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高原病,中藥有奇招

2021-03-04 衛勤elite

「我站立的地方是中國,

我用生命捍衛守候,

哪怕風似刀來山如鐵,

祖國山河一寸不能丟!」

這是高原邊防官兵喜愛的一首歌,正如詞中所寫,營長陳紅軍、戰士陳祥榕、戰士肖思遠、戰士王焯冉,團長祁發寶,他們在喀喇崑崙高原的英雄事跡是對這首歌的最好的印證。

喀喇崑崙高原,橫亙西部邊境,茫茫群山,挺立冰峰雪谷,常年冰雪覆蓋,高寒缺氧,環境極差,此種環境下易發各種高原病,對我軍高原部隊官兵身體健康造成極大傷害。

高原病,是人體對高原低氧環境不適應而產生的一系列症狀,發病急、進程快,一般、海拔上升越快,運動量越大,發病率就越高。
西藥防治高原反應,作用迅速,但副作用相對較大,一般用於急症的治療。中藥具有療效顯著、不良反應相對較少等優勢,已被廣泛用於高原病的防治。西藏軍區研製的紅景天膠囊,作為防治高原病的專用藥品正式裝備於高原邊防部隊;大花紅景天口服液、心腦欣膠囊和利舒康膠囊在臨床應用於防治急、慢性高原病,療效顯著。中醫理論認為,高原病症候是因人體氣虛血瘀、血虛和陰虛所致,因此,選藥應以補氣、活血、補血和補陰為主。今天為大家介紹各類高原病及其對應中藥治療方案。高原反應是人體急速進入海拔3000米以上高原暴露於低壓低氧環境後產生的各種不適,常見症狀有頭痛,失眠,食慾減退,疲倦,呼吸困難等,此類病症多用以益氣養陰、活血補血、活血逐瘀類中藥進行治療。研究表明,複方紅景天及複方黨參片能明顯降低急性高原病的發病率,提高高原勞動能力。常用中藥如人參,可大補元氣、補脾益肺、 生津、安神益智、扶正祛邪,現代藥理研究結果認為,人參皂苷具有抗應激、抗疲勞和抗缺氧等作用。黃芪,補氣固表,利尿託毒,排膿,斂瘡生肌。現代研究表明,黃芪可促進機體新陳代謝、具有抗疲勞、抗衰老、改善貧血的功效。常規治療搭配黃芪注射液可縮短急性高原反應的病程。

黃芪

刺五加,功效益氣健脾,補腎安神。具有抗疲勞、抗輻射、抗應激、耐缺氧、提高機體對溫度變化適應力的作用。常用有刺五加片、刺五加注射液。

刺五加

銀杏葉

銀杏葉,功效活血化瘀,通絡止痛,斂肺平喘,化濁降脂。研究表明銀杏葉對預防急性高原病、促進高原習服方面有較好的作用。紅景天,功效健脾益氣,清肺止咳,活血化瘀。現代藥理學認為紅景天具有抗缺氧、抗疲勞、耐低溫、抗免疫力低下的作用。常用的有大花紅景天衝劑、狹葉紅景天片、紅景天膠囊等。

紅景天

除了以上介紹的外,丹參、當歸、蕨麻、枸杞子等中藥對急性高原反應也有很好的療效。複方丹參滴丸已獲得軍隊特需藥品批件,增加預防和緩解急性高原反應適應症。高原肺水腫是指近期抵達高原(一般指海拔3000米以上),出現靜息時呼吸困難、胸悶、胸部壓塞感、咳嗽、咳白色或粉紅色泡沫痰,患者感全身乏力或活動能力減低。因本病危重,出現臨床症狀時立即到當地醫院救治。針對此病,可提前使用中藥進行預防,有研究表明大花紅景天衝劑治療高原肺水腫,可顯著改善症狀;蕨麻中的蕨麻多糖具有良好的抗低氧活性,可有效抑制低氧導致的高原肺水腫;肉蓯蓉具有抗炎、抗氧化應激的功效,能夠預防高原肺水腫的發生;絞股藍衝劑以其活血通脈、養心安神、滋陰生津之功能夠維持循環系統穩態、預防急性肺水腫和提高機體適應能力的作用;黃芪百合顆粒具有抗氧化的作用,可以預防高原肺水腫的發生。

蕨麻

高原腦水腫是由急性缺氧引起的中樞神經系統功能嚴重障礙。臨床表現以嚴重頭痛,嘔吐,共濟失調,進行性意識障礙為特徵。進入高原前使用刺五加、紅景天、複方黨參等藥物可有較好的預防的效果。有研究表明,高滲葡萄糖、甘露醇、腎上腺皮質激素等常規治療聯合複方丹參注射液治療後,能顯著提高搶救成功率,降低致死率。醒腦靜注射液由古方安宮牛黃丸減味製成(含麝香、鬱金、冰片和梔子),消除腦與肺組織水腫、縮短意識恢復時間、抗腦、心和肺等組織細胞缺氧損傷等,療效顯著。


高原紅細胞增多症(簡稱「高紅症」)是由於高原低氧環境引起的紅細胞過度代償性增生(即紅細胞增生過度)引發的一種慢性高原病。患者的紅細胞、血紅蛋白、紅細胞容積顯著增高,動脈血氧飽和度降低。中醫以血淤氣滯為主症,治療以活血化淤,尤以行氣活絡為主。藏藥沙棘、當歸、餘甘子、刺五加、紅景天、丹參、紅花等中藥具有活血、抗疲勞等作用,可用於預防紅細胞增多症;藏藥三果湯、血府逐瘀湯(含當歸、丹參、紅花等)、益氣活血湯等方劑可改善患者的血液學指標,具有較好的臨床療效。

  

三果湯含片

丹參

高原心臟病是由急慢性或慢性缺氧直接或間接累及心臟引起的一種獨特類型的心臟病。症狀特點為:勞力性呼吸困難、心悸、胸悶、頭昏、疲乏等,有時咳嗽,少數咳血,聲音嘶啞,最終發生右心衰竭。有研究發現,口服三康膠囊(含黃芪、人參、鹿茸等) ,可提高心功能,有效防止心臟缺氧、缺血性損傷,可用於預防高原心臟病。在平原生活的人進入高原生活一段時間後,機體在機能和結構上會發生一系列改變以適應其環境,當他們再返回平原後,逐漸消除對高原低氧環境所獲得的適應性而重新適應平原環境的變化過程,被稱為「高原脫習服」。這種脫習服反應常出現疲倦、無力、嗜睡、胸悶、頭昏、腹瀉等症狀,就像喝醉了酒一樣,整日昏昏沉沉,故有人謂之「醉氧症」。複方黨參片、紅景天膠囊、銀杏葉片等具有清除自由基、減輕機體脂質過氧化損傷、改善血液流變學指標和降低再供氧損傷之功效,有利於高原習服者返回平原後儘快恢復正常。

複方黨參片


目前我軍許多部隊駐紮在偏遠高寒潮溼地區,高原地區冰凍期長,晝夜溫差大,造成周圍血管急劇收縮,機體末梢循環不暢,增加了凍瘡發病率。傳統中藥可以有效預防和治療凍瘡,在行軍駐訓過程中可有效利用野外資源,減少凍瘡的發生。(詳細內容請見公眾號前期推文:神奇中藥系列--抗擊凍瘡篇)
常用的中藥如紅花、川芎、赤芍、威靈仙、桂枝、乾薑、細辛、海風藤、附子、金銀花、樟腦、冰片等。紅花、川芎、赤芍活血通絡則疾祛;桂枝、乾薑、細辛溫經散寒則脈通;威靈仙、海風藤通絡除溼止痛;樟腦辛烈行散,具有除溼消腫、止癢鎮痛之功,臨床藥理研究樟腦塗擦皮膚除鎮痛外,還有局部麻醉的作用;冰片清熱解毒、防腐生肌,具有抑菌、抗炎作用,對液體的滲出和組織水腫有抑制作用。

紅花

川芎

常用的外用方劑如複方芫花霜、雲南白藥、溼潤燒傷膏等。複方芫花霜:芫花、當歸、桂枝各50g,紅花、金銀花各25g,將上述藥材用95%酒精浸泡1周,製成霜劑,塗於患部,適當加以按摩,每日3~4次。

高原缺氧、氣候乾燥、紫外線強、長年低溫、風力大,官兵經常受到皮膚乾燥、瘙癢、皸裂的困擾。中醫認為,皮膚乾燥症是由於血滯不暢蘊溼熱於內、風寒痺行致肌膚失養於外,屬於典型的風邪外襲、血虛風燥、氣滯血瘀,常用祛風止癢、活血潤燥、清熱利溼、養血滋陰的藥物治療,如地黃、當歸、薏苡仁、千裡光、黃芪等。海軍軍醫大學生產的高原護膚霜已在高原駐地推廣使用多年,療效顯著。
地黃,性涼,味甘苦,具有滋陰補腎、養血補血、涼血的功效。幹地黃,內專涼血滋陰,外潤皮膚榮澤,病人虛而有熱者宜加而用之,可治斑疹、皮膚皸裂。

地黃

薏苡仁,性涼,味甘、淡,有利水滲透溼,健脾止瀉,除痺,排膿,解毒散結的作用。薏苡仁可治溼疹、皮炎,對粗糙皮膚有明顯療效。

薏苡仁

當歸,補氣和血,調經止痛,潤燥滑腸,具有抗癌、抗衰老、免疫之功效。可治皮膚乾燥、較裂、瘤癢及癬類病症。

當歸



缺氧不缺精神、山高鬥志更高,大好河山,寸土不讓。英雄從未走遠,精神薪火相傳。山河無恙,戍衛更堅;願這篇高原病中醫藥防護科普短文,守護英雄無恙!

【長按二維碼,關注我們】

(您的轉發,是對我們最大的肯定和動力)


相關焦點

  • 【學習心得】與高原病作戰的勇士​——記中國工程院院士吳天一
    隨後他又注意到,在一場邊境自衛反擊戰中,有士兵發生急性高原病,造成部隊減員。經濟開發和邊疆防衛同時被高原病困擾,這深深地刺激了吳天一。就是從那時起,他萌發了尋找有效應對高原病辦法的念頭,也正是從那時起,他把研究方向鎖定在高原醫學領域。經過診治大量患者,吳天一認定這是一種高原低氧環境的特發性疾病。
  • 鍾南山:防治病毒傳染性疾病中藥提高免疫力讓患者獲益
    鍾南山院士在會上指出,對於病毒傳染性疾病的防治,中醫藥可提高人體的固有免疫功能及部分獲得性免疫功能,讓患者獲益。「這半年來的經歷,讓我增加了對中醫藥的認識以及對其進行深入探討的興趣。」鍾南山院士欣慰地說,「以嶺連花清瘟,複方裡有麻杏石甘湯、銀翹散,還有紅景天,治療新冠肺炎論文第一次被國際上權威雜誌認可。
  • 了解中藥,熱愛中藥,用好中藥!
    「健康中國」是國家戰略,而民族中醫藥是「健康中國」的主力軍之一,擔當著非常重要的責任和健康民生的使命。怎樣順勢有為,趁熱打鐵,進一步提升民眾認知?首屆「民族中藥傳承與發展大健康論壇」,應時而來,響應國家「健康中國」戰略號召,助力民族中藥成為國民健康的「國潮」,致力於成為民族中藥年度的風向標之一。中醫藥界眾多權威專家,共同傾情赴會!
  • 「多事之秋」謹防瓣膜病反覆發作 中醫中藥可安全防治
    那麼在秋冬季節交替的時候,患有瓣膜病的這類心臟病患者應該如何防治呢? 1 季節交替心陽不足 免疫力下降疾病捲土重來 中醫講心主神明,它是人類五臟六腑的主宰。心主血脈,其華在面;主汗,開竅於舌。
  • 專家:中醫藥防治乳腺癌有優勢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林清清通訊員 查冠琳 方琛中西醫結合在防治乳腺癌各個階段有何優勢?手術後中醫藥方案可以發揮什麼作用?目前國內女性在預防乳腺癌方面有何典型誤區?會後,記者就目前乳腺癌防治的熱門問題,採訪了與會專家。全國名中醫林毅教授現場發言中醫藥防治乳腺癌有優勢「中醫藥在防治乳腺癌各個階段都可發揮作用。有些人以為要在乳腺癌手術化療後才能開始使用中藥,這是誤區!越早開始進行幹預越好。」廣東省中醫院大德路總院乳腺科主任鍾少文對記者表示。
  • 沅陵中藥飄香護百姓安康 已累計發放中藥湯劑38.5萬多劑
    華聲在線3月13日訊(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肖軍 李夏濤 通訊員 李青松)「這個中藥湯劑雖然有點苦,但暖心呀!」3月12日,沅陵縣沅陵鎮白羊坪村村民鄭啟仲在縣政務服務中心辦完事,在一樓免費中藥飲點接了一杯預防新冠肺炎的湯劑。
  • 中草藥在魚病防治方面有哪些好處?
    文章轉載自:水生動物健康評估,作者:劉彥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文(好文共分享)水產養殖過程中,化學殺蟲劑的運用雖然具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其所導致的副作用也逐漸提高,尤其是抗生素的使用對於魚病防治的副作用是非常大的,長時間以來應用化學藥品會導致魚病病原體抗藥性形成,使得魚病越來越嚴重,還有的會對周圍的水域環境造成影響
  • 消殺「新冠病毒」,十八裡店有「奇招」!
    為了消除「新冠病毒」疫情隱患咱十八裡店奇招盡出採取了不少硬核舉措方法篇「新冠病毒」不可小視咱十八裡店人自有奇招奇招一重點區域重點消毒奇招二給鞋底、車軲轆消毒△周莊嘉園東裡東門設有消毒毯,方便為居民進行鞋底消毒。在地區各小區、商超市場可以看到,出入口都鋪設有消毒毯,此舉是為了方便給來往行人和車輛,進行鞋底、輪胎消毒。△十八裡店第一社區工作人員向消毒毯上灑消毒水,以便為車輛輪胎消毒。
  • 海峽兩岸中醫藥防治SARS研討會
    研討會分別由中醫藥學會李俊德秘書長和臺灣海峽兩岸人民服務中心主任曹原彰共同主持,中國中醫研究院院長曹洪欣教授做了題為「中醫藥在防治SARS中的作用」的主題發言。曹洪欣介紹說,自SARS在中國大陸部分地區流行以來,中醫界廣大醫務工作者積極參與、踴躍獻計獻策,在中醫藥預防、臨床治療研究、中藥篩選等方面都發揮了重要作用。
  • 為何說千年中藥文化仍充滿活力?來聽聽桐廬這場論壇
    本次論壇活動中,圍繞中藥傳承與創新這一主題,中藥領域大咖們通過演講和問答的方式,共享疾病防治、藥效分析、製藥技法等領域新思維,全方位交流了中醫藥領域研究的新進展、新成果。中國科學院院士、中科院上海藥物研究所研究員、博導嶽建民從中藥與民族藥物發展出發,例舉柳樹皮、鐵欏等中藥材對世界藥物創新的貢獻,呼籲中藥相關行業同仁立足我國歷史悠久、資源豐富的中藥與民族藥物儲備,深入的研究,積極探索研發新藥藍海。
  • 【防疫大講堂】曲妮妮:防治新冠肺炎要注重平衡人體免疫力
    12月2日,記者採訪了遼寧省新冠肺炎中醫救治專家組組長、遼寧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呼吸科主任曲妮妮,請她從中醫學的角度講講對新冠肺炎的認識,並提供一些有效防治新冠肺炎的方法。「新冠肺炎其實就是中醫學裡的一種疫病,人類社會發展與疫病相伴相生,中醫藥在我國歷代疫病防治中一直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其辨證論治的理念在今年發生的新冠肺炎防治中發揮了顯著優勢。」
  • 防治新冠肺炎要注重平衡人體免疫力
    當前,國內疫情防控已進入常態化,但持續蔓延的境外疫情,加之秋冬季呼吸道傳染病進入高發期,使新冠肺炎的關注度有增無減,特別是究竟如何有效防治新冠肺炎這一話題熱度更是居高不下。12月2日,記者採訪了遼寧省新冠肺炎中醫救治專家組組長、遼寧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呼吸科主任曲妮妮,請她從中醫學的角度講講對新冠肺炎的認識,並提供一些有效的防治方法。「新冠肺炎其實就是中醫學裡的一種瘟疫、疫病,人類社會發展與疫病相伴相生,中醫藥在我國歷代疫病防治中一直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其辨證論治的理念在今年的新冠肺炎防治中發揮了顯著優勢。」
  • 浙江省立同德醫院牽頭中醫藥防治新冠肺炎臨床研究取得階段性進展
    原標題:省立同德醫院牽頭中醫藥防治新冠肺炎臨床研究取得階段性進展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浙江省堅持中西醫結合,充分發揮中醫藥防治疫病的特色優勢,及早全面深入地將中醫藥運用到新冠肺炎防治工作中,取得了積極成效。
  • 神威藥業捐贈20萬袋中藥配方顆粒 用於石家莊疫情防控
    1月9日,神威藥業將20萬袋中藥配方顆粒配製的防疫方蘆花防瘟湯,緊急捐贈給石家莊市藁城區政府,用於疫情防控,為患者及一線醫護等工作人員保駕護航,並承諾,將對承擔的全市配製蘆花防瘟湯等防疫方的中藥配方顆粒的生產保質保量,確保及時供應,滿足疫情防控使用。中醫藥在疫情防控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但是傳統中藥湯劑受限於煎煮用具、用水、火候等因素,在疫情防控上略顯費時費力。
  • 第五屆腎病中藥發展研究大會在京勝利召開
    本次大會以「致力腎病、中西融合、傳承創新」為主題,旨在為進一步加強中西醫聯合防治腎臟疾病,促進中醫藥防治腎臟病優勢病種研究成果交流與傳播,合理、規範使用中成藥防治腎臟疾病,分享、交流最新前沿研究與經驗,108位講者現場講學,吸引了50000餘名腎臟病領域從業人士、上百家全國醫療機構名代表現場線上參會學習,點擊觀看大約20萬人次。
  • 中藥能治療血栓嗎?醫生告訴你答案
    出院後的她,感覺好像「痊癒」了,心裡鬆了一口氣,不再聽醫生的建議,聽說中藥副作用小,就盲目相信中藥,僅僅服用中藥及維生素類藥物,而未服用任何抗凝藥物。 過了一段日子後,小林又發現右下肢有浮腫,出院 1 個月後複查下肢超聲,發現固有血栓仍在,而且較發病時更加嚴重。
  • 帶你走進中藥香囊的前世今生
    早在殷商時期的甲骨文中就有關於「紫(柴)」、「燎」、「香」、「鬯」((chàng,芳香酒)等字的記載。周代已有佩戴香囊、沐浴蘭湯的習俗。《禮記·內則》:「男女未冠笄者,雞初鳴,漱,拂髦角,衿纓皆佩容臭。」《周禮》有以「莽草薰之」,「焚牡菊以灰灑之」等利用香藥防治蟲害的記錄。
  • 雞球蟲病的診斷和防治,乾貨都在這裡!
    如何防治呢?接下來一起了解下吧!一、雞球蟲病如何診斷?1、外觀檢查為了解雞是否患有球蟲病,觀察雞冠是否蒼白、是否嗜睡、羽毛是否凌亂、肛門不潔、脫水、貧血等現象。應特別注意糞便,球蟲病常引起雞腹瀉,如稀便、黏液便、血便等。這些是鑑別雞球蟲病的好方法。
  • 集中力量辦大事:中醫藥防治重大疾病基礎研究平臺在京成立
    8月29日,中華中醫藥學會中醫藥防治重大疾病基礎研究平臺成立大會在中國科技會堂召開。薄弱的基礎研究是掣肘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關鍵環節,中醫藥防治重大疾病基礎研究平臺的成立著眼於中醫藥發展的共性基礎問題,以中醫藥防治重大疾病為導向,加大對中醫藥基礎科學研究的投入力度。東直門醫院作為北京中醫藥大學的第一臨床醫學院,有責任、有能力在中醫藥基礎研究發展中勇挑重擔,為重大中醫藥科學問題探索攻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