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面「葉氏宗親」加入葉氏大家庭
長按二維碼關注葉氏宗親了解更多
據2008年戶籍統計數據,古田縣葉氏人口9338人。古田葉氏主要分布:城東街道雙山村太平洋、桃溪村、仕坂村、前山村;城西街道龍亭村、巴鬥村,鶴塘鎮上井邊村,鳳埔鄉平沙村,大橋鎮沂洋村、澄洋村,泮洋鄉新建村、建興村、芹石村、清水洋村,鳳都鎮石坑村、石峰村路下,黃田鎮及舊縣移民(南門)等。
鶴塘鎮上井邊村葉氏。上井邊村全村現有160多戶,在籍人口700多人,基本是葉姓人家。近幾十年來,遷出至國內約300人,到臺灣、馬來西亞有200-300人。現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建築較多,代表性的有:400年前修建的「大厝」、楊公殿、大娘奶宮(陳靖姑臨水宮分廟)、石拱橋及十幾座明清三進二天井古住宅。
現保留的明洪武九年丙辰(1376)《玉井葉氏族譜》,清道光十一年辛卯(1831)重修《南陽郡玉井葉氏宗譜》,民國二十五年(1936)再修《南陽郡玉井葉氏宗譜》。譜載:先祖於唐中和元年從浙江「契家奔富沙」,卜居「富沙東坤」。其孫葉鵠攜六子徙「懷安」, 葉鵠第六子元剛之曾孫邯(移居屏南白盛溪)、鎔(移居古田四十都郭洋)。鎔為本支先祖。譜序載:元末,陳賊興畔……茫然尋串古田三十七都浮婁(現古田大甲毗源)。濟生山、崗、陵,崗生鉞移居寧德仙湖橋頭。鉞之四代曾孫鎧娶曾氏,不幸早逝,復到古田浯際李家入贅,生三男(松、竹、梅)一女,與舅公家後移居臨地坑底園。後因松、竹早世,由梅扶植侄兒在附近的「玉井之邊」起屋定居。故本族尊葉鎧為玉井(今為上井邊)一世始祖。
上井邊葉氏衍發至今約600年,現傳22世,現存字輩:雲裡帝城雙鳳闕、雨中春樹萬人家……
鶴塘鎮上井邊村葉氏宗祠
大橋鎮澄洋葉氏。明朝有兩兄弟東山政山,據譜載弟政山公在閩縣白石頭開基創業瓜瓞綿延。兄東山公於明洪武四年(1371)在古田縣小東鄉四十六都紹南劍鋒(澄洋)開基創業,傳大郎公、三代璋公、四代文福文通公,始分兩支,文福公率子細才公轉三十九都張店雙澗境,傳景宣公、進宗公。進宗公於明正徳二年(1507)轉回澄洋創基至今已歷數百年20餘代。現村居2000餘人,外遷福州、南平、順昌、建陽和上海、天津、廣東、海南等地,僑居馬來西亞、泰國、新加坡等各國,僅馬來西亞就有2000餘。砂拉越民都魯葉氏宗親是一支由福建省古田縣遷居馬來西亞的葉姓後裔,他們原籍是古田縣大橋鎮澄洋村。2007年7月,由拿督斯裡葉明逸等23人發起成立宗親團體——砂拉越民都魯葉氏宗親會。
澄洋葉氏曾多次修編家譜,由於地處農村、交通不便等多種原因致歷次編修都沒如願,舊文書各種記錄和家譜等沒能找到政山公子孫及東山政山公的上祖祖源。
大橋鎮澄洋村葉氏宗祠
古田南門葉氏。屬於屏南甘棠葉氏分支。明嘉靖三十年(1551),浙江慶元縣葉威(1525~1583)遷居古田卅一都甘棠(今屏南縣甘棠)。葉威生茂(1561~1630),茂生四子春琦、春瑛、春朝、春暘,四兄弟按照「天地人和」分徙四方。「天」房春琦傳向春,向春為把守杉洋總司,居官有功,遷古田南門村開基。房裔在1951年古田溪水電站建設蓄水而移居城內及建陽南村鄉五峰裡等地;「地」房春瑛其房下部分遷居屏南縣長橋,部分遷往古田;「人」房春朝遷居具體情況不詳;「和」房春暘(1602~?)生四子向秀、長秀、聯秀、蕃秀,長子向秀、三子聯秀遷居古田,二子長秀後代主要定居在甘棠村寨下;四子蕃秀遷往古田縣城附近(今古田水庫),其次子英友(1674~1750)於乾隆元年(1736)古屏分治前後在甘棠村洪橋頭建房並從古田回遷。
譜牒有:古本《南陽堂世系支圖》及1994年修纂的《葉姓家譜》。
甘棠葉氏字輩歌:
「天」房(春琦)
威茂春遇連正,元朝邦廷有昌
孝友為先祖訓永垂世澤,詩書克守仁文耀振家聲
「地」房(春瑛)
威茂春元連正,天方能世昌盛
克振奕寧利德行聲自揚,祖賢永居泰子慧久興祥
忠義傳家寶文明立國強,松源根甫旺福建慶澤長
「人」房(春朝)
待考
「和」房(春暘)
威茂春秀友標,世廷步有兆早
孝友為先祖訓允(永)垂世澤,詩書克守人(仁)文用(耀)振家聲
大甲鎮毗源村葉氏。約300人。
鳳都鎮石坑村葉氏。本支始祖葉永興,明朝為官,從江西隱居石坑,生有八子,七子傳芳。其墓安葬雙坑馬頭山,取馬形,故後裔認祖以「馬頭墳」為約定特徵。今居村葉氏600人。後裔有遷居浦城、建甌南雅鎮太平村、魯口村。行第為:永景弘世,廷文應起,必日長枝,玉逢……
城東街道(鳳都鎮)雙山太平洋葉氏。本支始祖祭六於清初從延平府南平縣高長裡吉溪大壩村遷居古田縣崇禮裡九都九保太平洋境。始祖祭六之前世系失考。祭六生有四子:長乃奴;次乃明;三乃招;四乃福。三子四子移居古田,長子次子仍在原地居住。祭六公和祖妣張氏都卒於南平,後來把祖妣骨骸遷葬古田。清初,葉乃招到雙山村魚山地方給人家放牛,後在黨上暫棲,繼後在太平洋定居,至今已傳17代,人丁近千口。
本村葉氏收藏有一卷4米長、抄錄於民國戊子年(1948年)的《百壽本派全圖》,記載著序及世系等。本支輩序為:祭乃長宗,君侯伯國,世大光明(昌),家有仕……
鳳都鎮桃溪葉氏。桃溪古稱鳳都七保,本支葉氏是雙山太平洋葉氏始祖祭六的第六代分支,前面五世祖每年農曆八月初一兩個村葉氏共同祭祖。
城西街道巴鬥村葉氏。據光緒十年《巴鬥村葉氏公婆簿》記載:本支始祖葉仁遅在明末(推測1570年)遷居四都三保大壠,第六世有興夫婦攜父世卿從大壠遷居八都溪坪村。繁衍至今大約在17世。
仁遅派下行第:仁文奉向世,有志學高強;啟士成家,宜孝義為本。自第11世開始的字行;傳賢治國,在詩書可安。
城西街道後山村葉氏。字輩排列:一世祖葉仕明—二世祖國字輩未知—三世祖葉昌能—四世祖葉恆貞—五世祖葉世海—六世祖葉祥森—七世祖葉余杰—八世祖葉時良—九世祖葉代德—十世字輩和—孝—友—萬—年—春。
鳳都鎮石峰路下村葉氏。屏南達善溪葉氏第27世葉珠珩(葉銅六派系)從達善溪遷徙路下,繁衍至今9世,約400人。行第為:珠正新為大,朝昌久太。
鳳都鎮後塘村葉氏。屏南達善溪葉氏第27世葉珠玳(葉銅六派系)從達善溪遷徙鳳都鎮後塘村,繁衍至今9世。行第為:珠正新為大,朝昌久太。
泮洋鄉芹石村葉氏。其宗祠利用祖屋改造而成。
芹石村葉氏宗祠
泮洋鄉清水洋葉氏。閩清下祝前洋葉氏第6世葉宗正於明嘉靖年間遷居清水洋。葉氏宗祠建於2000年,以葉天應等為首海內外後裔捐資建造。其行第為:宗應文長,克仕大潘,日正步高,升禮中謹……
清水洋葉氏宗祠
鳳埔鄉平沙村葉氏
泮洋鄉新建村葉氏
特別感謝葉芯宗親深入多個葉氏聚居村採訪!
感謝葉汝禎等宗親提供資料!
部分資料引用《世葉總譜・世系卷・福建版》。
讚賞
1、葉肇夫—一個淡泊名利、愛國、愛鄉、愛族、熱心公益的世界葉氏聯誼總會會長
2、全國各地最美葉氏宗祠大合集,快看看有您家鄉的嗎?
3、100多年前的葉氏祖訓字字珠璣,句句箴言!葉家人一定要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