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 樺 《史記:晚清至民國——— 柏樺敘事詩史》(臺灣秀威資訊出版社2013年6月版)
柏樺,1956年生於重慶,1979年開始從事詩歌、隨筆創作以及英美文學翻譯和文學批評,在國內外刊物上發表大量作品。現為西南交通大學藝術與傳播學院中文系教授。出版有《表達》、《望氣的人》、《水繪仙侶———1642-1651:冒闢疆與董小宛》、《史記:一九五零至一九七六》、《左邊——— 毛澤東時代的抒情詩人》等。
《史記:晚清至民國———柏樺敘事詩史》是繼《史記:一九五零至一九七零》之後,柏樺創作的又一部敘事詩史。這部詩史收入詩作140首,以注釋解說的手法,記述了晚清至民國大大小小的歷史事件,並從書報取材,生動地展示那一特殊時期的生活觀與現實處境。
從碎片化的文字材料入手,用個人眼光照亮時代「黑暗的叢林」,用瑣屑記述還原「歷史的真實」。近幾年柏樺的寫作富於冒險又飽含野心,他不斷僭越文體的邊界,探索著漢語新詩的無限可能。他對大量舊報紙上刊載的新聞進行遴選、剪裁、陳列,在一個預設的詩意空間裡,迫使文本輻射出潛藏的超現實或荒誕感。對新聞體的改寫(或篡改)超出了讀者對文體的想像,而注釋與詩行的對照,又構成了暗含張力的後現代敘事。但史料的累積有時過於沉悶,文獻的力量蓋住了詩人的氣場,這使得這個文本從誕生之初就頗具爭議。無論成功與否,柏樺的詩歌實驗都為我們回答了一個問題,即當代漢詩能否承載歷史與真實的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