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兒臨夏 在河之州」打卡齊家故裡 魅力廣河

2020-12-16 湘湘愛旅行

臨夏州文旅精品薈

這裡,是古絲綢之路唐蕃古道、甘川古道的重要驛站,境內自然遺存豐富,文物古蹟眾多。

廣河縣城

這裡,是我國新石器時代與夏商過渡期典型文化 — —齊家文化的發祥地,有馬家窯文化遺址和豐富的古動物化石遺蹟。

齊家文化博物館

這裡,就是素有「齊家半山文化的搖籃」 「生態旅遊的樂園」「商貿發展的典型」 「中國彩陶之鄉」等美譽的廣河縣。

廣河縣歷史悠久,文化燦爛,自然風光旖旎,旅遊資源豐富。縣內有目前我國唯一以齊家文化命名的主題文化博物館 — —齊家文化博物館和齊家坪遺址,有以生態風景旅遊、原生態景色、旅遊避暑地為特色的「新馬太」風景名勝區,每年吸引眾多省內外遊客前來觀光遊玩。

齊家坪遺址

梯田

「新馬太」天路

最美鄉村公路

廣通湖公園

近年來,廣河縣立足縣情實際,堅持文旅融合發展,充分挖掘自然和人文資源,加快基礎設施建設,提升推介服務水平,打響叫亮「齊家故裡、美食廣河」旅遊品牌,已形成文化考古遊、生態休閒遊、民俗風情遊、商貿旅遊四大品牌,逐步把廣河打造成齊家文化、商貿文化、民俗美食體驗和生態休閒為一體的旅遊目的地。

水簾洞

廣通湖公園

齊家文化以廣河縣齊家坪而命名,廣河因齊家文化故裡而聲名鵲起。總建築面積5100多平方米的齊家文化博物館,外形像一個巨大的玉琮,館內珍藏1400多件齊家文化陶器、玉器、銅器、石器、骨器等文物,其中國家一級文物21件,是一座集研究、珍藏、展覽為一體的現代化、專業化、標誌性的齊家文化專題陳列展館。它不僅為齊家文化搭建了一個國際化的研究平臺,也是宣傳推介廣河、展示廣河形象的重要窗口。

齊家坪遺址位於齊家鎮園子坪村,是黃河上遊地區以齊家文化為主的一處文化遺存,保護範圍 150萬平方米,重點保護區域32萬平方米。齊家文化因 1924 年瑞典考古學家安特生在齊家坪首次發現而得名,1996年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青玉琮

玉章

「中華第一鏡」

三足鬲

打卡廣河

除了歷史悠久的遺址古蹟外,在這裡,你不僅可以看到美麗原生態的景色,也能品嘗到當地的許多美食。

「新馬太」景區

「新馬太」旅遊風景區位於廣河西南部的莊窠集鎮境內,距縣城16公裡。景區得名於新民、馬浪、太子山3處原始自然景觀。總面積33平方公裡,海拔2000多米,是廣河縣最大的生態旅遊風景區,也是養生避暑勝地。在這裡可以品農家美食、感受農家生活、騎馬遊山玩水、吸原生態天然氧吧的新鮮空氣,體驗田園生活。

河沿面片

河沿面片,是享譽隴上的飲食精品,已進入隴原名吃之列。它誕生於20世紀70年代,因這種烹飪技法最早源於廣河縣洮河西岸三甲集臨園洮河沿一帶的飯館,故統稱為河沿面片。河沿面片因其獨特的製作工藝和風味,受廣大群眾和過往旅客所青睞,百吃不厭。有的人吃過一次後,還不定期從蘭州等地專程驅車來一飽口福。

舌尖上的廣河

花餜餜

手抓羊肉

甜醅

糖油糕

文創產品

皮革工藝品

剪紙

來源:民族日報

編輯:鄧彩霞、任力

【來源:臨夏文旅】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花兒臨夏·在河之州「河湟文旅杯」花兒大獎賽開幕
    12月18號,由中共臨夏州委宣傳部、臨夏州文化廣電和旅遊局主辦;臨夏州河湟文化旅遊投資發展集團有限公司、臨夏州文聯(中國民協花兒文化專委會秘書處)、臨夏州民族歌舞劇團(甘肅花兒劇院
  • 花兒臨夏·在河之州「河湟文旅杯」花兒大獎賽在和政縣法臺山景區...
    花兒臨夏·在河之州「河湟文旅杯」花兒大獎賽在和政縣法臺山景區開幕 2020-12-21 11: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唱不完醉美的花兒 漫不夠心中的少年:花兒臨夏·在河之州「河湟...
    12月18日上午,花兒臨夏·在河之州「河湟文旅杯」花兒大獎賽開幕式在和政縣法臺山景區演藝大廳盛大開啟。悠揚花兒傳河州,舞姿翩然競相爭,開幕式上,花兒演唱和舞蹈表演輪番上陣,提前為參賽選手熱場打氣。
  • 【花兒研究】松鳴巖花兒曲令介紹
    河州型花兒大概有140多個曲令,而在松鳴巖花兒會場上,常見的歌手演唱曲令約四五十種,現將部分花兒曲令作一介紹。1953年,著名的花兒演唱家朱仲祿與民間歌手王紹明、馬佔祥一起參加全國第一屆民間音樂舞蹈會演時,因演唱的曲令原名不夠文雅,由朱仲祿將其中三個曲令定名為《河州大令》、《河州二令》、《河州三令》,經過多年演唱實踐,這些令名大都得到歌手和研究者們的承認。
  • ...之州「河湟文旅杯」花兒大獎賽將在和政縣法臺山4A景區演藝大廳...
    >賽 花兒臨夏 | 在河之州 為保護傳承國家非物質遺產民歌「花兒」,彰顯臨夏州人文特色,提升「花兒臨夏·在河之州」文旅品牌形象的知名度、美譽度和影響力,促進民族民俗文化旅遊產業融合發展,加快構建和諧臨夏建設步伐,12月18日,花兒臨夏·在河之州「河湟文旅杯」花兒大獎賽開幕式及頒獎式將在和政縣法臺山
  • 【稀飾之珍】千年陶魂 齊家文化
    齊家文化是黃河上遊地區新石器時代晚期至青銅時代早期文化,因首次發現於廣河縣齊家坪遺址而得名。 齊家文化是1924年瑞典學者安特生發現而命名的,1945年,中國考古學者夏鼐在廣河縣陽家灣發掘了兩座齊家文化墓葬,證明了齊家文化早已馬家窯文化的年代順序。
  • 「體育臨夏」臨夏市第三屆「蘭州銀行杯」業餘足球聯賽拉開戰幕
    州、市有關領導出席開幕式,蘭州銀行臨夏分行行長夏力行為比賽開球。同時,通過舉辦大型賽事全力擴大臨夏市文旅影響力,推動全民健身事業發展,吸引更多遊客關注臨夏,了解臨夏,發揮大型體育賽事聚集人氣的綜合效益,實現文化體育與旅遊的融合發展。
  • 千年陶魂 齊家文化
    齊家文化是黃河上遊地區新石器時代晚期至青銅時代早期文化,因首次發現於廣河縣齊家坪遺址而得名。齊家文化上承馬家窯文化,據放射性碳素斷代並校正,早期的年代為公元前2000年左右,下限當更晚。齊家文化主要分布在甘肅、青海境內的黃河、洮河、大夏河、渭河、湟水等流域,除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命名地廣河齊家坪遺址外,還有省級保護單位積石山縣新莊坪、臨夏縣蓮花臺、康樂縣王家等。另外,現淹於劉家峽庫區中的秦魏家、大河莊等也是重要的遺址。
  • 臨夏世界地質公園申報創建宣傳標語
    臨夏世界地質公園申報創建宣傳標語01全力申報創建臨夏世界地質公園02群策群力申報創建臨夏世界地質公園
  • 【花兒與歌曲】論文/絲路民歌絕唱 中外山歌奇觀——試說中國花兒的世界之最
    秦漢之際多民族文化交流融合,孕育、誕生了河州型花兒和洮岷型花兒。(一)盛行區甘肅臨夏、和政、廣河、康樂、東鄉、永靖、積石山、臨洮、蘭州、永登、皋蘭、天祝、榆中、華亭、定西、臨潭、夏河、渭源等市縣。青海的循化、化隆、同仁、貴德、共和、湟源、湟中、西寧、樂都、民和、門源、大通、互助、尖扎等市縣。寧夏的固原、海原、同心、西吉、涇源、中寧、隆德等市縣。
  • 【花兒臨夏 在河之州】天空花苑,一個可以追尋詩與遠方的夢幻打卡點
    【花兒臨夏 在河之州】天空花苑,一個可以追尋詩與遠方的夢幻打卡點 2020-09-14 17: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文化臨夏】一石激起千層浪——甘肅臨夏黃河石及其「河硯」文化產業開發紀實(二)
    洮河與大夏河是姊妹河,洮硯與灕水硯是姊妹硯,岷州與河州同為黃河之洲,它們都是黃河的優秀兒女,它們都是黃河饋贈給這片土地的精美禮物。2019年8月,甘肅洮硯開發公司總經理趙成德在臨夏註冊成立了隴萃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將洮硯工藝技術移植嫁接於河硯製作,標誌著臨夏石頭文化產業開發的正式起步。
  • 每日廣河|今日廣河事兒
    相信自己,世界上沒有不可攀越的高峰廣河GK.5車隊與你同在!廣河GK.5車隊願意給每位高考生免費無償接送。只要見到車牌下面有GH.GK5的,隨手招停!(還望有關部門給予支持和幫助)高考加油,廣河加油!志同道合的車友們,請聯繫 18093013777
  • 「河湟文旅杯」花兒大獎賽決賽實況在這裡
    「河湟文旅杯」花兒大獎賽決賽實況在這裡 2020-12-22 17: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臨夏文物春秋】 中國三大玉系之一:齊家文化玉器賞析
    一、齊家文化與齊家玉器齊家文化是我國黃河上遊重要的原始文化遺存之一, 因1924年在甘肅廣河齊家坪首先發現而得名,年代為公元前2000~前1900年,分布在甘肅、青海省境內的黃河及其支流沿岸階地上,共發現遺址350多處。多年來,考古工作者及歷史學家對齊家文化的遺址和墓葬已經做了大量的調查與發掘工作,積累了相當豐富的資料。
  • 「體育臨夏」活力臨夏2020迎國慶甘肅「吉安杯」籃球邀請賽圓滿結束
    經過六天34場的激烈角逐,10月6日晚,活力臨夏2020迎國慶甘肅「吉安杯」籃球邀請賽在臨夏奧體中心體育館圓滿結束。州、市有關領導出席閉幕式,並為獲獎球隊進行了頒獎。本次比賽,是近年來我州舉辦的獎金最高、水平較高的籃球賽事。最近我州連續兩個高水平的賽事,讓廣大籃球愛好者過足了「籃球癮」。
  • 「河湟文旅杯」花兒大獎賽圓滿落幕~
    12月20日,為期三天的花兒臨夏·在河之州「河湟文旅杯」花兒大獎賽在和政縣法臺山景區圓滿落幕。 經過為期兩天的激烈角逐 最終來自臨夏市的徐建偉 獲得了本次比賽一等獎
  • 系列專訪報導 《臨夏:高質量打造文旅產業 讓遊客盡享「幸福之旅」》
    系列專訪報導 《臨夏:高質量打造文旅產業 讓遊客盡享「幸福之旅」》 2021-01-10 15: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文化臨夏】一石激起千層浪——甘肅臨夏黃河石及其「河硯」文化產業開發紀實
    黃河是中華文明史的「文化之軸」,它既是中華民族的血脈之河與情感之河,也是華夏文明重要的地理之河與文化之河,更是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一條經濟動脈。黃河文化是中華民族歷史上的「黃金之頁」,中華文明史冊正是圍繞黃河文化這一軸線不斷翻閱,不斷演繹,不斷走向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