍洞社區臨時黨委抗「疫」記
    黃石市從市國資委、大冶鐵礦、鐵山區、社區、志願者中統籌調派下沉人員157人,組建臨時黨委,分設物資保障、清潔消殺、安全檢修、急難救援四個專班,實行「黨支部包片區、黨小組包樓棟、黨員骨幹包重點特殊人員、黨員包戶」的四包製度,大家迅速入戶開展工作。
  • 社區安裝流動監控,助力治理高空拋物行為
    2020年下半年,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左嶺街道星芯社區採取召開聽證會的方式,通過社區出資安裝流動監控攝像頭來治理高空拋物,目前已取得顯著成效。▲社區和物業就是否安裝監控召開居民代表聽證會據了解,左嶺街道星芯社區是典型的還建社區,居住環境複雜,小區裡有5號居民樓,一二樓是商鋪,三樓以上開始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