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有「河長」,農村公路也要有「路長」?沒錯,四川新出文件這樣...

2020-12-23 四川省人民政府

四川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四川省深化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

全面推行「路長制」、提高對農村公路的日常管養標準……近日,省政府辦公廳印發《四川省深化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改革實施方案》,就加快建立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長效機制提出明確要求。

記者查詢發現,2006年我省就出臺了《關於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改革的實施意見》,14年後,緣何再次聚焦?「目前,農村公路發展形勢有了新變化,需要進行新一輪的管養體制改革。」省交通運輸廳公路局相關負責人說。

過去幾年,我省聚力農村公路建設,農村公路總裡程已超過29萬公裡、規模居全國第一,目前,全省鄉鎮、建制村均實現了100%通硬化路和通客車,農村公路網絡基本形成。「交通脫貧攻堅戰打贏後,如何推動農村公路高質量發展、服務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是接下來的重點。」該負責人對記者表示。

2019年國務院印發的《關於深化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改革的意見》也明確,要「深化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改革,推動『四好農村路』高質量發展,為廣大農民群眾致富奔小康、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提供更好保障。」

根據《方案》,到2022年,我省要基本建立權責清晰、保障有力、齊抓共管的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機制。農村公路治理體系初步形成,路長制全面推行,縣鄉村三級管理養護體系健全,養護專業化、規範化、機械化、信息化建設效果明顯,通行條件和路域環境基本改善,抗災能力顯著提升,列養率達到100%,年均養護工程比例不低於5%,中等及以上農村公路佔比不低於75%。

到2035年,全面建成體系完備、運轉高效的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機制,城鄉交通運輸公共服務均等化基本實現。農村公路治理體系全面完善,治理能力全面提高,全面實現「品質高、網絡暢、服務優、路域美」的目標。

如何實現?該負責人解讀說,《方案》給出了具體「路徑」。

責任給壓實,有「人」來管養。《方案》明確了省、市、縣、鄉、村五級政府及相關部門的職能和責任,要求全面推行縣、鄉、村三級「路長制」,由縣、鄉兩級政府和村委會主要負責人擔任路長。這意味著,農村公路管理養護將由行業主導向政府主導轉變。

資金有保障,有「錢」來管養。對於農村公路日常養護,從2021年起,財政資金按照不低於縣道10000元/年·公裡、鄉道5000元/年·公裡、村道3000元/年·公裡、橋梁隧道100元/年·延米的標準予以保障,其中,省級財政承擔30%,市級財政不低於20%,剩餘部分由縣級財政承擔。「僅此一項,省級財政每年支出將達到3.6億元。」該負責人告訴記者。對於農村公路養護工程,全省成品油稅費改革新增收入替代原公路養路費部分由定額補助調整為不低於資金比例15%,相當於投入更大。

管理要長效,有「機制」來管養。根據《方案》,農村公路管養情況要納入績效管理;省交通運輸廳將聯合省財政廳制定相應的績效考核辦法,考核結果和省級補助資金掛鈎。同時,鼓勵實行市場化管養,並通過信用評價機制加強市場監管。

《方案》還提出,積極發動農民群眾參與農村公路日常管養,並充分應用數位化、物聯網、大數據等信息化技術,推動農村公路管理數位化、智能化。(記者 王眉靈)

相關焦點

  • 威寧:河流有「河長」 清源有保障
    據了解,威寧自治縣共有縣級及以上河流43條,鄉級河流90條,根據省、市的要求已全部納入河長制管理。「有了河長,河流問題都有人管了」,隨著河長制工作推進,以草海湖為代表的河流生態保護和綜合治理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效。
  • 渠江華鎣段河長:用雙腳丈量河流
    華鎣市明月鎮明月村村支書、渠江村級河長張錦華在巡河。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華小峰 攝  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邵明亮 彭久源  江水碧波蕩漾,江面乾淨整潔。  「渠江這一段有個美麗的名字叫作明月沱,但是幾年前這裡的江水簡直觸目驚心。」張錦華是廣安華鎣市明月鎮明月村村支書、渠江村級河長。她告訴記者,3年前江岸雜草叢生,江面漂浮著塑料泡沫、生活雜物等。  渠江明月沱的巨大改變,源於2017年開始實施的河長制。渠江華鎣段全長23.8公裡,流經3個鄉鎮9個村。華鎣市以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項目為抓手,對渠江水環境進行全面整治。
  • 「最美基層河長」評選結果出爐 看看有你認識的嗎?
    針對網絡票選的候選名單,專家評審組根據評選標準和要求進行最終評審,評選出「最美基層河長」29名,其中鄉級河長5名,村級河長24名。 下階段,活動將對評選出的「最美基層河長」進行表彰、推介,積極宣傳河長制工作成效,推進河長制工作提檔升級,助推「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目標早日實現,為美麗石家莊作出新的貢獻。
  • 品質高 網絡暢 服務優 路域美 四川農村公路管養完備機制保障實效
    據四川省日前召開的加快構建「四好農村路」高質量發展體系現場會消息,5年來,全省累計完成投資1241.4億元,新改建農村公路11.6萬公裡,農村公路總裡程達29.1萬公裡。針對農村公路發展形勢的新變化,四川省政府辦公廳近日印發《四川省深化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改革實施方案》(簡稱《方案》)和《四川省「四好農村路」示範縣和示範市評定辦法》(簡稱《辦法》),全面推行「路長制」,提高農村公路日常管養標準,加快建立農村公路管養長效機制。
  • 資陽樂至:全省首創技術河長,小陽化河河長的技術「治河經」|行走...
    從年初開始,這樣的對話場景黃偉每周都會遇到。原因是,今年初,作為四川超途環保服務有限公司的技術員,黃偉正式履新小陽化河技術河長。樂至在全省首創的技術河長,對於江河保護治理,到底能起多大作用?河長要從『有名』到『有為』,必須得要研判更科學、施策更精準。」樂至縣委副書記李文波介紹,設置技術河長的崗位,真正的用意是,更加精準的掌握如何汙染物構成、區域,以便治河之策更加精細化。不過履職到崗後,黃偉第一件事不是研究怎麼治河。而是想辦法讓大夥「看得見、聽得到」自己。「剛來前幾個月,各級河長開會,我的角色都很邊緣。」
  • 臨川:128名「民間河長」守護16條河流安全
    在臨川區活躍著這樣一群人,他們每天早出晚歸,沿著河流來回巡邏,守護著河流的清潔。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民間河長」。目前,該區共有128名「民間河長」,他們呵護著全區16條主要河流的生態安全,為打造水清河美的景致奉獻自己的力量。
  • 「優秀河長」有多帥?
    「河長」是多大的官,管啥? 薊州區共有一級河道3條、二級河道12條,溝渠395條,大中小型水庫10座、3244個坑塘,90個塘壩,全部納入河(湖)長制管理,落實區、鎮、村三級河(湖)長,所有納管河(湖)全部「掛長」。
  • 2020年四川省委一號文件明確今年「三農」工作重點和方向:有哪些新...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年和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收官之年,今年的省委一號文件,有何特點?有哪些新政策、新舉措、新亮點?文件公開發布之際,記者就此專訪省委農辦相關負責人。同時,建立健全返貧監測預警和動態幫扶機制,加強對不穩定脫貧戶、邊緣戶的動態識別,將返貧人口和新發生貧困人口及時納入幫扶。  「穩」字當頭 齊抓糧豬產量  問:四川素來「豬糧安天下」,今年的省委一號文件在這方面提出了什麼政策舉措?  答:在保障糧食安全方面,四川要「穩」字當頭。
  • 讓河長制從「有名」邁向「有實」確保一江清水出廣元
    廣元地處四川盆地北部、嘉陵江中上遊,境內共有河流1840條,流域面積佔全市國土面積的93.3%,堪稱一座被水滋養、因水而生的城市。廣元市水利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河長已成為全市河流管理保護的第一責任人。  自2017年啟動河長制工作以來,廣元以河(湖)長制為統攬,以制度建設為保障,以履職盡責為基礎,迅速構建起水域管護全覆蓋的組織體系,全市共設立了2304名河長,其中包括市委書記、市長在內的市級河長29名、縣級河段長183名、鄉級河段長654名、村級河段長1438名。
  • 新改建農村公路2.3萬公裡 河北實施「四好農村路」三年行動成效顯著
    」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18年—2020年)深入實施取得顯著成效,新改建農村公路2.3萬公裡,其中貧困地區1.7萬公裡,全省農村公路通車總裡程達到17萬公裡,實現鄉(鎮)、建制村至少有一條安全可靠、順暢通行農村客車的硬化路,所有貧困村通客車。
  • 煙臺市歐邱線公路獲評全國「十大最美農村路」
    歐邱線鄉級公路建成後,有力促進了我市旅遊和產業發展,是「四好農村路」+旅遊、「四好農村路」+農業、「四好農村路」+工業的精品鄉村旅遊線路,也是發展壯大黃金產業、深入推進鄉村振興的「暢、安、舒、美」的產業路、財富路、幸福路。
  • 四川出臺深化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改革實施方案 全面推行「路長制」
    農村公路治理體系初步形成,路長制全面推行,縣鄉村三級管理養護體系健全,養護專業化、規範化、機械化、信息化建設效果明顯,通行條件和路域環境基本改善,抗災能力顯著提升,列養率達到100%,年均養護工程比例不低於5%,中等及以上農村公路佔比不低於75%。 到2035年,全面建成體系完備、運轉高效的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機制,城鄉交通運輸公共服務均等化基本實現。
  • 湛江市各縣(市、區)總河長述職「交卷」
    排查河流「四亂」問題48宗,已全部完成整治。大力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行動。加強農村黑臭水體治理,村民向河湖亂丟垃圾現象大幅減少。重點突出南渡河整治。在南渡河13條支流的入河口建立了長效的水質監測機制;每年安排108萬元專業清理南渡河的漂浮物,主河道保潔率達90%以上;完成南渡河沿岸15個重點村莊的汙水處理設施及配套管網建設。大力實施河流治理工程。
  • ...泗洪縣新改建農村公路700公裡,曬出「我們的小康路」高質量成績單
    以路為線,串珠成「鏈」發布會現場,泗洪縣委常委、統戰部部長張繼銀介紹,緊緊圍繞「對外暢通、對內成網、節點打造、安全便捷」的農路建設原則,全縣補齊了一批「末梢路」,打造了一批「循環路」,建設了一批「產業路」,「十三五」以來,泗洪縣累計投入八十億元,新改建國省幹線公路76公裡,新改建農村公路700公裡,改造大中小橋梁146座
  • 河南新改建貧困地區農村公路6051公裡
    8月15日,記者從河南省交通運輸廳獲悉,今年1至7月份,河南已在貧困地區新改建農村公路6051公裡,實施安防工程4522公裡,改造危橋1.7萬延米。有了路荒山變金山「沒有路,荒山永遠是荒山!」內鄉縣農村公路 李慶亞 攝「有了路,荒山變金山!」近日,記者在內鄉縣走訪了解到,如今,餘關鎮核桃種植面積已發展到8.2萬餘畝,成為河南省連片種植面積最大的核桃基地,被國家經濟林學會授予「中國核桃之鄉」。產業的發展有力地促進了脫貧攻堅的開展,該基地輻射周邊12個村,流轉土地8600多戶,帶動4萬餘人直接受益。
  • 農村公路「路長制」應該怎麼做?交通運輸部印發《通知》了
    地方各級交通運輸主管部門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進一步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在地方黨委、政府的領導下,全面做好「路長制」工作,推動「四好農村路」高質量發展,為加快建設交通強國提供有力支撐,為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提供堅實保障。
  • 太平鎮:開工建設「四好農村路」73條 農村公路通暢率100%
    要脫貧,路先行。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我市實施交通建設「三年行動計劃」的收官之年。2018年《銅梁區基礎設施建設提升戰略行動計劃工作方案》要求,因地制宜,全面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為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有力的交通保障。
  • 「羅湖河長故事」陳燕紅:有艱辛更有欣喜 希望更多孩子加入愛河護...
    7 月 17 日,《羅湖河長故事》已推出第二期。該人物音頻欄目由深圳市羅湖區水務局在喜馬拉雅聽深圳頻道推出,20 位羅湖區各級各類河長將陸續登場,用他們護河愛河的故事,再現他們在 " 河長 " 的這個崗位上展現的敢擔當、有作為的風採。第二期登場的陳燕紅是一名志願河長,也是羅湖區東益環保志願者協會會長。
  • 江永縣河長制創新工作紀實:繪就「幸福河流」新畫卷
    江永縣是一座依水定城、因水而興的文明縣城,境內有長江和珠江兩大水系,5公裡以上河流有62條。近年來,江永縣以創建幸福河湖作為河長制實施的重要目標,不斷創新管護舉措,高位推動河長履職盡責,凝聚全縣上下「守水有責、守水擔責」思想共識,逐步改善江永河庫面貌,展現出一幅生態人文新畫卷。
  • 河北:全省新改建農村公路2.3萬公裡
    以「建好、管好、護好、運營好」為目標,以服務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戰略為重點,河北省「四好農村路」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18年-2020年)深入實施取得顯著成效,新改建農村公路2.3萬公裡,其中貧困地區1.7萬公裡,全省農村公路通車總裡程達到17萬公裡,實現鄉(鎮)、建制村至少有一條安全可靠、順暢通行農村客車的硬化路,所有貧困村通客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