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詹鈺葉
今年上半年,九成主動權益類基金賺錢,但也有404隻公募基金產品虧錢,其中主要是被動指數型股票基金、債基與偏債混合型基金。此外,受上半年原油價格劇烈波動影響,多隻相關的QDII基金淨值銳減。
同花順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有404隻開放式公募基金(剔除年內成立的新基金、貨基與QDII,僅統計A類)收益率(復權淨值增長率)為負。從基金二級分類看,以上404隻基金中,有201隻被動指數型股票基金,30隻中長期純債券型基金,短期純債券型基金基金3隻,一級與二級混合債券型基金共47隻,6隻偏債混合型基金,一季度末持有債券的平衡型與靈活配置型基金共29隻。
個基方面,上述404隻基金中,上半年復權單位淨值下降最多的是股債平衡型基金華商回報1號混合,淨值下降了24.11%。該基金一季度末時持有的債券市值佔淨值比重為93.15%;重倉的債券為16申信01,持倉佔比高達40.19%。記者查詢公告發現,16申信01這隻公司債由華信集團發行,從2018年3月起就處於停牌狀態,同年7月出現違約。
二級混合債券型基金華商雙債豐利A上半年淨值下降了15.44%,其持有的15華信債佔比近18%,同樣為華信集團發行,也出現了實質性違約。另外,「踩中」這隻債券的國泰金龍債券A上半年淨值下滑了6.72%,其持有的15華信債佔比為25.53%。
今年4月9日,中證指數公司大幅下調了對15華信債和16申信01的估值,由33元下調至12元左右,下調幅度約為63%。由於基金公司對於停牌債券採取第三方估值機構所給出的估值,「踩雷」的三隻基金上半年淨值大幅下跌。
被動指數型股票基金中,重倉能源類股票的產品淨值明顯下滑,能源ETF、能源、上投摩根標普港股通低波紅利指數A、恒生前海港股通高股息低波動指數等,以及重倉金融股的華寶滬港深中國增強(LOF)A、香港銀行、泰康香港銀行指數A等基金淨值下滑超過10%。
QDII基金上半年平均收益率僅為0.59%,是表現最差的品種。不過,其中的科技、醫藥、消費相關主題的QDII基金收益大幅跑贏均值,「拖後腿」的主要是原油類QDII產品。
受疫情影響,今年上半年國際原油價格巨震,原油QDII淨值大幅下挫。一季度末重倉6隻原油ETF的國泰大宗商品位居跌幅榜榜首,上半年淨值下跌60.08%,單位淨值僅為0.2元。易方達、嘉實、諾安、華寶、廣發等旗下原油QDII淨值跌幅居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