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27 19:39 |嘉善先鋒
城市基層黨組織是黨在城市全部工作和戰鬥力的基礎。近年來我市全面落實中央和省委關於加強城市基層黨建部署要求,下發《中共嘉興市委關於全面加強城市基層黨建工作的實施意見》,把加強基層黨的建設、鞏固黨的執政基礎作為貫穿社會治理和基層建設的一條主線。各地街道黨(工)委積極發揮龍頭帶動作用,探索黨建引領城市基層治理路徑,構建起全區域統籌、多方面聯動、各領域融合的城市基層黨建工作格局。近期,紅船領航推出「城市基層黨建」專欄,陸續刊發我市城市基層黨建案例做法,敬請關注!
嘉善縣羅星街道黨委以「微機制」
撬動社區「大治理」
近年來,嘉善縣羅星街道黨委聚焦城市基層治理痛點難點問題,積極探索城市基層黨建工作和基層治理工作相融互促新舉措,通過實施「居民點單、社區派單、委員接單、群眾評單」「四單」工作機制,整合社區服務資源,構建形成一體化、精準化、互動式的治理體系,為全力打造長三角高質量一體化發展的創新之城提供保證。
構建社區治理「微平臺」,讓居民點單
「客廳」互動出單。挖掘小區各類空間資源,在御景灣等25個小區統籌規劃打造集學習交流、便民服務、黨群議事等功能於一體的小區「黨建客廳」,讓小區居民有地方出單。平臺快捷出單。利用「微嘉園」移動服務平臺,居民第一時間報料、反映問題。比如,頤和家園居民爆料體育南路綠地工程施工擾民問題,社區第一時間協調施工時間解決困擾。目前,居民報事已達742件,辦結率100%。網格需求出單。構建街道、社區、網格、小區、微網格「1+13+69+91+2826」五級全覆蓋網格陣地網絡,定期開展民情懇談會、網格夜訪、主題座談、問卷調查,形成群眾「需求清單」。
建立社區治理「微循環」,讓社區派單
實施線下集中受理。建立「黨群議事會」制度,實施集中受理、當場派單、會商解決,及時協調解決小區居民身邊的「關鍵小事」。今年以來,街道23個社區組織黨群議事100餘場次,共派單解決各類小事項530件。實施線上分類交辦。以社區黨組織為核心,成立「快單」聯盟,將問題歸類梳理、分類解決。一般事項落實小區物業專人受理;不能直接辦理的提交社區網格長辦理回復;複雜事項依託大黨委成員單位協辦解決;疑難事項由城市黨建聯席會議成員單位協商解決。實施網格聯繫溝通。每月對樓道居民戶開展1次以上上門走訪,針對特殊人群每周開展線下走訪、線上聯繫服務。對收集的問題由微網格長、網格員跟進辦理並及時反饋。
繪就社區治理「同心圓」,讓委員接單
共建聯盟認領接單。建立以社區黨組織為核心,大黨委成員單位為主體的社區共建聯盟,召開聯席會議,構建社區居民自治、共建協同參與格局。多方聯動精準服務。成員單位每月固定開展輪值並提供資源清單,社區黨組織收集居民需求清單,供需匹配一對一開展精準服務。比如,縣政協在得知晉陽公寓南面一拆遷地塊存在偷倒垃圾、環境差等問題,主動聯合相關單位進行清理。「三辦」聯動合力攻堅。構建「大黨委」成員單位協辦、街道聯辦、縣級部門快辦的「三辦」民事辦理有效路徑。比如,頤和家園居民反映綠道公園建設中樹種過高且離住宅近影響日後採光,社區邀請施工方、居民代表在小區黨建客廳商議解決辦法。
設置社區治理「回音壁」,讓群眾評單
推行「六聯五事」工作法。實施黨建聯抓、資源聯用、事務聯管、服務聯做、文明聯創、難題聯破,建立聯繫服務群眾「每月五小事」制度(為聯繫群眾傳達決策部署、通報支部情況、收集意見建議、代辦群眾事項、指導重點工作)。建立「事事有回音」機制。設立社區治理「四單」工作問題牆和回音壁,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良性循環。比如,白雲花苑小區居民反映監控缺失問題,社區召集物業、居民代表召開民情懇談會,最終協商由物業公司出資安裝攝像頭。實施群眾滿意度評價。組織社區居民群眾以業委會、自治小組等為依託,對「項目清單」實施進行監督。社區通過電話回訪、上門走訪,聽取群眾意見,對完成的項目進行滿意度評價。
來源|羅星街道
延伸閱讀
覺得不錯,推薦一下吧!
1595849989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