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伊琍:女性不結婚,是因為中國男性進步的速度,趕不上女性

2020-12-17 福果媽媽

文丨福果媽媽

前兩天,網上一份2020年31省市區性別比變化比統計圖引發了網友們的熱議。

從這張圖可以看出,只有四川省的男性是少於女性的。

其實,關於出生人口性別比這件事,一直是備受學界關注的大事,因為性別比失衡之後,影響最大的就是結婚率,進而影響人口出生率,加重人口老齡化,所以這在人口學上不是小事。

中國的結婚率這些年是一直在下降的,2014年,我國有1400對結婚,360萬對離婚,而到了2019年,就剩下900多萬對結婚,而離婚人數增加到了將近430萬對。

中國2019年適合結婚年齡的男性,是2.6個億,而實際的結婚率卻非常低。

這麼多適齡結婚的人沒有結婚,和很多因素有關。

出生比例是一個原因,但卻不一定是最直接的原因,受教育程度不同、晚婚晚育、女性婚姻意識改變等因素,才是更關鍵的理由,畢竟結婚從統計學上看是一串數字,而具體到現實中,則是個人的選擇。

馬伊琍曾經在一個訪談中聊到女性「剩女」多,不結婚的人多的問題。

她大膽的說:「你去算中國的男女比例,一定是男人多過女人的,可是為什麼沒有嫁出去的女孩子那麼多呢?因為女性太優秀了。」

「女性在不停的自我成功自我進步,自我審視自我改變,同時在做這樣肩部的男性太少了。」

馬伊琍覺得,很多男性真的非常不獨立,媽寶男,啃老男太多了,真正有獨立人格的女性都看不上,所以變成女孩子好像嫁不出去的感覺,男孩子好像很容易找到老婆。

在近些年來,女性崛起的速度確實非常的快,這可能確實和以前女性的地位不如男性高有關,所以一時間,女性崛起的力量非常顯眼。

公共輿論上也出現了很多關於女性題材的話題,包括今年大火的綜藝《乘風破浪的姐姐》,趙薇拍攝的女性獨白系列劇《聽見她說》等,都記錄了女性成長的心理變化,影響了很多女性。

包括網際網路的下沉趨勢影響到更多四五線城市和農村,很多農村的女性也在慢慢的改變,思考自己的人生,踏上進取的旅程。

所以馬伊琍說的這個觀點,有一定的道理。

「因為現在還存在重男輕女這種偏頗思想的地方有很多,我覺得現在女性進步的腳步是真的比男性大得多快得多,所以導致優秀的女性越來越多,我真的希望男性進步的腳步能夠跟上一點。」

馬伊琍的這番話,有著她個人的理解和思考,可能會遭到一些人的抵制,不過她的憂患初心是真誠的,並不是單純為了打擊男性鼓吹女性而這樣說。

不過,影響結婚率的因素是綜合的複雜的,這個觀點以偏概全了。

首先來說,不同地區,不同教育背景下,這個問題要分開來分析。

根據調查,在受過高等教育的人群中,男女比例是比較平衡的。

也就是說,如果把受高等教育看作一個「優秀」的門檻,那麼在同為優秀的人裡,男女比例是正常的,這部分優秀的女性,目光也是集中在這部分優秀的男性中。

在這個群體中,馬伊琍說到的問題比較明顯。

這部分女性因為不想簡單成為一個家庭主婦,不想遷就一個沒有完整人格的男性,所以選擇晚婚甚至不婚。不過,這部分男性其實也承受著女性沒有承受的壓力,並不多麼輕鬆。

而這部分人由於被看到的多,所以容易造成他們是大多數的假象,馬伊琍得出她的結論,主要是基於這部分人。

但其實,在一些三四線城市農村,沒有受過高等教育的人群中,結婚率低的問題也很嚴重。

男多女少,導致男性「光棍」比例上升,結婚困難,在一些人口比例失調嚴重的地區,很多優秀的男青年找不到對象,而相對來說並沒有那麼優秀的女性,彩禮錢卻水漲船高。

就拿我老家來說,由於是在農村,一直堅持上學的人不多,我那一屆小學畢業的同學,出了幾個一直上學的,剩下的沒結婚的都是男孩子,女孩子早幾年就都已經結了婚,儘管他們在外打工也掙了不少錢,有了車子,在老家蓋了房子或者在市區買了房子,依然不太能找到對象。

而農村地區由這樣的變化,就和男女比例失調由更大關係了。

農村也是重男輕女思想保留比較多的地方,別的不說,在生孩子的時候,都會做出更真實的決定。

生幾個孩子,人們是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有的想要女兒,由的想要兒子,而最終反映到數據上的,就是這樣一個失調的比例。

何況在農村,女性的觀念也在發生改變。

綜合來說,女性不想結婚,不想生孩子,是結婚率和人口出生率下降的很大原因。女性生育觀的變革正在發生。

相關焦點

  • 馬伊琍:我真的希望男性進步的腳步能夠跟上一點
    漸漸地,你會發現周圍不願結婚的女性越來越多,也許你會暗自嘲笑,這麼大了還不結婚,是不是有什麼問題?要求那麼高有什麼用?還不是嫁不出去。這就是女人不結婚時,旁人的質疑聲,但是不管怎樣的質疑也無法改變女性不願將就的內心,低質量的婚姻不如高質量的單身,這不僅是一句口號而已,越來越多的女性把它變成了現實。
  • 馬伊琍:中國女性太優秀
    馬伊琍:中國男性進步的速度跟不上女性馬伊琍曾經在一個訪談節目中聊到過中國大齡剩女多的問題。對於這個問題,馬伊琍有個人犀利的看法:雖然中國男性比女性要多,但當代獨立女性看不上不獨立的男性,所以就變成了女性嫁不出去的現象。
  • 為何越來越多的女性不想結婚了?馬伊利給出了答案
    因為女性太優秀了,女性在不停的自我成功和自我進步,自我審視自我改變,但同時在做這樣進步的男性太少了,很多男性都是非常獨立。媽寶男,啃老的太多了,真正的獨立女性都看不上,所以變成了女孩子好像嫁不出去的感覺,男孩子好像很容易找到老婆,並且還存在重男輕女的偏頗思想。女性進步的腳步真的要比男性大太多,快得多,所以導致優秀的女性越來越多了。」
  • 為什麼男性法定結婚年齡大於女性
    我國《婚姻法》規定的法定結婚年齡是男方年滿22周歲,女方年滿20周歲,但是我國作為多民族國家,允許民族自治地方對部分法律變通適用。為什麼男性法定結婚年齡大於女性呢?接下來由小編為大家帶來關於此問題的分析。請大家閱讀並了解小編帶來的文章。
  • 馬伊琍言論惹爭議,評論大翻車,生不生難道不是女性權利?
    然後馬伊琍還聲稱這麼多年之後我們才明白女性活在社會上的價值,並不是成為一個母親,我們只是為了成為自己當馬伊琍這番言論出現的時候,不出意外評論底下翻車了,無數男性開始跳腳比如一條言論是:自己生了一堆孩子,告訴別人生孩子不重要。年輕人,少信點雞湯馬伊琍好像就生了兩個吧,而且以馬伊琍的經濟實力自己養不起兩個?她用得著靠男人?
  • 男性為什麼一定要找女性結婚?心理學家的答案很統一
    進化心理學 進化心理學的基本假設之一就是我們的心理機制之所以表現為目前的形式,是因為它在進化歷史中解決了某種反覆出現的與生存和繁殖有關的特定問題。 按照進化心理學的觀點,男人之所以選擇找女人結婚,是因為可以從婚姻中獲得潛在的有關生存和繁殖的收益。
  • 婚內男性和女性出軌,哪個對家庭的傷害更大
    以前我們聽過出軌最多的都是男性出軌,但是隨著社會進步,思想慢慢開化,女性出軌也慢慢變得更多起來,男性和女性出軌雖然都會家庭造成傷害,但是,有一次在和朋友聊天時候說:「婚內男人出軌和女人出軌,哪個對家庭的傷害更大!」
  • 日本女性溫柔賢惠,彩禮也不高,為啥日本男性卻不願結婚了?
    01日本女性很溫柔,結婚不需要彩禮和拖車日本女性的溫柔確實是這樣。隨著時代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日本女性選擇了獨立,但依然有很多日本女性。她們的理想是成為家庭主婦。根據統訂,日本女性的三分之一是主婦,日本女性也把主婦作為自己的職業,所以對丈夫溫柔體貼,也會做家務但是,在日本結婚似乎也不需要太高的代價,我國結婚需要彩禮,車子也是結婚的標準,但是日本女性似乎不太要求,這樣看來,日本男性的結婚非常簡單,婚姻生活也非常幸福,為什麼日本的結婚率越來越低呢?02為什麼日本男人不想結婚呢?
  • 中國女性較多於男性的城市,街上很多美女,不愁找不到老婆!
    中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文化底蘊深厚,名勝古蹟眾多,但我國重男輕女的歷史悠久,據說中國是典型的男多女少的國家,目前男性的數量比女性多3000萬,這意味著女性在選擇伴侶時可以有更多的機會,但是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的思想逐漸解放,尤其是在大城市,重男輕女的風氣逐漸減弱,中國有個城市
  • 巴拉圭的「一夫多妻」,女性很開心,男性一言難盡
    早前「一夫多妻」對於中國來說並不陌生,封建社會時期,皇帝後宮三千佳麗,民間富紳妻妾成群,由「一夫多妻」引發的「爭鬥」情節,也是近幾年影視劇的主要題材之一。隨著社會的進步,男女平等觀念的普及和文化進步的趨勢,「一夫一妻」制慢慢地被社會摒棄,但是全世界兩百多個國家中,還有一部分崇尚「一夫多妻」,甚至有的國家稱,「一夫多妻」是不能被禁止的「古老傳統」。每個國家由於文化和國情等方面的不同,對婚姻制度的要求也不同。
  • 為什麼中國男性自殺率開始高於女性了?
    「我國每年有 15.7 萬女性自殺,自殺率比男性高出 25%」。這一數據的來源是費立鵬教授的論文《中國自殺率:1995 ~ 1999 年》,基於此推算而得,成為了近年談論男女自殺率差異的基礎。2006 年,中國男性的自殺率開始反超女性,並且不斷拉開差距。特別從 2012 年起,女性自殺率總體下降,男性總體上升。
  • 女性情感實錄:她們為什麼不結婚?
    01因做心理諮詢的大部分都是女性,所以有機會認識不少女性朋友。前不久在一次聊到三四十歲女性的婚姻現狀的時候,朋友A說出了她和閨蜜的現狀。這個朋友已育離婚,她現在只想談戀愛不想結婚。她的閨密未婚未育,卻不想要婚姻,只想要孩子。
  • 當「女拳」泛濫,需要每個馬伊琍都能說:我不太贊同強調女性題材
    #馬伊琍不太贊同強調女性題材#關於女性權益問題似乎成為了某些群體的財富密碼「您如何看待井噴的女性題材作品」「我個人不太認同過分強調女性這兩個字的題材,我認為男性女性應該是合作的關係,不要孤立男性,也不要過分太高女性。」
  • 不接地氣的「女拳」解放不了女性,捍衛不了廣大普通女性的權益
    而是應該尊重每一個女性的選擇,不婚不育是女性的權利,結婚生子也是女性的權利。與其教唆一個已婚的女性去離婚或者獨立生存,不如幫助女性在婚內擁有更多的合法的權益。那麼對於男性來說就很簡單了,我麼應當尊重每一個女性的選擇,同時也要承認全職女性的價值並不比男人低,她或許是沒有掙到錢,但是她讓你掙到了錢。
  • 比起男性,為什么女性更容易贏?
    所有人都覺得,米歇爾成為一名騎手不奇怪,但墨爾本杯?不可能。電影改編自真實故事,女主的原型,是澳洲史上第一位女性賽馬冠軍,米歇爾。賽馬不單單是騎著馬拼命鞭打,還有很多的控制,互相碰撞,擠馬頭位的體力活。
  • 「孩子,你結婚了也沒有關係,真正獨立的女性不以結不結婚來定義」
    什麼時候男性女性不再以結不結婚 這個標準去判定是否為獨立女性 我才相信 那個時候的女性真的獨立了
  • 男性沒那麼偏愛女性的骨感 女性也沒那麼喜歡男性的肌肉
    換句話說,女性認為男性喜歡骨感的女性,而實際上,她們高估了男性以瘦為美的程度。而男性努力練肌,服用蛋白粉甚至類固醇,他們覺得女性喜歡八塊腹肌精壯男,但其實他們也高估了女性對肌肉感的喜好。研究顯示,當我們想和面前的異性談一場短期戀愛,我們對其體型的偏好跟把對方當成結婚對象時比,差別並不大,但是彼此的感知偏差則更大。男性女性的數據都反映出這樣的傾向。還是以1.6米的女性為例,當考慮短期關係時,女性會認為男性心中的異性理想體重均值是53千克,但實際男生眼中的理想體重是59千克。回顧一下長期關係中的這兩個值,偏差顯著增大。
  • 男性沒那麼偏愛女性的骨感,女性也沒那麼喜歡男性的肌肉
    換句話說,女性認為男性喜歡骨感的女性,而實際上,她們高估了男性以瘦為美的程度。而男性努力練肌,服用蛋白粉甚至類固醇,他們覺得女性喜歡八塊腹肌精壯男,但其實他們也高估了女性對肌肉感的喜好。研究顯示,當我們想和面前的異性談一場短期戀愛,我們對其體型的偏好跟把對方當成結婚對象時比,差別並不大,但是彼此的感知偏差則更大。男性女性的數據都反映出這樣的傾向。還是以1.6米的女性為例,當考慮短期關係時,女性會認為男性心中的異性理想體重均值是53千克,但實際男生眼中的理想體重是59千克。
  • 男女比例100:117,拉脫維亞女性遠多於男性,當地男性是啥感受?
    除此之外,拉脫維亞還有一個特點,就是這是一個美女非常多的國家,甚至被許多人稱為是一個「美女王國」,他們的長相和俄羅斯人十分相似,當地女性的顏值也不輸俄羅斯,而這裡最有特色的地方,則是男女比例失衡。,但卻是女性數量要遠多於男性,拉脫維亞的女性佔總人口的54%,男女比例達到了100:117,是全球男女比例差距最大的國家。
  • 女性車廂:形同虛設的女性優待,讓女性進退兩難?
    主動去關懷女性已經是一種社會進步,我們難以多加苛責,但關懷、體諒不等同於合理、有效,一個更加進步的社會也應允許我們對那些並不完美的關懷進行挑剔。就像女性專屬停車位一樣,女性專屬泳道看似給了女性更多的選擇,但其實都把女性放到進退兩難的選擇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