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圈著火!氣溫直逼38度,科學家恐冰川融化遠古病毒復活

2020-12-23 英國報姐

提到北極你會想到什麼?毫無疑問:冰。

但是近期的衛星攝像機顯示出一個奇怪的圖像:一團煙霧正籠罩著北極地區。煙霧以及周圍漂浮著的雲、熊熊的火焰點綴著這片荒涼的廣闊土地。

換句話說,北極圈著火了。

圖:The Weather Channel
經過處理後的衛星圖(圖源:Medium)

成片的火焰包裹著北極的植被,讓人不知道怎麼應對。

圖源:美國國家氣象臺

人類已經盡了最大努力去救火,但就算派出直升機滅火也只是杯水車薪,在山火面前很難有很大效果。

圖源:BBC

這還只是明面上能看到的火光。事實上,當野火燃燒時,除了點燃地表的植被,還會沿著泥炭層向地下的泥炭層蔓延,在我們看不到的地面或冰層下面繼續燒著。

數月後,在其他的位置出現新的著火點(圖源:Medium)

好在這種悶燒的火在地下或冰層下的傳播速度會慢得多,而且也受制於地下水位的影響,並不能燒得太深。

但是,一旦悶火將地面上的冰層融化,就會再次點燃地表的植被,引發火災。

(圖源:Medium)

這也是為什麼在衛星圖上會看到多處火災的原因,也有人將這種現象戲稱為「殭屍之火」。

科學家:北極圈內的「殭屍大火」

北極野火在每年5-10月都有可能會發生,對於關注北極氣候的科學家來說這事並不陌生。

但是今年的這場火,卻讓科學家們格外關注。

(圖源:The Guardian)

近些年,北極的升溫速度至少是世界其他地區的兩倍,遠遠超出科學家的預期。

情況在今年尤其惡劣:因常年的野火肆虐,今年北極部分地區的最高氣溫比往年同期高出16攝氏度。

(圖源:Phys.org)

個中緣由,還要從今年第一場野火的中心——位於北極圈的西伯利亞地區說起。

俄羅斯西伯利亞的北部在北極圈內,常年以寒冷著稱,測得最冷的時候是-71.2℃,被稱為地球上的極寒之地。

圖源: ResearchGate

這個油管小哥還去「極寒之地」體驗了一下。以下是他的原話:

「如果你在室外呼吸,甚至可以聽到呼出的空氣變成冰渣的聲音。」

圖:博主—Saksalainen

在這裡,想買一條冷凍的魚只需要從河裡撈上來,等上30秒。

圖源:旅行攝影師tehhan lin的博客

可是今年的情況與往常不同,西伯利亞出現了長時間的酷熱天氣。

圖源:《華盛頓郵報》

今年,西伯利亞地區度過了一個有史以來最熱的6月,平均溫度比往常高了9℃。

西伯利亞Verkhoyansk小鎮的溫度甚至升到38℃。

(圖源:CNN)

對居民來說,這算件喜事:可以和家人一起遊泳、曬日光浴,享受難得一見的真正夏天。

但對於科學家來說,這種反常,可就不是什麼好信號了。

這種酷熱,正是應該引起重視的地方!

(圖源:哥白尼大氣監測局(CAMS))

高溫使得這一片土地的土壤極其乾燥,為火災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加上從西伯利亞吹向北極的暖空氣,瞬間就把火焰燒到了北極的凍土層,也直接加速了永凍層的融化。

(圖源:Phys.org)

凍土研究專家Romanovsky就曾公開表示過:

「許多地區的永凍層已經開始從表面往深處融化了。」

這種融化可能導致永凍層釋放出大量的溫室氣體二氧化碳和甲烷,這是預示氣候失控的標誌之一。

永凍層下的悶火釋放了更多碳(圖源:哈佛大學)

北半球近四分之一的陸地都被永凍層覆蓋著,這一大片凍土中還保存著大約有1.46萬億到1.6萬億公噸的甲烷。

如果這麼大量的溫室氣體被釋放出來.....

(圖源:BBC)

隨著永凍層逐漸融化,釋放出的甲烷碰到高溫開始燃燒產生更多溫室氣體,同時在地下蔓延至更多的著火點,造成了更大範圍的火災,火災產生的熱浪再一次加速了永凍層的融化。

這就是個惡性循環。

可是,永凍層融化的後果還遠遠不止這些,甚至已經開始危害到人類的生存。

(圖:電影《傳染病》)

今年,因大家對疫情的關注,這部2011年上映的電影《傳染病》突然又火了。

在這部影片中,貝絲(女主)在一次正常的出差過程中,感染了一種病毒,兩天後死在了急診室中。

(圖:貝絲)

救治醫生表示:我沒見過這種病毒。

隨後這種病毒在世界範圍內迅速傳播,三個月,傳染了數十億患者,死者無數。

(圖:視頻截圖)

而在現實的人類歷史中,也曾經歷過幾次全球大流行的病毒,包括天花、西班牙大流感等。

至於這些病毒的來源,有一個理論是:永凍層的融化「復活」了一些遠古的病毒。

(圖源:BBC)

BBC的一篇文章寫著:病毒藏在冰裡,但它們正在醒來。

(圖:chargedmagazine)

在科學界有一個共識:微生物和細菌可以存活很長時間。唯一的爭論是他們能存活多久?

有人說是一百萬年。

永凍層就是微生物和細菌生存的理想場所。

因為它冰凍著,沒有氧氣,也沒有光線。這樣的環境可以讓病毒能夠存活很長一段時間。

南極的永凍層中發現了休眠的細菌(圖源:BBC)

通常情況下,每年夏天永凍層會融化約50釐米,到了冬天再結冰,總冰量保持不變,也不會釋放出更多的病毒。

但近些年,受肆虐的野火和不斷上升的氣溫影響,永凍層只會融化的更快,很多以前從未被融化的冰層,也漸漸溶解。

(圖源:NASA)

法國的進化生物學家 Claverie曾經發表過研究:

「能夠感染人類或動物的致病性病毒可能被保存在古老的永凍土中,包括一些過去曾引發全球流行病的病毒。」

這也就是說,一個被冰凍著的潘多拉病毒盒正在被打開。

西伯利亞永凍土區域(圖源:BBC)

2005年,美國的科學家們在阿拉斯加一個凍結了32000年的池塘中,成功地提取了肉毒桿菌。

病毒的一個例子(圖源:BBC)

2007年,科學家在冰凍了10萬年的南極穆林斯山谷的冰川表面下,發現了一種處於休眠狀態的800萬年前的細菌。

2014年,闊口罐病毒和毛狀病毒被發現藏在西伯利亞永久凍土層長達3萬年之久。

(圖:NPR)

這些被發現的病毒都有一個共性:它們的活動十分活躍,似乎沒有受到時間的影響。

換句話說,一旦被激活,這些病毒便具有傳染性。

(圖源:BBC)

炭疽病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炭疽細菌是一種在牲畜之間傳播的急性傳染病,但是人可能因接觸或者食用染病的肉而被感染。此前最後一次爆發是在將近80年前。

可是在2016年8月,西伯利亞北部的一個偏遠村落,至少20人因感染炭疽熱被送往醫院,其中一名12歲的男孩死亡。

最後被調查出來,病原體是75年前感染了炭疽熱而死的馴鹿,屍體一直被凍在永凍層裡。

直到2016年夏天的熱浪來襲,永凍層融化,馴鹿的屍體和仍具有傳染性的炭疽熱病毒隨著水和土壤,感染了附近地區的2000多隻馴鹿,隨後導致了悲劇的發生。

炭疽細菌可以存活幾十年(圖源:BBC)

永凍層中被封存的不止動物的屍體,還有人類的。

例如,19世紀90年代,正是天花在西伯利亞大流行的時間。

那時天花導致西伯利亞的一個城鎮失去了40%的人口,那時的人們為了封存病毒,將屍體埋在科利馬河河岸的上層永凍層下。

直到120年後,科利馬河的洪水開始侵蝕河岸,病毒又再一次出現在世界上。

還有1918年西班牙流感病毒,也被科學家在阿拉斯加永凍層的亂葬坑中發現。

(圖源:BBC)

這些遠古的人類和動物已經被埋在永久凍土層中幾個世紀了,所以可以想像,隨著永凍土的融化,可能會有更多未知的病毒被釋放出來。

看到這裡,我知道有很多小夥伴想問,冰川融化的速度有多快?

數據是:1979年至2018年期間,北極的冰川以每十年平均損失12.8%的速度融化。

如果還是想像不到情況的緊急,請看下面兩張照片:

這是挪威極地研究所記錄的,1918年和2002年在同一地點拍攝的北極冰川對比照。

如果不是圖片,誰能相信僅過了103年時間,冰川化成了海水,海水沒過了冰川。

隨著北極圈的冰川融化,研究人員認為格陵蘭島可能是受災最嚴重的地區之一。

格陵蘭島的冰層最厚的地方有3千米,整個冰川的覆蓋面積是英國的7倍。

(圖源:Earthol.com)

如果所有的冰都融化,這將導致海平面上升7米。這對格陵蘭島的鄰居英國來說,一定是相當嚴重的威脅。

可是,英國政府對保護氣候的表現,可以說是比應對新冠病毒更加緩慢。

在去年詹森政府提出的實現零碳排放的31項建議中,目前只有兩項得到全面執行。

這樣的後果也是實實在在的:

去年七月,劍橋的溫度已經破紀錄的達到了38.7℃。在英格蘭東南部的沿海地區,更是頻頻出現35°C以上的高溫。

(圖源:BBC)

英國氣象局預測,如果不降低碳排放量,到2100年英國最高溫度將達到40℃。

看到這裡,很多人可能會說:40℃,忍一忍就過去了。

但這對於英國來說,已經是難以承受的溫度了。

畢竟英國是一個常年陰雨不斷,夏天也經常需要披著風衣、薄外套,連冷氣都不怎麼用開的國家。

當英國都40°C了,那些常年高溫地區或是熱帶國家更是會受到極大的影響。

到那時,人們將陷入災難中:部分地區糧食作物難以耕種,數十億人挨餓,沿海城市洪水泛濫,數億人無家可歸的世界...說是末日也不過如此。

(圖源:US News)

也難怪英國氣候變化委員會的McCarthy發出無奈的感慨:

一切都太晚了。

在氣候威脅方面,我們將表現的和去年冬天面對即將到來的新冠病毒大流行時一樣:毫無準備。

(圖源:BBC)

相關焦點

  • 北極溫度再次突破,高達38攝氏度,遠古病毒有復活的可能性!
    北極溫度再次突破,高達38攝氏度,遠古病毒有復活的可能性!甚至都已經超過了溫帶地區,就拿國內來說,多地的溫度還保持在20多攝氏度,尤其是在海邊加上強降雨的出現,更是讓溫度有所降低,而北極圈溫度卻突破了30攝氏度,有些讓人不寒而慄。此前,科學家們所測的小鎮的溫度在零下68度到37攝氏度之間,晝夜溫差還是比較大的,在7月份的時候平均氣溫也僅僅只有十九點9攝氏度,與38攝氏度相差了近20攝氏度。
  • 北極圈溫度破紀錄,凍土融化是否會釋放千古病毒?
    據外媒報導,俄羅斯北邊邊遠小鎮維爾霍揚斯克(Verkhoyansk)溫度達到38℃,打破了北極圈內最高溫紀錄。據了解,維爾霍揚斯克保持了地球上溫度範圍最大的記錄。在此之前,這個小鎮的氣溫一直在零下68℃到37℃之間,相差105℃。該地7月的平均氣溫為19.9℃,遠低於38℃。
  • 北極遠古病毒重新「激活」!科學家發出嚴正警告!
    除了颱風、海嘯和山火等極端天氣頻發,地球生態系統遭到破壞,水資源短缺和糧食危機外,氣候變暖還導致北極冰川和凍土消融,使遠古病原體復活。科學家警告說,這些病毒已經休眠了數千年至數萬年,它們的「甦醒」有可能對人類造成致命威脅。今年初,科學家分析了採集自西藏古裡雅冰蓋的兩個冰芯樣本,從中發現了多種前所未見的古代病毒,最早可以追溯至1.5萬年前。
  • 38度!北極圈西伯利亞現破紀錄高溫,網友:沉睡的病毒要甦醒了?
    據當地媒體消息稱,當地時間6月20日下午,位於俄羅斯東西伯利亞地區的上揚斯克市(Verkhoyansk),氣象監測站的氣溫在烈日下達到了38度,打破該市6月最高氣溫和全年最高氣溫記錄。更加令人驚訝的是,作為北半球最冷的城市之一,上揚斯克緯度為北緯67.55度,本身已經位於北極圈內,當地冬季氣溫可低至零下67度,相當嚴寒,對比起來,出現38度的酷熱高溫使得該地的冬夏溫差高達100度以上!因此,氣象專家也指出,如果數據屬實,這也將是北極圈內出現過的最高氣溫紀錄。
  • 北極洲氣溫上升至38度,除遠古病毒外,還有多少劫難等著我們?
    近日,媒體報導北極達到了史無前例的高溫38度,僅僅只是初夏,這個溫度就創下了全世界緯度最北高溫紀錄!全球變暖日漸威脅著動物乃至人類的生存環境,在北極,冰山融化,動物沒有了棲息地,許多低維度國度會被淹沒,甚至網上開始有人說冰凍在北極的遠古病毒將要因為冰山融化而釋放出來,人類的生命將受到威脅!那麼這個言論有何依據呢?其實這一言論並不是空穴來風。
  • 全球變暖加速:西伯利亞永凍層解凍、青藏高原冰川融化,可能會釋放...
    6月20日,距離Batagay僅75公裡的Verkhoyansk鎮達到了38℃高溫,這裡是地球上最冷的人類居住地之一,這也是北極圈有記錄以來的最高溫度。氣象學家認為,這一創紀錄的高溫「如果沒有人為因素引起的氣候變化,實際上是不可能的」。
  • 北極圈附近著火了,呈現「火鳳凰」圖案,多處燃燒熊熊大火
    隨著時間齒輪的緩慢運轉,地球人類的科學技術越來越先進,前往火星徵服太陽系將變得指日可待,然而科學家公布出來的監測數據卻讓人開始擔憂起來,地球環境變得越來越糟糕。在2020年裡,地球出現多種無法阻止的自然事件,北極圈出現破紀錄38攝氏度高溫,大量冰川融化,非洲蝗災死灰復燃,正在吃掉數萬人口糧,還有猖獗的野火,給地球生態環境帶來了極大影響。
  • 冰川融化速度比想像還快!北極熊可能提前滅絕,超級病毒正在釋放
    今年夏天,北極圈出現了30攝氏度以上的高溫引發全世界的關注,大家都認識到全球變暖已經到了不容忽視的地步,連北極地區的氣候都如此異常,引起了大家對北極地區未來的擔憂高溫導致北極凍土層融化,在地下沉積了上億年的甲烷正在一點點冒上來,現在北極地區海域的海底已經發現了多次甲烷爆發的跡象
  • 「全世界最冷小鎮」今年夏天氣溫飆到38℃!災害頻發,北極圈不好過了!
    氣候專家們原本也預料到北極地區夏天會越來越熱,但原先,他們預計到2100年這裡的氣溫才會達到38℃,沒想到,這個高溫,竟然早80年就出現了! 雖然Verkhoyansk以往也有過高溫,但今年的高溫顯然不太一樣,今年整體的溫度都比往年要高。
  • 西伯利亞凍土層病毒將復活,距今已有3萬年,人類可以抵擋的住?
    文/仗劍走天涯西伯利亞凍土層遠古病毒將「復活」,距今3萬年,人類可以抵擋?地球當中存在著非常多的人類不可以去探知的秘密。就比如南北裡的冰川和西伯利亞的凍土層,就是人類不可以去探知的其中之一。不過隨著全球氣溫變暖的態勢不斷的加劇,這些曾經人類遙不可及的隱秘之地,也暴露在了人類的眼前。科學家們在西伯利亞凍土層發現了3萬年前的遠古病毒,這次病毒很可能會給人類造成毀滅性的災難。西伯利亞的凍土層,按照以往地球上的溫度是並不可能會融化的。
  • 北極氣溫再創新高,最冷小鎮達到驚人38度
    自2019年以來,西伯利亞地區就一直氣溫異常,高溫不退,最近更是在北極圈最冷的城市之一韋爾霍揚斯克(Verkhoyansk),測到了有史以來的最高溫度,創下了北極圈溫度的最高紀錄。上周六,氣象學家們在韋爾霍揚斯克測到了38攝氏度的高溫,這是一個創紀錄的溫度,最令人擔心的事情發生了,北極圈已經越來越熱,冰凍的土地開始融化和坍塌了。
  • 南極冰川驚現史前病毒,全球變暖真的會打開潘多拉魔盒嗎?
    遠古病毒,顧名思義,正是存在於數萬年前的病毒種類,它隨著冰川或者冰河世紀的到來。隱藏在這些寒冷的地表之下,一旦氣溫升高,這些病毒會隨著冰川融化或者海平面上升重現於世。
  • 南極冰川驚現史前病毒,全球變暖真的會打開潘朵拉魔盒嗎?
    野生動物更是成為人類懷疑的重災區,而後有人懷疑會不會是遠古病毒。遠古病毒,顧名思義,正是存在於數萬年前的病毒種類,它隨著冰川或者冰河世紀的到來。隱藏在這些寒冷的地表之下,一旦氣溫升高,這些病毒會隨著冰川融化或者海平面上升重現於世。2015年的時候,科學家就發現了永凍土融化的情況,並找到一個史前秘密,最終發現永久凍土層也開始躁動不安。
  • 38攝氏度!西伯利亞小鎮刷新百年來溫度記錄,在北極圈也能過夏天
    據外媒6月22日報導,北極圈內氣溫可能創下一個世紀以來的歷史新高,西伯利亞小鎮上揚斯克的氣溫在6月20日達到38攝氏度。▲上揚斯克氣溫達到38攝氏度據悉,此前北極圈內最高溫度為37.7攝氏度,是阿拉斯加的育空堡在1915年創下的。上揚斯克鎮位於遙遠的西伯利亞北極圈內,目前居住著約1300人。這裡氣候非常極端,1月份平均最高氣溫零下42攝氏度,6月份飆升至20攝氏度。
  • 北極圈內小鎮氣溫高達38攝氏度
    【新華社微特稿】俄羅斯西伯利亞小鎮上揚斯克報告出現38攝氏度高溫天氣,若屬實將成為北極圈內有記錄以來最高氣溫。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22日報導,上揚斯克向公眾提供的天氣信息顯示,當地20日最高氣溫為38攝氏度,高出當地6月平均最高溫18攝氏度。
  • 科學家復活史前病毒,更致命的根本不敢動
    故事描述一家石油公司在北極圈鑽探時,一種在永久凍土中封凍了30000年的史前巨型病毒被釋放出來,整個世界陷入了死亡和巨大的混亂中。 藝術往往來源於生活,這部小說設定的情節並不是空穴來風。隨著地球變暖不斷加劇,北極地區變暖的速度越來越快,永久凍土已經開始融化,並且確實發現了史前病毒,科學家們已在實驗室將其中一些復活。
  • 北冰洋如果沒有冰了,可能放出什麼病毒
    氣候變暖還會激活病毒傳播    根據《自然》雜誌發表的最新研究,北極圈的氣溫正快速上升,其上升速度要比地球上其他地區快2~3倍,21世紀或將成為北極地區11.5萬年以來最溫暖的世紀。北極氣溫上升正產生蝴蝶效應,使引發病毒和流行病傳播的一些因素被激活,病毒危機表現出比以往更複雜的形態。
  • 地球咋了,1.5度氣候臨界點僅差0.25度,2021年更熱?
    根據歐盟公布的氣象數據顯示,2020年全球的平均氣溫比工業化時期高出了1.25度,這真的是令人難以想像,大家要知道,我們按照《巴黎協議》的標準,我們是希望將全球變暖的上升溫度儘可能的控制在1.5度,實在沒有辦法的時候,就控制在2度以內。
  • 38℃高溫創紀錄,專家:恐將成氣候「引爆點」
    6月20日的時候,俄羅斯北極小鎮Verkhoyansk達到了創紀錄的38攝氏度的氣溫。從最低的零下68攝氏度到今天最高的38攝氏度,北極圈的溫度波動幅度達到了106攝氏度。這對一個人來說已經是嚴重的生病了。對於北極來說也同樣是病得不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