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葉氏・葉氏志】閩東葉氏資料採集札記之三:福安

2021-02-08 葉姓文譚

根據2008年戶籍資料信息,寧德市葉氏人口分布:壽寧縣30024人,周寧縣12176人,霞浦縣10980人,古田縣9338人,屏南縣7140人,福鼎市6674人,福安市6431人,蕉城區3764人,柘榮縣1854人。

 

 7月23日,省葉氏委員會常務副會長兼《葉氏研究》主編葉樹福在顧問葉德文的陪同下,到福安市葉氏聚居村進行《葉氏志》資料收集。同時得到福建葉氏福安分會高度重視與支持,執行會長葉蘇和、秘書長葉艇、副會長葉尚武、葉華生等宗親帶領下,一同深入到葉氏聚居村調研。

根據短時間的資料收集,筆者對福安葉氏各宗支的簡介按遷入地分類整理如下,請知情者留言指正,以便在《葉氏志》中得以正確表述。

 

從長溪縣遷入

溪柄鎮山下葉氏。在現有文字資料中,本支葉氏是最早遷居福安。二世祖葉鼎於乾化元年(911)從長溪肇基柏柱山下,衍發至今80人。該村收藏有明崇禎五年(1632)的《西山下南陽葉氏宗譜》、清光緒十四年王家賓續修《西山下南陽葉氏宗譜》各一部。2015年建有一座葉氏宗祠。

 

溪柄鎮黃河葉氏。本支衍發至今二百多人。上祖仕芳居長溪,其子葉應文於明嘉靖元年(1522)開基松羅,後遷創溪柄黃河村。該村收藏有光緒二十六年鄭韶庸續編的《葉氏宗譜》一部。民國丙子年章必忠續編的《葉氏宗譜》將此祖源改為許裔葉氏之後,1984年羅文炳修編的《葉氏宗譜》沿用新祖源之說。

 

從周寧縣遷入

曉陽鎮馬洋葉氏。周寧際會葉氏(福房)13世孫仁久遷居半山(今曉陽鎮馬洋村),繁衍至今500餘人,是福安葉氏第二大聚居村。該村收藏有一本光緒丁未年續編的《葉氏宗譜》。

甘棠鎮奎聚葉氏。周寧際會葉氏(福房)14世孫啟顯移居奎聚村,衍發至今11世,居村約300人。該村收藏有一本1987年陳衝續修《葉氏宗譜》。

 

韓陽鎮陽頭葉氏。周寧際會葉氏後裔,衍發至今約400人。

溪潭鎮華巖葉氏。周寧際會葉氏(洋中房)14世孫植興遷居衍發至今12世,190人。2018年,葉氏宗祠框架剛落成。該村收藏有一本民國戊寅年(1938)吳讓三續修的《葉氏宗譜》。

 

韓陽鎮後壠葉氏。周寧際會葉氏(福房)11世孫源仁遷居後壠,繁衍至今12世,70餘人。該支收藏有一本民國25年(1936)厚德堂錄的《葉氏宗譜》。

康厝鄉福源葉氏。周寧際會葉氏(洋中房)12世孫檉五順治間移居七步,康熙年間移居福安大溪。檉五長子詩三於乾隆十六年(1751)移居福源村。福源葉氏衍發至今11世,150人。該支收藏有一本1985年嘉陵館錄的《葉氏宗譜》。

康厝鄉左嶺葉氏。周寧際會葉氏(壽房)16世孫朝先移居左嶺村,衍發至今11世,170人。該支收藏有一本1985年嘉陵館錄的《葉氏宗譜》。

康厝鄉蘇坂葉氏。周寧際會葉氏(壽房)14世孫鳳飛移居蘇坂村,衍發至今12世,100人。該支收藏有一本1984年劉文基續修《葉氏宗譜》。

穆陽鎮葉氏。蘇堤葉氏是端源遷入,人囗約一百多人。1920年,葉春餘從端源遷到穆陽,傳6代,23人。葉春餘某堂侄從端源遷到穆陽,傳4代,6人。

灣塢鎮深安葉氏。周寧際會葉氏(福房)12世孫淵九於順治二年(1645)移居深安村,衍發至今11世,160人。該支收藏有一本新修《葉氏宗譜》。

 

溪柄鎮扆山葉氏:明永樂年間,葉華一、華二、華五從寧德(也有譜稱壽寧)柘下(是周寧,還是壽寧遷入?暫時還未對接成功)遷居二十四都柏柱嶺兜,第9世元耀遷居扆山,繁衍至今約300人。今藏有譜牒:光緒五年(1879)陳夢蘭三修的《葉氏宗譜》、民國十年(1921)郭文煐四修的《葉氏宗譜》、2004年陳德冕再修的《葉氏宗譜》。

 

從壽寧縣遷入

下白石鎮湖頭葉氏:清康熙四十三年(1703),壽寧文山葉氏(信房)第11世孫子會(1692-1750)從鰲陽徙居福安三十三都陳家埔(今下白石鎮湖頭村),今葉裔約600人,系福安葉氏人口最多的聚居村。建有一座葉氏宗祠。

 

潭頭鎮葉氏:清乾隆年間,壽寧北浦葉氏17世孫葉尚帶(祐弟)從壽寧縣遷居潭頭董家林坂,衍發至今10世,100人。

上白石葉氏:道光年間,壽寧北浦葉氏信房21世孫葉肇式從壽寧縣南陽鎮含溪村遷居範坑大坪村;鹹豐年間,壽寧北浦葉氏信房21世孫葉肇格從南陽鎮含溪村遷居範坑大壠村。

 

從柘榮縣遷入

上世紀末,壽寧北浦葉氏信房23世孫大箐(白弟)堂兄弟從柘榮縣黃柏鄉東坑村移居韓陽鎮錦雞壠居住。今約100人。

 

從漳浦縣遷入

下南岸葉氏。漳浦縣橄欖林葉氏後裔天生於萬曆元年(1573)遷居福安九都下南岸,長房分居下南岸、次房分居沙溪、三房分居白石坂、四房分居湖口坂。後裔分布多鄉鎮,該支系收藏有道光二十年林枝一修纂的《葉氏宗譜》一部。

 

從浙江省遷入

城陽鄉高山葉氏。浙江慶元縣荷地鎮桃坑葉氏第13世春起,於康熙年間遷至福安廿六都牛欄,其子可益於乾隆廿六年(1761)由箬山早洋轉遷廿六都高山屋基境(今城陽鄉日山村高山自然村)居住,後裔約100人。

 

 

 

 

往期連結:  

   ◎ 【福建葉氏・葉氏志】閩東葉氏資料採集札記之二:周寧端源

   ◎ 【福建葉氏・葉氏志】閩東葉氏資料採集小記(一):周寧際會

   ◎ 【福建葉氏】六月初一到屏南感受民眾對葉公尊王的敬奉

   ◎ 【福建葉氏・藝文欣賞】甜糟的記憶

   ◎ 【福建葉氏】關於補充徵集《福建省姓氏志·葉姓》資料的通知

   ◎ 【福建葉氏】關於延長「福建省葉氏第三屆學術研討會」徵文截止時間的通知

 

 

福建省姓氏源流研究會葉氏委員會

世界葉氏聯誼總會福建省聯誼會

地址:福州市晉安區新店鎮崇安路199號

電話:0591—83671178

 名稱:福建省姓氏源流研究會葉氏委員會

開戶:民生銀行福州分行營業部 699187028

編輯:葉樹福

投稿:葉樹福郵箱:982036775@qq.com 

 點擊下圖二維碼,長按會出現「識別二維碼」,點進入關注

   

 

相關焦點

  • 【福建葉氏・葉氏志】閩東葉氏資料採集札記之四:古田縣
    現保留的明洪武九年丙辰(1376)《玉井葉氏族譜》,清道光十一年辛卯(1831)重修《南陽郡玉井葉氏宗譜》,民國二十五年(1936)再修《南陽郡玉井葉氏宗譜》。譜載:先祖於唐中和元年從浙江「契家奔富沙」,卜居「富沙東坤」。其孫葉鵠攜六子徙「懷安」, 葉鵠第六子元剛之曾孫邯(移居屏南白盛溪)、鎔(移居古田四十都郭洋)。鎔為本支先祖。
  • 【福建葉氏】平和葉氏開展評選獎勵「孝順模範」活動
    平和縣葉氏宗親理事會主要成員,專程上門授牌、表彰、鼓勵,提倡全縣葉氏宗親應向他們學習,孝順父母、尊敬老人,形成全社會尊老敬老的良好道德風尚。感恩孝敬,是中華傳統美德,更是做人之基本準則。胸懷感恩之心,飲水思源,進而知恩盡孝不忘本,均乃中華孝道之本。敬孝不僅是人之美德,也是中國人品德形成的基礎,更是當今精神文明的支柱和力量。
  • 【福建葉氏·動態】平和葉氏舉行盛大祭祖活動
    每年的農曆二月初一,是福建平和葉氏祭祖日,平和蘆溪都會舉行一年一度的正壽公大型祭祖活動。
  • 【福建葉氏•人物】葉觀國及三山葉氏家族
    有次暑夜閱卷,留一僕僮揮扇,要錄用的卷子放在桌子右邊,要擯棄的卷子放在左邊,忽然扇風滅燭,葉觀國急忙用手壓住右卷,而手面有另一卷飛來,點燭仔細察看,正是要擯棄之卷。當時有人以私情相託,葉觀國謝絕說:「你知道我數十年本性如此,難道你要讓我晚節不保嗎?」來人慚愧謝退。葉觀國在任內關防嚴密,弊竇蕭清,遠近之人悅服,耿介清廉,是難得的一介清官。
  • 【福建葉氏·閩臺視角】金門葉氏宗祠迎主迎匾
    ,以期成為宗族活動共同的場所,讓金門葉氏祖先共享春秋之祀,達成『開基六百年、大慶第一回』的共同願望。◎ 後浦開基祖子必力公:必力公為福建同安撥遷金門始祖,生清道光廿三年(1843)卒光緒廿七年(1901),妣陳發娘,生鹹豐八年(1858),卒民國四年(1915)。派下分居後浦。◎ 後浦開基祖漢水公:漢水公,祖妣許素華,派下分居後浦。◎ 後浦開基祖乃六公:乃六公,南安人,妣葉黃氏,派下分居後浦。
  • 【福建葉氏·閩臺視角】兩岸葉氏情——閩浙懇親團赴金門參加落成奠安大典
    應臺灣金門葉氏宗親會邀請,由來自浙江溫州洞頭、台州玉環、蒼南、平陽,福建福州、武夷山、政和、龍巖長汀、寧德、周寧、柘榮、福安、福鼎和霞浦(三沙、臺江、東安)等地的宗親共120人組成的赴金門參加宗祠奠安慶典懇親團,在福建省葉氏聯誼會會長葉延青先生和本次懇親團團長葉寶來先生(世葉會常務副總會長、福建省葉氏聯誼會第一常務副會長)共同率領下,於2017年11月23日至11月25日赴臺灣金門,
  • 【福建葉氏·閩臺視角】到金門授匾 遊沙美觀光
    他讚美金門葉氏宗祠,是金門一道即輝煌又壯麗的人文景觀。她潛在豐富的葉氏祠堂文化,凝聚葉氏宗親的心血和智慧,反映葉氏兒女承先啟後、尊祖敬宗的信念,體現葉氏文化血脈相承,發揚光大精神。他希望金門葉氏分會所有葉氏宗親,開啟新的徵程,為努力完成祖國統一來吹響前進的號角,為譜寫與時俱進的葉氏文化新篇章,為實現現代美好生活而同心同德,並肩攜手,不忘初心,共謀發展,為圓新夢,繼續奮鬥!
  • 福建葉氏源流概述一
    其後有再來祔祖者,多多益善,吾家之子孫必有復興之兆,吾家之祖彌當有長慶之榮。這是乾隆二年(1739)年「清德堂」重建時,諸公提倡「遞年葭月望日祭掃」依例祭祀先祖,以上二十一房說明「佛嶺葉氏」在清乾隆初期,還是「古瀨葉氏」的家族成員之一,同安縣嶺下以方公就是「佛嶺葉氏」先祖之一。佛嶺葉氏從明朝開始,直至「改革開放」初期一直頻繁參與魁纏、古瀨的一切宗族活動。
  • 葉氏宗族的遷徙與分布,葉氏必看!
    但也有少數葉氏是從外省遷來的,如餘姚葉氏就有一支是北宋大臣葉祖洽的後裔,是由福建遷入浙江奉化,再入餘姚的。浙江的葉氏也有向省外發展的,如烏裎的葉氏就遷徙到了無錫、安徽、江蘇等地。 3、福建葉氏唐宋時期遷徙到福建的葉氏族人,不斷向周圍遷徙繁衍,仙遊古瀨葉氏徙居南安、德化境內,凌雲葉氏發源地福建省泉州南安市眉山鄉高田村。自葉迅遷居南安繁衍至今,後裔輻射海內外有十幾個國家,據統計至今已發展約五十多萬人。
  • 《世界葉氏總譜》分享之:風俗通義
    葉公自葉而入,至於北門,或遇之曰:「君胡不胄?囯人望君如望慈父母焉,盜賊之矢若傷君.是絕民望也,若之何不冑?」乃胄而進,又遇一人曰:「何為冑?國人望君如望歲焉,日日以幾,若見君面,是得艾也,人知不死,其亦無有奮心,猶將旌君以徇於國,而又掩面,以絕民望,不亦甚乎?」乃免胄而進之,與國人攻白公,白公奔山而逝,生烹石乞』迎反惠王,整肅官司,退而老於葉。及其終也,葉人追思而立祠。
  • 【葉氏】我的家族發展史
    雍宗公生三個兒子,長曰 孜,次曰,季曰 ,在西京冀州府歸化縣,公三個子均為中進士及第,衣冠齊齊。第 七十二世孜公是雍宗公之長子。居河南光州府固始縣曾任奉議大夫,生七個兒子,長曰炎曾 ,次曰挺曾,三曰榮曾,四曰光曾,五曰瑜曾,六曰福曾,七曰廷曾。第七十三世炎曾公因 受五季之變遷居浙江麗水縣德潤裡感德鄉居住,官至光祿大夫,是浙江處州葉氏開基祖。挺 曾公為將士郎,遷居廣東番禺縣開基。
  • 尋根 ▋百家姓之--葉氏 家族起源族譜
    葉氏繼始祖沈諸梁之第七十三世廷曾公始入閩,第七十四世 公生長子曰清,第七十五世清公始入仙遊縣居住。葉氏譜系來自唐代中期,繼始祖第七十世孫拱公是遇資公之次子中進士第,居西京翼州歸化 縣繁衍,連任三任歸化縣知縣。生三子曰榮宗,曰合宗,曰雍宗。雍宗公生三個兒子,長曰 孜,次曰,季曰 ,在西京冀州府歸化縣,公三個子均為中進士及第,衣冠齊齊。第 七十二世孜公是雍宗公之長子。
  • 葉氏宗譜字輩三次次整理,全國各地葉氏字輩,(帶尋親問祖、聯繫方式)葉氏宗親有更多請關注留言
    福建省福建葉氏字輩:【祖聖日月長、盛興學發達】福建南安葉氏字輩:【顯克文子、於君卿甫、叔懋孝悌、式光乃祖、燕貽孫謀福建周寧葉氏字輩:【洪常作承志、德建章宏宗清】福建浦城縣臨江鎮長崗村葉氏字輩:【青山英達、光勤心加、培植榮華、望久傳】福建廈門市同安縣葉氏字輩:【子翌鎮世、善萬端天、賢榮詔爾、文章教友、如恭寬信、敏惠仁慈】福建沙縣高砂鎮衝厚村葉氏字輩
  • 部分葉氏先祖遷徙情況
    其中眾多葉姓士卒,戰後在福建各地定居繁衍。第二次在唐末。唐朝末年,天下大亂,光州固始王潮、王審知兄弟率眾起義,舉兵南下,中州地區的葉姓兵眾跟隨二王南下,在福建轉戰8年,王氏兄弟在福建建立「八閩王國」,葉氏將士也在福建各地定居開族。當時以北方為主要聚居地的葉姓當不在少數,由於資料匱乏,其具體遷徙情況已無法得知。宋末是中原葉姓南遷的又一壯舉。
  • 「葉氏」個人簡歷大曝光,葉家人趕快收藏!
    葉氏族人的南遷始自東漢末年,始遷祖葉望,之後葉望後裔不斷向外發展,分別遷到了浙江、安徽等地。● 晉朝時期。晉永嘉之亂期間,中原人士紛紛南奔,並有大量百姓逃難過江,在這次南遷浪潮中,中原葉氏族人當有不少移居到了福建、江西等地。
  • 【三山葉氏】葉觀國故居
    據載原有三進,現存一進,二、三進已被改造,翻修後基本保存了一進原貌,建築面積為379.7平方米(按:據資產管理部資料)。故居坐西北朝東南,鞍式封火山牆,沿街中開四扇門,上施門罩。直欞窗,中有橫向分格。六根枋突出於柱深,上飾龍頭,顯示了主人顯赫的社會地位。門頭為三間排木構房,門頭廳一開間,中有照壁。繞過照壁進入正中間石門,門內三面環廊,廊下天井。首進面闊三間,進深七柱,穿鬥式造木構架,硬山頂。
  • 葉氏祠堂對聯(通用版),葉氏後人趕快收藏!
    歷官兩浙轉運副使、翰林學士、權三司使等。水心司業;法善追魂。上聯典指南宋朝時期的哲學家葉適,字正則,學者稱水心先生,永嘉人,永嘉學派的代表。淳熙年間進士,歷官太學正、司業、博士、寶文閣待制、吏部侍郎。下聯典指唐朝時期的括蒼人葉法善,字道元,世代為道士,高宗時被召入京,又歷中宗朝,睿宗時拜鴻臚卿,封越國公。
  • 祝賀 壽寧北浦(犀溪)葉氏博士芳名紀念牆落成!
    2016年10月28日下午五時,位於壽寧縣犀溪村縣級文物桂香閣的「北浦葉氏博士芳名榜」紀念牆碑廊順利落成竣工。 壽寧北浦(犀溪)葉氏博士芳名榜      北浦山川峻秀,地靈人傑。犀水環抱,印川呈祥。東有皋山,超然特秀;西有鵠頂,卓爾高昂。錦屏對祠,兆族裔錦衣之貴;文筆拱閣,煥儒林文墨之香。憶往二百儒生,樹厥先聲,久誇鰲陽盛甲;喜今三千學士,爭自拔擢,近縱犀水靈鍾。
  • 台州葉氏源流
    遇見 顧問 徐三見 臨海人,畢業於浙江美術學院,現為文博研究員,台州文獻叢書編委會副主任、古籍編輯部主編,台州市美術協會榮譽顧問,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博物館學會會員。長期從事文博、地方史研究及國畫創作。
  • 雲南鹽津葉氏之[南陽堂]
    傳 承 | 研 究國 之 有 史  ·  家 之 有 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