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習慣於用年代來劃分孩子,因為他們總是存在著某種共性。
就像70後更加嚴謹,80後、90後更加多樣,到了00後則是「個性十足」。
拿我自己來說,85後,或許是小時候耳濡目染了,對於「優秀」特別的渴望,而且行為已經形成了定勢。
從小好好學習,長大認真工作。在工作沒有穩定之前,談何結婚生子?
工作中兢兢業業,很多時候更看重領導的肯定,對於金錢的計較反而很少。
直到有一年我和久未謀面的表妹相見,她從畢業後一直在一家房地產公司工作。
工作很辛苦,有時候還要整夜值夜班,但薪水並不見得比我這個名牌大學畢業生的少,而且她眼睛裡有光。
我像很多長輩一樣,對她噓寒問暖,同時對她的婚戀問題也表示了關心。
「結婚?是有對象,先處著吧,這個不急。姐,我現在就想著掙錢!一想到掙錢我就激動!」
她仿佛是打了雞血一般,永不言敗,跳過兩次槽,工資和績效都是水漲船高。
每次換工作都像是脫胎換骨一般,但我承認,她融入得很快。
我很羨慕她,觸動也很大。
曾幾何時,聽著一個女孩要「搞錢」,長輩無不語重心長地說,「嫁個好人才是關鍵」。
現在卻不同了,你如果不能成為一個「深圳女孩」,要到哪裡去找「好人」呢?人間清醒!
「深圳女孩」火出圈,我們要靠實力「搞錢」
「深圳女孩」爆火出圈,卻並不是專指「住在深圳的女孩」。
說起來這個網絡熱詞,還有一番典故在裡面。
詞語源自一位博主的真實經歷分享。她在北京,有次來了兩個深圳的女性朋友過來玩。
有朋自遠方來,博主自然是熱情招待的,還叫上了一些其他的朋友到酒吧喝酒。
酒吧,在絕大多數人的心目中,都是買醉和放鬆的地方。
大家開始聊娛樂八卦,聊各自的對象和老公,順便把周邊好吃好玩的都分享一遍。
沒毛病,有瑕疵!
這些話題讓兩位深圳女孩感到很吃驚,因為在她們看來,這些話題都「沒啥養分」。
緊接著深圳女孩說,其實她們平時聚在一起也會以八卦開局,但這只是開胃菜。
一般在聊了一兩個小時後,就會進入正題,開始聊如何「搞錢」。
基金、股票、房產、投資……哪裡房子升值了,大家甚至可以研究下眾籌投個首付。
深圳女孩,泛指和她們類似的女孩,聚會不吹不黑,專聊如何「搞錢」的女孩。
什麼「愛情至上」,快拉下神壇吧。
說我沒人要可以,但不能說我賺不到錢,侮辱誰呢?是不是!
「深圳女孩」,成為父母培養子女的新坐標
沒事少矯情,有空多搞錢,玩王者榮耀的間隙,還得看看美股的走向。
終於明白包括我在內的,那些沒心沒肺的,差點不食人間煙火的人,我們的快樂真的是「傻樂呵」。
還蠻欣賞深圳女孩的處世哲學的,這是一種獨立、奮鬥、務實、積極的生活態度。
深圳女孩,儼然成為父母培養子女的新坐標了,「你就得成為她那種樣子」。
相較於盲目追星,動輒攀比的小女生來說,花著父母的錢,談著自己不切實際的理想,深圳女孩是務實的。
而這種務實,更多的是源於自己的奮鬥,君子愛財取之有道,用之有方。
能掙會花,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定然要比能說會道好許多,最怕後者是大咧咧的務虛。
一個女孩子,獨立從何而來,經濟獨立是基礎,起碼你要具備這個能力。
靠自己實力來掙錢,有什麼可丟臉的呢?
那些風花雪月的故事,存在於小說裡,你也會經歷一兩段刻骨銘心的愛情。
以賺錢為目標,不斷提升自我,成為更好的自己,更有底氣的女孩,有何不可?
當一個女孩子通過勞動技能,使得自己財務自由,社會上看她的眼光就會寬容很多。
被催婚也有了絕地反擊的能力,「我這一生斷不會晚景悽涼,所以不要過早流下同情的眼淚」。
怎樣培養孩子健康的金錢觀?
這幾年,大學生網貸跳樓的有之,拿著父母的辛苦錢對網絡主播一擲千金的有之,寧可餓著肚子,也要用夥食費換遊戲玩家皮膚的也有之。
對於孩子金錢觀的培養,從小就要進行了,不要等到事情發展到不可收拾。
如果你覺得和小孩子談錢,不知從何談起,那麼可看看以下這些。
將一件大事情分解為若干的階段和小事,漸漸的,你就會得心應手了。
利用生活化的場景和孩子談錢。
比如,在你領著他逛超市時,可以比較物品的價值,最好做個預算。
建議父母在合適的場景,比如購買者比較少的時候,用現金來付款。
要讓孩子對元角分有個直觀的概念,而不會對網上的快捷支付方式產生某種誤會,仿佛輕輕一點,就能得到你所需要的全部。
對於孩子的零用錢,可根據年齡來給予,並養成記帳的好習慣,從小具備「花錢」的意識,也是很重要的。
新年臨近,想必你的那一套「媽媽替你攢著」,小孩子也多半是不會相信了。
對於大一點的孩子,不妨就幫助他建立一個銀行帳戶,去明白儲蓄的涵義,具備一點基礎的理財感受。
我家糖果自從上幼兒園後,大大小小的也舉辦了多次的舊物互換和二手市場活動。
有一次我還和女兒動手製作了一批手工花,得到了小朋友的喜歡,五角錢一朵,竟也收穫頗豐。
女兒那天小臉激動得通紅,靠自己的勞動來換取報酬,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情。
這件事情讓女兒明白了,金錢是要靠勞動來創造的,同時通過流動,還能獲取自己稀缺的產品。
別看現在一個個都是「碎鈔機」,家長教育得宜,長大後就都變成「吐鈔機」了!
我是糖果媽媽,一個學習成長型的寶媽,專注孕產和育兒,想要輕鬆養娃別忘了關注,糖果媽媽團隊將為您的育兒之路答疑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