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更加豐富的馬肉,為什麼不像牛羊肉那樣受歡迎呢?

2020-12-15 閃電新聞

人類可能是地球上食譜最豐富的生物,雖然我們不是食物鏈頂端的動物,但是我們學會了使用工具,這讓我們成為頂級捕食者。

縱觀超市或菜市場的肉類,我們很難看到馬肉,我相信也很少有人吃過馬肉,作為食草有蹄類動物,本來應該很容易成為人類的食物(比如牛、羊、鹿等等)。

最重要的是,馬肉比牛肉更健康,因為馬肉脂肪含量更低,而蛋白質含量更高,並且含有更多的omega-3脂肪酸(一種人類自身無法合成,卻是人體必要營養物質)。

從生物學角度出發,馬肉是有成為受歡迎肉類的潛質,但是它卻沒有進入我們的常規菜單。

這其中有許多原因,總結起來就是經濟效益問題和人類情感問題。

經濟效益問題

是否成為食物的第一關是能不能吃,很明顯馬肉沒問題,那麼接下來就是好不好吃!

我查閱了一些資料,雖然馬的肌肉含量很高,但是馬肉的味道還是可以的,只是有一點點獨特的風味(具體什麼味道不清楚),據說有點像是野生山羊肉的味道。

不算難吃的馬肉,卻沒有成為主流食物是有一個致命的原因——它的經濟效益很低!

作為一個肌肉發達的「運動型選手」,馬不能高效的把草和穀物轉化成肉,換句話,100斤的草可能可以得到1斤的牛肉或羊肉,但是馬卻只能長半斤的肉。

圖為:馬的大腸子圖解

另外,從養殖難易程度來說,馬也是更難養的,因為馬的生存策略是「少吃多餐」!

所有食草動物都會面臨消化草的問題,因為它們也缺少消化纖維的酶,只能依靠體內的微生物來幫助消化,所以它們只能讓草停留在體內更長時間。

而進化的隨機性給了食草動物兩個選擇,一種是有足夠大的胃,就像牛羊一樣(這就是它們肚子總是鼓鼓的原因),另一種是足夠長的腸。

很明顯馬選擇了第二種,是不是為了更好奔跑我們不得而知,但是這樣做的結果就是它每次吃得更少了。

這種進食方式對於忙碌的農場主來說,可能需要花更多的時間去照看它。

作為一個理性的農場主是不會把馬當作食物來餵養的,因為做同樣的工作,產出卻少了很多。

圖為:很早以前馬就已經成為我們的捕獵夥伴

情感上的問題

雖然馬不是一個很好的食物選擇,但是養殖馬卻有很多用途,它的作用甚至是超過牛羊的,至少對於養馬的人而言!

馬和牛羊不一樣,它們是農場的勞力,有多種用途,我們最熟悉的就是運輸和牽引,而牛羊只有三種用途:牛奶,肉和衣服(羊毛或皮革)。

另外,人類可能是唯一一種在吃其它動物時還會考慮道德層面的問題,就像許多伊斯蘭和猶太人不吃豬肉,而我們這邊(南方沿海城市)不吃貓肉一樣。

圖為:美國出動直升機圍捕野馬

很多人看待馬的方式和看待狗的方式是有點像,年輕的馬被當作「工作夥伴」或「交通工具」,一旦它老得不能幹活了,它的肉也很難成為食物,不僅是因為肉質變差了,而是一份感情。

而且馬肉在許多地方是一種禁食(比如美國),所以它的銷路往往不會比牛羊來的好。

圖為:捕獵野馬

16世紀殖民者把一些品種的馬帶到了美洲大陸,作為一種外來物種,美國的馬一直有泛濫成災的風險,他們每年需要投入大量的財力、人力、物力去處理馬的問題。

可能馬確實為人類文明作出了傑出貢獻,即使在這種泛濫的情況下,美國民眾還是抗議食用馬肉,我記得2013年那會美國有過「牛肉裡摻入馬肉來賣」的事件,鬧得沸沸揚揚,導致各種抗議。

最後

其實,許多地方還是會把馬當作食物的,有些特定的餐廳也可以吃到馬肉,只是因為養殖的經濟效益太差了,導致沒人願意大規模養殖,自然也就很難在市場上看到馬肉了。

相關焦點

  • 馬肉也是一種肉,為什麼感覺幾乎沒人吃?
    馬肉肉質鮮嫩,脂肪少,營養價值高,具有恢復肝臟機能、促進血液循環,預防動脈硬化、增強人體免疫力等諸多功效。在我國多食用馬肉的地區以新疆和內蒙古為主。而食用馬肉又多以少數民族為主。所以你才感覺幾乎沒人吃,你有這樣的想法也很正常,那這裡我就給你分析以下幾點原因來說明馬肉為什麼感覺幾乎沒人吃。原因一:首先從中國的歷史發展來看,在過去,中國還是一個靠農業為主的國家,馬作為當時最主要的勞動力,人們是不捨得吃的,因為它在當時的用途很重要,也很廣泛,比如馬可以拉貨,馱貨物,可以耕地,還可以當交通工具。
  • 馬肉怎麼做好吃 馬肉有這些功效
    馬肉是生活中常見的食物,雖然馬的價值很高,可以說一匹好馬價值千金,不過馬肉卻不太受歡迎,這主要是因為驢肉,那麼請問馬肉怎麼做好吃?馬肉的功效與作用是什麼?孕婦能吃馬肉嗎?下面小編為大家講解。馬肉怎麼做好吃許多人都對馬肉有所誤會,這主要是因為驢肉,有不少人認為馬肉不怎麼好吃,並且沒有營養,甚至被當成驢肉來賣。
  • 為什麼美國人不吃馬肉?
    美國總統歐巴馬跟貝爺一起錄製了野外求生節目雖然美國人吃豬肉、牛肉、雞肉等等各種肉,但是,卻唯獨不吃馬肉,這到底是為什麼?然而,美國審計署(Government Accountability Office.GAO)6月公布的報告顯示,這道禁令只不過把馬匹屠宰轉到了國外,那裡的食客並不排斥食用馬肉。為什麼美國人不願意吃馬肉呢?相對於許多其他的食物禁忌來說,很難解釋為什麼美國人在吃牛肉、豬肉、雞肉的同時卻對馬肉嗤之以鼻。
  • 豬牛羊肉被人們常吃,但馬肉卻很少人吃,網友看完:原來如此
    唐王朝的唐玄宗為了取悅楊貴妃,不惜用快馬把從嶺南地區採來的荔枝運到當時的都城西安,但在這期間卻不知道有多少匹馬廢棄了。到了近代,在經濟不發達的農村,村裡還有一些養馬,但過了一段時間,這匹馬被發現牛的農耕能力不強,漸漸地被牛取代了。在現在的農村,家家的小庭院都乾淨整潔,馬就不用說了,牛也有奇特的痕跡。
  • 為什麼馬肉幾乎沒人吃?關於馬肉的淺析,看完後漲知識了
    但是,在那麼多肉質食品中,我們卻很少聽說馬肉。電視電影中的戰馬雖然常見,但用來作為食物的,基本上沒有聽說過。究竟是為什麼呢?接下來,便讓小廚來講解一下,關於馬肉的淺析。馬肉一說起馬,恐怕很多人都不會陌生,第一印象便是電視屏幕上,那些威風凜凜的將軍元帥。
  • 餐桌上經常見到牛肉和驢肉,為什麼很少見到馬肉?
    導語:快過年了,餐桌上經常見到牛肉和驢肉,為什麼很少見到馬肉?從古到今,我國的美食一直都是多種多樣,不管是豬肉還是牛肉,做成美食讓人看了都想流口水,真的是色香味俱全。我們吃過的肉多種多樣,豬肉,牛肉,雞肉等等不計其數,卻很少見到馬肉。驢肉也有好多地方能買到,但是馬肉卻見得很少。說到豬肉就能想到豬蹄,魚香肉絲等菜品,說到雞肉就能想要宮保雞丁,說到牛肉就能想到紅燒牛肉,但是說到馬肉,卻幾乎想不到菜品。這是為什麼呢?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下。
  • 古代人們接觸馬也很多,馬肉為何沒有成為人們主要肉食
    「驢肉香,馬肉臭,打死不吃騾子肉」,這是流傳於我們這裡的一句俗語。據家裡長輩講,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時候,人們普遍缺肉。有次村裡來了個號稱賣驢肉的,但是價格極便宜。人們為了貪圖便宜,很快就把肉買完了。結果人們吃了後,很多人食物中毒了,上吐下瀉,好在都不太嚴重。事後人們猜測,這個人買的應該是馬肉。長輩講這個典故是告訴我,馬肉是不可以吃的。一直到現在,我的潛意識裡仍然認為馬肉是不能吃的。看小說看史書,有些時候我也很好奇,在軍隊沒糧食的時候為何總是千方百計地找糧,甚至有時候都餓死人了,也不殺馬吃肉呢?
  • 三伏天,牛羊肉易上火,不妨多吃點雞肉,熱量低,營養美味還不貴
    牛羊肉一直很受歡迎,但是在三伏天,像這樣高熱量的肉本來就容易上火,再加上脂肪也高,會讓人覺得十分油膩。夏季建議大家還是以清淡飲食為主,要是怕上火,不妨多吃點雞肉。雞肉作為高蛋白低脂肪的肉類,十分受歡迎,即使是需要保持身材的人,也可以吃。
  • 冬天,吃牛羊肉不如吃它,鍋中一燜鮮美營養又解饞,比牛羊肉好吃
    導語:冬天,吃牛羊肉不如吃它,鍋中一燜鮮美營養又解饞,比牛羊肉好吃隨著天氣的逐漸變冷,大家一定要注意保暖,前兩天我們這邊的溫度下降到零下十幾度了
  • 為什麼呼倫貝爾的牛羊肉格外好吃?真實原因是……
    作為一個純正的內蒙人,秋冬不吃牛羊肉是不完整的。牛羊肉作為一種受地域影響很大的食材,由於南北的地域差異和習俗,口味各異,但呼倫貝爾牛羊肉一提到就受到人們的稱讚。為什麼呼倫貝爾的牛羊肉特別好吃?為什麼呼倫貝爾的牛羊肉特別好吃?草地放養/放養和圈養的區別很大。呼倫貝爾牛羊春季、夏季、秋季自然飼養,但不是圈養。
  • 頂級馬肉刺身大賞
    以下是我翻譯的馬肉的營養價值表,大家可以參考一下。 營養成份(中文翻譯)100 gあたりの栄養価100克平均營養價值生食馬肉加熱料理過的馬肉綜上所述,馬肉作為肉食,比起其它肉類,無論從健康、安全、還是營養的角度上都更具優勢。是不可多得的高級肉食。
  • 距昆明53分鐘車程,腳踏青山摘完果、撿完jier,再吃1頓馬肉火鍋
    在這空氣新鮮、無汙染無公害的山箐間,等了一年的紅露糖心蘋果終於成熟了,正掛滿枝頭亟待採摘呢!昨日還好似花香飄逸,今天已是碩果纍纍。芬芳的蘋果紅嫩欲滴,隨手一摘,每個都是水靈靈的鮮果啊!(∧圖片:攝於2019年,果園提供)03、來石林必吃的馬肉火鍋來石林怎能不吃馬肉?! 石林的馬肉火鍋是非常出名的特色火鍋,不少老饕客可是專程找著來吃!
  • 冬天,吃牛羊肉不如吃它,比牛肉便宜又營養,常吃體質好,不怕冷
    天冷了,兒子最饞這個菜,天天吃不膩,燜上一鍋,熱乎乎的真饞人。天冷了,冷天就惦記著吃一些熱乎乎鮮香滋補的菜餚,牛羊肉就是很多家庭冬季進補的肉菜首選,牛羊肉雖然好吃,但價格也不便宜,偶爾吃還行。其實冬季給孩子和家人進補,除了吃牛羊肉之外,雞鴨肉也是不錯的選擇,除此之外一些海鮮、魚肉和蝦類也是不錯的,我們生活在海濱城市,平時吃魚和蝦多過吃肉,家人也很愛吃各種海魚海蝦之類的美食,魚蝦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味道鮮香營養高,家人愛吃我也特別樂意做。
  • 本草綱目記載馬肉有毒,食用者會口吐白沫,日本人經常吃怎麼沒事
    而在所有的草食和雜食動物當中,雞肉、牛肉、羊肉是我們經常食用的,但為什麼卻很少有人會食用馬肉呢?在李時珍編寫的《本草綱目》中記載,「食馬肉中毒者,飲蘆菔汁,食杏仁可解」,也就是說,馬肉是有毒的,而在另一則記載當中,「馬肉辛苦冷,有毒,食杏仁或蘆根汁解之。其肝,食之殺人。」
  • 這三種食材,燉一燉上桌,湯汁奶白,鮮美營養,且比牛羊肉便宜
    家常菜餚中,湯品菜餚也是必不可少的,飯前喝湯,養胃又能更好地補充水分、有利於營養吸收。無論是老火湯、快手湯,葷素搭配,鮮美營養。四季不同,所選食材不同,湯品味道也不同,這一次買了三種食材,比牛羊肉便宜,燉一燉上桌,湯汁奶白,鮮美有營養。一起來看看吧。
  • 馬肉
    ,在英格蘭地區的盎格魯撒克遜人,他們「寧可吃騎馬的人,也不願意吃馬」。但是,在比利時、法國、奧地利、冰島、義大利、日本以及加拿大的部分地區,吃馬肉比較常見的。要不是因為可以吃肉的緣故,拉車的馬匹可能已經滅絕了,雖然大多數的馬肉都是拉車馬一類的肉,但是,任何種類的馬肉都是有銷路的。
  • 馬肉也是一種肉,為什麼幾乎沒人吃?說出來你不敢不信
    然而令人好奇的是,馬肉也是一種肉,為什麼簡直沒人吃?                                                                                在農村有一句俗語叫「驢肉香馬肉臭,打死不吃騾子肉」。從這句話咱們就能看得出來。並不是沒有人嘗試過。
  • 哈薩克人為什麼吃馬肉?
    說著就低著頭邁進了門檻,往往我母親就會接上一句:「是因為你長的高了,俺這門容不下你。」不知是表揚,還是批評,總會引來一陣陣笑聲。假如堂叔到我家進門時不低頭,必然就會碰著頭,自己造成了小痛苦,別人也跟著不自在,哪還有低著頭走進去換來的那種歡笑?記得前些年我到石林、桂林遊覽時,遇到了一個個美麗自然的石洞,洞口都比平常人低,奇特的造型充滿了神秘和誘惑,這就是需要我們低頭的時候。
  • 冬天別只吃牛羊肉!這肉7塊錢一斤營養更高,燉燉就上桌真下飯
    冬天別只吃牛羊肉!這肉7塊錢一斤營養更高,燉燉就上桌真下飯在北方的冬天,寒冷是很正常的,所以在冬天牛羊肉吃得很多,以抵禦嚴寒的侵襲。牛羊吃吃得多也別忘記多吃它,比牛羊肉更好,價格也更便宜,簡單的燉上一鍋,鮮美好吃營養高,老人還孩子更要多吃。這個就是我們常吃的魚,也是我們這裡在十二月以後最多的大花鰱魚,一個足足有七八斤重,價格也很便宜實惠,鮮活的魚才七塊錢一斤,在集市上略講一下價錢6.5元一斤就能買到。
  • 順德某日料店驚現馬肉刺身,你敢吃我敢送!
    經過小編親身試食和資料搜集馬肉在日本是非常受歡迎的一道料理而且它的肉更加的細膩和柔軟馬肉刺身,這是款比較特別的刺身,肉感不似魚刺身那樣軟口,而有著食草動物固有的那種韌性,味道也不羶。▲海膽醬焗大蝦(2隻)¥30蝦的肉質鮮嫩清甜,飽滿多汁,既然要吃就要整隻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