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些嘴饞,想吃旋轉小火鍋,於是在街上瞎轉,終於得償所願。小區旁邊商業街上的幾家旋轉小火鍋店成功引起了我的注意。
一家是今年10月份開業,裝潢很川式,面積大概200㎡,名字叫做串悅湘。剛開業的時候看著格調不錯,和朋友過生日去過一次,人均30元,顧客不少。現在每次路過,店面都是幾乎滿座,我很好奇為何能夠經久不衰。
另一家店是15元自助旋轉小火鍋,2017年下半年開始營業,1年下來光顧過兩三次,某天下班路過的時候,突然發現店門已經被鎖上了,店門上貼著白紙黑字「轉讓」,心裡不禁感慨了一下,吃不了吃虧,吃的了上當的小店兒,終於還是涼了。
那麼,這背後有哪些講究呢?在我進店吃完串悅湘旋轉小火鍋後,與店長交流了起來。
店長說,開小火鍋店一定要做加法。
上周和朋友來這家店約飯,進店發現牆上的鍋底廣告頁換新了,除了傳統口味,又上了藤椒、金湯和酸菜3種鍋底,我和朋友就果斷點了藤椒和酸菜的,不到1分鐘,老闆就把鍋底端了上來。除了常見菜,店裡也不斷有新菜加入,比如「牛鞭花」、「油炸小酥肉」等,涮菜和時令水果也根據季節在調整,冬天會上「肺片」、「雞心鴨胗」、「羊肚菌」這些滋補禦寒的菜品,而夏天會上「小番茄」、「竹筍」這類解膩的食材。
店長說,一些成本比較高的盤裝牛羊肉、蝦滑、毛肚等火鍋必備菜,也作為單點菜品加入到了菜單裡,價格也都不貴,平均定價20元一份,主要滿足單點的顧客。
第二是做減法
店裡後廚由老闆負責,鴨血、豆腐、土豆等不容易保鮮的菜品多是現切現串,為了保持食材不變色,端上來還一直在清水中浸泡。老闆娘則是在前廳添菜加湯,客人一走,就立刻把碗筷臺面收拾乾淨,招呼下一位進來。
年輕顧客都愛掃碼支付,為了防止丟單,還給店裡買了一臺美團收款音箱,消費者掃碼付款後可直接離開,音箱能自動播報金額。
第三是做乘法
剛開業的時候,老闆就建立了「串悅湘小火鍋粉絲群」,我進群的時候,群內已有100多人。老闆說,「老客戶基本都加了微信群的,現在群裡300多人,我經常會在群裡給老顧客發發紅包,錢雖然不多,就是圖個熱鬧嘛。」
老闆還經常在群裡發布一些優惠信息和新菜品,收集顧客的建議反饋,經常與粉絲互動,熱鬧得很。雖然我算是「殭屍粉」,但群裡不乏那種喜歡互動喜歡分享的人群。
老闆說,很多人開店失敗的原因是財務規劃沒有做好,把預算都花在裝修設計上面,再扣掉其他的設備器具、桌椅等,已所剩不多,裝修費用是預算中伸縮最大的,有多少錢做多少事,千萬不要超預算。
最後,老闆得意地透露:「店裡每天客流量不低於200人,日營業額固定就有3000元。除去食材成本費、租金支出和其他費用,一個月淨利潤有3萬來塊錢。小火鍋沒有淡季,一年到頭生意都很穩定,如果是打工的話,可能五年也賺不了這麼多錢啊」。
旋轉小火鍋行業在今年火熱發展,在未來能否繼續大紅大紫呢?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