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俊英|同道相益:楊守敬對山本竟山的傳習授書

2021-02-06 近墨堂

| 點擊上方藍字 近墨堂 關注我們 |


山本竟山(1863-1934)是京都書壇的代表人物,他以泰東書院、日本美術協會、東方書道院、關西書道會等團體的顧問和審查員的身份活躍於日本書壇。他著有《昭和元年敕語》《臨蘭亭二種》《竟山學古》等多部著作,是日本近代書法史上的重要人物。20世紀初期的日本中國學界白鳥庫吉、服部宇之吉、桑原騭藏等人提倡利用西洋學的方法來研究中國文化或者說對學者們進行批判。山本竟山兼有三人的學風,是日本明治時期重要的學者。他師從「明治三筆」之一日下部鳴鶴(1838-1922),與日本書家丹羽海鶴(1864-1931)、近藤雪竹(1863-1928)、比田井天來(1872-1939)並稱為「鳴鶴門下四天王書法家」。當時中日之間往來尚不頻繁,他一生七次赴中國遊學,實屬特例。據《山本竟山年譜》記載:1902年(壬寅),40歲,三月,在日下部鳴鶴的介紹下,山本竟山第一次到中國遊學,並到武昌拜訪楊守敬,受到楊守敬的熱情接待。此後,他一直受教於楊氏,直到其去世。他回國時還帶回許多碑法帖。


釋文:

裁詩花作骨,攬鏡玉為神。鄰蘇老人。

鈐印:

楊守敬印(白) 星吾七十以後書(白)




在日下部鳴鶴的介紹下,山本竟山開始遊歷中國,到武昌拜訪楊守敬,受到楊守敬的熱情接待。楊守敬還為其書寫作品相贈。山本竟山向楊守敬及其師潘存(孺初)學習金石學和六朝書法,並為己所用,形成了自己的書寫風格。中國的風土和文化藝術成為其重要的創作源泉,他在與楊守敬交往的過程中,不僅在習書方法上得到諸多具體指導,還獲得許多楊氏所藏所刻的碑版法帖。楊氏對山本竟山的指導影響了他一生的書法創作。他還常從楊氏手中購買碑帖拓本,楊守敬曾在明治三十六年(1903)二月十一日給山本竟山的書簡中提到: 皇甫碑丞然本,擬價一百五十元。小本爭座位,擬價一百四十元。此帖實宋拓,守敬三十年前曾以一本售於貴國人,價二百餘元,實不及此本,可校對之。餘清齋帖,此本前日問尊意,減為一百六十元。從前以一部售於足下者百元,實不及此部,此帖為明代集帖之冠,足下精鑒,想不以守敬為讏言也。陽曆二月十一日,守敬頓首。


楊守敬《行書敢倚參來七言聯》

湖北省博物館藏


釋文

敢倚文才凌屈宋,參來史意比裴顏。光緒辛丑嘉平月,鄰蘇老人。

鈐印

楊守敬印(白) 星吾六十以後書(白)




從書簡所記錄的時間可以看出,上文記錄了山本竟山第二次渡清時從楊守敬處獲得餘清齋帖(原帖),宋拓《爭座位帖》的情況。不難想像,他們交易的過程,亦是楊氏對山本竟山在碑拓知識上學習的過程。此外,《山本竟山年譜》還記載到:1903年(癸卯),41歲,第二次到中國遊學,除拜訪吳昌碩、顧鶴逸、徐子靜、金冷香等名家外,還到湖州善璉鎮見學制筆的過程和探訪杭州西湖的名跡。此次前往中國,他再次到武昌拜訪楊守敬,閱覽楊氏所藏金石,還在黃州的鄰蘇園,鑒賞巡撫端方所藏的三代彝器及隋唐的金石及宋元明的真跡。同時,他受日下部鳴鶴之託,從楊守敬處入手了餘清齋帖。(此帖後來轉到了比田井天來手中,成為書學院的院本)從《山本竟山年譜》的記載更進一步證明了他受楊守敬在金石和鑒藏方面所受的影響。同時,也可以看出,楊守敬歸國後,日下部鳴鶴仍然對其所藏的餘清齋帖念念不忘,這亦反映出日下部鳴鶴及其門徒對楊氏的認可和金石學的興趣。山本竟山最初遊學中國的目的是想一邊跟隨楊守敬學習書法技法和書學理論,一邊通過楊氏的幫助蒐集碑帖和書畫研究資料,以成為他研究和學習的基礎。然而,隨著他訪問中國次數的增多,他結交了許多中國人好朋友,通過朋友們幫他寫推薦信,使他得以在訪問中國時順便到訪各地名勝古蹟,拜訪當地書家並與他們結下了筆墨緣分。彼時,日本著名漢學家長尾雨山(1864-1942)任上海商務印書館編譯所的顧問,旅居上海,他亦為山本竟山寫過中文的推薦信。原則上,這些推薦信應該歸屬收信人所有,但山本竟山卻以留作紀念為由將其保留下來。他甚至將長尾雨山所寫的這些介紹信作為收藏標準的書法作品帶回日本。經過歲月的變遷,百餘年後這些書簡和推薦信陸續在山本竟山的孫子山本宗生的家中被發現。其內容多數提到山本竟山通過楊守敬購買碑帖拓本和刻書的情況。如楊守敬在大正元年(1912)五月二十六日寫給山本竟山的書簡中說道: 竟山先生足下:三月二十五日接到手札並洋銀四十八元,以作書字潤金,其鄰蘇園帖二部,姬氏墓誌,雲未收到。別單尚要隸篇五部,楷法二部,望堂初集二部,二集二部,晦明軒稿一部,旋由四月初九日分為參包交郵局寄上,並有拙信一函,已由四月十六日得郵局回條。而尊處至今無回信,不知何故,特再申明,請速賜回音,是為至感。楊守敬頓首,五月廿六日。潘孺初先生臨鄭文公碑,尚在武昌,未檢出,大約再一月可攜來。


楊守敬《行書定力玄言五言聯》

湖北省博物館藏 


釋文:

定力超香象,玄言問老龍。楊守敬。

鈐印:

楊守敬印(白) 光緒丙午鄰蘇老人六十八歲作(白)





山本竟山聰穎好學,他不僅對楊守敬在金石書法上的成就表示欽佩,同時還對其師潘孺初在金石學上的成就充滿極大興趣。因此,他在赴中國拜訪名家時,還拜訪了楊守敬的老師潘孺初。追溯到楊守敬書學思想形成的來源,潘孺初對山本竟山在金石學上的點撥使其受到極大啟發。此外,山本竟山還與著名書畫家吳昌碩等人有良好的交往。受到了中國清代主流藝術觀念的薰陶,成就了他日後書法藝術觀念的形成。他遊歷中國,開闊眼界,拜師諸家,為其後來在日本書壇的重要地位奠定了重要基礎。

楊守敬《行書幾家茅屋四條屏》

湖北省博物館藏


釋文:

幾家茅屋水邊村,花落春潮夕到門。溪上數峰青似染,居人說是武陵源。江上千峰紫翠浮,松門苔徑映清流。茅堂雨絕湘簾瞑,臥聽空山一夜秋。危峰削玉出雲端,仙館霜清古木寒。記得匡廬秋雨後,彭郎湖口倚篷看。洩雲鴻洞遮峰腹,古木槎牙繚山足。舉頭百丈瀉寒泉,知有高峰插天綠。萬八千丈天台山,仙人抱琴時往還。絲聲落澗秋潺潺,曲終蜚雲舞元鶴,霞光樓觀難躋攀。光緒戊申六月,楊守敬。

鈐印:

楊守敬印(白) 星吾七十以後書(白)

明治三十五年(1902),山本竟山初次到中國遊學時,到武昌拜訪楊守敬,受到了高級別的禮遇。楊守敬還為山本竟山書寫了學習書法的範本,內容為「天生我材周,兄琳謂之神明」。楊守敬所書此範本,是日本書法教材從江戶時代到楊守敬之後的近代變革的重要標誌,開闊了山本竟山的視野。同時,也開闊了以他為中心研習書法技法的人們的眼界。山本竟山也因此對毛筆的使用有了新的認識,楊氏所用毛筆與當時流行的和風筆完全不同,同時他對潘存和楊守敬所主張的合理使用側鋒的觀點有了新的認識和理解。山本竟山的好學心旺盛,他曾精心臨摹唐代初期的書家虞世南、歐陽詢等書家的作品。1930年,山本竟山再訪楊氏時給楊氏的印象極為深刻。由於山本竟山作為泰東書院的主宰者,不僅對自身要求較高,他還將其師日下部鳴鶴對待漢文化和書法藝術的觀念發揚光大。換句話說,他有志於書法教育的傳承。在當時,這實屬偉大之舉。楊守敬對山本竟山的了解和判斷極為準確,山本竟山不僅將泰東書院、東方書道院等教育團體做得風生水起,他還推重潘孺初和楊守敬的書學觀念。在楊守敬去世後,他還專門組織文人雅集,在日本為楊守敬開追悼會。他們的交往不僅限於金石、書法、詩文,更是日中文化交流史上重要的一筆。此外,羅振玉也如楊守敬一樣給予其極高的評價,並將山本竟山推薦給了劉鶚。可以說山本竟山的書法意味著金石學在中日交流中的結晶。




楊守敬《行書肝肺蓬萊七言聯》

湖北省博物館藏


釋文:

肝肺槎枒生竹石,蓬萊清淺半桑田。光緒己亥嘉平月,楊守敬。



楊守敬赴日,帶去了清代的新興文化,他對近代日本書壇的貢獻重大。楊氏在與日本書家學者的交往中,實現了實際意義上的中國書法國際傳播,開啟了近代中日書法交流的序幕。此外,他除與上述幾位代表性書家有所來往之外,他還與多位日本藏書家、漢學家、軍事家、新聞記者及收藏家來往密切,如據可靠資料證明楊氏通過筆談、書信往來及當面傳授,除與日下部鳴鶴、松田雪柯、巖谷一六的交往外,還與日本人寺西秀武、岡千仞、宮島詠士、森立之、矢土錦山等人有所交往。鑒於目前所得材料中沒有與書法藝術相關的交流,此處不再贅述。




近墨堂小程序


更多閱讀👇

近墨堂微信公眾平臺徵稿啟示


香港近墨堂書法研究基金會

Hong Kong Jinmotang Calligraphy Research Foundation Limited.

點擊「在看」支持我們👇

相關焦點

  • 我對《羅氏墓誌》書人的疑慮
    與很多關注者不同、同時也與這方志石的發掘者認識有所不同的是,我對這方墓誌上標記的書人——顏真卿,是深感疑惑的。儘管深感疑惑,但由於我對書法和寫字兒的書法家都完全不懂,所以是沒有資格發表學術性看法的,更沒有資格給這方墓誌做鑑定。我覺得這方墓誌出自別人替顏真卿代筆,也衹是表述一下我個人的感覺。這就像一個人進餐館吃過飯後談談對這頓飯的感覺,覺得好吃就說喜歡,若是不好吃就說不喜歡。
  • 書類 | 《尚書正義》二十卷
    舊本題「漢孔安國傳」,其書至晉豫章內史梅賾始奏於朝。唐貞觀十六年孔穎達等為之疏,永徽四年長孫無忌等又加刊定。
  • 【中和十年】書裡書外的人和事
    沒成想,初審稿交上去, 覆審呂愛軍老師看後退編:原書是課堂講稿整理而成,內容多有重複,敘述口語化,可有處理?港澳與內地的歷史教科書不同,能否請作者寫繁體版序言?史實和註釋可有查驗……我一懵,二十萬字的書稿拿回重新逐字逐句再看再編,呂老師又提出新的問題,再退編……來來回回竟退編了三次,第四次發稿才過了三審。
  • 我的人生十書
    對的,對於我這麼一個不愛讀書的人,如果不是「為了什麼」,我又怎麼會自覺拿出什麼書來讀呢?但無論如何,在我非常有限的閱讀經驗中,以下這些書還是對我起到非常大的影響。過去在本網站也在不少地方透露過這些書對我來說的重要性,其實大可不用多說。
  • 《背對哈瓦那》新書發表暨簽書會
    ——陳綺貞 兩場對談,我們看到了在音樂之外拿著相機的陳綺貞。 「在攝影集中,讓我特別注意的是手的特寫,一幅幅充滿張力的畫面,可以看到手的表情,我看到她想努力表達的自我。」——柯錫傑 「在綺貞《背對哈瓦那》的影像中,我聽見譟熱的喧嘩……看到淡淡的哀愁……更驚覺時間的流逝。」
  • 劉墉書跋中所見書法觀(一)
    他是帖學派的書家,但絶對不是守舊的書家,而是比別人更為重視個性的一個人。他的書法,就是現在看來還是充滿著魅力,富於啟發意義。劉墉作為有清一代的書家獲得了很高的評價,但對他的研究卻一直少有進展。昭和十四年(1939),春田雨亭寫了《劉石庵其人其書》(《書苑》第三卷、二號)的論考,其所引資料的範圍,幾乎至今未有超越者。
  • 山本又來了…
    日前,曾發表美化侵華戰爭言論的日本導演山本寬開通微博,受到國內網友關注。然而,就在今天,山本寬竟在微博上發文,聲稱日本二戰期間在華擴張是「符合當時帝國主義潮流的侵略行為」,為自己早年的爭議性言論進行解釋,再度惹來非議。
  • 牛軍凱:越南古地理書「天南四至路圖」研究
    三枝龍引,對中國而並立。故中支,崢嶸㟮屹,湧滃潺潺,逶迤迢迢。卓立三島,分下蔓延,其地界為太原京北,接山南海陽等處。左枝先分一簇山……蜿蜒千裡,至欽念州。為城門關鎖,腰分侵雲。一支名曰岧窖,星鋒……安子山……拋山,收六頭江,灣迴其地界,為……海陽等處。右……插天之山,層層疊疊。響鼓之水,馨馨侗侗,崎嶇數千裡,至佔城國為城郭。
  • 薦書 ll 《黃牧甫旅粵書跡圖証》後記
    1934年黃少牧輯《黟山人黃牧甫印存》時,鄧爾疋曾賦詩一首《讀黟山人印存書後》,1947年高貞白欲付梓《續黟山人印存》,鄧爾疋再撰一文於詩前成序並詩,明確指出黃牧甫的書法和篆刻是自晚清諸家上溯秦漢『集大成』的成果。由此我們可以看到他『印從書出、書從印入』的篆刻藝術實際上是五百年來印學理論的總結性實踐。而這一切的根本在於『據篆室以出入』,坐擁篆書體系,融會貫通。
  • 香港書獎入圍名單公佈了,快來為心水的書投上一票吧
    第十屆香港書獎的入圍名單已經公佈在香港的讀者朋友,快為心水的書投上一票吧
  • 讀書丨甲骨文工具書簡介
    此外,所有據以摹錄之書,片號前均冠以簡稱。 書中字形以自然分類法歸類,並標注出處及所屬時代,對字形的隸定和分合,做了必要的處理。各單字基本按部首排列,每一單字編一號碼,其下列各種異體,字釋或隸定則僅擇取較為學術界公認或較為可靠的說法。
  • 童書出版社的多元發展
    隨著童書市場的競爭日益激烈,除了出版原創圖書之外,引進海外的優質出版物,以及嘗試多元發展,對業務拓展亦十分重要。卓瑩最初是為山邊創作《飛躍青春》系列的作品,她創作初期,寫作水平尚是幼嫩,但編輯與卓瑩積極溝通,提供寫作意見,而卓瑩亦樂於聽取,作出改善,彼此之間建立了良好愉快的合作關係,漸漸創作了不少叫好叫座的作品。2014年開始為新雅為卓瑩出版的《鬥嘴一班》系列更是廣獲口碑。
  • 駁陳端度對饒宗頤教授的誣衊之詞
    遺憾的是,由於網絡廣泛傳播,不少善良網民竟對謠言半信半疑,甚至以訛傳訛,令人深感痛惜。饒宗頤教授是國之瑰寶,我們不容許一代國學大師遭到毫無根據、別有用心的詆譭和攻訐,也不容許學術界被歪風玷汙。因此,駁斥其造謠之詞,揭露其醜惡用心,雖君子勉為,但實是必要之舉。  饒宗頤教授剛剛迎來百歲壽誕,海內外舉辦了系列研討活動。
  • 《書室》
    摘《書室》,《書幾》兩節:學不因老而廢,瀏覽書冊,正可藉以遣閒,則終日盤桓,不離書室,室取向南,乘陽也,《洞靈經》雲:「太陰傷魂」。愚按魂為陽氣之英也,魄為陰體之精也,所謂傷者,即目光可驗。如太明就暗,則目轉昏,傷其陰也。又《呂氏春秋》曰:「室大多陰,多陰則痿」。痿者喻言肢體懈弛,心神渙散之意。
  • 新書丨顧史考:《上博等楚簡戰國逸書縱橫覽》
    據古希臘大哲學家亞里斯多德(公元前384—前322年)的論述,形上學即是起於對一切事物的所謂「第一因」或「第一原理」的探討,而真正的「智慧」是對這些初因或原理的瞭解。此種探討及智慧的特點,即是其起點並非以其實用價值為目標,而是由人類某種純粹的好奇心」而起的:「起初對於較為顯著的難題起了好奇心,而逐漸乃對於更加重大的事物提出難題,如對日月星辰、宇宙之生成等現象。
  • 書家揮毫必備精彩書寫內容 (收藏-打開手機就用)
    從來多古意;可以賦新詩。(集杜甫句)風輕一樓月;室靜半枕書。心同孤鶴靜;節效古松貞。(集唐詩句)心源無風雨;浩氣養乾坤。以文常會友;惟德自成鄰。去草尋怪石;留雲補斷山。丘壑趣如此;鸞鶴心悠然。(集唐詩句)蘭風載芳潤;谷性多溫純。半窗知我月;千卷鑒人書。有山皆園畫;無水不文章。有容德乃大;無欺心自安。竹石得幽秉;壺觴多雅遊。(梁同書集文同句) 會心今古遠;放眼天地寬。名隨市人隱;心與古佛閑。
  • 日文書在中國賣得不好,出版商竟呼籲中國加強日語教育?
    近日,香港媒體的新聞報導今年的香港書展簡體字書銷量不佳,竟有內地書商把原因歸咎於香港的簡體字教育不足,令人乍舌。         根據香港書展的主辦方貿發局的統計:「參加去年香港書展 [...] 有近十萬人是非香港居民,其中八成人來自內地。
  • 港中大出版社 · 盜版書鑑別Q&A
    當然,盜版書最可氣的是損害了讀者的利益,以次充好,盜版書聲稱是「正版代購」的事情我們也時常聽到。我們希望能夠做些什麼,幫您避開購書路上的陷阱,也希望愛書人都可以買到自己心水的正品書籍。因此,今天我們我們推出這一篇《盜版書鑑別Q&A》,希望能夠幫助你鑑別已經買到的書的真偽,同時幫你避免買到「李鬼」~ 「打你哦!」圖片來源網絡Q:我已經買到了港中大出版社的書,怎麼鑑別它是不是正版?
  • 山本五十六的三個瞬間:為了情人開心竟不顧臉面
    山本五十六剛二十出頭,又沒有妻室,喜歡到煙花之地尋歡作樂。當時的日本藝妓有給顧客修理指甲的服務,並且是按手指頭的數量來收費,一根手指一毛錢,十個手指剛好一日元。山本五十六隻有八個手指,日本人又不會變通,因此每次都只收山本五十六八毛錢。這件事情被藝妓們傳開以後,山本五十六的同事跟著起鬨,都稱呼山本五十六為「八毛錢」。
  • 「我本不善書,因關係先師,故勉為其難.」
    所以我在電話中告您將寄上快要出版的《竹刻》一書的王子野同志的序、總目和我的《後記》,看您是否有用。現在又須向您解釋一下:昨天啟老來電話告知他將要把他寫的序給人使用(是照登還是取材改寫我也不清楚),這我就不得不同意,希諒解為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