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斑除皺、美顏瘦身、疏浚化瘀、妝容精緻、解表清裡、活色生香」。12月17日,在創建廣東省農村人居環境示範市新聞發布會上,為了更加通俗易懂地向媒體和市民說明東莞如何在美麗鄉村建設中突出重點,攻堅克難,農業農村局局長張永忠套用養生學的一些原理和詞彙進行了解讀。
基本實現階段性目標
農村人居環境曾經是東莞向灣區都市邁進的突出短板。為此,東莞自加壓力,提出要創建廣東省農村人居環境示範市。在兩年多的時間內進行了一系列的創新,如以「全域項目化」為抓手,指導各鎮村對照建設「生態宜居美麗鄉村」的目標要求,因地制宜謀劃實施一個個具體實在的項目。以榜樣為引領,強化「點」的示範,市財政投入8.5億元、鎮財政按照不低於1:1的比例配套,支持120個村創建特色精品示範村、特色精品村等。
目前,東莞農村生活垃圾、汙水治理和「廁所革命」深入推進,「三清三拆三整治」基本完成,村莊保潔覆蓋面和垃圾處理率達到100%,生活汙水治理率達到97%,全市累計拆除田間窩棚39241個,拆除率99.97%,一些農田從滿目「傷疤」向農業休閒觀光「網紅打卡點」華麗轉身;農村無害化衛生戶廁普及率達100%,標準公廁管護良好,村道和村內道路硬底化、列養率達100%,實現了「乾淨整潔村」全覆蓋,65%村(社區)達到美麗宜居村標準,50個特色精品示範村建設加快推進,如期完成三年行動各項硬指標硬任務,基本實現了創建全省農村人居示範市的階段性目標。
打好六大攻堅戰役
但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不是單項工程,而是一個艱巨複雜的系統工程。在具體的創建中,除了加強頂層設計外,東莞還尤為重視突出重點,以問題為導向,攻堅克難。
從今年8月起,全市各鎮街掀起了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百日攻堅戰」行動,向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發起全面總攻,張永忠用「祛斑除皺」「美顏瘦身」「疏浚化瘀」「妝容精緻」「解表清裡」「活色生香」這些養生學裡常見的詞對具體的六大戰役進行了具體解讀。
「祛斑除皺」指的是村莊大清潔,包括開展村莊道路大清掃、「城市家具」大清洗、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四季行動等村莊清潔行動,徹底清理積存垃圾、衛生死角等「髒亂差」現象。
「美顏瘦身」指的是鄉村違建治理,在基本完成田間窩棚整治任務的同時,逐步把整治範圍擴大到林地、儲備用地和建成區。統籌推進農村泥磚房摸底排查和分類處理,督促對重點區域、納入改造計劃或長期閒置的農村破舊泥磚房加快清理整治,對具有歷史文化價值的農村破舊泥磚房加快修繕維護。
「疏浚化瘀」指的是治水攻堅,加快推進雨汙分流改造建設,全市1340條自然村中已有1325條自然村通過建設雨汙分流管網、汙水管道或暗渠進行收集,基本消除汙水橫流現象。
「妝容精緻」指的是綠化攻堅,引導村民群眾開展美麗庭院建設,打造小菜園、小果園、小花園、小公園「四小園」,不斷提升村莊綠化水平。開展「增綠補綠」專項行動,通過裸露地、閒置地覆綠,見縫插綠。
「解表清裡」指的是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提升,包括推進廁所革命督促各鎮街落實「公共廁所」所長負責制。推進生活垃圾治理,基本建成生活垃圾「村(社區)收集、鎮街轉運、市處理」的三級管理網絡。抓好「四好農村路」建設,在全省率先完成農村道路硬底化等。
「活色生香」指的是挖掘先進典型,發揮示範帶動效應,加快推進示範村、示範片、美麗廊道建設,發動特色突出的村(社區)參與全省「鄉村振興大擂臺」活動。
莞鄉頻成網紅打卡點
記者了解到,鎮村兩級作為具體的實施主體,在開展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中可以說是百花齊放,湧現了不少典型。農村不再僅是居住地,不少地方也逐漸成為了「風景區」,成了網友爭相前去打卡的「網紅」。
其中,高埗鎮以「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擂臺賽」、橫瀝鎮以「鬥牛大會」等比武活動形式,充分調動村組主動參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連續兩年營造出人居環境整治全民參與濃厚氛圍。高埗鎮和橫瀝鎮也同時獲得了2020年「全國文明鎮」的光榮稱號。
此外,各鎮村立足實際,靈活使用「三清三拆三整治」清理出的空地和閒置零散土地,規劃建成小菜園、小果園、小花園、小公園等「四小園」,或者建成村停車場地,以邊角之景帶動村容村貌提升。橫瀝鎮隔坑村自2019年5月起發起了「邊角花園」建設,將溝邊、塘邊、路邊「三邊」,村角、牆角、屋角「三角」列為改造對象,把衛生條件差的閒置宅基地、泥磚房進行平整,利用拆舊的磚頭、竹子等建成「四小園」,宜花則花,宜果則果,閒置地進行綠化、亮化後可謂是「煥然一新」。
萬江滘聯社區朱屋河堤網紅「粉黛亂子草仙境」,東城周屋和茶山上元「美麗稻田打卡點」、橫瀝彩虹村、麻湧風情街等都在今年頻頻刷屏。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葛宇飛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童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