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鹹寧的諸多歷史遺蹟中,最著名的莫過於李自成墓、汀泗橋戰役犧牲烈士墓和志願軍烈士墓。
1、孟養浩墓
孟養浩(1559—1621),武昌府鹹寧縣(今湖北鹹寧市鹹安區)人;明萬曆十一年(1583年)進士,歷任大行人、戶科給事中、左給事中、太常寺少卿、南京提督、都察院右僉、都御史、戶部侍郎。孟養浩墓位於鹹寧市鹹安區馬橋鎮潛山村。
2、李自成墓
李自成(1606—1645),延安府米脂縣(今陝西米脂)人;農民出身,曾為銀川驛卒;明崇禎二年(1629年)追隨闖王高迎祥起義,高迎祥戰死後繼任闖王;義軍鼎盛時期號稱百萬,十六年在襄陽自稱新順王,十七年建立大順政權,旋即攻入北京,明朝被推翻,四月二十九日稱帝,次日因吳三桂和清軍的聯合進攻而退出北京;清順治二年(1645)五月在湖北通城九宮山遭地主武裝襲擊身亡。李自成墓位於鹹寧市通山縣九宮山牛跡嶺。
3、北伐戰爭汀泗橋戰役犧牲烈士墓
1926年8月25日至26日,北伐先鋒葉挺獨立團及所屬國民革命軍第四軍進抵鹹寧汀泗橋鎮,與吳佩孚的北洋軍展開激戰,並最終將吳佩孚部隊擊敗。是役陣亡的北伐軍將士被就地安葬,經多次整修,逐漸形成今天的北伐戰爭汀泗橋戰役犧牲烈士墓。北伐戰爭汀泗橋戰役犧牲烈士墓位於鹹寧市鹹安區汀泗橋鎮。
4、陳壽昌烈士墓
陳壽昌(1906—1934),浙江鎮海人;曾參加二七大罷工,192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中共中央機關秘書、中共上海市總工會黨團書記、江蘇省委委員、上海滬西區委書記、福建省委書記、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執行委員、湘鄂贛省委書記兼軍區政委、工農紅軍第十六師政委;1934年10月中央紅軍開始長徵後,率部留在原地堅持鬥爭,11月在崇陽老虎洞戰鬥中壯烈犧牲。陳壽昌墓位於鹹寧市崇陽縣金塘鎮畈上村。
5、黃永勝墓
黃永勝(1910—1983),湖北鹹寧人;1927年9月參加秋收起義,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井岡山時期任紅31師、66師師長;長徵到達陝北後任紅4師副師長、紅二師師長;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115師343旅685團團長、晉察冀軍區第三軍分區副司令員、司令員、陝甘寧晉綏聯防軍教導第二旅旅長;解放戰爭時期任晉察冀軍區熱遼縱隊司令員、熱河、熱遼軍區司令員、東北民主聯軍、東北野戰軍第8縱隊司令員、第4野戰軍第14兵團副司令員、第13兵團司令員;1949年後歷任廣西、廣東軍區副司令員、中南軍區參謀長、志願軍19兵團司令員、廣州軍區司令員、中南局書記處書記、解放軍總參謀長;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黃永勝墓位於鹹寧市鹹安區高橋鎮131工程院內。
6、羊樓洞志願軍烈士墓
1951年5月,中南軍區在大冶專區蒲圻縣羊樓洞鎮組建第七預備醫院,後更名為解放軍第67預備醫院,主要接收抗美援朝戰爭中負傷的志願軍官兵。救治過程中有142名官兵不治身亡,均安葬在老營盤茶山上,遂成國內集中安葬志願軍烈士的三個墓地之一,另兩處分別在遼寧瀋陽和丹東。羊樓洞志願軍烈士墓位於鹹寧市赤壁市趙李橋鎮羊樓洞村。