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雲《中國妖怪故事》:你真的了解妖怪嗎?

2020-12-14 天材說教育

去世的人會三五天破土而出,回到家中照顧家人生活,被稱為「變婆」,但時間久了,變婆的身上會有腥臭味,家人就會將一隻雞和變婆送入森林中,讓變婆看雞,雞自然會到處亂跑,等雞丟了之後,變婆四處尋找就會迷路,孤零零的變婆餓了就會以蛤蟆、田螺等充飢,之後身體會生出長毛,發生變異。

有一個獵戶曾經打死了一隻猛虎,發現老虎的前爪足腕處箍著一隻手鐲,這才知道這是變婆所化。

唐代曾有人在嵩山遇到過白衣睡覺的人,自稱和八萬兩千人在月亮的陰影處修月,自稱修月人,旁邊的包袱中還放著斧鑿等物,還有玉屑做成的飯糰子。

唐代四川巴邛一戶人家中有橘園,霜後在一株橘樹頂上摘下最大的兩顆,橘中坐著兩個老人,花白鬍子,面色紅潤,在一起下棋,其中一個老頭說:「這地方很快活,不比商山差,就是不穩妥,被人摘下來了」。

上面所講述的「變婆」「修月人」「橘中叟」的故事,出自最新出版《中國妖怪故事(全集)》,但是它們的故事出現已久,「變婆」故事出現於清代的《榕江縣誌》,「橘中叟」的故事出現於唐代牛僧孺的《玄怪錄》,明代張岱的《夜航船》。

《中國妖怪故事(全集)》的作者張雲,用十年時間,從《白澤圖》《山海經》《搜神記》《博物志》等三百多部古代典籍中搜集了1080個妖怪,分為「統領」「妖」「精」「鬼」「怪」五類。

妖怪學在日本是一門顯學,經過水木茂等人的努力,已經成為日本的一張名片,同時也影響到了中國,很多年輕人在漫展中都會有扮日本妖怪的。

但是他們不知道的是,大部分的日本妖怪都是源自於中國,在日本大行其道的「妖怪們」,在其故鄉中國卻「失落」了。

中國現在沒有系統的妖怪學,現在一提起妖怪,就跟封建迷信聯繫在一起,這是一種偏頗的,我們應該從民族學、文化學、人類學、歷史學、心理學、民俗學等角度重視妖怪。

關於中國的妖怪們,你了解嗎?

相關焦點

  • 《中國妖怪故事》:帶你追根溯源,日本動漫中的妖怪大都出自中國
    影片中的豬和河神都來源於中國的傳統文化。我們熟知的《西遊記》中,天蓬元帥因冒犯嫦娥仙子,不是就被變成了豬,下到凡間嗎?還有土地爺、通天河的老龜,這些都是中國傳統文化-妖怪文化的一部分。更可氣的是,日本人水木茂居然出版了《中國妖怪事典》一書,確實是讓中國人感到羞愧。反觀我們中國的傳統文化,很多著作都比較零散,不成系統,我最開始了解妖怪文化就是從《山海經》來的。
  • 《中國妖怪故事》:從日本怪談文化,追溯妖怪們的「前世今生」
    訴諸了這麼多心血,前後近十年時間,張雲終於得償所願,寫成了這本《中國妖怪故事》,書中一共搜集了1080種妖怪及其故事,是目前為止國內收錄妖怪最多、最全、篇幅最長、條理最清晰的妖怪研究專著,絕對擔得起「中國妖怪百科全書」這一稱號。
  • 《中國妖怪故事全集》:在千年想像中看古人與妖怪如何相愛相殺
    千年以來,中國文人們代代相傳一個當成正經事做的業餘愛好——搜集、書寫妖怪故事。陶淵明、幹寶、牛僧孺、袁枚、紀昀、蒲松齡、魯迅……,這一長串星光熠熠的名字,足以閃亮從古到今的文學天空。他們都是妖怪故事的愛好者,都曾不遺餘力地創作或鉤沉過「妖怪文學」作品。作家張雲也是如此。
  • 他收集了1080個中國妖怪故事
    從這些妖怪的故事裡,我們得以發現文明漫長演化過程中人們深層次的精神世界,和世界觀、價值觀和生存狀態的綜合展現。《中國妖怪故事(全集)》,張雲著 低音 | 北京聯合出版公司,2020年6月新京報·文化客廳第45期,我們與北京聯合出版公司(低音)合作,邀請到作家張雲,從他收集的1080個妖怪故事裡,解讀中國的妖怪文化,講述那些被時間衝淡的奇詭想像。
  • 《中國妖怪故事》:走入1080種妖怪的世界
    這些妖怪的來龍去脈是什麼?它們屬於妖怪的哪一種呢?當我看了作者張雲寫的這本《中國妖怪故事·中國妖怪大百科全書》以後,終於有了一個全面的了解。一、 內容豐富,妖怪百科全書名副其實這本書是一本關於妖怪的百科全書,作者是來自安徽的80後張雲,他從小就對這些妖魔鬼怪的故事非常感興趣,自稱是「搜神館主」,已經出版了很多關於這方面的書,比如《山都·幽怨之鈴》《鯨背上的少年》《傒囊·
  • 《中國妖怪故事》為什麼妖怪文化起源於中國盛行於日本?
    不止日本,其實西方國家的許多妖怪,在中國傳統典籍中都能找到蹤影,比如安徒生童話中的美人魚,其實早就在中國的《山海經》《史記》《臨海異物志》等典籍中有所記載。二、妖怪文化產於中國卻盛於日本,《中國妖怪故事》填補了中國妖怪學的空白。
  • 《中國妖怪故事》:姑獲鳥來自日本?中國妖怪文化真不如日本嗎?
    ,還有更多我們所不了解的妖怪。最近讀了《中國妖怪故事》,對妖怪文化有了系統的了解,才發現在中國能找到名字的妖怪居然有1000多種,同時,妖怪文化其實也是中國璀璨的傳統文化中不應被忽視的一支。《中國妖怪故事》是作者張雲歷時近10年,從中國各種古籍中搜索,翻閱歷代典籍文獻近300部,並參考了地方志、各種民間傳說,再結合自己的見解,寫成的一部著作。在書中共記錄了1080種妖怪,是國內目前為止收錄妖怪最多、最全、篇幅最長、條理最清晰的妖怪研究專著,也是一本妖怪百科全書。
  • 他收集了1080個中國妖怪故事,每個都有濃濃的煙火氣和人情味
    — 文化客廳系列活動回顧 —No.451080個妖怪故事那些奇詭異想裡的中國記憶你有沒有聽說過「老蹣」?它是一隻來自中國民間傳說的老刺蝟精。老蹣的故事最早載於清代陳恆慶的《諫書稀庵筆記》,後經張雲整理收錄於《中國妖怪故事(全集)》。在有關妖怪的記載中,老蹣只是一隻非常普通的妖怪,像這樣妖怪與人的小故事還有很多很多。新京報·文化客廳NO.45,我們與北京聯合出版公司(低音)合作,邀請到作家張雲,從他收集的1080個妖怪故事裡,解讀中國的妖怪文化,講述那些被時間衝淡的奇詭想像。
  • 古老的妖怪文化,好看的群妖故事,璀璨的中國文學永不褪色
    寓言故事裡的小動物會說話,民間故事裡的人物善惡分明,神話故事裡的神仙們擁有上天入地的本領,它們明顯與現實世界有著截然不同的區別。後來,《西遊記》《封神演義》《聊齋志異》等影視作品的熱播和文學作品的普及,更讓我得以沉浸在那個光怪淋漓的世界裡。同時,也自以為對神仙和妖怪有了清晰的認識和了解。
  • 《中國妖怪故事》:1080種妖怪,喚醒我們看世界的另一個角度
    說來慚愧,當我第一次看到《中國妖怪故事:中國妖怪大百科全書》這本書的時候,第一反應居然是京極夏彥,這位日本推理小說家的「百鬼夜行」系列和「巷說百物語」系列過於出名,以至於提到妖怪我竟然忘記了我國才是妖怪的「原產地」。
  • 《中國妖怪故事》,十年打造,開宗立派,有趣有料,影響深遠
    《中國妖怪故事》(全集)這本書很厚,很重,字也很密集,但千萬別被它的外表迷惑,它是一本非常有趣的書,可以說是一個故事百寶箱,因為裡面收錄了1080個妖魔鬼怪的故事。其實我第一次翻開這本書時,最讓我驚訝的是這本書的作者介紹。
  • 《中國妖怪故事》:照妖鏡下的人生百態,獨一無二的文化瑰寶
    為了彌補這塊文化缺口,作家張雲花費十餘年時間,從浩瀚的中國歷代典籍中搜集、整理,寫成《中國妖怪故事(全集)》一書。《中國妖怪故事(全集)》書封張雲曾自號「搜神館主」,雖從小嗜妖如命,卻也膽小怕鬼。早在《中國妖怪故事》之前,他便出版了「民國妖怪志系列」(《傒囊·三目之嬰》和《山都·幽怨之鈴》)。與「民國妖怪志系列」不同,張雲在《中國妖怪故事》的野心要更大。全書一共收錄1080個妖怪詞條,並以妖怪名稱加上相應故事的方式編寫成妖、精、鬼、怪四大部分。
  • 《陰陽師》手遊頁面是日本妖怪,為什麼中國妖怪無人問津
    這樣潛在而廣泛的文化滲透,讓很多人誤以為妖怪文化是日本的「特產」,與日本妖怪文化一對比,中國的妖怪文化似乎不值一提。但「搜神館主」張雲提出,中國才是妖怪文化的發源地和主要產地。張雲,安徽靈璧人,作家、記者、編劇,自號「搜神館主」,嗜妖如命,亦膽小怕鬼。他喜歡野史筆記,也熱愛民間奇談。
  • 文化客廳·活動預告 丨 1080個妖怪故事——那些奇詭異想裡的中國記憶
    從這些妖怪的故事裡,我們得以發現文明漫長演化過程中人們深層次的精神世界,和世界觀、價值觀和生存狀態的綜合展現。《中國妖怪故事(全集)》,張雲著 低音 | 北京聯合出版公司,2020年6月新京報·文化客廳第45期,我們與北京聯合出版公司(低音)合作,邀請到作家張雲,從他收集的1080個妖怪故事裡,解讀中國的妖怪文化,講述那些被時間衝淡的奇詭想像。
  • 《中國妖怪故事》:鏡中獨特的生命文化寶藏
    為了彌補這一文化空白,作家張雲花了十多年的時間收集整理了浩瀚的中國古籍寫成《中國妖怪故事(全集)》。雖然他愛魔鬼如命,但他也膽小怕鬼。早在《中國妖怪故事》之前,他就發表了「民國妖怪志系列」(《傒囊·三目之嬰》和《山都·幽怨之鈴》)。與「民國妖怪志系列」不同,張雲在《中國妖怪故事》中更有野心。
  • 這裡有1080隻妖怪!
    雖然知道它們不會現實中不會真的存在,但在藝術作品中,它們的存在仿佛是自古以來就有的,理所當然的、習以為常的,甚至是不可或缺的。有一個人,就是從小聽著長輩們說奇談怪論,從此對妖怪們「一見鍾情」,開始愛上它們,研究它們,收集它們,這才有了這本《中國妖怪故事全集》。
  • 要被遺忘的「中國妖怪」,竟然在日本混得風生水起?
    你在十字路口等待綠燈亮起,雙腳卻忽然不聽使喚衝出馬路,撲向一輛疾馳而來的貨車!你嚇得大叫,幸虧貨車在最後關頭剎住,這才撿回一命。你對自己的行為百思不得其解,卻渾然不知,剛剛是被一隻叫「地縛喵」的妖怪影響了。
  • 《中國妖怪故事》:地獄空空蕩蕩,群妖盡在人間
    作家張雲很是不忿,他效仿幹寶、袁枚、紀曉嵐與蒲松齡,收集著民間傳說和古籍中記載的群妖故事,為那些曾經生活在記憶與想像的裂縫中的奇怪生物們列傳記名,回溯它們的過往,記載它們的存在,寫成了這本《中國妖怪故事》。
  • 讀懂林正英的經典電影,你就讀懂了《中國妖怪》
    目前,市場上這類的作品真的不多。在妖魔鬼怪片的類型中其實有很多的空白和價值,值得我們探索和深入研究,希望未來會有更多好的作品上市,切忌不可以加入封建迷信的元素,可以迎合社會主流文化,這樣的作品才能走得遠。
  • 《妖怪大全:中國·世界篇》 :中國妖怪的還鄉之旅
    在近一個世紀的生命歷程中,他以驚人的勤奮,繼承了日本江戶時代鳥山石燕等妖怪畫家的圖像傳統,又從葛飾北齋、歌川國芳等人的浮世繪中吸取營養,又能親身去做田野考察,匯集日本民俗和傳說,補錄新產生的妖怪,終成妖怪學承上啟下的人物。《妖怪大全》之後,水木茂又開始關注中國乃至世界各地的妖怪,其中的中國妖怪尤其引人注目。  在繪製中國妖怪時,水木茂發現,日本妖怪中約有七成來自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