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2月7日,北京市交通委發布小客車數量調控新政(文中簡稱新政),將於2021年1月1日實施。依據新政,針對個人名下有多個指標的情況,一般的處理方式有兩種:一,過戶給自己的配偶、子女、父母等直系親屬(是有條件要求的);二,如果還有多餘指標,只需在2021年1月1日前將舊車出售,指標有效期內購買新車或者是使用年限相對比較長的二手車,直至報廢,屆時指標直接失效。
隨著新政實施日期的日益臨近,北京二手車市將會受到什麼樣的影響呢?近日,答哥到北京花鄉二手車市場進行了走訪。北京車天下舊機動車經紀有限公司於2013年成立,目前是北京地區排名靠前的二手車零售商,每年銷量超千臺,在花鄉二手車交易市場頗具代表性。答哥這次也是聯繫到「車天下」的潘總,聊了一下新政對其業務的影響。
口述:北京車天下 潘總
整理/圖片:答哥
新政對二手車車源有什麼影響?
新政公布以後,市面上的二手車車源確實多了不少。但我們是二手車終端零售經銷商,在終端做零售,錢都不是最重要的,排第一位的還是指標。新政出來後,流通的指標就更受限制了,我們本來就缺指標,現在因為新政,指標就更加少了。說實話,現在指標不是價格上漲的問題,而是根本找不到,也租不到。所以對二手車零售商來說,雖然上遊來的車源是增多了,但實際上我們收的車卻是減少了,基本上正常的收售業務已經不正常甚至快停滯了。截止到這個月15號,按照以往交易的數據看,入庫車型應該有40臺左右,但現在的數據是28臺,下滑百分之三十。誰的車源多了呢?做批發的二手車經銷商。他們拿到車之後直接銷往外地去了,不用佔指標,所以在車源上他們是受益了。
新政對交易車型和年限有什麼影響?
從我們公司入庫的數據看,新政發布後我們收的車源均價在12萬左右,而新政前的車源均價在20萬以上。從年限上來看,新政之前2015年以後的車是車源的主力車型,而新政後車型年限平均值在2012年,年限上更長了。大家都著急把手裡的舊車出手,提前置換,畢竟新政推出後,如果不能變更到直系親屬名下,這車是要開報廢的。這一賣一買不僅讓市場上可流通的車源增加了,也讓交易周期更活躍了。
新政對二手車收車價格有什麼影響?
二手車現在收車價格是走低的。拿同樣的車型,一輛車的採購總價基本下滑了5%到10%。車源突然增多肯定導致價格走低,但核心因素還是因為指標問題,車基本都還放在市場,並沒有真正流通。那麼對走外地的經銷商來說呢,因為政策原因著急出手,所以價格也就壓下來了。
新政對二手車銷售價格有什麼影響?
比新政前要便宜,從數據來看,至少下調5%。如果拿一條河、一條江來比喻的話,我們現在的庫存,相當於裡面的水已經達到最高水位了,隨時都有漫堤的風險。那麼,目前我們採取的一個策略就是促銷——線下降價,線上做更大力度的推廣,去搜集更多的客戶線索,目的就是想讓庫存快點周轉,換成現金去除風險。因為二手車批發商的採購價格相對我們終端零售商來說有很大優勢,他們的售價如果低3%到5%,那麼我們的價格優勢就沒有了,庫存周期就會更長,後面可能還有賠錢的風險。
新政對二手車銷量有什麼影響?
對於我們二手車零售商來說是減少了,客戶都流失到哪兒去了呢?其實都流失到了4S店新車那裡。新政出來以後,車主心裡就慌了。二手車與新車相比,相對來說更複雜,周期也更長,要找車源,選擇買什麼車型,去哪找,什麼車靠譜,然後看車、檢測、過戶得做一整套的,太耽誤時間。而選擇新車呢,省心、省力,更重要的是新車使用的年限更長。
哪種車型銷量有增加?哪種有減少?
中端或者高端車型的銷量增加了很多,這和新車是一個道理,客戶會選擇買相對更新更好的。他本來想買二十萬的車,那現在就可能會選一個三十萬的,因為中間不想換車也沒法換車了,一換車指標就廢了,所以客戶會選擇的超前一點。銷量減少的是那些年限長的車,另外年齡老了的車型還面臨一個排放問題,國三的車基本就賣不動了,國四的車客戶也不怎麼看了。
見過個人名下最多有多少個指標?
名下有兩三個的,五六個的,幾十個指標的都有。
新政對明年二手車市有什麼影響?
交易量萎縮。對明年肯定有較大的影響。今年搖號新政肯定會減少市面上流通的汽車指標,手裡有十幾個、幾十個指標甚至一百多個指標的,一個月時間根本就沒法更新,或者沒有那麼多直系親屬可以過戶,很多人的車標都廢了。市面上沒有可流通的指標,可用來購車的指標肯定少了,二手車交易量自然就減少了。另外新政提前透支了消費,明年二手車交易量肯定會萎縮,不只是二手車,新車銷售也會萎縮。價格可能會上漲。新車與二手車的交易量萎縮,因為供需關係,雖然指標相應減少,可能抵消一部分需求,還是會需求大於供給,體現在市場上反映的話後期價格有可能會上漲。市場歸於平淡。受新政的影響,可能會讓二手車市場處於鎖定狀態,少了之前的活躍,二手車的蛋糕進一步縮小。新政前我們年銷可以達到一千多臺,蛋糕變小後還能賣那麼多嗎?二手車經銷商該如何生存下去,我們現在就得考慮這方面的問題了。本文為二手車終端經銷商的採訪實錄,不代表答答買車之觀點和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