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男人才是日本圍棋三大棋戰的先驅者

2020-12-08 找藉口安靜

原題:【コラム】日本囲碁を支える3大棋戦、その始まりは一人の人物

摘自:中央日報日語版

作者:樸治文

翻譯和整理:找藉口安靜 十段戰延期

日本圍棋的第一人,井山裕太九段在2015年拿下1.72億日元(當時的匯率差不多是895萬),刷新了單年度的獎金最高世界紀錄。而在這個記錄之前,是李世石九段在2014年收穫的14億韓元(當時差不多830萬人民幣吧)。雖然我們幾乎忘記了日本棋手在世界大賽上的奪冠經歷,但是縱觀世界棋壇,在當年度拿下獎金第一的日本棋手不在少數。這是為什麼呢?我覺得單純從日本是一個富有的國家去說明的話,是遠遠不夠的。

支撐日本圍棋有日本三大棋戰。讀賣新聞主辦的棋聖戰(4500萬日元)、朝日新聞主辦的名人戰(3100萬日元)和每日新聞主辦的本因坊戰(2800萬日元)。不僅如此,從預賽到最終的番棋,每一個階段都會產生對局費。雖然具體數值日本棋院沒有公開出來,但是我們可以推測,單次棋聖戰的總獎金數,差不多是世界大賽的2到3倍。雖然日本圍棋的人氣正在衰退是一個不爭的事實,但是三大棋戰仍然健在。而我們在探尋三大棋戰歷史的時候,都能看到上世紀的一位叫秀哉的人物。

秀哉原名田村保壽。11歲入門,但是過了18歲也沒能拿到初段證書。因為開始對棋手生活感到厭惡,而離開了圍棋去嘗試了各種事業,但是都沒能讓他填飽肚子。有時候還會跑到寺廟去當棋手陪練,還考慮過移民到美國的事情。但是遇到了從朝鮮逃命的金玉均,在他的介紹下將秀哉帶進了本因坊門下,從而開花結果。秀哉此後成為了二十一世本因坊之後,很快地被推薦為了終身制的名人。

此後讀賣新聞策劃了日本棋院的代表本因坊秀哉,和反對派的最強棋手雁金準一之間的對決,而這一次對決卻幫助報社多印了3倍的報紙。收穫了意想不到的成功之後,讀賣新聞接連策劃了本因坊秀哉對吳清源的對局。這盤棋也接連的發出了號外之後,吸引了龐大的讀者們。而讀賣新聞也成為了日本圍棋歷史上不可缺少的夥伴之一。

在此之後,每日新聞成功地說服了秀哉。「時代已經變了。本因坊的地位不是世襲制,應該要把這個頭銜給最強的棋手」。而秀哉將本因坊的頭銜交給了每日新聞之後,宣布了退役。

1938年,秀哉名人的退役,成為了圍棋界史無前例的話題。被譽為「不敗的名人」的秀哉,和在選拔賽中收穫全勝的29歲棋手木谷實七段(當時)進行對局。雙方40小時的保留時間為史上最長,這盤棋從6月開始,在12月結束。這盤棋的觀戰記由《雪國》的作者,拿到過諾貝爾文學獎的川端康成來擔任。川端康成將這盤棋分成64次予以呈現。膝蓋上一點肉也沒有的不敗名人秀哉,以及即將開創新時代的木谷實。川端康成和兩位棋手一同奉陪到底,完美地刻畫了秀哉的鬥魂和木谷實的執著。

最終木谷實5目勝。身高150公分,體重30多公斤的秀哉,在傾注於本局後一年離開了人世。

秀哉逝世之後的1941年,每日新聞主辦的本因坊戰拉開了帷幕。這也是第一個職業圍棋賽事。此後終身制的名人也成為了棋戰的名字。雖然圍繞著「名人」這個名字,報社之間出現了訴訟事件, 最終經過仲裁決定讀賣新聞拿下獎金最高的棋聖戰,而朝日新聞拿下名人戰,就此三大棋戰也就此誕生。因為圍棋賽事的規模,關係到報社的地位等問題,而讀賣新聞最終守住了「第一」的寶座。

三大棋戰至今還是8小時的保留時間,每年都會有全國的各路高手朝著挑戰名人發起衝擊。雖然有過因為預算問題,本因坊戰的存亡成疑。但是日本圍棋三大棋戰的榮光和追憶,仍然支撐著日本圍棋。

相關焦點

  • 日本七大棋戰歷史冠軍統計三大冠篇
    本文來源:弈道秋聲,作者蕭蕭風儘管日本圍棋式微已久,但日本國內棋戰的規範一直為人所稱道。尤其是七大棋戰,賽制嚴謹,獎金也高,為中韓國內棋戰所不及。數十年以來,日本七大棋戰風起雲湧,書寫了無數傳奇篇章,老蕭之前對棋聖戰等賽事有過回顧,這次以資料形式將七大棋戰歷史做一個總結,通過數據,我們來看看七大棋戰中最傑出的人物都有哪些。需要說明的是,本文只統計七大棋戰,包括文中的冠軍數字都是指七大棋戰奪冠數,而非棋手生涯各項賽事奪冠總數。
  • 【每日佳局】一力遼攻陷天元 井山還餘三大冠 日本七大棋戰今年角逐塵埃落定
    這個欄目我們將每天推出最新的大賽棋局,也會為棋友們奉上經典的歷史名局。
  • 日本圍棋絕世高手,被原子彈炸瞎雙眼
    吳清源說起瀨越憲作可能很少有人熟悉,但說起其手下三大圍棋絕世弟子,一定再熟悉不過了。此三人,分別是中國的棋聖吳清源、日本圍棋不死鳥橋本宇太郎、韓國圍棋皇帝曹薰鉉。瀨越憲作,一人調教出中國、日本、韓國三大絕世圍棋高手,可謂是歷史佳話。二十世紀的棋聖吳清源,曾在三九年到五六年之間,在日本十番棋擂臺賽中擊敗同時代的超一流高手,以一人之力讓日本棋壇頂尖人物全部降級。並因此創造了圍棋界的吳清源時代,而吳清源也被讚譽為昭和棋聖、十番棋之王。吳清源因為在棋壇上像神一樣的存在,其光芒一度遮住了同時代的近十位天才。
  • 日本圍棋七大頭銜站現今獎金值幾何?
    較為優秀的知名圍棋公眾號。日本圍棋的七大新聞棋戰歷史悠久,其高額獎金為中韓棋手所羨慕,當年趙治勳獨霸大三冠時,年收入動不動就超一億日元,更是讓人咋舌。《中國圍棋年鑑》曾刊登過1995年度日本和韓國比賽的冠軍獎金一覽表。
  • 日本棋院:圍棋是「國技」
    日本棋院修改了相關章程,將圍棋定位為「國技」,理由是「長年以來,圍棋在日本國內深受喜愛」。2021年東京奧運會期間,日本棋院還計劃將這一「傳統文化」推向世界。據日本《每日新聞》20日報導,圍棋誕生於中國,一千四百多年前傳至日本,平安時代(794年-1192年)時盛行於貴族階層,到了江戶時代,一般民眾也開始接觸圍棋。日本古代知名棋手本因坊丈和曾寫過一本名為《國技觀光》的圍棋入門書。
  • 日本圍棋泰鬥坂田榮男去世 有剃刀坂田盛譽
    日本圍棋泰鬥坂田榮男去世  享年90歲,有「剃刀坂田」盛譽  日本最偉大棋手之一,二十三世本因坊坂田榮男九段於10月22日下午因胸部大動脈腫瘤破裂醫治無效去世,享年90歲。  坂田榮男生於1920年2月15日,為日本最偉大的棋手之一,一生共奪得64個棋戰冠軍。坂田榮男十五歲成為職業棋手。1951年,31歲的坂田第一次向當時的本因坊橋本宇太郎發起挑戰,結果以3比4落敗。十年後,坂田從已經本因坊9連霸的高川格手中奪得本因坊頭銜,此後達成7連霸。
  • 日本「圍棋奶奶」太牛
    參加圍棋比賽?別開玩笑了。圍棋是一項非常考驗腦力、體力的運動,在棋壇,通常是年輕人唱主角。不過在日本,就有這樣一位老奶奶,依然活躍在職業圍棋比賽中,最近兩年甚至還擊敗過男子九段高手溝上知親。她就是杉內壽子,再過半個月她就將年滿94歲。因父親走上圍棋路杉內壽子原名本田壽子,是日本棋壇「本田三姊妹」中的長姐。兩位妹妹本田幸子、楠光子也都是日本棋界的七段高手。
  • 曾經盛極一時的圍棋在日本為何沒落?這五點原因我們也需要警惕
    ,幕府將圍棋列為最高競技項目之一,可以理解為那時的圍棋就是日本的「國技」。日本國內棋戰制度和棋院外戰態度日本國內棋賽眾多,七大頭銜戰和循環佔據了棋手的大部分時間。雖說近年來不景氣使得獎金有所下滑,但若能奪得其中多項冠軍,仍能賺得盆滿缽滿。因此,不少日本棋手「樂不思蜀」,只專心於國內棋戰,而世界棋賽往往敷衍了事。
  • 巖本薰九段:原爆下的對局者 日本圍棋的普羅米修斯
    以現在的觀點來看,已經是六段棋手了,不用再怎麼努力就可以得到一些東西,升段也相對容易得多,但巖本薰對此自有看法,「男人的一生,這麼度過不是很好嗎?」 昭和四年,巖本起身前往巴西,但2年後,他因志未籌,又返回日本。因此,巖本在這一段時期的圍棋成就並非很高。巖本的棋被稱為「撒豆子的棋」,說的是在布局階段棋子的布置分散零亂,但到了中盤之後,這些棋子相互關聯,演成強烈的攻擊手段。
  • 日本圍棋三百年來到底發展了些什麼?
    當吳清源在十番棋戰中,把日本高手打到先相先,甚至定先的棋份上,確定了他昭和棋聖的地位。 看來,在日本不貼目的圍棋時代,要想真正分出高下,只能進行十番棋戰。因為這盤我執黑便宜,下盤你執黑便宜,下偶數局,我贏得多,我就比你強。盤盤不公平的棋戰累加=公平的比賽,我不得不佩服日本人腦子靈光。那麼,我就想,如果匆匆相遇,切磋一盤呢?這樣的勝敗豈不是對白很不公平?
  • 中日韓三國圍棋名人爭霸一觸即發 誰能笑到最後?
    大竹英雄自1965年在第9屆首相杯中獲得第一個職業比賽冠軍後,多次獲得名人戰(4次,含舊名人戰1次)、王座戰(1次)、十段戰(3次)、碁聖戰(7次)、日本第一位決定戰(7次)、NHK杯(5次)、鶴聖戰(5次)、NEC杯(3次)、快棋錦標賽(2次)、達人杯(1次),JAA杯(1次),IBM杯(1次)等日本國內棋戰冠軍。
  • 從終點回到起點:日本本因坊圍棋戰的歷史淵源
    【弈客圍棋APP 記錄你的圍棋人生】加藤正夫(左)和梅澤由香裡(右) 2002年日本棋壇的一大壯舉是加藤正夫以
  • 一力遼挫敗餘正麒晉級四強,日本棋界諸位頭銜得主爭奪「王中王」
    本文來源:微信號——弈道秋聲,作者蕭蕭風這個欄目我們將每天推出最新的大賽棋局,也會為棋友們奉上經典的歷史名局。在動態的棋譜中隨時隨地感受圍棋大師們精妙的構思、深邃的計算,不亦樂乎!隨著井山裕太在LG杯決賽和農心杯上接連被謝爾豪、黨毅飛擊敗,日本圍棋剛冒出的希望火苗被澆滅,他們的國內棋戰被認為是自娛自樂,中韓棋迷已經不怎麼關注。但自娛自樂也有其精彩,日本各項棋戰的規範性還是令中韓棋界羨慕。2014年日本推出棋戰優勝者選手權戰,後更名為棋戰總冠軍戰,由當年日本國內各項棋戰冠軍參賽,相當於「王中王」之戰。
  • 2012年日本:井山一手遮天 平成四天王難比六超
    平成四天王各有悲喜,其他棋手躍躍欲試,日本圍棋在寒冬中期待暖陽。  井山的光芒  12月23日,日本圍棋第一人井山裕太與將棋棋手室田伊緒女流初段舉行了盛大的結婚儀式,昔日「金童」以一場絢爛的「成人禮」為自己的2012年劃上圓滿的句號。
  • 世界圍棋史上的頂級高手排名top10
    此外道策還第一次建立了以名人為九段、名人於上手之間為八段、上手為七段,七段以下每二段差一子的段位制,1924年日本棋院成立後就是以這個段位制為基礎的。本因坊道策被日本圍棋界推許為史上最強棋士,日本古代圍棋第一人。
  • 馬曉春《圍棋、中國圍棋和我的圍棋》
    即便如此,有一點還是比較遺憾——儘管圍棋現在已經非常普及,科技也越來越發達,但是由於圍棋的特殊性,目前的電腦圍棋對弈程序還是處在最初級的階段[2],根本原因是因為在這個問題上,圍棋和象棋截然不同。圍棋的變化不但太多,而且還有打劫等額外的因素,再加之價值觀問題,這一切導致電腦目前對下好圍棋這個領域還是一籌莫展。
  • 國漫《圍棋少年》:中日文化交流的紐帶,一脈相承的圍棋文化
    近現代中日圍棋文化交流愈加緊密,圍棋由「藝」轉「道」的轉變之路從日本戰國時代末期起,圍棋在日本得到了飛躍的發展。也許是圍棋的思維方法有助於指導戰爭實踐,當時的日本封建統治者十分推崇圍棋。到了德川時代,幕府還建立了棋手世襲俸祿制度和「御城棋」制度( 將軍府舉行每年一度的棋賽比賽) ,隨 著圍棋活動蓬勃發展,產生了本因坊家、井上家、安井家、林家等圍棋四大家。1925 年以後,日本整個棋界合為一體,建立了日本棋院。日本棋院的建立標誌著日本圍棋的規模化和專業化,打破了當時的大族對於圍棋的壟斷。
  • 弈客評選 | 2020年度日本圍棋十大新聞(上)
    下面,進入今日主題:2020年度日本圍棋十大新聞(上)。  NO.10 棋士序列發生變化 優待改為七大頭銜  原本優待三大頭銜戰冠軍的棋士序列,從2020年開始變成優待七大頭銜戰冠軍,對以往的棋士序列進行了完善。  什麼是棋士序列?
  • 圍棋史上的第一位世界圍棋冠軍武宮正樹
    文章來源:韓國圍棋月刊對武宮正樹九段的採訪報導記者:日本圍棋曾經代表著世界的最高水平。為何現狀卻相當低調呢?武宮:在國際大賽中的成績不能和中韓比肩的根本原因在於——日本國內學圍棋的兒童數量非常的少。在中國或者韓國,父母們普遍認為在小學階段甚至在上小學前能學習圍棋對於孩子是有益處的。而在日本從小就學習圍棋的兒童數量始終很少。
  • 圍棋三羽烏(比較三羽烏的成績,順便排個名次)
    三羽烏,日本圍棋術語,指星位有子,再向左右三五路小尖,確保角地的棋形(如圖)。日本有一種曲藝形式叫「漫才」,是日本的一種站臺喜劇形式,類似於中國的對口相聲,形式也接近於雙人脫口秀表演,李誕和王建國就嘗試過,大部分的笑話主題圍繞在兩人彼此間的誤會、雙關語和諧音字。這樣我們就不難理解為啥王建國那麼喜歡諧音梗了。有點扯遠了,「三羽烏」,作為日文習語,就出自日本的漫才」,後被廣泛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