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口國家森林公園位於大洪山名勝風景區南麓,距離鍾祥市郢中30公裡。經營範圍為:東起掇刀石,南起鷹子洞,西臨烏龍洞,北與百丈深澗相連接,總面積約1591公頃,活立木蓄積38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90.3%。公園集自然景觀、人文景觀、天象景觀之精華所在,融奇花異木、珍禽異獸、洞溪瀑布、文物古蹟於一體。景觀獨特,交通便利,是人們旅遊觀光、休閒度假、科普研究的好去處。
公園內山峻林密,古道幽深,清泉與天溪相連,溶洞與瀑布聯掛,有堪稱江漢絕景的鷹子洞瀑布、氣勢磅礴的柳門口瀑布、神秘莫測而令人神往的烏龍洞、曲折幽靜的九級天溪、上下天池,有充滿生機恬靜淡雅的楠竹林,蔭翳蔽日的參天大樹,「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的杉林一線天。加上雲臺觀,崇門寺,雙泉觀,白鹿寺等佛寺禪院,道貌岸然觀仙宮的裝點,更罩上了一層神秘的輕紗,從神話傳說到宗教文化,從楚文化到科學藝術,可追溯到戰國時期,年代延續二千多年。歷史上,這裡曾是道、儒、佛三教稱雄論衡之聖地。
園內以低山地貌為主,平均海拔350米,屬亞熱帶溼潤性氣候,為眾多生物的繁衍提供了天然佳境。據考察,園內現有植物430多種,其中屬國家保護的珍稀植物有水杉、銀杏、
核桃、杜仲、對節白臘、垂枝側柏等12種;有野生動物50多種,其中列入國家保護的珍稀動物有豹、白鷺、穿山甲、豺、水獺,白鶴等8種。堪稱迷人的綠色寶庫。
園內由於森林和周圍水庫的天然調節作風,冬暖夏涼,雨景充沛,是人們旅遊度假和享受「森林浴」的絕好去處。
雲臺觀
雲臺觀是道家的觀址,座落在燎崛山上,位於大口木場烏龍臺北3.4公裡,興建於唐,鼎盛於明,衰落於清,毀於民國初。據史料和碑文考證,雲臺觀東有神道1.7公裡通就泉庵,西有神道0.9公裡下白鹿寺,南有神道1.6公裡去白羊寺,北有神道1.6公裡往彌陀寺。觀內有宮殿八座,房屋二百一十間,圍牆三層,觀門九重,立碑150餘,皇帝御封,高僧進香,紳民捐贈,歷代重修,均記載。現殿宇已廢,古碑殘斷,僅存石碑51塊,石門二座。
柳門口瀑布
柳門口瀑布位於大口林場烏龍臺東南6.5公裡,海拔237米。受山地的影響,溪流呈階梯狀高低錯落形成瀑布。瀑布共分八級,全長1公裡,瀑口寬8——10米,最大落差80米。瀑布的上遊有30——50米寬的石板溪,溪流中有一聳立的石柱,譽稱「中流砥柱」。
柳門口山勢險要,猶如猛虎雄踞,瀑布曲折,恰似玉龍盤繞在此地,北望後陵,廣袤無垠,雲高樹低南視平川,空曠遼闊,白雲浮飛,三楚風光,江漢水鄉,農舍田園,一平派錦秀。
烏龍洞/楠竹林
烏龍洞位於大口森林公園北,傳說是烏龍棲息之地。洞口面西,有清泉溢出,頂壁青石鱗狀溶積物,形似藍天白雲,洞口頂部鐘乳石眾多,且造形各異。洞口石壁刻有詩詞4處,其一云:龜山倚託雲臺南,人講烏龍幾疊潭。堪羨閭間居近處,寡憂旱魃虐如憚。
楠竹林與烏龍洞毗鄰,面積387畝,楠竹高大挺拔,景色迷人。有詩云:「山山青松叢叢竹,湛湛碧空片片雲,坐愛聽蟬看麗鳥,如痴如醉不思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