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月 30 日,由珠海市人民醫院醫療集團主辦的廣東省介入與智能醫學工程高峰論壇召開,暨南大學介入與智能醫學工程研究院、廣東省介入智造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兩大研究平臺正式揭牌落戶珠海。此舉意味著珠海市人民醫院醫療集團在推動醫校融合,醫工交叉研究科技創新及應用轉化上又邁出了堅實一步。
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機械製造工藝研究所所長嶽曉斌,暨南大學副校長洪岸,珠海市副市長胡新天,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機械製造工藝研究所總工程師代毅,珠海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周慧珍,珠海市衛生健康局黨委書記、局長徐超龍,珠海市人民醫院醫療集團院長陸驪工,暨南大學醫學部主任羅良平,暨南大學珠海校區管委會執行主任屈挺,市衛生健康局副局長劉軍衛,珠海市科技創新局副局長田華等出席論壇及揭牌儀式。
「如何通過介入醫學與智能醫學創新融合推動健康服務體系的整體發展,是我們一直在思考的命題。」珠海市人民醫院醫療集團院長陸驪工表示,近年來,智能醫學工程已成為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核心驅動力,將改變長期以來的醫學思維模式、診療模式和健康管理模式,引發全方位變化變革。
暨南大學介入與智能醫學工程研究院落戶珠海,將致力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介入醫學創新研究中心和產學研創新研發基地。匯聚高精尖人才,力爭產出一批高精尖的轉化醫學科研成果,開發一批亟待突破的先進臨床診治關鍵技術,培養一批介入與智能醫學工程人才。
論壇上,《國家核能開發科研項目——腫瘤微環境多重響應納米造影劑自動化合成裝置與 PET-CT 智能診斷系統的研發》同期啟動。據悉,此前由全國介入專家陸驪工教授帶領的團隊建設的腫瘤微創診療轉化醫學創新平臺已經成為廣東省創建衛生高地 31611 工程中珠海唯一落地的轉化醫學創新平臺(全省僅八家),並成為全國首批腫瘤微創介入專項能力培訓基地。
為全面促進重大疾病臨床研究和醫學科技成果轉化,以及建設集醫、教、研、產於一體的高水平區域醫療衛生中心提供支撐。廣東省介入智造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啟動國家核能開發科研項目,正是瞄準重心、靶向發力,重點打造一流智庫,大力提升科學研究水平,力爭讓智能醫療為粵港澳大灣區帶來新活力,為大灣區百姓健康帶來紅利。
「我們非常期待暨南大學與珠海市人民醫院醫療集團的通力合作,能為本地區的整體醫療水平提升做出更大貢獻,成為廣東省乃至全國介入醫學與智能醫學發展的典範。」暨南大學副校長洪岸表示。
珠海市衛生健康局局長徐超龍亦對此充滿信心,希望暨南大學發揮綜合性大學的優勢,助力珠海市人民醫院,為推動「健康珠海」,「健康中國」建設做出積極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