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年頭除了撞臉,還會撞旗?比利時市旗與奧地利國旗的完美重疊

2021-02-13 奧國那些事兒

在奧國的朋友們估計早就對紅白紅的奧地利國旗審美疲勞了,就像上面這張圖。但左邊那個黃底、上面有一隻蠢萌的獅子的是什麼鬼?

其實這並不在奧地利,而是比利時弗拉芒區(Flanders,亦譯作法蘭德斯)的一個小城——魯汶(荷語Leuven,法語Louvain)。

那這是巧合還是故意為之?賣個關子,先來了解一下比利時這個奇葩無比的國家。比利時的面積只有兩個北京市大,不到江蘇省的三分之一,卻有3個行政大區,3個語言區,10個省,589個市鎮。

行政上有弗拉芒、瓦隆和布魯塞爾三個大區。北部的弗拉芒區說荷蘭語,知道一點美術史的朋友可能聽說過這裡的「弗拉芒畫派」。

南部的瓦隆區絕大多數人講法語,完全沒有存在感的幾千德語人口集中於瓦隆區東部,即使這樣德語也是比利時三大官方語言之一,小編大膽猜測漢語成為官方語言也是指日可待。

首都布魯塞爾名義上是雙語城市,如今由於難民湧入已經成為了事實上的法語城市。大區政府,尤其是弗拉芒政府各自為政,完全沒有鳥中央政府的意思。沒辦法,經濟實力擺在那裡,44%的土地支撐了比利時59%的人口,GDP超過其他兩個大區的總和。

▲布魯塞爾大廣場夜景

有笑話,全世界只有一個比利時人——比利時國王,因為其他人你問他來自哪裡,都回答你弗拉芒或者瓦隆。國家認同感極低,荷語區法語區相互鄙視,這一點很像國內的江蘇省(關於蘇南蘇北的內鬥帖網上一搜一大把,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百度一下,此處有點跑題,不細說了)。

▲魯汶市政廳

本文的主角魯汶市,9萬人口,比利時第9大城市,弗拉芒-布拉班特省的省會。上面這張照片拍攝於魯汶市政廳,從左到右懸掛的依次是:大家熟悉的藍底歐盟旗,黑底黃獅的弗拉芒區旗版本一,比利時國旗,黃底黑獅的弗拉芒區旗版本二,魯汶市旗。對,我們是弗拉芒人,我們是弗拉芒人,重要的事說兩遍。

魯汶於公元891年首次被記載(Loven),該年東法蘭克國王阿努爾夫(Arnulf of Carinthia)在此大敗維京軍隊。根據城市傳說,市旗的紅-白-紅相間之色即表現了這場戰役後在代勒河(Dijle)畔血染大地之景

▲東法蘭克國王阿努爾夫

而關於奧地利國旗的來源,主流說法是1192年公爵雷歐伯德五世帶領十字軍東徵時,雷歐伯德五世在戰爭之中身穿的白色戰袍被血染成紅色,而中間腰帶的一部份依然是白色。他在東徵後得到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的稱讚,並被授予紅-白-紅的勳章。如此看來不僅旗幟本身雷同,故事情節上也頗有山寨的味道。

▲奧地利國旗

▲神聖羅馬皇帝亨利五世頒授旗幟給賢者利奧波德

一條環路將這座小城分成了環內市區和環外郊區兩部分。雖然環的直徑只有2.3-2.4公裡,環內卻有著兩處世界遺產——聖伯多祿大教堂和「寡婦村」。聖伯多祿大教堂大家都熟悉,維也納也有一個,不過同名並不同款。

▲聖伯多祿大教堂

「寡婦村」聽起來似乎洋溢著濃濃的鄉土氣息,正經的名字是大貝居安會院(荷蘭語:Begijnhof、法語:Béguinage、德語:Beginenhof)。據說是十字軍東徵時期留下了一批「留守婦女」聚居在這裡,故而這裡的中國留學生給了它一個接地氣的名字。現在這裡除了少數本地居民以外,只有魯汶大學神學院的師生被允許在這裡居住。

▲幽深靜謐的「寡婦村」

說到魯汶,就不得不提掩映其中的荷蘭語天主教魯汶大學(KU Leuven)。它建校於1425年,在1968年隨著荷法兩個語言群水火不相容的鬥爭越來越激烈,法語師生被迫外遷組成了新的法語魯汶大學(UC Louvain)。

▲荷蘭語天主教魯汶大學

▲法語魯汶大學

魯汶大學在歐洲學術界享有極高的聲譽,因此也吸引著包括中國留學生在內的世界各地的學生在此求學。對大多數中國人來說,荷蘭語晦澀難懂,加上這裡英語普及度很高,也沒有學習荷蘭語的必要,但是地名經常會給他們帶來困擾。

不過可以重命名啊——除了「寡婦村」,魯汶著名的景點還有「拉肚子廣場」(Ladeuzeplein,實際譯為「中心圖書館廣場」),「腦子進水」。「腦子進水」實為一個寓意著對知識的追求跟喝水一樣重要的噴泉雕塑。每逢重大節慶活動也會像布魯塞爾的尿尿小童一樣穿上各式服裝。

▲「拉肚子廣場」

▲「腦子進水」

雖然魯汶不大,但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圍著市政廳環繞著世界各地的特色美食和比利時本地特色的餐館、酒吧。比利時的啤酒種類繁多、頗有講究,且每種啤酒都有一款屬於自己私人訂製的杯子。

小編對啤酒實在無愛,如果你喜歡啤酒那更要來魯汶轉轉了。白天感受這裡歷史的滄桑,晚上坐在市中心的Oude Markt隨著KUL的年輕人一起享受一個躁動不羈的夜晚。

▲Oude Markt

如果您覺得文章不錯,請隨意打賞。您的支持將鼓勵我們繼續創作!

長按上方二維碼,識別圖中二維碼


(本文由歐華傳媒原創,轉載請註明作者和出處。)

相關焦點

  • 揭秘:比利時國旗為什麼跟德國的國旗那麼像?
    金色的背景上的一隻黑色的老鷹,鷹的爪和嘴被染為紅色(紋章學中被稱做:金底紅爪黑鷹,黑-紅-金三色搭配第一次用在國家標誌上)。1804年拿破崙成立法蘭西帝國。為了抗衡,哈布斯堡王朝的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弗朗茨二世宣布成立奧地利帝國。而奧地利帝國的國旗使用和神聖羅馬帝國的標誌一樣的黑色和金色。之後奧地利國旗到1918年為止一直是黑色和金色的。紅色和白色在這段時期也常常被當成德意志的代表色。
  • 想給比利時祈福,卻配成了德國國旗?手把手教你認識歐洲國旗
    二貨無處不在我書讀的少你們不要騙我,這特麼是比利時國旗?既然triband這個詞僅強調「三條」,所以包括兩側顏色相同的橫或豎的「兩色三條旗」,如奧地利國旗稱為horizontal triband(橫三條旗),簡稱triband;加拿大國旗則可稱為vertical triband(豎三條旗),有時triband甚至還可以泛指多條顏色的旗,如五條顏色的。
  • 歐洲「最霸道」的首都,城市的市旗比國旗還多,遊客差點都誤會
    通常來說,一個國家最重要的應該就是國旗,雖然在很多歐美國家,他們還會有不同的州旗,甚至一些城市還有自己的市旗,但重要程度肯定比不上國旗,但在歐洲,卻有一個首都與眾不同,這個首都不僅有自己的市旗
  • 米蘭市旗和英格蘭國旗傻傻分不清楚?那就對了,其實它們本來就一模一樣!
    聖喬治打敗惡龍的地方就在這附近,英人便認為是聖喬治在保佑他們勝利,聖喬治被視為守護聖人。1277年,英人設計了一面白底紅十字的」聖喬治旗「為英格蘭國旗。而在英國,這面旗幟和這面旗幟的衍生旗幟的使用頻率也不盡相同。
  • 【原創】觀『旗』謎
    旗幟或旌旗泛指一塊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五角形,繪有標誌性圖案、懸掛在杆上的布。象徵一些信息/文化/歷史/宗教/記號/標準/聲明等等。不論中外,都可按其形狀分為仿古旗、廣告刀旗、錦旗、常規旗幟等等。 國旗為法定旗幟,象徵國家的政治、歷史、文化、獨立與自主;各國人民都為之感到光榮和驕傲。 一面旗含義廣泛,其形狀雖以方形為主,但其色澤,圖案,標誌各異,所代表的文化歷史也各異。板塊有限,本文只列出部分特異國旗。
  • 為什麼歐洲大多數國家的國旗都是三色旗?
    如果你對歐洲國家有所了解的話,那麼想必會發現一個事情,那就是幾乎所有的歐洲國家的國旗都是三種顏色,一般都是三色條紋,有的國家甚至是顏色組成都是一樣的。那麼,為什麼歐洲國家對於三色旗這麼的喜愛呢?我們都知道,國旗是一個國家的一種標誌旗幟,也是國家的象徵。國旗通過一定的樣式、色彩和圖案顯示出了一個國家的特色和文化,比如我們國家的五星紅旗。但是歐洲國家大多數都是經歷了歷史的變遷和民族的融合、分裂的,所以國旗需要帶著一定的地區性特色。
  • 中華民國國旗之謎:中華民國青天白日旗的由來
    中華民國成立時,臨時參議院決議用五色旗為中華民國國旗。到後來為什麼又換成青天白日旗呢?這裡有一些鮮為人知的故事。紅地和紅、黃、藍、白、黑九星象徵「鐵血」,說明革命必須使用武力,以熱血「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在紅、黃、藍、白、黑九角星內,外角上共有十八顆金黃色的圓星,代表關內十八個行省;黃色代表黃帝子孫,意味著這是一次民族大團結的革命,同時秘密製作了星旗。10月9日,孫武在漢口俄租界寶善裡14號共進會機關內裝制炸彈,不慎爆炸,俄國巡捕趕來搜查,將革命黨人的有關文件、書信和起義者名單等統統抄去。
  • 各國旗圖案的寓意
    德國國旗:黑色象徵人權受到壓抑的悲慘境地;紅色象徵燃燒的火焰,激發人民憧憬自由的熱情;金色象徵真理的光輝,決不會被歷史的泥沙掩埋。此旗的來歷可追溯到奧匈帝國時期,據說當時的巴本堡公爵在與英王理查一世激戰時,公爵的白色軍衣幾乎全被鮮血染紅,只有佩劍處留下一道白痕。從此,公爵的軍隊採用紅白紅為戰旗顏色。1786年約瑟夫國王二世把紅白紅旗作為全軍戰旗,1919年正式定為奧地利國旗。奧地利政府機構、部長、總統等官方代表和政府駐外機構均使用帶國徽的國旗,一般場合不用帶國徽的國旗。
  • 中華民國國旗青天白日旗由來,為何藍底白日?
    1840年鴉片戰爭以後,中外交住日益增多,1889年5月,有個叫張蔭桓的大臣,要出使國外,請朝延定長方形黃色龍旗為國旗,這樣龍旗成為清朝的國旗。中華民國成立時,臨時參議院決議用五色旗為中華民國國旗。到後來為什麼又換成青天白日旗呢?這裡有一些鮮為人知的故事。
  • 一面好旗 腦洞大開的國旗設計
    「難產」的斐濟新國旗多數國家在確定國旗後就會一直沿用下去,但斐濟不在此列。早在2013年,斐濟政府就在國民中發起了國旗設計大賽,希望發動民間智慧,設計一面美觀、識別度高、眾望所歸的新國旗。這場國際設計大賽由2012年帕運會跳高冠軍李賽·迪拉納負責海選。
  • 德國跟比利時讓巴西橫豎都是死 那這兩國的國旗到底有何區別?
    說起世界盃的熱門奪冠球隊,就不得不說起拿過五次冠軍的巴西,但是最近兩屆世界盃先是德國以7:1淘汰巴西,這屆比利時又以2:1淘汰巴西。而當你看完德國跟比利時的國旗後,你會感慨巴西橫豎都是死呀。德國跟比利時的國旗都是黑、紅、金三色旗,不同的是德國是橫著的,比利時是豎著的。
  • 護旗方隊:黨旗國旗軍旗交相輝映
    新華社內蒙古朱日和7月30日電(記者梅世雄、王經國)由陸軍、海軍、空軍、火箭軍4個軍種官兵組成的護旗方隊,30日上午出現在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周年沙場閱兵中,拉開了閱兵分列式的序幕。 4個軍種官兵聯袂組成標兵方陣護旗,這在人民軍隊閱兵史上還是第一次。
  • 把「旭日旗」當日本國旗,錯了就是錯了
    11月14日,在南京師範大學舉行的學生國際文化展示活動中,一個展示日本文化的展位上懸掛著日本軍旗「旭日旗」,相關照片上網後引發大量網友關注。對此,南京師範大學回應,負責日本展位的學生將「旭日旗」當成日本國旗,學校已責成學院進行批評教育。
  • 三色旗 or 十字旗,歐洲各國國旗各種排列組合,傻傻分不清?
    義大利國旗拿破崙橫掃天下的時候,不但將這藍白紅帶到了各個國家,而且還有別的顏色。義大利旗——綠白紅,歐洲各國旗幟中,綠白紅是僅次於藍白紅的第二大「三色」。那麼,綠白紅是怎麼來的?也是拿破崙發明的。彼得大帝把這個三色旗帶回了俄羅斯,這就能解釋為什麼克羅埃西亞、捷克、斯洛維尼亞、由於橫著的、豎著的白藍紅已經全都被別的國旗排列過了,實在不知道還能怎麼排列了,最後就只能這麼排列了。
  • 加拿大總督府迎接比利時國王錯用德國國旗
    據加拿大廣播公司報導,採訪比利時國王和王后在、加拿大首都渥太華訪問活動的比利時記者Wim Dehandschutter發現,1977年比利時王后Fabiola訪問加拿大時在渥太華總督府草坪上種的樹上用黃帶固定的兩面小國旗一個是加拿大國旗,另一個卻是德國國旗、而不是比利時國旗。
  • 美國50個州旗及州徽
    下面是美國各州名英文及其首府一覽表(雖然拉斯維加斯州和夏威夷州是美國的領土,但是因為篇幅關係下圖並無標註出來)美國每個州都有州旗和州徽美國人是一個熱愛國旗的民族,美國人喜歡在辦公桌上插上國旗、在汽車的後窗上貼上國旗、在自己家的門前掛上國旗。2003年美國企業生產了各類旗幟約一億面。
  • 愛旗家 如何設計一面好看的旗幟?
    (法國、德國、比利時、義大利國旗)許多歐洲國家國旗的顏色都是從其歷史傳統中演化而來的,有些則源自革命、統一等歷史性巨變,這些巨變大多發生在最近三個世紀。(瑞士國旗)當然,如果你希望旗幟的主要元素能夠製造出平衡感的話,將其置於旗面中心可能才是最好的選擇。
  • 護旗兵教育|廣州市彭加木中學國旗護衛隊培訓
    在此次活動上,該校國旗班的隊員們承擔了開幕式上升國旗這一環節,他們剛毅堅定的眼神,整齊劃一的步伐,每一個動作都是力量的呈現,每一次與地面接觸的聲音都是團結的象徵,他們用自己精彩的表現為這一段時間的辛勤付出交上了一份滿意答卷。「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當國歌響起,鮮豔的五星紅旗冉冉上升,在莊嚴肅穆的氛圍中,愛國愛校、奮發圖強的情感在每位同學心中激蕩。
  • 黃賭毒全部合法的荷蘭首都阿姆斯特丹,為什麼在市旗上畫三個叉?
    如果去過荷蘭首都阿姆斯特丹旅遊的話,相信很多人應該都會對阿姆斯特丹這座城市的「市旗」印象深刻,你幾乎可以在阿姆斯特丹的大街小巷隨時隨地看見他們的「市旗」,出現頻率甚至比荷蘭的國旗還高得多。阿姆斯特丹「市旗」顏色鮮豔,非常吸引眼球,「市旗」上面最明顯的標誌物就是三個叉,看起來有些觸目驚心。
  • 南京一高校學生活動懸掛「旭日旗」?大學生不識日本國旗該反思什麼
    不難看出,這三項「反思」均是從政治上、管理上做出的要求,簡而言之,即是一種「上綱上線」的態度。眾所周知,在國人的心目中,「旭日旗」既是日本的「軍旗」,更是日本軍國主義的象徵,曾經給全中國人民帶來深重的災難。中國人對「旭日旗」不僅非常「敏感」,更是打心眼裡感到「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